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谁是最大的得利者?

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谁是最大的得利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671 更新时间:2024/1/18 23:25:30

曹操得到荆州,想乘势南下,一举夺取江东,却不想在赤壁被周瑜一把大火烧了战船,铩羽而归。那么。曹操兵败得利的都有谁,或者说谁是最大的得利者呢?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首先得利的是孙权。曹操得到荆州后,要过江的目标就是孙权,为此他还给孙权写了一封信,毫不掩饰自己所要达到的目的。为此江东还展开了一场大讨论,而主张投降曹操的人更是占了大多数。鲁肃劝阻孙权的话非常能够说明问题,他说,江东像我鲁肃一样的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他孙权不能投降,为什么?其他人投降可以得个官职慢慢向上升迁,而孙权投降了,曹操将怎样安置他呢?话是这样说,但要是战败了,孙权的下场会比袁绍、袁术、吕布这三种类型中的任何一个好吗?所以,赤壁之战的胜利,孙权不但站稳了脚跟,稳固了江东基业,从此让魏国只能望江兴叹,而且还成为了孙刘联盟的主导者,从此天下之事,任何一方都要考虑江东这个因素。赤壁之战的前线指挥是周瑜,一直到后来当了皇帝,孙权都说没有周瑜,他这个皇帝就当不上,可见赤壁之战对孙权的影响有多大。这也就意味着孙权的得利。

还有一个人得利,那就是刘璋。刘璋在曹操进攻荆州时曾经派出过使者,还让这个使者张肃带了三百兵,曹操就封了这个张肃一个太守之职。后来刘琮投降,刘璋又派了张松出使,曹操不怎么待见张松。从刘璋这方面来说,这么急忙忙地连续派出使者,名义上是回归到了汉朝廷,但汉朝廷是在曹操的控制之下,说不好听一点,等于是投降了曹操。投降了曹操是个什么结果呢?刘琮被封为青州刺史,想去上任不被允许,后来被任命为“谏议大夫,参同军事”,也不知道他出过什么建议和谋划。刘璋所在的益州重要性无法和荆州相比,刘璋投降,顶破天也就是和刘琮一样的待遇。赤壁之战在建安十三年结束,如果从建安十七年刘备进攻成都算起,刘璋等于是又安安稳稳多当了三年多“诸侯王”。后来刘备没有杀刘璋,刘璋的私人财产也没有没收,所以这三年多诸侯王算是刘璋赚着了,也算是一种得利吧。

但最得利的还要数刘备。

曹操南下,在当阳长坂坡追上了刘备,刘备只有数十骑逃走。刘备斜出汉津,找到了关羽的水军,又有了一万多人马。接下来,曹仁占领了江陵,荆州的江南四郡归顺了曹操,刘备暂时待的地方是江夏。江夏有个刘琦,手里大约也有一万多军队,从刘表这个脉络上来说,江夏这个地方属于他的。后来刘备表刘琦为荆州刺史,说明刘备要么认曹操任命的官,要么认刘琦,反正荆州没有刘备什么事情。江夏郡孙权也有所染指,刘备能不能掌控刘琦先不说,靠这么一郡之地想在前后夹击下立足实在太难。刘备也知道,所以他的打算是到苍梧去投奔旧友吴巨。假如说没有赤壁之战,刘备肯定不会有江南四郡。后来刘备夺取江南四郡顺利,也是因为曹操的势力已经被隔开,江南四郡失去了求援的希望,否则,刘备那点儿人马很难说就一定能打下来。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赤壁之战的胜利,曹操的大军无论是否过江,荆州都没有刘备的立足之地。

这就是周瑜敢不借荆州的底气,也是刘备冒险去京地见孙权的无奈。

再有就是,有了荆州,刘备才能出兵西川。夺取益州,是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给刘备做出的战略规划,这是刘备的立足之本,但恰恰是东吴人也是垂涎益州之地。打下江陵,周瑜准备出兵西川,结果不幸病逝,孙权只得把此事搁置。后来孙权觉得调整的差不多了,又想起来攻打西川,却发现自己隔着一个刘备,只得商量着联合用兵。刘备手下很多人觉得这很合算,差一点刘备就同意了,有一个叫殷观的人说,这样不行,难道我们要给东吴人打工吗?刘备想明白了,就说我家里还没有安顿好,现在不宜动兵,孙权也只好算了,因为他终不能跨过刘备独自攻打益州。后来刘备自个儿去攻打益州了,孙权听说后非常生气,说刘备是在是太狡猾了,竟敢用诈术骗我!其实刘备得益州的脉络很清楚,那就是赤壁之战曹操势力退出了长江流域,打下荆州江南四郡又借到了南郡等于是握有了荆州,有了荆州让刘璋看到了可以借这人之力抵御张鲁,于是把刘备请到了益州。诸葛亮早就给刘备规划好了要夺取益州这块地方,被请入川的刘备可以说是求之不得正中下怀,所以刘璋的这个邀请也被看成是引狼入室。所以从头尾两头来说,刘备夺取西川也是赤壁之战曹操失利的间接结果。

当然,赤壁之战曹操失利天下得利的人还有很多,比方说西北以及边陲之地那些大大小小的军阀,由于曹操军力的削弱他们又可以独霸一方几年。但不可否认,最得利的还是刘备,他从此不但不用再四处游荡寻求依托,最终还成了一方皇帝令天下侧目。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时李渊有三万禁军 他们为何没有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渊,禁军

    对李渊禁军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武德九年六月初四(626年7月2日),大唐秦王李世民在玄武门设伏杀死了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迫使唐高祖李渊交出了最高军政大权,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知名度极高的“玄武门之变”。唐太宗李世民先说说玄武门之变前李氏父子四人在长安城内的

  • 刘备在选择继承人的时候 刘备为何会选择刘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儿子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传位,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生于乱世,从一无所有到三分天下有其一,是与曹操比肩的一代英豪。其识人、用人的能力毋庸置疑,但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时,为什么选择了刘禅呢?其实刘备是选无可选,只有刘禅最合适。刘备我们都知道刘备有四个儿子,义子刘封,庶子刘禅、刘理、刘永。刘

  • 刘备对诸葛亮信任到什么程度 刘备为什么后期不信诸葛亮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备,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和诸葛亮,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刘备三顾茅芦请诸葛亮出山,可以说在他俩共事早期,刘备对诸葛亮是非常信任的。但到了东汉末年,蜀国如日中天,刘备已经开始膨涨了,他开始看不起诸葛亮行事作风,认为诸葛亮太过谨慎、瞻前顾后,不是帅才,只适合为相。所以后来,诸葛亮后期基本上没多

  • 宇文泰是如何成为西魏的实际掌权人的?他为什么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宇文泰,南北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宇文泰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们都知道隋唐是中国历史的鼎盛时期,但真正为隋唐盛世打下基础的人是谁,恐怕知道的人不多。他不是杨坚,不是李渊。而是为中国历史做出突出贡献的,但大家不太熟悉的“北周文帝宇文泰。”宇文泰,字黑獭,代北武川(今内蒙古武川西)

  • 庞统诈死落凤坡是不是真的 庞统真的死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庞统,蜀汉,诸葛亮

    对凤雏诈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庞统和诸葛亮都是刘备帐下的军师,庞统得到重用也有诸葛亮的原因。二人在功绩和行事风格上的不同。早年间,庞统就和诸葛亮齐名,庞德公就称庞统为“凤雏”,而称诸葛亮为“卧龙”,还说得二人之一,便可安定天下,可见庞统的才能其实并不比诸葛

  • 刘备如果夺得天下的话 刘备第一个杀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蜀汉,刘备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蜀汉刘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时期,势力最强的是曹魏阵营的曹操,势力最弱的则是蜀汉阵营的刘备。但是在三国争霸的中期,刘备一度给曹操造成了很大的麻烦,甚至有争雄天下主君的意思。其中的原因是刘备知人善用,自己本事虽不高,但是贵在能够重用贤才之士,因此才慢慢有了自己

  • 刘备临死前的遗言是什么意思 刘备真的将蜀汉拱手让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遗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至白帝城。戎马一生的刘备率十万大军竟然败于一介书生陆逊,而陆逊的还有一个令刘备痛恨的身份,他是袭取荆州并斩首刘备倚为股肱之臣的上将关羽的帮凶。又羞又气的刘备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发加重,危在旦夕。为了预防万一,他先将以军

  • 项羽一手栽培的英布,怎么会投奔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待人接物都非常恭敬慈爱。但在轮到封赏有功之臣,却迟迟不肯给。但项羽并非对所有人都那么吝啬。对于他帐下第一大将——英布,项羽可谓是仁至义尽。说《史记》,读《史记》,用《史记》,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迁的《史记》。说到项羽,大家都会对他拙劣的用人能力感到印象深刻。毕竟刘邦帐下的名将谋臣——韩信、

  • 历史上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北伐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恪,三国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所以诸葛恪管诸葛亮叫叔,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曾任丹阳太守,为吴国征得大量兵源。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诸葛恪作为孙亮之首辅,在试图通过政治改革提高声望而不得后,急于发动对曹魏的军事进攻,结果遭到惨重的失败,直接导

  • 李自成在关键时刻杀掉谋士李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在关键时刻杀掉谋士李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44年,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退出北京。但是,当时的李自成,仍然控制着河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拥号称百万的大军,形势仍有可为。关键时刻,李自成杀掉了重要谋士李岩,导致“文武不和,军士解体”,自毁长城。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