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不是康熙是喜爱的孙子吗 康熙临死前为何牵挂的孙子不是乾隆

乾隆不是康熙是喜爱的孙子吗 康熙临死前为何牵挂的孙子不是乾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324 更新时间:2023/12/16 13:55: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孙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其实康熙喜爱的孙子有很多,乾隆在继位之后经常对朝臣吹嘘爷爷康熙如何喜爱他,在他幼年时期将他接近皇宫抚育,实际上康熙喜爱的孙子有很多,而且被康熙自幼接进皇宫抚育的皇孙也有不少,乾隆只是其中之一而已。

康熙在接乾隆入宫抚育之前已经接过老八胤禩的儿子弘旺和老十四胤禵的儿子弘春入宫抚育,所以说康熙当时接入皇宫抚育的皇孙不止乾隆一人,而且康熙第一次见到乾隆是在康熙六十年(1721年),当时乾隆年仅11岁被康熙接进皇宫抚育,可是康熙抚育了乾隆一年多点就驾崩了,第二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就驾崩了,这一年多的时光康熙能有多喜爱乾隆呢?那么多皇孙康熙真的就对乾隆那么特殊关爱?这些在历史上都只有乾隆一人在说,所以康熙对乾隆的喜爱是否如乾隆所说那样在历史上是个问号。

在历史上康熙亲自抚育时间最久且最为钟爱,一直在临终前都始终牵挂的孙子是废太子胤礽长子弘晳。

乾隆后来对人吹嘘的爷爷康熙对他的喜爱,这些事情只见于乾隆自己对朝臣吹嘘,而史书上明确记载下来康熙十分钟爱的孙子是弘晳。

胤礽的嫡福晋也就是太子妃瓜尔佳氏曾生有一子但夭折,后又生一女,此后未再生育,胤礽的侧福晋李佳氏则生下了次子弘晳,所以在胤礽嫡长子夭折的情况下,弘晳虽非嫡长子但也深受父亲胤礽和祖父康熙的喜爱。

弘晳生于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弘晳也是康熙没有夭折的诸皇孙之中年纪最长的孙子,他的年龄几乎和康熙的第十五子胤禑差不多大,比康熙第十六子胤禄还大一岁。

当时康熙得知自己有了长孙十分高兴,而当时胤礽年纪也不过20岁还在学习阶段,因此康熙怕抚育儿子影响到胤礽的学习,所以康熙亲自将弘晳带在身边抚育,就像当年他怜悯胤礽出生时生母孝诚仁皇后因难产而死他亲自抚育胤礽一般。

因此说康熙对弘晳的感情十分深厚,他也是十分喜爱弘晳,对弘晳赏赐非常多。此后弘晳一直到长大成人大婚之后都是居住在紫禁城中,按理来说皇子和皇孙大婚之后理应搬出皇宫,弘晳的父亲胤礽是太子可以居住在紫禁城中,但弘晳并非太子,大婚之后理应搬出皇宫,可康熙偏偏特许弘晳大婚后还居住在皇宫之中,这也足以说明康熙对弘晳的喜爱。

康熙在一废太子之后不久就想复立胤礽为太子,这其中原因之一就有康熙对弘晳的认可和钟爱。

胤礽被复立为太子之后依旧是恶习不改,到最后他终于彻底伤透了康熙的心,康熙准备第二次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但这一次康熙久久不能下决心,其主要就在于他十分喜爱弘晳,此时弘晳已经年满20岁,颇为贤能且对康熙也极为孝顺。

因此康熙当时有了效仿明成祖朱棣隔辈传位给长孙明宣宗朱瞻基,当初朱棣喜爱长孙朱瞻基,因此在对儿子明仁宗朱高炽不是十分满意的情况下还是没有换太子,而是以朱高炽为太子,以朱瞻基为皇太孙。

根据朝鲜史书记载,康熙曾经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二废太子之后,在接见朝鲜使臣时说过:“弘皙颇贤,难于废立允礽”;“允礽的第二子弘皙甚贤,故不忍立他子,而尚尔贬处允礽矣”。

从这些记载来看康熙向朝鲜使臣表露心迹自己曾经想不废除胤礽的太子之位,然后让胤礽就像工具人一般过渡传位给弘晳。不过康熙很可能是认识到了晚年诸子夺嫡的险恶局势,而且他的那些儿子个个都不是善茬,弘晳毕竟属于晚辈,康熙更担心叔侄相残的悲剧,很可能因此他打消了立弘晳为皇太孙的想法。

二废太子之后胤礽被康熙圈禁于咸安宫,而弘晳还依旧住在皇宫之中,他并未因父亲胤礽而失去康熙喜爱,反而康熙越发喜爱弘晳。

在康熙最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康熙已经确立了遗诏中让雍正继位的决定,因此康熙身体状况不好,他开始为自己去世后弘晳的后路谋划。

康熙在这最后一年多的时间中下旨命人在距离京城二十里外的郑各家庄为弘晳修建新的府邸,康熙如此安排就是希望在自己死后,弘晳能远离京城,远离皇宫权力核心的勾心斗角,这样就可以让弘晳未来富贵无忧的生活下去。这也是康熙对长孙的舔护之情。

康熙驾崩比较突然,他没想到自己会很快去世,因此他去世前给弘晳修建的郑各家庄府邸还没有建好,康熙也是十分不放心弘晳,他本来就是打算在郑各家庄弘晳的新府邸修建好之后晋封弘晳为亲王,但没成想康熙的寿命没熬到弘晳新府邸建成,所以康熙在弥留之际特意叮嘱雍正:“废太子允礽、皇长子允禔性行不顺,依前拘囚,丰其衣食,以终其身。废太子允礽之子弘晳朕所钟爱,其特封为亲王。”

这是史书记载康熙在人世间说的最后一句话也是最后一道遗旨,可见康熙在临终时还始终牵挂着孙子弘晳,也因此说弘晳才是康熙最中意和喜爱的皇孙。

因此雍正继位后对弘晳也是十分的好,他继位后第一道旨意就是同时册封十三弟胤祥为怡亲王,八弟胤禩为廉亲王,侄子弘晳为理郡王。

这其中胤祥是与雍正关系最为亲近的弟弟,此前胤祥因一废太子时失去康熙喜爱,在康熙一朝始终没有封爵,雍正继位后立刻就册封他为怡亲王,并对他十分倚重,成为雍正朝权臣。

老八胤禩曾经是雍正皇位的最有力竞争者,胤禩也是由于参与争夺皇位,野心暴露过早而失去了康熙喜爱,在康熙朝封爵止步于贝勒。由于胤禩在朝廷上下人望很高,党羽也很多,因此雍正继位后为了稳定人心立刻册封了胤禩为廉亲王。

而弘晳则是雍正所有子侄中,也就是弘字辈里唯一获得王爵的人,这时雍正的三个儿子弘时、乾隆、弘昼都还没有任何封爵,雍正的其他子侄也都没有封爵,只有弘晳获得了郡王封爵,这也是雍正遵照了康熙遗嘱行事。

雍正继位之后对胤禔、胤礽和弘晳其实是非常不错,除了有康熙临终嘱托之外,这其中也包含着雍正的政治手段。

雍正继位之初人心不稳,雍正对胤禩及其党羽都采取了先拉拢再分化然后逐个击破的策略,雍正先是将胤禩及其党羽老九胤禟、老十胤誐以及同母弟老十四胤禵分开,胤禟被派到西北前线,胤誐被派去西藏拉萨护送活佛灵龛,胤禵则被雍正以为康熙守陵为名软禁在康熙的景陵附近,一同与胤禵被雍正以守陵为名义软禁的还有参与争夺皇位的老三胤祉,因此雍正如此对待这些兄弟在当时遭到了一些非议。

而雍正为了稳定人心,他也需要做出一些对兄弟讲情义的事情,于是胤禔、胤礽和侄子弘晳就成了他安抚对象。

这主要在于胤禔、胤礽、弘晳三人此时在政治上对雍正威胁较小,远比胤祉和胤禩及其党羽小得多,因此雍正善待他们三人也能起到一定的安稳人心作用,尤其是胤礽做了三十多年太子,也有较大的政治影响力,所以善待废太子胤礽及其子弘晳是最好能向世人展示雍正宽仁厚义的典型。

当然,这其中也在于胤礽和弘晳父子非常识时务,他们俩在雍正继位后分别给雍正上书表示祝贺,并且非常认同雍正继位,对雍正的统治比较拥护,所以雍正对他们父子也是十分不错。

不过雍正对弘晳也还是比较提防,毕竟胤礽虽然当时仍被囚禁于咸安宫,但他的政治影响力并没有减退,而且弘晳贤能深得康熙喜爱是当时满朝皆知的事情,所以雍正也十分担心弘晳长久居于京城和皇宫之中会不会有二心,万一弘晳效仿明英宗朱祁镇释放父亲胤礽出来给雍正来个“夺门之变”,这是雍正十分害怕且担心的事情。

因此雍正在继位之后立刻催促负责在郑各家庄给弘晳修建新府邸的人赶紧加快府邸修建进程,好让弘晳尽快搬出紫禁城。在雍正的催促下位于郑各家庄的弘晳新府邸很快就修建完毕,大概在雍正元年(1723年)下半年左右,弘晳搬离紫禁城,在老五恒亲王胤祺和老七纯亲王胤祐的护送下弘晳带着妻妾子女以及年幼的兄弟姐妹搬到了郑各家庄新府邸。

弘晳搬进郑各家庄后,雍正以保卫弘晳安全为名义往那派遣了大批护卫军队,其实名为护卫弘晳安全,实际上很可能就是起到监视弘晳的作用,而雍正特批弘晳每月可以进宫请安一次。

虽然雍正为人比较多疑好猜忌,他对大侄子弘晳始终不曾放心,不过他对弘晳叔侄之情却颇为深厚,弘晳每月入宫请安,雍正都会留他一起用餐,对弘晳颇为亲厚,而且弘晳也是雍正侄子中唯一在给雍正上书时可以称其为“皇阿玛”或者“皇父”的侄子。

而且雍正也非常认可弘晳的能力,雍正曾经在回复大臣朱批时说过弘晳是他弘字辈子侄中最为优秀的晚辈,可见雍正虽然内心中对弘晳颇为提防和猜忌,但对弘晳的认可以及与其叔侄之情也还算是比较真诚。

废太子胤礽在雍正二年(1724年)去世后,雍正以身死罪消的名义宽恕了胤礽的罪责并追谥其为理密亲王,因此后来雍正就让弘晳晋升为理亲王,此时雍正的两个健在且年长的儿子乾隆和弘昼还没有任何封爵。

所以说在雍正一朝弘晳过得十分不错,雍正也比较厚待他,但是到了乾隆朝弘晳就不太好了。

乾隆四年(1739年),乾隆亲自炮制了“弘晳逆案”,以弘晳为为主,牵扯进了一大批皇室成员,这也是乾隆继位后为了稳固皇权的做法表现。

乾隆炮制“弘晳逆案”主要是为了稳固皇权,在此之前的乾隆三年(1738年),雍正驾崩时给乾隆留下的顾命大臣果亲王胤礼去世了,雍正驾崩时遗命十七弟果亲王胤礼和十六弟庄亲王胤禄以及大学士张廷玉和鄂尔泰辅佐乾隆,因此乾隆继位后晋封四人位总理王大臣,对两位叔叔胤礼和胤禄也是恩赏有加。

胤礼和胤禄权力极大,但是两人共同掌大权可以互相制衡,而乾隆三年胤礼去世,这样一来胤禄就一人独掌大权,此前鄂尔泰称病隐退,张廷玉也很识时务的放权,唯独胤禄权力最大,还失去了制衡,因此乾隆想强化集中皇权就必须将胤禄收拾下去。

胤禄与弘晳关系向来亲密,也是因为这叔侄二人年纪相仿,所以走得关系非常近。弘晳的身份其实非常敏感特殊,他是废太子胤礽的长子,又曾经深得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的喜爱,因此他本身就已经威胁到了乾隆皇权,再加上与胤禄关系走得近,这就使得乾隆必须得收拾他。

乾隆继位后不久就释放了被雍正圈禁的老十胤誐和老十四胤禵,这是因为胤誐和胤禵早已经没有了政治影响力,年纪又大了,所以对乾隆的皇权构不成威胁,释放他们又能拉拢宗室人心,因此二人被释放。

政治手段讲究恩威并施,拉拢完宗室人心,那也得需要打压一些对自己有潜在威胁的宗室成员,所以乾隆就想到了弘晳,借助弘晳还顺道把胤禄也收拾了。

当时弘晳已经46岁,按照那个时代的年纪他已经算是一条腿迈进棺材的人了,他不大可能会有什么野心,只是他的敏感身份让乾隆容不下他,因此乾隆在没有实质性证据的情况下,直接把弘晳打成了谋逆之罪的铁案。

乾隆效仿父亲雍正给政敌弟弟胤禩改恶名之举,他将弘晳褫夺爵位,削除宗籍,改名为四十六(因弘晳当时46岁),囚禁于景山。乾隆七年(1742年),弘晳莫名其妙猝死,享年49岁。

胤禄因此被乾隆罢免了总理王大臣职务,乾隆毕竟主要想收拾的人是弘晳,所以他只罢免了胤禄职务,并让他闭门思过,没有过度深究。除了胤禄之外,乾隆还借此机会打压了雍正朝备受宠信的胤祥两个儿子弘昌和弘晈也被牵连贬爵。

到了晚年乾隆可能觉得自己对弘晳做得太过分了,于是在平反胤禩和胤禟之后,乾隆捎带着连弘晳也平反了,恢复了弘晳皇族身份,子孙收入玉牒,不过此时已经距离弘晳去世将近40年了。

写在最后

乾隆收拾弘晳也可以算是“九子夺嫡”的延续,不在于弘晳对乾隆的皇位有什么实质性威胁,主要在于弘晳的身份敏感,乾隆不把他除掉心里总是不安。

乾隆在将弘晳定案之后对他予以全盘否定,因此乾隆朝之后史料中对于弘晳的记载讳莫如深,弘晳也很快被历史所忽略。

但康熙时期的史料都说明了康熙曾经最中意和喜爱的孙子是弘晳,而非后来乾隆对朝臣所自吹自擂之话,所以康熙临终时才会始终牵挂的是弘晳而非乾隆。

标签: 康熙孙子

更多文章

  • 鲁元公主身为吕后的独女 鲁元公主的命运又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吕后,鲁元公主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鲁元公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开国“夫妻档”,比如说东汉的刘秀和阴丽华,隋朝的杨坚和独孤氏,明朝的朱元璋和马皇后等等。大家都知道,开国皇帝的一生经历都非同常人,往往是历经了血雨腥风和各种磨难的,而他们最终取得王者霸业,和身后的贤内助绝对有分

  • 年羹尧为雍正登基起关键作用 雍正最后为什么还要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年羹尧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年羹尧,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在《有感》中写道:“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1895年,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谭嗣同知晓后爱国之心收到打击,便在绝望愤慨下写出这句名诗。众所周知清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王朝,也

  • 雍正登基后收拾了很多兄弟 雍正为什么放过老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清朝,雍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和兄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公元1722年,已经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随后,他第四个儿子胤禛继承了皇位,这就是雍正皇帝。关于雍正继位是否合法的问题是一个很大的谜团,但雍正上台以后,对兄弟们进行大清洗这确实事实,例如老八和老九。但雍正唯独没有动老十胤

  • 在康熙皇帝在位期间,有哪一对姐妹都得到了他的宠爱?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姐妹

    纵观我们清朝的历史,有很多姐妹,两个同时嫁给一个男人,这样的例子其实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在康熙时期是最多的。根据一些资料的统计,康熙皇帝还曾经娶过四对姐妹,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这四对姐妹当中的其中一对,这对姐妹就是康熙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和温僖贵妃。他们两个是真正的亲姐妹,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

  • 赵飞燕和赵合德两姐妹受尽宠爱,为何最后以自杀收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赵飞燕,西汉

    说到赵飞燕与赵合德,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说起中国古代的美女,许多人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四个字:红颜祸水。最有名的“祸水”要数苏妲己、褒姒和赵氏姊妹,她们的共同特点除了美艳动人,长在了帝王的审美上,还有一点就是将“作”进行到底,心计颇深。褒姒这一类的祸水

  • 甄宓有着怎样的经历?她最后为什么会受到冷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甄宓,曹魏

    说到甄宓,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甄宓出生于官宦世家,到八九岁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拥有倾国倾城的相貌,不仅美丽而且非常的聪慧。家境的殷实让她可以多看书,后来也成为了河北有名的才女,当时有相士看到甄宓的时候,就说了一句“此女贵不可言。”果然后来的甄宓的经历也

  •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还有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蒙古女子

    对朱元璋和蒙古女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鲁迅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听说‘我们’的铁木真征服欧洲,是‘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到了二十五岁,才知道所谓这‘我们’最阔气的时代,其实是蒙古人征服了中国,我们做了奴才。”铁木真不是‘我们’汉人,这段被元朝统治的时期虽然版图

  • 西施为何会被进献给吴王夫差?越灭吴成功的她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西施,春秋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而西施又名列四美之首。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出生于越国绍兴诸暨苎萝村,苎萝有东西二村,其居西村,故名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西施也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被人们美称其为沉鱼落雁中的“沉鱼”。除了享有流芳百世的绝色外,她还是勾

  • 卫青霍去病缴获匈奴数千万战马牛羊,是真实存在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青,汉朝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卫青的文章。大汉名将,首推卫青霍去病。其实不仅仅是在汉朝,纵观二十四史,也很少有哪位名将建立了卫青霍去病那样的功勋。就连曹操那个眼高于顶的黄须儿曹彰,也发誓要把学习卫青霍去病进行到底。司马迁先生是贵族出身,所以只瞧得起同为贵族出身的常败将军李广,而看不起几乎等

  • 荀彧向曹操举荐了六位谋士分别都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荀彧,汉朝

    荀彧向曹操举荐了六位谋士分别都是谁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荀彧出身颍川荀氏,荀子之后。永汉元年(189年),荀彧被举孝廉,任守宫令(掌管皇帝的笔、墨、纸张等物品)。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汉献帝刘协。十一月,董卓自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董卓篡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