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将军要篡位是如何调动士兵 手下的人为何也跟着造反

古代将军要篡位是如何调动士兵 手下的人为何也跟着造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543 更新时间:2024/3/11 9:33:05

对古代将军想要篡位,如何调动底下的士兵,跟着自己一起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这其实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民国几十年了,山里老头还以为皇帝高坐呢,谁知道将军此去是在造反?

在古代,造反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百姓们起义反抗,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汉末的黄巾军、明末的李自成等等。一种则是武将权臣篡位,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晋的王敦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等等。这两种人群的造反是不能统一而论,这是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模式。

首先百姓们造反的动机就很简单,无非就是天灾人祸,苛政猛于虎,当个顺民已经无法养活自己和家人,简而言之就是活不下去了。毕竟造反都是大逆不道的大罪,轻则流放抄家,重则杀头灭族,如果不是因为活不下去了,谁会干这种营生?在家里抱着老婆孩子热炕头他不香吗?

当然了,他们造反的形式就更加简单,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计划和准备,其主要是看时机。只要是在朝纲崩坏,民不聊生的时候,适时的拉起大旗,给这些底层人民活下去的动力,那么你就会拥有无数的追随者。具体操作流程也很简单,比如说攻下一座城池,开仓放粮;或者打劫一下权贵,分田分地。

你比方说李自成,一个小小驿卒出身,没钱没背景,打仗水平更是一般。但他却能聚众百万,推翻大明王朝,其靠的就是一手“追赃助饷”、“均田免赋”。军饷全靠劫富济贫,安民则是分田免税。老百姓们遇到这种不压榨自己,还给分田地的人,自然就会追随。

总而言之,老百姓们造反就很直白,因为其与统治者是一种对立的关系,互相排斥,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相较而言,臣子们造反则是要复杂多了。因为他们和统治者其实是同一个阶层的人,背后的支持群体都差不多。而且皇帝的地位还要高于他们,这是一个天然的优势。这就好比大家吃的是同一口锅里的饭,而人家能用碗盛,你只能用手抓,很容易烫手的。

一般臣子造反,至少需要两个条件。

首先,你需要有足够强的实力。臣子造反的门槛一直都很高,要么是总览朝政,只手遮天的大权臣,如司马炎杨坚;要么是手握重兵,割据一方的封疆大吏,如安禄山,朱棣。

因为臣子们造反无非就两种方式,一个是政变,从内部攻破,通过控制京畿朝政大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另一种则是兵变,于封地起兵,直接和朝廷硬刚,打赢了就完事儿。前者要权,后者要兵,没点本钱可不行。

其次,你还需要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无论是权臣篡位,还是武将起兵,那都需要师出有名的。他们不能像老百姓那样直白,说我就是要取而代之。因为这样做名不正、言不顺,属于以下犯上的大逆不道之举。

俗话说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皇权至上的古代,皇帝的身份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如果公开的反对,那就是叛逆。其不仅仅会受到道德的谴责,还会有着很高的风险。正常情况下,很少会有人去冒险。

这就意味着,造反的文臣武将们,将会失去一大批支持者。权臣们很可能找不到同伙帮手;武将们则是调不动兵马粮草。

所以,古代那些文臣武将造反的时候,都会给自己编造一个不错的理由。其中文臣政变一般都是禅让,傀儡皇帝要么身体不适,要么德不配位,最终退位让贤。像曹丕、司马炎、杨坚等人都是如此。更为关键的是,他们在禅让之前,还得再三推辞。以此来表示,自己其实是不想当皇帝的,一直都是忠臣。之所以受此重任,完全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实在是太委屈了。

至于武将起兵,那多半都是“清君侧”,意思是皇帝身边出了奸臣,遭受了蒙蔽,需要他们起兵去解救。比如西汉的七国之乱,诸侯们打出的旗号是“诛晁错、清君侧”,结果人家汉景帝把晁错都腰斩了,诸侯依旧照打不误;东晋王敦起兵,则是打着“讨伐奸臣刘隗”的名义。结果他占了都城建康之后,直接就不走了。还有唐朝的安史之乱,安禄山称自己是奉旨讨伐逆臣杨国忠。后来杨国忠在马嵬驿被乱兵所杀,安禄山依旧没罢兵。

最牛的还是明朝的靖难之役,当时朱棣起兵的口号“清君侧,靖国难”。其依据来源于朱元璋的《皇明祖训》:

“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我们都知道,不管是退位让贤还是清君侧,其实都是借口。但当时的天下人不一定了解内情啊,古代的信息本就很闭塞,很多人可能一辈子都不知道山的那边是什么。所以,在那个时代,想要玩儿点信息差很容易。

就拿那些造反的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常年身在军营,唯一的信息来源是将军。而他们们一切行止的指挥者,还是将军。所以他们可能到最后都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一直还满心以为是跟着将军“清君侧”呢。

总之他们就是要告诉天下人,我这可不是造反,而是为了匡扶皇室。至于取而代之,那都是前朝皇帝主动禅让给我的,我已经说不要了,他还是硬送给我,我实在没办法才勉为其难的接受了。

当然了,口号仅仅只是遮羞布,最为关键的还是利益。毕竟生活不易,世事艰难,大家都要抱团取暖。那些有心造反的权臣武将们,往往都不会是单打独斗,其背后一定是一股庞大且有凝聚力的势力。

比如那些只手遮天的权臣们,会有大量文武百官的支持。这些人或是权臣的门生弟子,又或是亲戚挚友,还有可能是合作伙伴。他们相互之间,要么有着血脉亲缘,要么就有着提拔之恩,或者是利益纠葛。

依靠这些情感和利益交织的纽带,他们被紧紧的捆绑在一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在这种情况下,造反的正义与否,也就不重要了,反正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必须得要支持。

而那些手握重兵的武将们也一样,他们底下一定是有着一批属于自己的亲信。如果你倒了,那么你提拔的一大批将领将难逃被清洗的命运。况且士兵和将军朝夕相处,出生入死,这是怎么样的情感纽带?要知道天天跟他们一起操练的,是将军。能够跟他们同甘共苦的,还是将军。

士兵见过天子吗?他们绝大多数可能都不知道天子是谁,天子在他们看来最多也就是个符号,根本不算是个人。既然不是人,怎么会有情感呢?

所以,臣子们一旦要造反,必定是有多方支持的,即便是撕破脸皮,公开造反,那也不是没有可行性。

但是,师出有名总比没有好,毕竟这是夺天下的大事儿,观众也是天下人。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理由,那就无法成为天下人眼中的正统,失去了合法性。如此一来,别人也可以依样画葫芦,找机会取而代之了。这就很麻烦了,当造反不再被认为是“造反”之后,随便哪个猫猫狗狗就能扯起旗帜和官府对抗了。

比如赵匡胤当年黄袍加身之后,如果没有找后周恭帝禅位,而是直接登基称帝。那么《水浒传》就可以写反宋复周,替柴进夺回祖宗家业了。到时候人家可就不是贼寇了,而是义军了。届时呼保义振臂一呼,柴进大旗一扯,那就是一出北宋版《王子复仇记》了。

再者而言,士兵们也不一定全是没有想法。至少他们清楚这造反脑袋拴裤腰带上,刀头舔血的营生。那他们也会判断自家将军和朝廷的胜负形势,认为将军能赢的,自然也就冲锋陷阵,悍勇杀敌了。但要是认为朝廷能赢呢?那多半就要开始各寻生路了。历史上不少人起兵造反,但最终功败垂成,问题其实就处在这里,底下的人心不齐啊。

如果没有造反这方面的顾虑,那士兵们的想法可就会少多了,所以还是找个借口比较好。借口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何必给自己增加难度呢?

标签: 古代将军

更多文章

  • 在政治、军事方面,陈执中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执中,北宋

    陈执中(990年9月29日—1059年6月2日),字昭誉,北宋时期大臣,北宋宰相陈恕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执中年少以父荫而得官职,被选为秘书正字,累迁卫尉寺丞,出知梧州。宝元元年(1038年),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庆历元年(1041年),出知青州,

  • 曹利用:北宋大臣、将领,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利用,北宋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

  •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后还活了六年 李隆基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后,憋屈地活了6年,凄惨的生活你可能无法想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关于谁更漂亮的争论从未停息过。有人认为貂蝉和西施虽然在传闻中美貌过人,但却少有流传下来的真实画像,所以无法判断两人的相貌究竟如

  • 梅尧臣: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所作力求平淡、含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梅尧臣,北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 王平为什么要弃魏投蜀 王平后面的待遇和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平,蜀汉

    对三国名将王平为何要弃魏投蜀,去到蜀汉后,他的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平是蜀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将领,同时也是被后世严重低估的一个三国名将,之所以被低估,主要就是因为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比较差、记载也比较少,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王平的名字。大多数人

  •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表,汉朝

    刘表,东汉末军阀,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刘表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割据荆州一带,拥兵十余万,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势力。但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里说刘表“虚名无实”,那刘表真如曹操所说只有空名吗一,出身名门刘表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的后人。刘表少年时就很有名

  • 贾南风是如何挑起八王之乱的?她想过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南风,晋朝

    八王之乱就是西晋短命史上一场皇族为争夺皇权引发的内乱,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虽然相貌一般,但极具权力欲,晋惠帝一登基,就积极参与参政,夺取了西晋大权,揭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那贾南风是如何参与及推动八王之乱的呢一,成为太子妃贾南风是西晋

  • 文聘在三国时期是一种什么存在?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聘,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纷呈的时期之一,故事多多,英雄豪杰辈出。且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那个时期的英雄豪杰们,在知名度上,普遍高于其余历史时期。在三国时期,有郭嘉、荀彧、贾诩、诸葛亮、庞统等顶级谋臣,也有“二十四名将”

  • 祖逖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祖逖,晋朝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祖逖是东晋初期的北伐名将,多次击败石勒,收复黄河以南的西晋故地。那他为何未能北伐收复河北,安定晋朝一,闻鸡起舞祖逖出身世族,早年丧父,因此与兄弟们住在一起。祖逖为人豁达放荡

  • 宋徽宗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徽宗,宋朝

    宋徽宗,宋朝第八位皇帝,1100年-1126年在位。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北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初,身体一向不怎么好的宋哲宗病逝,他的弟弟赵佶在向太后(宋神宗之妻,所生之子早夭)的力主下,成为新的皇帝,即宋徽宗。宋徽宗是后来导致宋朝失去半壁江山的罪魁祸首之一,“靖康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