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廷玉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又为何被抄家

张廷玉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最后又为何被抄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33 更新时间:2024/2/9 20:17:53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先解释一下文章标题的“抄家”。

正史记载,张廷玉没有被抄家,只是被勒令尽缴颁赐诸物。《清史稿.张廷玉传》载:“上以责廷玉,命尽缴历年颁赐诸物”,乾隆只是让张廷玉上缴赏赐之物,这跟抄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但执行这道命令的时候,执法者大有“抄家”的意味,所以就姑且叫作“抄家”吧。

张廷玉,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老臣,他英明一世,不过晚年时期,由于屡次触怒乾隆皇帝,最终被抄家。

张廷玉的一生成就颇丰,是整个清朝唯一配享太庙的汉臣,先后领导修撰了《大清会典》、《清圣祖实录》、《明史》等重要的典籍。

虽然位极人臣,但皇帝的逆鳞又岂可随便触碰,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所以皇帝始终是那个掌握生杀大权的那个人。由于张廷玉屡犯龙颜,最终被罚没。

我们都知道“君无戏言”,就在张廷玉被抄家之后,乾隆又乖乖恢复了张廷玉的名誉,这岂不怪哉?分析这段历史之后才知道真相,原来这都是一场阴谋,皇帝最终为了皇家的体面,不得不恢复张廷玉的名声,不得不为这次“欲加之罪”买单。

所有这一切的背后,究竟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呢?

01

位极人臣,一世风光

张廷玉历经三朝,堪称元老级别。清朝前期能进入中枢的,都是大学士,就是所谓的“四殿二阁大学士”,但张廷玉在康熙朝晚年,并没有做上大学士。

考中进士后,张廷玉先是做了翰林院编修和庶吉士,后来授了检讨,入值南书房,最多是“与闻”决策,负责草诏等文书工作而已。

再后来,张廷玉升任刑部侍郎,因其刚正不阿、铁面无私、不畏权贵,获得“伏虎侍郎”的外号。到康熙帝驾崩前,张廷玉由刑部侍郎升任吏部侍郎(六部之首)。

到了雍正时期,张廷玉又做过吏部尚书,所以他大力提拔汉人入朝做官。在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后,张廷玉又成了军机大臣,而军机处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出自张廷玉之手。

“八年,上以西北用兵,命设军机房隆宗门内,以怡亲王允祥、廷玉及大学士蒋廷锡领其事。嗣改称办理军机处。廷玉定规制: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要事用摺,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於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满清时期,从来没有一个汉臣做到张廷玉的地位。

得到雍正皇帝的赏识,还不仅仅只有这些。我们知道,古代的王公大臣,除了追求生前风光,死后荣耀也是他们的夙愿,而雍正就曾对张廷玉许下一个诺言——答应让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一个汉臣能有这样的待遇,在清朝,张廷玉是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

雍正虽然经历“九子夺嫡”,虽然是险胜当了皇帝,但他却是个勤勉的皇帝。雍正工作非常敬业,一年到头除了生日那天休息,其他时间都在工作,每天工作到深夜,一天休息时间只有四五个小时,他在位十三年批阅奏章达一千多万字,写书达五百多万字。这样的工作强度很辛苦,雍正非常渴望有人能帮他。

明主际遇良臣,必然能碰撞出绚丽的火花。雍正遇到张廷玉,当然如获至宝,宠信有加。所以,雍正对张廷玉的生前或死后的封赏并不过分。

02

深陷阴谋漩涡,无法自拔

前文有述,升任吏部尚书期间,张廷玉大力扶植汉人入朝做官,很显然,明里暗里,张廷玉跟鄂尔泰差点成了朋党之势,张廷玉代表汉人官吏,鄂尔泰代表满人官吏。

在这一点上,乾隆可不比雍正,雍正属于不拘一格降人才,甚至达到不分满汉的地步,称得上一位开明的君主,他不但重用汉臣张廷玉,连汉军旗人年羹、汉人岳钟琪都受到重用。但乾隆则不同,乾隆继位后,态度明朗,他要打压汉人官僚的气焰,而汉人官僚领袖是张廷玉,所以张廷玉首当其冲,成了众矢之的,一度达到被抄家的险境。

03

为了身后荣光,张廷玉憋着一股劲

张廷玉除了深陷朋党之争,还有一件事成了他被抄家的导火索。

功臣死后,把这个功臣的牌位放在皇家祭奠祖先的太庙里,享受后代的供奉,这叫“配享太庙”。雍正生前曾答应过张廷玉和鄂尔泰两重臣死后,配享太庙。

可是雍正死后,继位者乾隆皇帝并不情愿兑现先帝这一诺言。之所以让乾隆不爽的原因就是张廷玉提拔了很多汉人为官,这与他重满抑汉的主张背道而驰,所以乾隆帝心中惴惴不安。而事实上,张廷玉从来没有和人勾结,又或者是不敢在明面上同其他人勾结,因此才被雍正拉进统治中枢里。

正因此,张廷玉在乾隆继位以后,很多次向乾隆帝推荐汉人官僚的任用,都没得到乾隆帝的批准。而且乾隆生怕满汉朝臣的矛盾加剧引发朝廷动荡,他不得不处理张廷玉以平复满臣亲贵的不满。

可是张廷玉作为三朝重臣不可以轻动,这个时候乾隆皇帝的儿子们又相继夭折让他心烦意乱,张廷玉感受到皇帝对自己的不满和警惕后开告老还乡模式。

朝中大臣都能看出来,张廷玉这是憋着气呢。最终,乾隆皇帝在他再三的奏请辞官刺激下准奏了。可此时张廷玉却对乾隆皇帝提了一个要求。

04

触犯龙颜被抄家,恢复名誉享太庙

什么要求呢,那就是雍正曾允诺张廷玉,在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张廷玉想在离开朝廷之前,把这个“保证书”拿到手。

乾隆皇帝当时听了虽然很不高兴,但还是给他写了凭证,然而张延玉却只是上奏折谢恩和让他的儿子进宫向乾隆谢恩,乾隆因为张延玉不亲自谢恩又非常生气。之后乾隆皇帝削了张廷玉的伯爵。而后张延玉又请求还乡,这次又让乾隆很生气,乾隆皇帝于是开个会议,免去张延玉配享太庙的权利,同时,下旨收回保证书。不过圣旨还没有发出去,张廷玉就像已提前获得消息,于是采取应对措施。

无论是哪一代帝王,都绝不允许此类事件的发生。而张廷玉的表现恰恰说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在乾隆皇帝身边有人,乾隆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在手中。

感受到威胁,乾隆马上让朱荃作为带头人,全权处理张廷玉的家。在这里,乾隆使用了一个妙招,就是朱荃是张廷玉长期的政敌,下手抄家可不轻。

乾隆明确指出,一定要将康熙、雍正时期所赏赐的东西都收回。朱荃去做事之后,乾隆还不放心,让内务府总管德保去再次确认张廷玉在北京的宅邸,对收缴到的物资进行清点。事实上,朱荃下手并不重,德保才是最厉害的,几乎是借题发挥和公报私仇,不仅收缴了康熙和雍正两朝的赏赐物,还将张廷玉的个人物品一并收缴。

此举让事件扩大化,将之前的物品上交变成了抄家。就这样,三朝元老张廷玉就莫名地被抄家了。

因为乾隆深知张廷玉的为人,所以对于其贪污等莫须有的指责也是无稽之谈,虽然只是想给张廷玉一点教训,但德保难免将政策执行得太过彻底,让乾隆得知后不免发怒起来。

此后,乾隆命令德保将张廷玉的个人物品还回。5年后,张廷玉在家中郁郁而终。乾隆并没有把事情做绝,恢复了张廷玉的官爵和坐享太庙的权利。乾隆皇帝之所以这么做,终究还是肯定了张廷玉对清朝的贡献。

从现代史料可以找出答案,张廷玉被抄家,纯属一场阴谋,是乾隆皇帝要敲打张廷玉,根本原因是乾隆皇帝对汉人张廷玉位极人臣、在朝中势力极大不满罢了。天威难测,伴君如伴虎,三朝老臣张廷玉最后还是被乾隆扎扎实实玩了一把。

标签: 张廷玉明朝

更多文章

  • 刘备到底做了什么事情 黄忠的死和他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黄忠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备和黄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黄忠到底是怎么死的?黄忠的死和刘备有关系吗?刘备又做了什么事情?在三国这段历史中,总有一些历史人物会不断的涌现出来,有些人会名垂千史,被世人所流传,但是有些人的一些坏事也传遍了很多地方。每个人都不是神,每个人都会犯的错误,但是如果是

  • 高平陵之变后曹芳是什么下场?司马师是如何对他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师,三国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曹芳(232年-274年),字兰卿,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魏国第三位皇帝(239年1月22日-254年10月17日在位)。太和六年(232年)

  • 三国时期姜维作为蜀汉的顶梁柱,有何军事才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姜维,三国

    我们都知道在当时三国时期,群星璀璨,各个都是能臣武将。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三国史上的姜维,原本是魏国基层官员,诸葛亮北伐时遭到上司遗弃,封闭城门不让姜维进去,姜维迫不得已之下投降了诸葛亮。谁也想不到,这么一个魏国基层官员,数十年之后,却成为叱咤魏蜀的名将,蜀国的顶梁柱

  • 历史上的周瑜能力如何 和诸葛亮比相差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周瑜,东吴

    还不了解:周瑜和诸葛亮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历史上的周瑜究竟是什么样的?周瑜的军事能如何?和诸葛亮相比,差距很大吗?我们了解周瑜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家,辅佐孙策夺取江东六郡,又于赤壁之战以少胜多大破曹操,赤壁之战以后又打败曹仁,夺取荆州重镇江陵,后来由准备

  •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 这件事和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诸葛亮,草船借箭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草船借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到底是什么样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主导这场战争的天才是谁?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肯定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印象深刻,这场决定了赤壁之战胜负的故事可谓是无一不知、无人不晓,草船借箭也成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主动禅位给养子?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构,南宋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赵构禅位于养子赵昚。赵构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为什么他早早就禅位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共诞生出83个王朝,559个帝王,包括162个“王”和397个“帝”。其中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5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

  • 汉朝的历史上,窦氏一族为何那么盛产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汉朝

    整个汉朝的历史中,窦氏一族为什么那么盛产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朝的窦太后不止一位,而是整整有三位,其中另外两位分别是汉章帝的皇后、汉和帝的嫡母窦太后(章德窦皇后)以及汉桓帝的皇后、汉灵帝的嫡母窦太后(桓思窦皇后),在这三位太后亦或是皇后中,她们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么?也

  • 历史上明朝和南明有哪六人被追尊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及南明,分别有6人被追尊为皇帝,他们分别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先来看看明朝。一、明德祖朱百六。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元璋即位后,就将其尊为皇帝,庙号“德祖”,谥号“玄皇帝”,葬于明祖陵。二、明懿祖朱四九。他是朱元璋的祖父,也是在朱元璋称帝后,被追尊为皇帝的。他

  • 邓艾大军来袭刘禅明明有选择的机会 刘禅为什么会选择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蜀汉

    还不了解:刘禅投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就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吗?刘禅为什么会选择不战而降?263年8月,司马昭三路伐蜀,东路钟会十余万主力军队攻入汉中,西路蜀汉大将军姜维迅速摆脱邓艾追兵,一路退守至阴平并且和赶来支援的廖化、张翼、董厥

  • 刘禅投降在曹魏度过晚年 刘禅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三国

    对刘禅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投降之后,刘禅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刘禅过得很惨吗?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张、关三人在桃园结拜成为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在三国时期,刘备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张飞和关羽二人就助他一臂之力,陪他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完全不管自己的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