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窦建德率大军救援王世充,结果如何?

窦建德率大军救援王世充,结果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216 更新时间:2024/3/12 3:12:15

大唐武德三年十一月,李世民率军围困王世充于洛阳,窦建德率大军南下救援王世充,以击退李世民的唐军。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可以说王世充割据的洛阳一带,无论是李唐还是窦建德的大夏,谁可以获得此地,谁就有争夺天下的资本,窦建德是不会坐视王世充败亡的。

首先说一下,当时窦建德并未通过太行八陉,威胁李唐发家的根基晋阳,或者说兵临河东,威胁关中,而是直接奔着洛阳去的,这个是正确抉择,因为窦建德这么做,可以保证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当时的窦建德的中书舍人刘斌就建言了,集中优势兵力,拿下救援洛阳,可以保证北方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同时窦建德还有更多的潜在利益可以获得。

毕竟唐军围攻洛阳日久,将士的确疲惫,窦建德此时率领一支生力军加入战局,配合上洛阳王世充,来一次内外夹击,李世民败亡的可能性很大。

那样的话,窦建德的选择就多了,他可以择机直接灭了王世充,兼并王世充的实力,短期内窦建德就是实力最为强大的一方诸侯了,同时窦建德也可以选择,趁击败唐军之际,和王世充联手,一起攻入关中,彻底消灭李唐,这些局面对窦建德都是有利的。

如果说他只是奇袭晋阳的话,可能只是迫使李世民退兵,对自己而言,没有太多益处,只是帮助王世充解决了被围困的局面而已。

《旧唐书.窦建德传》时世充弟世辨为徐州行台,遣其将郭士衡领兵数千人从之,合众十余万,号为三十万,军次成皋,筑宫于板渚,以示必战。

话说回来,窦建德率领大军抵达成皋一线,也就是当初刘邦项羽对峙的荥阳成皋一带,统军10余万,号称30万,做好了和前来迟滞自己驰援的李世民相对峙,而这里也成为了窦建德大业破灭的地方。

窦建德早期也是有勇有谋之人,但是最终他还是败在了李世民手上。

在窦建德和李世民的前期交手中,窦建德占不到便宜,军中将士的心中不安,战线一直不能推进,刘世民在虎牢关阻挡住了窦建德大军的前进,因此将士们产生了撤军的想法。

窦建德当然知道不能撤,不然的话,王世充一旦败亡,那么局势就太有利于李唐了,自己虽然有河北作为根基,但是未必可以和李唐相抗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窦建德的属下凌敬,提出了一个应对之策。

《旧唐书.窦建德传》凌敬进说曰:「宜悉兵济河,攻取怀州河阳,使重将居守。更率众鸣鼓建旗,逾太行,入上党,先声后实,传檄而定。渐趋壶口,稍骇蒲津,收河东之地,此策之上也。行此必有三利:一则入无人之境,师有万全;二则拓土得兵;三则郑围自解。」

简单来说,就是不再和李世民在虎牢对峙,而是留下部队牵制李世民,之后集中精锐部队渡过黄河,分兵而进,夺取河东,那样的话,窦建德的确有盘活全局的可能。

毕竟窦建德只要拿下河东之地,进可以威慑关中,退可以攻取晋阳,又可以迫使李世民撤军回防,王世充只要得到喘息之机,必然配合窦建德的大军夹击唐军,局面也就向着有利于自己的一方发展了。

可是因为窦建德的大部分将领被王世充的使者收买,都不支持突袭河东的策略,众人声称凌敬的谋划是书生之见,不可以采用,结果窦建德就改变主意了。

其实窦建德在崛起后,就有些飘了,失去了对他人意见的正确判定能力。

《旧唐书.窦建德传》其纳言宋正本好直谏,建德又听谗言杀之。是后人以为诫,无复进言者,由此政教益衰。

当初他杀了宋正本,但是窦建德就是听信谗言,将其诛杀,自此之后,就没有多少人敢于给窦建德提出逆耳的忠言了。

这恰恰能够体现出一点,那就是窦建德对于下属的人品能力并不能做出公正的评价,很多时候还是偏感性的,也就是看你顺眼,你说的就是对的,看你不顺眼,你说得再对也是错的。

结果窦建德并未采取凌敬的致胜策略,最终被李世民击败,并且被活捉。

不过个人认为,即便窦建德采取了凌敬的策略,其获胜的可能性也不是特别大。

毕竟凌敬说窦建德率军攻取河东,是犹如进入无人之境,这个说法并不是太正确,河东之地事关李唐安危。

虽然李世民率主力在围攻洛阳,但是不代表河东之地,唐军就没有驻军啊,窦建德大军攻打河东,未必可以一战而下,而李渊又不会坐视河东丢失,就算砸锅卖铁,也会从关中抽调部队驰援河东的,因此凌敬认为可以轻易拿下河东,未必太过理想了。

而且窦建德大部队渡河,这么大的动静,李世民不会一点动静都察觉不到。

当时李世民和窦建德对峙,也是希望消磨窦建德大军的锐气,择机再战。

《旧唐书.窦建德传》秦王遣将军王君廓领轻骑千余抄其粮运,获其大将张青特,虏获甚众。

李世民派遣骑兵部队,不停地骚扰窦建德的粮道,就是为了到达这个目的,也就是说,李世民不是不可以和窦建德正面决战,只不过是在等待时机而已。

所以说只要李世民察觉到窦建德大军渡河,必然会咬上去,不会让窦建德轻易渡河的。

还有一点就是王世充能否等到窦建德在河东之地站稳脚跟,改变整体战局的态势,如果等不到,即便窦建德占据了河东,而李世民拿下了洛阳,窦建德的大军在河东之地也未必可以停留太久。

更主要的是,窦建德此次战败,战略上虽有失策之处,但是整体上来看,也是可以和李世民一较高下的。

而窦建德所部将士的战力是堪忧的,起码不足以和李唐军队相抗。

《旧唐书.窦建德传》艺兵频胜而骄,进袭其营,建德列阵于营中,填堑而出,击艺败之。建德薄其城,不克,遂归洺州。

别忘了,在窦建德救援洛阳之前,窦建德连幽州的罗艺都吃不掉,可见其军队打恶仗还是差点意思。

所以有意思的局面发生了。

《旧唐书.太宗本纪》诘朝,建德果悉众而至,陈兵氾水,世充将郭士衡阵于其南,绵互数里,鼓噪,诸将大惧。

窦建德和王世充的军队大摆阵势,决意和李唐死战,

而李世民并未直接应战,等到了窦建德所部将士士气不在高昂,产生倦怠之际,大举进攻,窦建德所部士卒因为争抢水源,阵型大乱,被唐军追杀,大败亏输。

关于此战,这段记载很有意思。

《旧唐书.太宗本纪》追奔三十里,斩首三千余级,虏其众五万,生擒建德于阵。

唐军追击了三十里,可结果呢?这么大阵仗的追击,仅仅斩杀了3000人,俘虏了5万余众,窦建德也在其中,余部逃回了洺州。

当初窦建德不是号称30万大军吗?实际兵力也有10万余种,而且此次前来必然是带来精锐,可是从李世民取得的战果来看,当时窦建德军中拼力死战的将士并不多,基本上大多数见战局不利,就直接投降了。

因此,无论凌敬的策略是否是高明的,窦建德所部不能打恶仗,这是一个不利因素,再好的策略,没有拥有足够战力的将士去实施,也是难以成功的。

参考资料《旧唐书.太宗本纪》《旧唐书.窦建德传》

标签: 李世民唐朝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司徒是多大的官职?王朗在曹魏是何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朗,三国

    王朗本名王严,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王朗应该是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和诸葛亮之间的唇枪舌剑。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时,王朗不顾已七十六岁高龄,与大都督曹真等人于祁山迎战诸葛亮。在阵前与诸葛亮挑起

  • 高平陵之变时高柔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高柔,三国

    高平陵之变应该算是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魏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魏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

  • 褚遂良的作为步步错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褚遂良,唐朝

    褚遂良,唐朝时期宰相、书法家,他在政治上的水平,比不上他在书法上的造诣。晚年甚至步步错位,造成了至死不被皇帝原谅,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褚遂良生活在唐朝初年。褚家是南朝名门,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投靠大唐后,李世民十分欣赏褚亮的

  • 李白遭流放时为什么没人帮忙?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白,唐朝

    李白遭流放时为何没人帮忙?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提起诗仙李白当年在长安城的风光,后世用“贵妃磨墨,力士脱靴”8个字来形容。虽然前4个字不知真伪,但让高力士脱靴却是赫然记录在史书上的。后来哪怕没做成官被赐金返还,李白也是豪情不减,一路高歌而去,写下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 安禄山为什么会成为杨贵妃的干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禄山,唐朝

    安禄山为什么会成为杨贵妃的干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我们都知道,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本名姓康,是胡人,其父死得早,他从小随母在突厥部族生活。后其母改嫁于突厥将军安波注之兄延偃。开元初年,其族破落离散,他与将军安道买之子孝节,安波注子思顺、文贞一起逃离突厥,遂与

  • 固伦温宪公主:太后的掌上明珠,却在20岁那年中暑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固伦温宪公主,清朝

    她是太后和皇帝的掌上明珠,雍正的同母妹妹,也是康熙帝为数不多没有远嫁蒙古的女儿,可是却红颜薄命,年仅20岁就去世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位公主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此女便是固伦温宪公主,康熙的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生母为德妃乌雅氏,也就是后来的孝恭仁皇后。温宪公主可以说是

  • 武则天为何要除掉贺兰氏?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唐朝

    武则天建立武周,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最是无情帝王家,这句话说的是,在权力面前,尤其是皇权面前,亲情什么的,都是不重要的,经不起考验的。但话虽然这么说,但不具体到每个人头上,谁也不会相信,跟自己最好的姐妹夫妻会害自己,

  • 过世的狄仁杰和神龙政变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狄仁杰,唐朝

    过世的狄仁杰和神龙政变有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公元705年,女帝武则天体弱多病,在迎仙宫卧床养病。在其身侧伺候的是武则天晚年颇为宠幸的张易之和张昌宗兄弟。当时把控武周政权的中枢的三人同处一处,这就给了宰相张柬之、崔玄暐与大臣敬晖、桓彦范等人机会。大臣们联合禁军统领李

  • 在古代太监在皇宫里主要是干什么的?是从何时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太监,明朝

    太监在封建社会里,不管在哪个朝代总少不了他们的身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我们在看历史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这么一群奇怪的人,他们的身份很特殊,他们可以随意出入这个帝国最庄严神秘的地方。但是他们却又是没有官位的一群人,就像一个笑话里所说的,你不能让你的女神开门,但是外

  • 康丁:商朝第二十七任帝王,在位时商朝愈加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康丁,商朝

    康丁,姓子名嚣,甲骨文作康且丁,又作康丁,《史记·殷本纪》误作庚丁。 商朝第二十七任帝王。他是祖甲之子,廪辛之弟,根据《今本竹书纪年》记载在位八年,死后由其子子武乙继位。康丁在位时商朝愈加衰落。死后谥号:商安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丁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丁在位期间,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