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谌是什么人?官渡之战时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荀谌是什么人?官渡之战时他扮演着什么角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786 更新时间:2023/12/22 20:40:20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着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荀谌chen,字友若,荀彧的哥哥。荀谌最令人称道的功绩就是公元191年劝说韩馥把冀州让给了袁绍,自此得到袁绍重用,成为和田丰许攸并驾齐驱的袁绍集团核心人物。我们知道荀彧也曾在袁绍麾下,但荀彧认为袁绍不能成大事,于是离开袁绍转投曹操。

于是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出攻许,以审配、逢纪统军事,田丰、荀谌及南阳许攸为谋主,颜良文丑为将帅。——《三国志》

本是同胞兄弟,却处于敌对阵营,这在汉末三国似乎并不令人惊讶。官渡之战前,荀谌作为袁绍谋主,准备进攻曹操,但之后史书中再也找不到荀谌的记载,因此引发了很多人的猜想。有人就认为荀谌在弟弟荀彧的串联下,成为了曹操的“内奸”,泄露了很多袁绍军队的信息,所以官渡战后荀谌销声匿迹。

荀谌、荀彧兄弟加入袁绍阵营的时间

陈群孔融论汝、颍人物,群曰:“荀文若、公达、休若、友若、仲豫,当今并无对。”陈群所列举褒扬的这些人物分别是荀彧、荀攸、荀衍、荀谌和荀悦。荀彧、荀攸并不用多说,大家都比较熟悉。荀衍、荀谌分别是荀彧的三兄、四兄,荀悦是荀俭之子,荀彧堂兄。

颍川荀氏自荀彧祖父荀淑开始,在东汉朝廷享誉远近,到了荀彧、荀悦父亲这一辈有“荀氏八龙”,而到了荀彧这一辈则就是陈群所说“荀氏三若”。说明在当时人们看来,荀衍、荀谌、荀彧三兄弟都是非常有才华的。

这里其实有个问题,那就是荀谌加入袁绍阵营比荀彧早。董卓入洛阳后,荀彧弃官归家。他对父老说:“颍川是四战之地,如果天下有变,那就会经常受到侵略,应该早离去,不能久留。”但乡人们多怀恋故土,不愿离去。时冀州牧同郡韩馥派人接荀彧,却无人相随。荀彧只得独自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

到冀州后,冀州已为袁绍所得,袁绍见荀彧来,待之为上宾。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谌及同郡辛评、郭图,皆为绍所任)。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大事。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袁绍而投曹操。

从史书记载来看,荀彧大概率是在公元190年自颍川前往冀州投奔韩馥(韩馥也是颍川人)。结果等到了冀州,韩馥已经在荀谌、辛评等人的劝说下把冀州让给了袁绍。因此可以推断出,荀谌其实比荀彧早加入袁绍阵营。

进一步其实可以猜测,荀谌、辛评其实本来是韩馥的下属(韩馥出任冀州,肯定会选择带一些本郡的青年才俊帮助自己)。只不过后来辛评、荀谌等人选择了帮助袁绍,这也能解释为何荀彧要去投奔韩馥

,因为哥哥荀谌本来就在冀州站稳了脚跟,而且有韩馥这个老乡作为冀州牧。

荀彧对袁绍阵营了如指掌

官渡之战的转折点相信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曹操率五千人火烧乌巢,袁绍军队没有了粮草,瞬间崩溃。而曹操之所以敢于亲自率军火烧乌巢,是因为许攸从袁绍那里叛逃过来,带来了准确可靠的消息,而许攸之所以叛逃曹操,是因为家属被留守的审配治罪。而这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荀彧掌控之中……

彧曰:“绍兵虽多而法不整。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此二人留知后事,若攸家犯其法,必不能纵也,不纵,攸必为变。颜良、文丑,一夫之勇耳,可一战而禽也。”——《三国志·荀彧传》

早在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搞定吕布之后,孔融和荀彧关于袁绍和曹操孰强孰弱有一番对话。孔融说:“袁绍地广兵强,有田丰、许攸等谋臣替他出谋划策,审配、逢纪等忠臣为他做事,颜良、文丑勇冠三军,为他统领军队,恐怕很难战胜啊!”

荀彧却说:“袁绍兵虽众而法令不整肃,田丰刚愎而好犯上,许攸贪婪而不检束,审配专权而无谋,逢纪果决而刚愎自用,这两人料理后方,如果许攸家犯了法,一定不会放过,不宽纵,许攸必然叛变。至于颜良、文丑,不过匹夫之勇罢了,可以一战而擒!”一席话,坚定了曹操战胜袁绍的信心。

如果说因为荀彧曾经在袁绍那里待过,所以荀彧才对袁绍麾下的谋臣武将个个了如指掌,似乎有些牵强,因为荀彧早在公元191年就已经离开袁绍。在官渡之战前,已经过去了七八年的时间,荀彧不可能对袁绍阵营内部“派系斗争”知道的这么清楚。

太祖军粮方尽,书与彧,欲还许以引绍。彧曰:“今军食虽少,未若楚、汉在?荧?阳、成皋间也。是时刘、项莫肯先退,先退者势屈也。公以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扼其喉而不得进,已半年矣。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不可失也。”——《三国志·荀彧传》

这段记载则更加有意思,曹操在官渡与袁绍相持,军粮即将耗尽,于是曹操给荀彧写信表示自己想要撤军到许都抵抗袁绍。荀彧不同意,他认为现在正是最关键的时期,现在我们已经拖住袁绍半年的时间,接下来情势肯定会有所变化,正式出其不意的时候,应该继续坚持等待时机。

果然在曹操、荀彧通信不久,许攸来投,接下来曹操火烧乌巢,一举扭转了战争的局势,以少胜多打败袁绍。荀彧如此精准的预料,因此有人认为荀谌就是“内奸”,袁绍阵营内部的信息都是荀谌透露给荀彧的,因此他对袁绍内部了如指掌,也几乎预判了许攸的“叛逃”。

推测与结论

那么真相究竟如何呢,荀谌果真是荀彧安插在袁绍内部的“内奸”吗?结合各种史料记载,加以推测,我认为荀谌不是“内奸”。依据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荀谌如果是“内奸”,之后应该不会消失。官渡之战前,荀谌还作为袁绍谋主准备南征许都,结果不论是官渡之战过程中,还是官渡之战后,荀谌似乎凭空消失了一样。如果荀谌真的在战后加入了曹操阵营,那么他的记载应该不会消失不见。

第二,荀彧之所以对袁绍阵营了如指掌,有两方面凭仗。一是早年曾在袁绍那里待过,而且当时士人之间都相互比较了解;二就是与荀谌书信往来之间透露的信息,虽然兄弟两人处于不同阵营,但书信往来肯定是存在的(诸葛亮和诸葛瑾兄弟也经常相互写信)。

第三,古代战争双方互相派间谍、斥候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荀谌真的是“内奸”,曹操也许就不用等到许攸来投才知道袁绍的粮草辎重储存在乌巢了。而且也不会给荀彧写信准备退军,直接硬钢袁绍就行了。

第四,颍川荀氏作为名门士族,荀谌、荀彧兄弟虽然加入了不同的阵营,但骨子里的骄傲与修养让他们不会做“内奸”。否则,袁绍也不会充分的信任荀谌,一如孙权信任诸葛瑾,刘备信任诸葛亮那样。

综上所述,虽然荀谌在官渡之战后“神奇”地销声匿迹,荀彧对于袁绍阵营、对于许攸的叛逃的似乎“早有预料”。但这应该都是结合方方面面的信息加以研判,从而得出的结论,荀谌不会是“内奸”。

标签: 荀谌汉朝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寿命都不长 乾隆和康熙为什么都很长寿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乾隆

    还不了解:康熙和乾隆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和乾隆为何长寿?他俩从不碰一样“嗜好”,其他皇帝却做不到。“ 康乾盛世”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盛世,而这个盛世中也出现了两个非常长寿的皇帝——康熙和乾隆。康熙皇帝励精图治,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8岁时就

  • 刘裕七个儿子各个都封王了 最后能善终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刘裕,后代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刘裕后代,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刘裕共有七个儿子,每个都封王但只有一人善终,你了解他是谁吗?刘义符,宋武帝刘裕长子,刘裕受禅称帝后,立刘义符为皇太子。刘义符经常座龙舟移师天渊池,水上玩乐,笙歌妙舞,管弦悠扬,直到月落参横,疲劳袭身,才在龙舟上过夜。刘裕病重不起临终托孤

  • 夏侯婴拼死救子,吕后是如何报答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夏侯婴,西汉

    夏侯婴,泗水郡沛县人,即汝阴文侯,又称滕公,西汉开国功臣。他与刘邦是少时的朋友,跟随刘邦起义,立下战功,后封为汝阴侯。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夏侯婴与刘邦是沛县同乡,当过沛县县衙马房司御,也就是养马驾车的。仗义每多屠狗辈!夏侯婴就是以这样的形象走进历史的。

  • 历史上许褚在曹魏是什么地位?死后为何没有配享太庙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许褚,三国

    不管是读过《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的朋友,对于许褚这个人物应该都不陌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许褚是曹操手下第一流猛将,武力过人,深受曹操信任,曹操让许褚在身边当护卫,因此,许褚对曹操来说,非常重要,是曹操的爱将。但是,许褚死后,却未能进入曹操庙

  • 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卫青,汉朝

    为什么称卫青为“常胜将军”?这是因为他是西汉时期能征惯战,为汉朝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将领,并且他与匈奴交战不曾失败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卫青的母亲在平阳公主的夫家做女仆,因丈夫姓卫,她就被称为卫媪。丈夫死后,她仍在平阳侯家中帮佣,与同在平阳侯家中做事的县吏郑季私

  • 历史上霍去病对外征战时,为何要扔掉汉武帝送来的数十车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霍去病,汉朝

    古人云:鲜衣怒马少年郎,纵死犹闻侠骨香。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对于古代社会中的臣子来说,虽然他们的存在对于国家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基于特殊时代背景的影响,所以,在与皇帝进行交流的过程中,这些臣子也务必要事事小心,避免触犯龙颜。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进程当

  • 雍正上位后为何处死康熙的亲信 雍正有什么目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康熙

    对雍正和康熙亲信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康熙刚刚驾崩,雍正连夜处死他的亲信,这是为什么?大清是我国历史上与我国历史上最为接近的一个封建国家。从康熙的传奇人生,到雍正的太子之位,他们三个的故事都被世人所津津乐道。而这三个人当中,雍正的执政时间虽然最少,但其实力也

  • 李珪: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五子,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李珪,唐朝

    李珪(725-784年),原名李沚,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唐朝宗室大臣,唐玄宗李隆基第二十五子,母为王美人。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人物生平开元二十一年,册封陈王,授陈州刺史。开元二十四年(726年)三月,加开府仪同三司,改名李珪。天宝四年(745年)

  • 历史上赵云为何会离开公孙瓒转投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赵云,三国

    赵云,字子龙,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孙瓒是三国初期著名的军阀,当年共同讨伐董卓的诸侯之一,从他的整个“人设”上来看,还是比较有政治头脑的,同样也是野心勃勃,知道善待对自己有用之人,初始时公孙瓒的名声还是非常不错的,这也是刚开始赵

  • 孙尚香嫁给刘备是是一场政治联姻 孙尚香是不是真的喜欢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孙尚香,刘备

    对孙尚香和刘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尚香真的喜欢刘备?刘备进房都提心吊胆,法正也劝刘备保持距离。很多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认为刘备和孙尚香是真心相爱,最后无可奈何回江东,也只不过是被孙权骗回去的而已;但历史真的是如此吗?显然不是,包括“周郎妙计安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