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爽为何会大意让司马懿有时机发动高平陵之变?

曹爽为何会大意让司马懿有时机发动高平陵之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647 更新时间:2024/1/19 10:21:10

曹爽为何会大意让司马懿有时机发动高平陵之变?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公元248年,荆州刺史李胜前去赴任,临行前特意向司马懿辞行。见司马懿卧病在床,一副病入膏肓的模样,感叹不已。李胜把司马懿“命不久矣”的情形告诉了大将军曹爽,曹爽暗自欢喜,放松了对司马懿的警惕。

九年前,曹丕之子魏明帝曹叡驾崩,八岁的皇太子曹芳继位,曹爽(大将军)和司马懿(太尉)辅政。曹爽作为曹氏宗亲,拉拢各方势力,千方百计排挤太尉司马懿。为了夺取实权,曹爽将司马懿从太尉升为太傅,仅仅让司马懿挂个虚职。此时,曹爽已经掌控了整个禁军,司马懿已经是一个空壳子。

司马懿历经曹操、曹丕、曹叡、曹芳四代人,浸淫官场近40年,府非常人能比,什么阵仗没见过。

曹爽作为曹真(曹操养子)之子,靠袭承父亲爵位而进入朝堂,和司马懿相比,曹爽初出茅庐,外厉内荏。

曹爽独揽大权后,打算除掉司马懿,司马懿被逼得无路可退,为了自保,不得不韬光养晦,称病在家,一副老迈不堪重用的样子。纵然如此,曹爽依然不放心司马懿这只“老狐狸”,公然监视司马懿的府邸。

到了公元247年,李胜向司马懿辞行,司马懿已经隐忍了9年多。司马懿

“病入膏肓”的消息早已传出,所有人都放松了警惕。然而,司马懿真的病入膏肓、行将就木了吗?

《三国志》云:

宣王称疾困笃,示以羸形。胜不能觉,谓之信然。

司马懿是在装病,而且装得很像。由于曹爽对司马懿的府邸监视甚严,甚至连府中也有曹爽的眼线。司马懿装病数年,不仅要瞒过府中的眼线,甚至连身边的亲信也以为司马懿真的行将就木了。知道司马懿是装病的,仅有司马师司马昭等少数人。

司马懿虽然年过七十,但并未服输。他早已在洛阳郊外的山林里私自训练3000死士,只为了等待时机,一举实现内心的强大报复。他等了近10年,机会终于来了。

公元249年正月,刚过完新年,曹爽带着少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谒曹叡之墓。曹爽心情很好,带上他的党羽陪着小皇帝出了洛阳城。此时的司马懿,以犀利的目光,抓住了这次机会,准备一击必中。

十年来,曹爽一直忌惮司马懿,为何单单在这个时候把这只“老狐狸”忘记了呢?实际上,也怪不得曹爽大意:

第一,曹爽离京,带走了天子和兵马,有恃无恐。

第二,司马懿长期装病,误导了曹爽,曹爽渐渐大意。

第三,就算司马懿有不臣之心,他一没兵马(司马师担任中护军,仅有3000人),二没武器(武库戒备森严),也难成大事。

以上三个条件,足以让曹爽放松警惕。然而,他没想到,他迎来的却是司马懿的破釜沉舟。

司马懿先秘密调3000死士进城,趁机占领武库,然后以郭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城门,暗中占据落水浮桥,切断曹爽的归路。又派高柔和王观假借大将军令,控制曹爽和曹羲的军营。然后写信给曹爽,让他尽快前来认罪。

从抢武库、到封城、从切断敌人归路,到抢占曹爽军营,司马懿以70岁的高龄,把这些事情算无遗策,以3000死士,外加司马师的3000兵马,共计6000人马,牢牢地控制了洛阳城。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曹爽不知所措,他被司马懿打蒙了。而此时,司马懿派蒋济前来劝降曹爽,指着洛水为誓,承诺不会伤害曹爽,甚至还承诺保住曹爽的爵位。曹爽有天子在手,竟然放弃了抵抗,乖乖地回到司马懿面前,向司马懿磕头认罪。只是,曹爽不知道,不久之后,司马懿失信,灭了曹爽三族。

司马懿猛虎觉醒,诛杀曹爽,重归朝堂,曹氏40余年江山,从此尽归司马家族之手。

司马懿以古稀之年发动高平陵之变,之所以能够成功,有三方面原因:

其一,司马懿筹谋多年,而曹爽放松了警惕。

其二,司马懿老谋深算,抓住机会,出其不意,算无遗策,抓住曹爽驽马恋栈的心理,认定曹爽不会反抗。

其三,曹爽平时为人暴虐,早已失去了曹魏旧臣之心,这才给司马懿可乘之机。不仅如此,曹爽在关键时刻,内心软弱,没有主见,最终失权被诛。

高平陵之变直接导致曹魏政权衰落,司马家族崛起。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到底是被逼无奈,还是早有预谋呢?到底是胸有成竹,还是豪赌呢?

首先,从司马懿的人生轨迹来看,他历经曹魏四代人,跟随曹操、曹丕几十年,他辅政平乱、奇谋百出,关陇抗蜀,平定辽东,不可谓不忠心。但随着曹叡去世,曹爽为人狭隘,一味独揽大权,排挤司马懿,司马懿若不称病避祸,恐怕整个司马家都将丧于曹爽之手。

从这点讲,司马懿是被曹爽逼入绝境,心中压抑多年,终于找准机会,才绝地反击的。所以,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说是早有预谋,并没错。但归根结底,还是在曹爽的巨大压力下,为求自保才被动谋划的。若曹魏继续信任司马懿,司马懿必定不会发动高平陵之变。

其次,司马懿并没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也就是说,他不可能提前数年就知道曹爽将陪曹芳到高平陵祭祖。可当机会来临后,司马懿迅速动计划,以迅雷之势拿下洛阳城,让曹爽反应不及。

司马懿此举,的确是“豪赌”。但实际上,他经营数年,从豢养死士,到装病多年,彻底让曹爽放松警惕。然后出兵抢占武库、关闭城门、阻断落水桥,所有的行动,在心中推演万次。甚至连曹爽最后会低头认输,他都算无遗策。可见,司马懿实际上早已成竹在胸,并不是完全是拿6000人的性命和家族安危在豪赌。

标签: 曹爽三国

更多文章

  • 曹魏名臣蒋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是如何发迹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蒋济,三国

    曹魏名臣蒋济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由于各种原因,孙权的“大魏吴王孙十万”已经成为网络历史圈的名梗,还催生了“张八百”、“满数十”、“文睡觉”、“刘亡灵”、“蒋一封”一大批曹魏的历史梗。本鬼之前已经介绍了“满数十”、“文睡觉”、“刘亡灵”,本文则

  • 皇帝都有后宫佳丽三千,明孝宗为何只肯娶一位妻子?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孝宗,妻子

    在古代,传宗接代是头等大事,这意味着血脉的传承,皇帝就更是如此了,如果没有子嗣,皇位都有可能保不住,所以才有了后宫佳丽三千,为皇帝开枝散叶。但凡事都有例外,这位皇帝就坚持一辈子只娶一位妻子,并且专宠她一人,至死都不肯碰其他女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这位皇帝就是

  • 同样都是经历一场打败 曹操大败之后为何还能再次站起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战败,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东汉末年三场大战最终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夷陵之战,失败方人物分别是袁绍,曹操和刘备。官渡大战,袁绍在整体实力强于曹操的情况下,被曹操击败。赤壁之战中,曹操自信南征,在整体实力强于孙刘联军的情况下,被孙刘联

  • 朱元璋本是一介莽夫,马皇后嫁给他后有着怎样的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元璋,马皇后

    马皇后小时候可以说是衣食无忧,她的父母非常宠爱自己的独生女儿,因为马皇后不喜欢裹脚,所以她的父母也没有逼他,所以马皇后还有一个绰号叫做马大脚。可以好景不长由于天灾人祸,她的父亲为了躲避贼寇不得不带着她四处逃亡,后来碰见了他的好兄弟郭子兴,因为可怜女儿跟着自己受罪,所以就将马皇后托付给了郭子兴。下面中

  • 索绰罗氏和令妃的关系非常好,为何却停留在贵人的位子上?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索绰罗氏,令妃

    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女人虽然成为了皇帝的嫔妃,但是命运还是十分坎坷,这在皇帝的后宫中是一件十分常见的事情。有些女子虽然进了后宫,但是却不得宠,见了一次皇帝之后便也许是最后一次了,有的甚至从未见过皇帝。而有些女子本来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却早早去世了,接下来要说的这位嫔妃便是如此。下面中国历史

  • 战国时期战功赫赫,结果却鲜为人知的名将都有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秦开,战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战国名将的故事。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继春秋之后的时期。经过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也即大部分弱小的

  • 曹干作为曹操最小的儿子 曹干为什么管曹丕叫爹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曹丕,曹干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干和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代枭雄曹操,一生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曹干,经常拉着曹丕的手,喊他“阿翁”,也就是“爹”的意思,这是为啥呢?曹操儿子的基本情况曹操最早的配偶是刘夫人,不知道是妻还是妾,但她为曹操生下了长子曹昂。刘夫人死得早,曹昂就有曹操

  • 贾诩既然被称为“毒士”,那他在三国众多谋士中排在第几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贾诩,三国

    说到三国时期的智谋谋士这个行业其实还真的是很有说法的,因为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和这些谋士完全是分不开的,我们都知道三国时期的著名谋士有诸葛亮,被神化的还有什么郭嘉等等,但是其实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被誉为是“毒士”他也非常的厉害,他其实就是贾诩了,那么如果我们正常无区别分析的话,贾诩在三国谋士中计谋排第

  • 董卓和曹操相比 汉献帝眼中两人有区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董卓,曹操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董卓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首先,皇帝杀权臣失败,很多是技术上没处理好,比如杀董卓、司马昭等。技术上处理好的,粱冀、宇文护、鳌拜、魏忠贤什么的,结果就很好。回到曹操的问题上,其实曹操的班底里有很多忠于汉献帝的,比如荀彧。另外在谈到曹操的优势的时候,很多

  • 如果迎回汉献帝的人是刘备 东汉末年局势又会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刘备,汉献帝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汉献帝,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曹操迎回汉献帝获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无上优势,与诸侯交战不仅师出有名,而且也极大便利了其收揽人才的速度。那假如当时迎回汉献帝的是刘备而不是曹操,东汉末年的局势又将会如何发展呢?我认为刘备一样会“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具体形式跟效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