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国库亏空的?有那些政策?

历史上雍正是如何清查国库亏空的?有那些政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4183 更新时间:2024/3/11 9:30:08

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章介绍。

被誉为古装剧经典的唐国强、焦晃版本的电视剧《雍正朝》,其剧情是从雍正当皇子时,清查国库亏空这件大事来慢慢展开的。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清朝到康熙执政的后期,确实是亏空之风旺盛,从地方到朝廷,无处不亏空。

这大概是因为,从清朝入关,到康熙朝中期,清朝的统治慢慢稳固了,该打的仗也打完了,朝廷的整个体系开始正式成形,也慢慢和平了,到了享受的时候。

宗室、满、汉官员集团经过了清朝初期,各种政策的不断调整,在体系已经基本固定后,也有了一套熟悉和规的侵蚀国家财产的套路。

康熙皇帝因为执政思路的原因,加上他也是依靠在位时提拔的满、汉官员们,完成了一系列比较大的功绩,所以,对于挪用国库钱财,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当然,也有可能是康熙到了晚年后,不想折腾了,也没精力折腾,干脆把这事交给了后人,也就是雍正。

雍正上位后,在其执政期间,对于国库亏空,采取了跟康熙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但仔细追查,并且严厉处置涉案官员,这也是造成后来雍正名声不太好的原因之一。

在清理国库亏空时,雍正甚至都开始发动群众,鼓励知情的百姓告发,以弥补官府清查人员的不足。

如雍正五年时,根据《雍正起居注》中的记载,为清理江西省的亏空,雍正特发上谕给江西百姓:

江西百姓须知朕爱养民生之至意,倘有不肖官員因亏空败露而捏称民欠者,尔百姓即赴上司告讦,切勿为其所愚,使劣员得以漏网,无以惩戒。

另外,雍正还强势要求,下级负责具体事务的吏员,在上官有出现侵占国库财产的意图时,要主动阻止和举报上司,《上谕内阁》中记载有雍正专门为此发出的明旨:

凡州县钱粮之亏空,总不出侵欺挪移二项,而负责具体事务的钱粮总吏则有秉阻之责,如本官不听秉阻,许总吏径赴司院呈明免罪,如不行秉阻,以致本官亏空被参,即将总吏一同监追,减本官一等治罪。

对于官员互相之间的帮助隐瞒,雍正也予以严厉警告,承诺一经查出,一定给予惩治,《雍正起居注》中记载:

将来倘新任州县官员私徇情面,接受交代,将亏空隐瞒,经朕察出,定将接任之员正法。

如此,从雍正派出的专门的稽查人员,到接任官员,地方吏员,再到普通百姓,雍正为清理亏空,布下了一无比严密的网。

在这张网的覆盖范围中,凡有过亏空的官员,无一不纷纷落网,雍正也按照承诺,分别予以严惩,补不上欠款的抄家,亏空得太多,还不了钱的杀头。

甚至于,雍正对于某些因还不上款,且已经以死谢罪官员的亲眷也不放过。

如《上谕内阁》中记载的一份上谕,雍正五年,一个叫陶范的官员因亏空案件自杀,雍正却表示:

料必以为功名家货既不能保,不若以一死抵赖,将赀财留为子孙计……所有赃款着落追赔。

在这样的氛围中,官员们谈亏空案即色变,在他们的影响和传播下,民间也闻之色变,民间当时玩纸牌时,都编出了“抄家湖”这种名头。

至于雍正知道这种风声后,却丝毫不以为然,直接表示:“若不严追完项,一任贪官优游自得,国法安在耶?此明系朋党匪人,怀私捏造悖谬之语,以惑众听,殊属可恨。”

雍正毫不妥协的态度,也是在他执政时期,清朝此前积攒的国库亏空,基本全被追缴上来的原因。

而雍正发动上上下下帮助追缴亏空的结果是,在他驾崩时,国库已有存银三千万两(数据采自乾隆五十一年时的一份上谕中所写:“朕即位初年,户部银库计不过三千余万两”)。

标签: 雍正清朝

更多文章

  • 吕洞宾是什么人?历史上有哪些关于他的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吕洞宾,唐朝

    吕洞宾自称回道人,以字行世,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关于吕洞宾的生世,虽然正史中明确记载的不多,但我们还是能从有限的资料中发现一些线索。《岳阳风土记》载:“先生(吕洞宾)名岩字洞宾,河中府人,唐礼部尚书渭之孙。”这说明,吕洞宾原名吕岩,出生于官宦世家,是唐朝礼部尚书吕渭之孙。吕岩

  • 单雄信:隋末唐初猛将,曾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单雄信,隋末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人,隋末唐初时期的猛将。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骁勇矫捷,善用马槊。勇武过人,号称“飞将”。交好同郡徐世勣,誓同生死。隋朝末年,参加瓦岗起义,跟随魏公李密,授左武候大将军,参加偃师之战。兵败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

  • 陈平生前说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陈平,汉朝

    对陈平生前为什么感叹自己的阴谋会殃及子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前179年,陈平的人生在这一年永远的定格。陈平生前,却说了一番引人遐思的话,他称自己犯下了道家禁忌,阴谋使用过多,担心会祸及子孙。始陈平曰:“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禁……以吾多阴祸也。”——《史

  • 嘉庆弄死和珅十五年后 嘉庆为什么又后悔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和珅,嘉庆

    对扳倒和珅15年后,嘉庆皇帝就后悔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嘉庆四年正月十三日,嘉庆皇帝公开宣布了钮祜禄·和珅的20款大罪,下令将其入狱抄家。面对内外诸臣“和珅罪当以大逆论”的建议,嘉庆皇帝并未采纳,反倒以“和珅尝任首辅,不忍令肆市”为由对其宽大处理,命其狱中

  • 历史上李自成为何没有东山再起?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原名鸿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你们知道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李自成兵败山海关一片石,八天后,李自成率部正式撤离北京。虽然李自成在一片石被吴三桂和清军联手打得很狼狈,但这个时候,谁也想不到,仅仅一年之后,他就彻底走向了末路。清顺治二年(公元

  • 历史上的关羽是什么样的 关羽有没有被过誉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关羽,蜀汉

    还不知道:历史上的关羽,是否被过誉了,真实的关羽到底是什么样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我们不谈《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关公在华人文化中的地位是在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被树立起来的。以正史为依据,评价一位名将的唯一标准就是战绩。特别是在战略层面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关羽拿不

  • 张邦昌不想成为皇帝是因为什么?是害怕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张邦昌,宋朝

    张邦昌,北宋末年宰相,也是伪楚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127年1月,金国军队攻破汴京,俘虏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金军在汴京没待多长时间,他们也无意留下金国官吏和军队统治这座城市。这是因为金国崛起时间不长,本族人口少,他们无力统治许多

  • 彭越是什么人?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彭越,汉朝

    彭越,秦末群雄,汉初名将、异姓诸侯王。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秦末,彭越纠集一群穷哥们打渔为生,兼职做剪径抢劫的勾当。陈胜大泽乡揭竿而起推倒反秦的多米诺骨牌后,有人鼓动彭越仿效陈胜和项梁等亮出旗号公开反秦。彭越深谋远虑拒绝:“两龙方斗,且待之!”一年

  • 张良和陈平都是汉朝开国功臣 两人到底谁的谋略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张良,陈平

    对张良与陈平对比,谁的谋略更厉害?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张良与陈平都是汉朝的 开国功臣,都曾辅佐刘邦,出谋划策,立下赫赫功劳。那么,他们两人,谁的谋划更高明,谁的功劳更大,谁更厉害呢?这里进行一番对比。张良第一计:1, 收买敌将之计。刘邦打关中时,想要直接进

  • 范纯仁:北宋宰相、政治家,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范纯仁,北宋

    范纯仁(1027年7月24日~1101年2月1日),字尧夫。苏州吴县人,参知政事范仲淹次子。北宋时期名臣、政治家、宰相,人称“布衣宰相”。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范纯仁从其父教诲,又与孙复、石介、胡旦、李觏等名士游,待人平易忠恕,尝谓:“但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