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嘉庆帝给和珅定的第一条大罪是什么?

嘉庆帝给和珅定的第一条大罪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261 更新时间:2024/1/9 1:43:44

和珅倒,嘉庆饱”是民间流传的一句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嘉庆在处死和珅的时候,给他列了二十条大罪。这二十条大罪中,很显然,第一条大罪是最重要的,后面的那些,可能就是充数。但恰恰是这第一条大罪,让人不太理解。这条大罪说的是,乾隆确定册封嘉庆为皇太子的时候,和珅在乾隆皇帝颁旨之前,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嘉庆。照理说,嘉庆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嘉庆不但不高兴,反而非常不高兴。嘉庆把这个列为和珅二十大罪状的第一条,而不是把大家耳熟能详的“贪污受贿”列为第一条,由此可见,嘉庆对这件事生气到什么程度!

那么,和珅给嘉庆带来好消息,嘉庆为什么还如此不高兴呢?

一般认为,嘉庆不高兴,有两个原因。

一是和珅表功。

嘉庆把理由说得很清楚:“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意思就是说,和珅这样做,是表露他对嘉庆有“拥戴之功”。

嘉庆认为,和珅这是在向自己暗示,你能够获得皇太子之位,都是我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推荐的结果,你应该感激我。

我们知道,古代朝社会,都只能说皇帝对大臣有恩,大臣的功劳,都是皇帝赐予的。绝对不能反过来,说大臣对皇帝有恩。绝对不能说,大臣的功劳是自己建立的。尤其是“皇太子位”“皇位”这些东西,那只能是先皇赐予的。甚至也不是先皇赐予的,而是上天赐予的,是命中注定。否则,一旦承认大臣在“皇太子位”“皇位”等问题上有发言权,便意味着,大臣可以废立皇帝,把持朝政,甚至对皇位取而代之。因此,皇帝是绝对不允许的。

二是和珅泄密。

嘉庆在给和珅列的第一条大罪中,同样说得很清楚:“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泄机密。”

嘉庆认为,关于皇位问题,是国家机密,绝对不能泄露。

不仅如此,清朝的皇位,机密性尤其高。因为从雍正皇帝开始,就订立了秘密建储制,皇位的机密性,又往上提升了一步。

而和珅明知道储位的机密性那么高,他依然要提前把这件事告诉嘉庆。

和珅既然能把储位这种高度机密的事情,都能够提前泄露,他还有什么不能泄露的呢?

古代都会把“谋大逆”作为第一大罪。和珅虽然没有“谋大逆”,但是他泄露储位机密,认为储位与他有关这件事,其意义与“谋大逆”是很相近的。因此,嘉庆是绝对不会饶恕他的。

不过,话说回来,嘉庆虽然把和珅提前告诉他喜讯一事,如此上纲上线,但实在地说,有些夸张了。为什么说夸张了呢?

我们知道,虽然乾隆与和珅的关系非同一般,但从乾隆这个人的性格来看,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他是绝对不会让别人说三道四的。他既不会征求和珅的意见,也不会听和珅的建议。也就是说,如果和珅向他提关于“储位”的建议,他不但不会同意,而且很可能会怀疑和珅与这个皇太子有勾结,对这个大臣给予严厉处罚。当年很多大臣就已经吃过康熙皇帝的亏了,乾隆皇帝比康熙皇帝更过分,当然不会有人再提这一点。

而且,要说在当时,对乾隆的性格摸得最透的,要说最了解乾隆的,莫过于和珅了。他既然如此了解,怎么还会给乾隆提什么建议呢?大家都知道给乾隆提建议是自讨苦吃,和珅提前把喜讯告诉嘉庆,显然就没有想“表功”的意思。

再说了,储位已经确定,只是没有宣旨,和珅提前告诉嘉庆,让他有所准备,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宣旨只是一个仪式,事实上很多事情事前都知道了。为了把这个仪式做好,让嘉庆做个准备也是应该的。怎么会成为和珅的一条大罪呢?

所以说,嘉庆把这条放在第一,显然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嘉庆向来就讨厌和珅,因为他太巴结乾隆了,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算自己已经当了皇帝,和珅也是一门心思都在乾隆身上,这是让嘉庆心里很不是滋味的。再一点,众所周知,嘉庆也垂涎和珅的家产。这才是嘉庆要扳倒和珅最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个话是不能拿出来说的,尤其和珅只巴结乾隆不把自己放眼里的话,不可能说给大臣们听。因此,嘉庆才把“和珅讨好自己”这一条放在第一位。意思是说,他想讨好老子,老子还不让他讨好呢!

标签: 嘉庆帝清朝

更多文章

  • 古代将军要篡位是如何调动士兵 手下的人为何也跟着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古代,将军

    对古代将军想要篡位,如何调动底下的士兵,跟着自己一起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这其实打的就是一个信息差,民国几十年了,山里老头还以为皇帝高坐呢,谁知道将军此去是在造反?在古代,造反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百姓们起义反抗,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汉末的黄巾军、明末的李

  • 在政治、军事方面,陈执中有哪些成就与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陈执中,北宋

    陈执中(990年9月29日—1059年6月2日),字昭誉,北宋时期大臣,北宋宰相陈恕之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陈执中年少以父荫而得官职,被选为秘书正字,累迁卫尉寺丞,出知梧州。宝元元年(1038年),担任同知枢密院事。庆历元年(1041年),出知青州,

  • 曹利用:北宋大臣、将领,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曹利用,北宋

    曹利用(?—1029年),字用之,赵州宁晋人,北宋大臣、将领。官至宰相,澶渊之盟签订时宋朝的代表。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德元年(1004年),辽国南侵,宋真宗亲征,驻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军射杀辽国主帅挞览,曹利用以阁门祇使、崇仪副使至辽国兵营议和,拒

  • 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后还活了六年 李隆基晚年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隆基,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李隆基赐死杨贵妃后,憋屈地活了6年,凄惨的生活你可能无法想象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中,关于谁更漂亮的争论从未停息过。有人认为貂蝉和西施虽然在传闻中美貌过人,但却少有流传下来的真实画像,所以无法判断两人的相貌究竟如

  • 梅尧臣: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所作力求平淡、含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梅尧臣,北宋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 ),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人。北宋官员、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

  • 王平为什么要弃魏投蜀 王平后面的待遇和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王平,蜀汉

    对三国名将王平为何要弃魏投蜀,去到蜀汉后,他的结局如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王平是蜀汉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将领,同时也是被后世严重低估的一个三国名将,之所以被低估,主要就是因为他在《三国演义》中的表现比较差、记载也比较少,很多人甚至都不知道王平的名字。大多数人

  • 刘表是什么出身?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表,汉朝

    刘表,东汉末军阀,东汉末年名士、汉末群雄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刘表是东汉末年的著名人物,割据荆州一带,拥兵十余万,是一支非常强大的武装势力。但曹操与刘备在煮酒论英雄里说刘表“虚名无实”,那刘表真如曹操所说只有空名吗一,出身名门刘表出身汉朝宗室,为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的后人。刘表少年时就很有名

  • 贾南风是如何挑起八王之乱的?她想过结局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贾南风,晋朝

    八王之乱就是西晋短命史上一场皇族为争夺皇权引发的内乱,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贾南风是晋惠帝的皇后,虽然相貌一般,但极具权力欲,晋惠帝一登基,就积极参与参政,夺取了西晋大权,揭开了八王之乱的序幕。那贾南风是如何参与及推动八王之乱的呢一,成为太子妃贾南风是西晋

  • 文聘在三国时期是一种什么存在?他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文聘,三国

    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以上问题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三国时期,是古代中国历史上最精彩纷呈的时期之一,故事多多,英雄豪杰辈出。且因为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那个时期的英雄豪杰们,在知名度上,普遍高于其余历史时期。在三国时期,有郭嘉、荀彧、贾诩、诸葛亮、庞统等顶级谋臣,也有“二十四名将”

  • 祖逖是什么来历?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祖逖,晋朝

    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啼就起来舞剑,后来比喻志士奋发向上、坚持不懈的精神。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祖逖是东晋初期的北伐名将,多次击败石勒,收复黄河以南的西晋故地。那他为何未能北伐收复河北,安定晋朝一,闻鸡起舞祖逖出身世族,早年丧父,因此与兄弟们住在一起。祖逖为人豁达放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