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手下被忽视的谋士:董昭是谁?

曹操手下被忽视的谋士:董昭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05 更新时间:2024/1/24 6:29:18

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荀彧、荀攸以及贾诩了。其实,曹操手下还有一位能人,不过由于人才数量太多,以及其他原因,他往往被后世忽略,此人就是董昭。曹丕将他与陈平张良相比。史学家胡三省也认为,董昭的谋略堪比荀彧、荀攸,“其谋略妙,不下二荀”。那么董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董昭是济阴定陶人,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先后担任过瘿陶长、柏人令,后来被袁绍任命为参军。在袁绍麾下,董昭就表现出了很高的谋略,他先后平定巨鹿郡、魏郡的动乱,得到了袁绍的称赞。可是由于董昭的弟弟为张邈效力,袁绍又与张邈有矛盾。因此一些人在袁绍面前说董昭的坏话,董昭就离开了袁绍,被张杨留下。

不过,董昭并不想为张杨效力,他最想投奔的是曹操!虽然此时董昭还在张杨麾下,但他已经开始间接为曹操效力了,他劝说张杨与曹操交好,并且不要阻扰曹操的使者前往长安。之后,董昭还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忽悠他与曹操联合。之后,董昭力劝曹操,“惟有移驾幸许耳”。正是在董昭的谋划下,曹操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昌

198年,张杨被部将所杀,他的手下打算投靠袁绍。曹操闻讯,立即派当时担任河南尹的董昭前去劝说。董昭孤身一人入城,当天就说服张杨的手下开城归顺。曹操随即任命董昭为冀州牧。199年,曹操派刘备截杀袁术,董昭对曹操说:“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冀,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

结果刘备占据徐州,对抗曹操,引得曹操东征。徐州平定后,曹操任命董昭为徐州牧。之后,董昭跟随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劳。219年,孙权打算偷袭关羽,派遣使者到曹操这边,希望曹操能够保密。曹操询问众人的意见,大家都觉得此事应该保密,但只有董昭认为,“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不过,董昭看透了关羽的为人,认为即使关羽得到消息,也不会轻易撤兵的,“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这场战争的结果和董昭推测的完全一样。曹丕即位后,董昭也多次出谋划策,特别是江陵之战,堪称经典。当时夏侯尚打算从江心洲搭浮桥,然后攻取江陵。董昭却建议立即撤兵,“事将危矣,惟陛下察之”。

曹丕采纳了董昭的建议,撤兵十天后,江水暴涨,若不撤兵,大军危矣!对此曹丕称赞道:“君论此事,何其审也!正使张、陈当之,何以复加。”后来,董昭还担任过司徒,一直到魏明帝在位期间才病死,终年81岁。既然董昭这么厉害,为啥名声却不高呢?原来董昭这个人操守方面有问题。

曹操之所以进爵魏公,之后又称魏王,这都是董昭主谋的,“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也就是说,董昭和荀彧完全不一样,他是大力支持曹操夺取汉室江山的。晔正是因为如此,董昭才受到世人的诟病。当时,苏则与董昭同朝为官,有一次,董昭想枕着苏则膝盖休息一次,苏则很生气,把董昭推了下去,说道:“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参考资料:1.《三国志》;2.《资治通鉴》曹操麾下谋士如云,其中最著名的应该是荀彧、荀攸以及贾诩了。其实,曹操手下还有一位能人,不过由于人才数量太多,以及其他原因,他往往被后世忽略,此人就是董昭。曹丕将他与陈平、张良相比。史学家胡三省也认为,董昭的谋略堪比荀彧、荀攸,“其谋略妙,不下二荀”。那么董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董昭是济阴定陶人,年轻时被举为孝廉,先后担任过瘿陶长、柏人令,后来被袁绍任命为参军。在袁绍麾下,董昭就表现出了很高的谋略,他先后平定巨鹿郡、魏郡的动乱,得到了袁绍的称赞。可是由于董昭的弟弟为张邈效力,袁绍又与张邈有矛盾。因此一些人在袁绍面前说董昭的坏话,董昭就离开了袁绍,被张杨留下。

不过,董昭并不想为张杨效力,他最想投奔的是曹操!虽然此时董昭还在张杨麾下,但他已经开始间接为曹操效力了,他劝说张杨与曹操交好,并且不要阻扰曹操的使者前往长安。之后,董昭还以曹操的名义,给杨奉写信,忽悠他与曹操联合。之后,董昭力劝曹操,“惟有移驾幸许耳”。正是在董昭的谋划下,曹操才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昌。

198年,张杨被部将所杀,他的手下打算投靠袁绍。曹操闻讯,立即派当时担任河南尹的董昭前去劝说。董昭孤身一人入城,当天就说服张杨的手下开城归顺。曹操随即任命董昭为冀州牧。199年,曹操派刘备截杀袁术,董昭对曹操说:“备勇而志大,关羽、张飞为之羽冀,恐备之心未可得论也!”

结果刘备占据徐州,对抗曹操,引得曹操东征。徐州平定后,曹操任命董昭为徐州牧。之后,董昭跟随曹操平定北方,立下了不少功劳。219年,孙权打算偷袭关羽,派遣使者到曹操这边,希望曹操能够保密。曹操询问众人的意见,大家都觉得此事应该保密,但只有董昭认为,“秘而不露,使权得志,非计之上”。

不过,董昭看透了关羽的为人,认为即使关羽得到消息,也不会轻易撤兵的,“羽为人强梁,自恃二城守固,必不速退。”这场战争的结果和董昭推测的完全一样。曹丕即位后,董昭也多次出谋划策,特别是江陵之战,堪称经典。当时夏侯尚打算从江心洲搭浮桥,然后攻取江陵。董昭却建议立即撤兵,“事将危矣,惟陛下察之”。

曹丕采纳了董昭的建议,撤兵十天后,江水暴涨,若不撤兵,大军危矣!对此曹丕称赞道:“君论此事,何其审也!正使张、陈当之,何以复加。”后来,董昭还担任过司徒,一直到魏明帝在位期间才病死,终年81岁。既然董昭这么厉害,为啥名声却不高呢?原来董昭这个人操守方面有问题。

曹操之所以进爵魏公,之后又称魏王,这都是董昭主谋的,“太祖遂受魏公、魏王之号,皆昭所创”。也就是说,董昭和荀彧完全不一样,他是大力支持曹操夺取汉室江山的。晔正是因为如此,董昭才受到世人的诟病。当时,苏则与董昭同朝为官,有一次,董昭想枕着苏则膝盖休息一次,苏则很生气,把董昭推了下去,说道:“苏则之膝,非佞人之枕也。”

标签: 董昭东汉

更多文章

  • 华歆有什么过人之处?他为何能成为的曹魏三公?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歆,三国

    东吴孙权的使者华歆为什么可以当上位极人臣的曹魏三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延康元年(220年),曹丕代汉称帝,封华歆为司徒,是曹魏初代三公之一。但对汉末三国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可能知道,华歆并不是曹魏的元老而是东吴孙权派来的使者。那么华歆为什么能当上曹魏三公呢

  • 陈平的计谋不输于张良 陈平的名声为何远不及萧何与张良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陈平,张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陈平和张良,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汉高祖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四年,除了有张良、萧何、韩信兴汉三杰,还有一个重要谋士陈平,陈平在楚汉相争及后来铲除诸吕的行动中,都屡出奇计,有的人认为陈平智谋不在张良之下,那为什么陈平的名声远不及萧何、张良等人呢?陈平画像究其原因,萧何、

  • 曹操对人才如此爱惜 曹操最后为什么还要杀杨修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曹操,杨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曹操杀杨修,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没有曹操,中国历史上便不会有魏晋。曹操,是一个逢乱世,披荆斩棘,运筹帷幄,终成大业的伟大政治家。曹操不仅仅是爱才,在绝不手软的情况下也很果断。曹操与陈宫说出的那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让天下人负我,恰恰说明了他人性的复杂。作为

  • 为明朝铸火炮,帮清朝修历法的汤若望,为什么会被凌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汤若望,明朝

    还不知道传教士汤若望为明朝铸火炮,帮清朝修历法,为何却落得被凌迟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知道,明清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两个王朝,明清之际根据相应的史料记载,曾是有着西方传教士的出现,然而在我国的历史上,一众的王朝对于所谓的宗教信仰兴趣,并没有像西方一众国家那

  • 吴三桂造反有获胜的机会吗 历史上有没有给过机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吴三桂,康熙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吴三桂造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吴三桂再强,也不可能以云贵一角之力,对抗全国。即便短期上吴三桂拥有局部优势,但从战争的长期性上讲,一个被视为没有气节的汉奸,又怎么可能得到重视气节的传统人才的支持呢?注定是悲剧的一仗!机会是有的,吴三桂如果年轻十岁,天下可定

  • 刘备为何要让阿斗迎娶张飞的女儿?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刘备,三国

    为何让阿斗迎娶张飞的女儿?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桃园三结义”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之间的兄弟情义,“虽然不能做到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这是所有拜把兄弟之间的承诺,但是古往今来能有多少兄弟可以如愿呢?他们三人下场不同,但刘备为何让阿斗迎娶张飞的女儿,难道关

  • 为何说吴用在梁山上说话有一定的权威呢?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吴用,宋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吴用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梁山上,108好汉都有自己不同的背景,除此之外,梁山的这群好汉们,并不是铁板一块儿,他们也是有着自己的小圈子。那么在梁山上,究竟谁的话最具权威呢?在年叔看来,梁山上说话最具权威的人,不仅仅是宋江,还有吴用和鲁智深。宋江的话当然是最具权

  • 蜀汉叛将黄权的家属为何会受到刘备照顾,其子为蜀汉捐躯?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黄权,三国

    黄权是蜀汉叛将,为何他的家属却受到刘备照顾,其子为蜀汉捐躯?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夷陵之战中,刘备为给大将关羽、张飞报仇雪恨,兴兵伐吴,没想到运气不佳,遇到东吴四大都督之一的陆逊,被火烧连营,惨败而归。这一战,据不完全统计,刘备一共阵亡程畿、马良、王甫三人,黄权、史郃、庞

  • 揭秘:历史上“杀人不眨眼”的张献忠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张献忠,明朝

    张献忠和李自成同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但是历史对于两人的评价却似乎大相径庭,李自成是救苦救难的“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深受劳苦大众的欢迎,而张献忠则是杀人如麻的“杀人魔王”。甚至连两人的死亡都遭遇到了不同的待遇,李自成虽然死于地方团练之手,但是很多人并不希望他就此死去,还为其编织了一个“出家为

  • 李自成在故宫住了28天,这期间他都干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明朝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集居住、办公于一体的大型建筑群,从明朝永乐十五年(1417年)正式动工,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代才建造完成,可谓汇聚了中国古代建筑工匠的全部智慧,即便历经六百年的历史沧桑,时至今日,我们依然会被故宫的宏大和瑰丽所震撼。明清两朝的皇帝大部分居住于此,明朝16位皇帝、清朝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