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李靖在唐朝是何地位?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历史上李靖在唐朝是何地位?他做出了哪些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176 更新时间:2024/1/26 12:29:16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李靖,唐初名将,一生战功赫赫,被誉为大唐军神,先后获封为代国公、卫国公,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八名,去世后太宗下令陪葬昭陵,并效仿汉武帝与霍去病之故事,命人将李靖墓修建成阴山、积石山、铁山形状,以此表彰他的军功。大唐风云人物志第五篇为大家展现大唐卫国公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

半生蹉跎

李靖出身于官宦世家,但是祖孙三代官是越当越小,祖父是一州刺史,父亲是一郡太守,而到了李靖,已经四十多岁了,仍然还是个不入流的郡丞。按照常理说,李靖不应该混得这么惨,因为他有一个大名鼎鼎的舅舅,隋朝名将韩擒虎,而且当朝吏部尚书牛弘称赞他有“王佐之才”,这就相当于被组织部部长高看一眼,此外当朝宰相杨素更是当着众人的面说他能成为宰相,然而有这么多光环的加持,也没能让李靖飞黄腾达,不过他们都没有说错,只不过不是大隋的“王佐之才”,而是留待李世民挖掘的“王佐之才”。

李靖当郡丞的地方叫马邑,属于太原治下,李渊是太原留守,太原地区的最高行政长官,李靖是在李渊手下混饭吃。但是当李靖发现李渊在暗中招兵买马,看出了他的反意后,便偷偷地离开马邑,想去江都向隋炀帝告发,然而行至关中,恰逢大雨,滞留在长安。

而此时李渊已经在太原起兵,很快攻入长安城,李靖被逮个正着。看着被五花大绑的李靖,李渊很生气,命人拖出去砍了,可怜李靖有经天纬地之才,蹉跎半生只是个郡丞,现在又要成为刀下亡魂,他不甘心,大喊“明公兴起义兵,本是为天下除去暴乱,怎么没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斩杀壮士呢?”和当年刘邦要杀韩信时如出一辙,李渊本就听说过李靖之名,加上李世民在一旁求情,便饶过了他,让他进入李世民幕府,跟随李世民作战,此时的李靖48岁,他辉煌的下半生就此开

李靖得遇明主

为李唐平定南方半壁江山

早期李靖跟随李世民征讨洛阳,由于李世民的光芒过于耀眼,李靖并没有突出表现,直到李渊让其单独领军。彼时南方江汉地区由萧铣占据,萧铣是南朝萧粱后裔,凭借萧粱在南方的影响力,迅速扩大地盘,在江陵称帝,建立梁朝政权,李渊命李靖赴任夔州(重庆),准备平定萧铣事宜。

在李靖赴任的途中,还发生了一段插曲,差点要了李靖的命。自古入蜀就难,再加上重要关隘都被萧铣控制,李靖屡屡受阻,李渊却认为他故意贻误战机,心有反意,暗中命许绍处决他,许绍知道实情,又看重李靖才华,极力为他担保辩护,这才留得一命。

到任后李靖迅速考察敌情,上表攻灭萧铣的十策,获得李渊认可后便开始实施,有意思的是李渊虽然让李靖统领大军,但还是给他派去了一位顶头上司赵郡王李孝恭,看来李渊还是没有彻底放心李靖。李靖兵分四路,水路和陆路结合,兵贵神速,在萧铣还没反应过来就连破荆门、宜都、夷陵等重镇,直达江陵城下,将江陵围得水泄不通,萧铣孤立无援只得投降,仅用2个多月,李靖就平定了南方,随后李靖一路向南,安抚岭南各民族,使其归于大唐治下。

唐初局势图

武德六年,原本已经投降的江淮辅公祏势力再次反叛唐朝,李渊命李孝恭、李靖征讨,李靖冷静分析形势,决定借机把江淮、江南地区的割据势力一举击破,说到就能做到,李靖顺利平定辅公祏、冯惠亮、陈正通等势力,整个南方平定。李渊得到消息,盛赞李靖之功远在白起、韩信、卫青、霍去病之上,这变脸速度是真快。

展开大唐的地图可以发现,关中、陇西、华北、中原、山东的平定功在李世民,而江淮、江南、江汉、岭南平定功在李靖,两人一南一北,完成了统一大业。

李世民与李靖统一了全国

扬大唐军威

从北魏开始,突厥人在草原上崛起,屡屡南侵,以致于中原王朝需要进贡以寻求边境和平。隋朝时期,隋文帝凭借强大的战力和卓越的外交智慧,压住了突厥,还让庞大的突厥分裂为东西突厥,但是隋朝末年天下动荡,中原王朝再次失去了对突厥人的优势,李渊太原起兵之后需要向突厥称臣才能保后方安定,李世民登基之后突厥颉利可汗便率十数万骑兵长驱直入,一直到渭水河边,李世民被迫约定渭水之盟,送给突厥人大量金银财宝,然后看着突厥骑兵扬长而去。渭水之盟被李世民视为奇耻大辱,自此便一直积极备战,誓要打击突厥人嚣张气焰。

东西突厥

贞观三年,大唐兵强马壮,东突厥内忧外患,李世民认为时机已到,命李靖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统领十余万大军对东突厥发起强大攻势,李绩、柴绍、薛万彻等人配合作战。贞观四年正月,寒风凛冽,突厥人都所在帐内烤火,李靖却亲率3000精骑夜行军,如神兵天降攻入定襄,颉利大惊失色,未组织有效抵抗便匆匆逃跑,依附于突厥人的隋朝齐王杨暕之子杨政道及原隋萧皇后成了俘虏,与此同时李绩也率一军从云中出发,击破突厥人。颉利立忙派人前往长安请罪,表示愿意归附唐朝,其实这是他的缓兵之计,只待开春草原上水草丰美,突厥人就又可以崛起。李世民自然知道颉利的心思,顺水推舟派出使团安抚颉利,给颉利吃了定心丸,与此同时,李靖和李绩两员大将却在讨论进攻方略,准备一举灭亡东突厥。

李靖率军正面突袭,李绩率军绕道后方,谨防突厥人逃跑。又是风雪交加的夜晚,李靖率领万余精骑突进到阴山脚下,清除了突厥人外围的斥候,突厥人完全不知道危险已经来临。苏定方率200人潜入到距离颉利牙帐几里远的地方发起冲锋,势不可挡,完全没有防备的颉利再次选择逃跑,李靖大军杀到,突厥人死伤无数。颉利一路北逃,被等待在此的李绩大军逮个正着,至此强盛不可一世的东突厥灭亡。当李靖和李绩押着颉利回京献俘时,他们成了整个大唐的功臣,李世民感叹道:靖以骑三千,喋血虏庭,遂取定襄,古未有辈,足澡吾渭水之耻矣!

唐军

贞观九年,吐谷浑寇边,天可汗李世民怎么能忍,打算出兵教训一下,考虑之后想让李靖领兵,可是此时的李靖已经65岁了,而且腿脚也不太方便,因此犹豫不决。李靖在家听到之后,急得像热锅上蚂蚁,平生从不求人的他第一次找到宰相房玄龄,请他向李世民说情派他出征。最终65岁的李靖再次披挂上阵,又是腊月寒风凛冽,李靖率大军风餐露宿,数次大败吐谷浑军,最后吐谷浑伏允可汗仅率千余人四处逃窜,被部下杀害献于唐军,吐谷浑归降于大唐。

明哲保身

李靖很清楚自己的功劳很容易招来杀身之祸,因此时刻保持警惕,在朝堂之上寡言少语,也不参与其他大臣的聚会,一下朝就回家,关上大门,到了后来干脆以年老多病为由,辞去了所有职务,安心在长安养老。不过麻烦始终没有能绕开他,长子李德謇与太子李承乾关系密切,李承乾逼宫失败被废为庶人,虽然李德謇没有参与其中,但还是坐罪被流放岭南,不过李世民还算是仁慈之主,感念李靖的功劳,由流放岭南改为流放吴郡,在李靖死后还能承袭卫国公的爵位。

正是由于李靖的巨大功绩,后人逐渐将他神话,托塔天王李靖的原型就是大唐卫国公,此外还有“风尘三侠”的传奇故事,不过这也只是小说杜撰,并不存在红拂女和虬髯客,李靖也没有行侠仗义行走江湖。

标签: 李靖唐朝

更多文章

  • 史丹力保的汉成帝刘骜怎么是个昏君?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汉朝

    史丹力保的汉成帝刘骜怎么是个昏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汉成帝刘骜是西汉第12位皇帝,是汉元帝的嫡长子,刘骜小时候谨小慎微,非常懂事,曾被父亲点赞;长大后,迷恋酒色,汉元帝对其极为不满,差点把他的太子位给了二皇子刘康。当时,汉元帝傅昭仪的儿子定陶王刘康一表人才,又有才干,母

  • 朱元璋后宫那么多女人 朱元璋为何对马皇后不离不弃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元璋,后宫

    对朱元璋后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马皇后长相一般,朱元璋那么多嫔妃,为何对她却一直不离不弃?都说,男人一旦有了钱,就容易学坏。古往今来,男子升官发财,抛弃糟糠之妻,另结新欢的例子不胜枚举。但是,万事总有例外,有薄情郎,也有重情人,比如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孝

  • 曹衮:魏武帝曹操之子,喜欢读书且警戒慎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衮,曹魏

    曹衮,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平乡侯,后历封东乡侯、赞侯、赞公、北海王、赞王、濮阳王、中山王。青龙元年(233年),曹衮因犯京都禁令,被削减二县封地。青龙二年(234年),恢复所削二县。青龙

  • 后世是如何评价曹衮的?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曹衮,曹魏

    曹衮,三国时期曹魏宗室,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异母弟,母杜夫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封平乡侯,后历封东乡侯、赞侯、赞公、北海王、赞王、濮阳王、中山王。青龙元年(233年),曹衮因犯京都禁令,被削减二县封地。青龙二年(234年),恢复所削二县。青龙

  • 后世对刘璿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璿,蜀汉

    刘璿,字文衡,三国时期蜀汉宗室,蜀汉昭烈帝刘备长孙,后主刘禅长子,北地王刘谌长兄,母王贵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璿生于建兴二年(224年),延熙元年(238年),立为太子。咸熙元年(264年),蜀汉大将军姜维闻刘禅举国降魏,便假装向钟会投降,设计杀死

  • 刘谌: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他最后为何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谌,蜀汉

    刘谌(chén),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孙,蜀汉后主刘禅第五子,三国时期蜀汉北地王。景耀二年(259年),刘禅封其为北地王。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的军队攻取绵竹关,其父刘禅决定在魏军攻来前投降,刘谌劝阻无效之后,“先杀妻子,而后自杀”。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

  • 刘恂: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死于永嘉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恂,蜀汉

    刘恂,三国时期蜀汉后主刘禅第六子、晋朝安乐公。景耀二年(259),刘禅立刘恂为新兴王。咸熙元年(264),蜀汉灭亡,刘恂跟随刘禅东迁洛阳。泰始七年(271),刘恂继承父亲刘禅的爵位为安乐公。永嘉五年(311年),死于永嘉之乱。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物生

  • 明朝大臣敢和皇帝做对 古人为何能如此彪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明朝,大臣

    对明代皇帝和大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代大臣为何如此剽悍,不畏皇权和皇帝作对,他们其实得了一种病。自秦朝吞并六国建立历史上第一个一统的王朝之后,君权和臣权就开始漫长的对抗,随着历史的前进,似乎君权慢慢占据上风,这点从大臣们上朝的形式就可以看出来。最早在秦汉

  • 清朝皇帝能驯服大臣 明朝皇帝为何做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清朝,大臣

    还不了解:明清皇帝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为什么清代皇帝可以驯服大臣,而明代皇帝却不行?单论皇帝权力,明清皇帝其实没差别。都是皇权独揽,理论上都可以驯服大臣。很典型的例子。朱元璋和朱棣。这爷俩在位期间,哪个明代大臣敢不服一个不服砍一个,一百个不服砍一百个。大

  • 被称为木匠皇帝的朱由校,有什么爱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由校,明朝

    明朝十六位帝王,每个帝王都个性鲜明。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每每提到明朝的时候脑海中都会浮现出这样的词语,明朝二百七十六年的国祚,其中有词语中所说的励精图治的仁君,但也有荒诞不经的糊涂皇帝。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明朝的一位“木匠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