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杀尽有功之臣,为何漏掉此人?

朱元璋杀尽有功之臣,为何漏掉此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356 更新时间:2024/2/21 23:14:51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一代代王朝更迭,一页页历史被谱写,每当一个旧的王朝覆灭,另一个新的王朝诞生,他们的君主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安置开国大臣。

纵观我国历朝历代,因忌惮开国大臣日后会影响到自己王权的皇帝可谓不可胜数,创建霸业之后屠杀功臣已是常事,但尤其要提到的一个人那就是明太祖朱元璋

在明朝建立之后,曾经那些跟随着他征战四方的有功之臣,竟然几乎都被他诛杀一空,极尽残忍。

从震惊天下的胡惟庸案再到蓝玉案……在这场空前绝后的大屠杀中,却有一个人幸运的活了下来,他就是陈亨。

陈亨的来历

作为明朝开国武将之一的陈亨,他原本的身份是元朝的一名武将,也曾当过扬州地区的万户,只是这样的他在朱元璋一堆名将之中就显得没那么出名了。

要说陈亨啊,也是个有眼光有谋略之人,当初元末时期,各地农民起义爆发,陈亨准确的判断出元朝大势已去,命不久矣,于是选择了投靠起义军。

不过当时的起义军众多,在选择投靠对象,加入谁的军队,也体现出了陈亨的机敏与睿智,他没有投靠郭子义、张士诚等起义军的首领,毕竟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这种强有力的投奔对象。

陈亨不同,他反而投奔了朱元璋,在那时候,朱元璋还不成气候,兵力微弱,将士寡少,投奔这样一个首领,他必然有着他的独特思考。

在朱元璋麾下的陈亨,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军事能力受到了赏识,在很多战役中都有着很大的贡献,帮助军队打败元朝队伍。

等到明朝建立,陈亨又被派往了北疆,那边军事复杂,他负责防御北元进攻。

在屠杀中安然

要说啊,做人不易。有着良好的功绩虽然容易让人得到重用,却也会因此受到嫉恨,惹人不快。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坐稳了江山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诛杀开国功臣,那些之前帮助他上位的人,就这样在被使用完之后被抛弃。

“飞鸟尽,良弓藏“,唏嘘也。

朱元璋认为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些辅佐了自己上位的人,说不定哪天就会推翻自己的王朝,抢走自己子孙的江山,于是借着“胡惟庸案“,“蓝玉案”、“空印案”处理掉了三万多名大臣将士,也是残忍至极。

大部分将士都被他杀掉,留下一个陈亨,因为被他派往了北疆戍守从而逃过一劫,可朱元璋不曾想,他这种残忍无情的举动早已经让人寒心,哪怕陈亨此时并不在朝廷,可心里也还是对朝廷有了意见,曾经的同僚战友一个个被抄家流放赐死,他怎么可能不介意呢。

靖难之役

1392年,原本的太子朱标在年仅38岁的情况下病逝,这让朱元璋大为痛心,紧接着立储君就成了朝野关心的大事。

朱元璋认为,自古以来宗法都是强调长子嫡孙,朱棣做储君不合宗法,再加上朱棣太过于优秀了,这让朱元璋对他有很强的忌惮之心。

于是,朱元璋就立了朱标的儿子朱允炆做太子,后朱允炆继位,他遵从朱元璋的教导,进行削藩,朱棣自然被盯上了,为了自保,朱棣发动了兵变,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

在这次战役中,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口号,挥师南下,控制住了北平。

陈亨作为朱允炆方面的重要将领,负责镇守大宁卫,其实当时朱棣的总兵力都不超过十万人,而他的对手却是粮草充足,兵力强盛,他的胜算并不算大,相比他自己也知道,所以这让他不得不想点别的法子。

于是他把主意打到了陈亨身上。朱棣使诈,诱使陈亨怀疑卜万,趁着二人内斗之际,朱棣偷袭大宁,让人措手不及。

陈亨倒戈

此时,北方时局变得混乱,加上陈亨又想起了当年朱元璋无情诛杀开国功臣的往事,再联想到现在朱允炆也打起了他叔叔的主意,连亲叔叔都不放过,相必日后对臣子也不会多和善。于是陈亨在一番计较之下,选择了投靠归顺朱棣,此举也是出人意料。

陈亨的归顺,给朱棣带来了十万兵力,对朱棣有着强有力的援助。

在陈亨十万精兵的帮助下,朱棣更顺利的取得了胜利,成了历史上有名的明成祖。陈亨在这次战争中受了重伤,同年又因伤势去世,被朱棣追封为泾国公……这一生也算过的轰轰烈烈了。

总结

朱元璋苦心孤诣多年,煞费苦心的绸缪,诛杀了那么多陪着他征战四方,打下江山的人,结果照样还是没能避免王朝更换时局,也是可悲可叹。

而陈亨,他只是一个朱元璋认为不成气候的人物,更是将他排除在诛杀行列之外,但在多年后,他却促成了大明江山易主。

可见啊,有时候影响历史走向的未必是那些名垂千古的显赫人物,像陈亨,作为一个不那么重要的小角色从一开始在朱元璋的屠杀之中幸存,后又在多年后影响了整个明朝的变局,这就告诉了我们,千万不要忽略“小人物”。

但总而言之,我们也要留意到的,还有陈亨的个人魅力,正是因为他的冷静果断,聪明头脑,才让他在几次重大转折点的时候拥有一个好结果,尤其是在择主这件事上,陈亨的冷静判断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的。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精彩,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意义。切不可妄自菲薄,努力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一定可以拥有一个好的结局,希望大家也要坚定信念,未来勇敢去闯。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是个怎样的人?她与朱瞻基的感情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孝恭章皇后,明朝

    对孝恭章皇后孙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实际上名字并未在史料中呈现,孙若微,乃是电视剧《大明风华》中以孙氏为原型演绎的传奇人物。抛开电视剧不讲,孙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少年定情明宣宗朱瞻基的皇后孙氏,并非是朱瞻基的原配。在明宣宗朱瞻基

  • 历史解密:努尔哈赤晚年犯下的一个大错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努尔哈赤,清朝

    天命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626年,68岁的努尔哈赤去世了。照理说,开国之君去世,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国家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而且,努尔哈赤的去世有一定的偶然性,他在宁远大败后突然生病,很多后事没有安排,就连继承人都没有指定。这在历史上是有先例的,譬如,秦始皇去世,秦国很快就陷入内乱。但是,对后金来说

  • 长孙无忌为什么斗不过武则天?背后真正原因是?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长孙无忌,唐朝

    自古以来,唯有权臣才可以左右皇帝与皇后的私事。而长孙无忌虽为重臣,却不是权臣。他离权臣还有十万里之遥,想左右帝王家事,与武则天斗,显然就是不自量力了。至于长孙无忌为何会败给武则天。来打一个最直接比方,大家就明白了。假如你很爱你妻子,你觉得你妻子也很爱你,你二人正情浓似蜜时;你舅舅突然硬插一脚,要强行

  • 位列六公之一的冯胜,为何没能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冯胜,明朝

    在古代,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总会涌现出一批批开国功臣,封侯拜相。然而,封侯拜相仅仅只是个开始,有的功臣或许能安享一生,福荫子孙,有的则会人头落地,自古以来,这样的事情是屡见不鲜。汉高祖刘邦推翻暴秦统治,打败了楚王项羽,建立西汉王朝,不久之后便大肆屠杀开国功臣,兵马大元帅韩信在临死前说出了“飞鸟尽,

  • 战国时期王翦有何作为?最后能善终靠的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王翦,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战国时期王翦有何作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这四位将领分别为: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对于战国四大名将来说,他们都是戎马一生,凭借自己

  • 状元驸马郑颢与公主的婚后生活过得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郑颢,唐朝

    自古以来,不管是在很多人都喜欢的黄梅戏中,被生活所迫而选择进京参加科举考试,却高中状元,最后还被公主一见钟情的女驸马,还是在晋剧之中一怒之下失手怒打金枝玉叶,最后两人又和好如初的驸马郭暧。不管是在戏曲中还是在影视剧中,驸马和状元这两个人物形象,一直都是大家比较喜欢的创作原型。在古代,莘莘学子们寒窗苦

  • 吴三桂投靠大清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吴三桂,清朝

    关于吴三桂老师为何不投李自成集团,各种民间传说和文学作品都在渲染“一怒冲冠为红颜”,都把吴三桂的生死决策记在陈圆圆的风流账上了。百姓茶余饭后最喜欢风流韵事,哪知道王者逻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吴三桂出生武官世家,他本人还是崇祯年间的武举人,出身高贵。而李自成,市井混混出身

  • 益州易主后,刘备是如何对待刘璋及他的子女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三国

    益州易主后,刘备是如何对待刘璋及他的子女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益州之战是东汉末年,刘备为夺取益州与刘璋发生的战争。公元208年,孙权、刘备的联军击败了曹操,这无疑为三国鼎立的局面奠定了基础。当然,在赤壁之战后,孙权和刘备都需要壮大自己的势力,这样才能实现三足鼎立的格局。

  • 朱瞻基论功绩不输于朱元璋和朱棣 朱瞻基为何差一点毁了明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朱瞻基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瞻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明朝皇帝,相信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是许多人心中最英明神武的两个,至于其他皇帝,则没有那么大的伟业和贡献。其实,朱棣去世后没多久,明朝就在仁宗、宣宗父子的治理下迎来了"仁宣之治"。不过,因为仁宗在位时间只有短短十个月,所以这一治世的主要功

  • 张飞的死对夷陵之战有什么影响 张飞不死刘备能不能打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张飞,夷陵之战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飞和夷陵之战,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蜀汉建立之后,刘备首先面临的战略选择就是伐吴和伐魏。当时曹魏篡夺了汉室江山,是蜀汉的死敌。而东吴则在荆州之战中,背信弃义偷袭夺取了荆州,杀害了关羽。刘备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后,终于决定伐吴。但是,在伐吴之前发生的一件事打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