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临死前的遗言是什么意思 刘备真的将蜀汉拱手让人吗

刘备临死前的遗言是什么意思 刘备真的将蜀汉拱手让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2048 更新时间:2024/2/21 19:01:39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遗言,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夷陵之战后,刘备败退至白帝城。戎马一生的刘备率十万大军竟然败于一介书生陆逊,而陆逊的还有一个令刘备痛恨的身份,他是袭取荆州并斩首刘备倚为股肱之臣的上将关羽的帮凶。又羞又气的刘备病情不见好转,反而越发加重,危在旦夕。为了预防万一,他先将以军事才能出众且有文治才干的李严从后方召来,委以尚书令一职,兼管内外军事。而后又将诸葛亮召来托付后事。"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太子刘禅)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就是因为刘备这最后一段话,让后人如堕云雾之中。蜀汉,是刘备千辛万苦飘零大半生拿命换来的。

他说出的这段话,等同于将皇位继承权直接交给了诸葛亮。这是不符合常理的。所以,引发了诸多的讨论。主要有几种说法。第一,刘备说出这段话。他是利用了自己的长处,攻击诸葛亮的短处。刘备识人用人方面极为擅长,他一个贩卖草鞋的落魄宗室,依仗识人之明,聚拢了从全国精心挑选的人才,一步步达到了诸葛亮为其筹划的“隆中对策”,跨有荆、益,保其岩阻,……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对有知遇之恩的刘备,感激涕零。刘备的这番话的目的,就是为了套牢诸葛亮,赋予其莫大的权力,不惜举国托付,让诸葛亮在一展所长之时,竭力辅佐蜀汉王室。

这与诸葛亮的毕生信仰和追求较为一致,从而断绝诸葛亮生出谋逆之心来。第二种,认为刘备赋予诸葛亮了选择权。如果刘禅的才能不足以担任一国之君。那么,诸葛亮可以废掉刘禅。效仿西汉霍光废弃无道昏君,延续先帝遗志富国安民,而后再征伐外患,直至终定大事。最后,在其余刘备子嗣之中,选择贤明人才,继承大统。即自取,自行选取。第三种,影响最为广泛,出自于《三国演义》之中的说法,若嗣子可辅,则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为成都之主。所有的说法,都围绕着不才两个字。也就是说,刘禅的才能不足以担当的时候,诸葛亮可以自取。那么,刘禅的才能究竟如何呢?在《三国志·先主传》中记载,射君到,说丞相叹卿(刘禅)智量,甚大增脩,过於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

勉之,勉之。由此可见,刘禅的才能至少是获得了诸葛亮的认可的。所以,诸葛亮在听到刘备的遗嘱后,"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至此,刘备获得了诸葛亮的承诺。但是,刘禅的才能,刘备并不是完全放心的。他在慰勉刘禅之时,紧接着说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於人。……可读汉书、礼记,间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当然了,父辈关切下一辈的成长方向,是人之常情。但是刘备话语里突出了有关德的方面要求之外,还特别指出了言行举止的要求。可见,刘禅虽然智力度量基本符合要求,在德行方面还有所欠缺或者说不足。

他对刘禅是否在他之后,能否胜任国君,还有所保留。那么,刘备又做了什么?说给诸葛亮的自取究竟是什么意思?刘备临终前,曾将刘禅之弟鲁王刘永特意召来并嘱咐道,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这其实是在安排后事之后的后事,让刘永与诸葛亮朝夕相处,一是学习治理国家的方法。二是显现刘永的长处。鲁王刘永,最大的长处是刚正。黄皓是史上有名的奸佞,刘禅十分宠幸他。刘永憎恨黄皓却不遮掩,由此遭到了黄皓的诬陷,刘禅开始不断疏远刘永,以至于十多年都没有见过刘禅。也就是说,刘禅的才能并没有完全被刘备认可,迫于当时蜀汉政权内部党派林立,外部与篡汉曹魏不两立,与东吴有杀将夺土之恨。

这才不得不立刘禅,防止外敌环视,内有嫡庶之争,蜀汉会在旦夕之间破灭。不得不立刘禅为嗣君。而在于诸葛亮交代完后事之后,刘备又安排鲁王刘永亲近诸葛亮。可见,刘永是提供给诸葛亮的另一人选。但为了防止这个特意安排引发意想不到的后果,以及刘永过于表现自己,造成诸葛亮的错觉以及引发刘永的非分之想。刘备特别加了一句,令卿与丞相共事而已,避免蜀汉内部出现纷争,进行内耗。这就意味着,刘备自始到终都没有将皇位转交给诸葛亮的意思,而是一环扣一环的在为诸葛亮提供,可供选择的人选,而达到刘备与曹魏交恶,东吴断交争土之后,安国成大事。

标签: 刘备诸葛亮

更多文章

  • 项羽一手栽培的英布,怎么会投奔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项羽,秦朝

    项羽待人接物都非常恭敬慈爱。但在轮到封赏有功之臣,却迟迟不肯给。但项羽并非对所有人都那么吝啬。对于他帐下第一大将——英布,项羽可谓是仁至义尽。说《史记》,读《史记》,用《史记》,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讲解司马迁的《史记》。说到项羽,大家都会对他拙劣的用人能力感到印象深刻。毕竟刘邦帐下的名将谋臣——韩信、

  • 历史上诸葛亮的侄子诸葛恪北伐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诸葛恪,三国

    诸葛恪是诸葛瑾的长子,诸葛瑾是诸葛亮的大哥所以诸葛恪管诸葛亮叫叔,从小就以才思敏捷、善于应对著称,曾任丹阳太守,为吴国征得大量兵源。孙亮继位后,诸葛恪掌握了吴国大权,率军抵挡了魏国三路进攻。诸葛恪作为孙亮之首辅,在试图通过政治改革提高声望而不得后,急于发动对曹魏的军事进攻,结果遭到惨重的失败,直接导

  • 李自成在关键时刻杀掉谋士李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自成,明朝

    李自成在关键时刻杀掉谋士李岩的原因是什么?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644年,山海关之战后,李自成退出北京。但是,当时的李自成,仍然控制着河南、山西、陕西等广大地区,拥号称百万的大军,形势仍有可为。关键时刻,李自成杀掉了重要谋士李岩,导致“文武不和,军士解体”,自毁长城。见

  • 固伦恪靖公主贵为固伦公主,为什么她的生母只是个贵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郭贵人,清朝

    郭贵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固伦公主是清朝时期对于皇后所生之女(嫡女)的称呼,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级,其她庶女封“和硕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说康熙帝的女儿固伦荣宪公主,乾隆帝的女儿固伦和孝公主都是因为得到皇帝的特别喜爱才受此封号。而这位固伦恪靖公主的生母只

  • 历史上的三位清官,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海瑞,明朝

    海瑞,字汝贤,明朝著名清官,四朝元老。历史上三大青天之一,被称为“海青天”。海瑞一生清廉无比,他去世的时候,南京的百姓因此罢市。海瑞的灵枢运回家乡时,为其披麻戴孝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涑水先生” 司马光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四朝元老。司马光为人清正廉洁,刚正不

  • 十年生六子的德妃,到底有多受宠?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德妃,清朝

    总所周知,在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人们以皇权为尊,皇帝掌管着整个天下。而后宫佳丽三千,虽然是对皇上后宫一种夸张的比喻手法,但却又是一种真实写照。皇帝作为天下最尊贵的人,本身就可以搜罗天下美女,再加上古代医疗水平十分低下,孩子出生后容易夭折,皇上又需要子嗣来繁衍皇家血统,所以妃子又怎么可能少得了呢?不过今

  • 申侯:申国的一国之君,也是周幽王的老丈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申侯,春秋

    他是申国国君,同时也是周幽王的老丈人,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主人公便是申侯,感兴趣的小伙伴一起来看看吧!申侯,申国国君,史料记载他有两个女儿:申后和武姜。这里主要讲申侯与周幽王的故事,申后身为国君之女,嫁给周幽王自然是正妻,后生下一子宜臼被立为太子。周幽王即位后朝政腐败,又遇天灾频繁,百姓们苦

  • 魏延和五虎上将相比 魏延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魏延,五虎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魏延和五虎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魏延因为成功守住了汉中之地十年,很多人都认为五虎上将应该有魏延的一席之地,可刘备却没有如大家所想的那样。那么魏延的实力能及得上五虎上将的各位吗?以张郃为媒介,似乎可以看出结果。刘备手上精英五虎上将可以算得上是刘备手上精英中的精英,

  • 同样都是投降曹操 曹操给张辽和张颌的待遇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张颌

    很多人都不了解张辽和张颌,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三国时期,张辽和张郃都是曹操手下猛将,实力很强,被后人列为五子良将。尤其是张辽,还是五子良将之首,然而他俩当初投降时候的待遇却完全不一样,张郃的待遇明显要好于张辽,这是为何呢?张郃、张辽曹操的五子良将分别为: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

  • 康熙和乾隆相比 两人的名声为何相差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清朝,皇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的康雍乾盛世,是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个“盛世”。这个时代由康熙皇帝开创,到了嘉庆初年完结,前后跨度一百多年。这期间,国家没有大的动荡,百姓没有太多的灾祸,总体上算是安居乐业。这其中,功劳最大的应该是康熙皇帝,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