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 这件事和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是谁 这件事和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714 更新时间:2024/1/23 12:06:52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草船借箭,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草船借箭到底是什么样的?主人公到底是谁?主导这场战争的天才是谁?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看过《三国演义》的读者肯定对于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印象深刻,这场决定了赤壁之战胜负的故事可谓是无一不知、无人不晓,草船借箭也成为了诸葛亮诸多成名事迹中的一个。

但如果有人对你说,在真实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并非是诸葛亮的话,你是否会相信呢。而在历史上,草船借箭确有此事,但主人公,却并非是诸葛孔明,而是真的另有其人。

01《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派诸葛亮前往江东与孙权商谈联盟合作之事,以此来共同对抗曹操的势力,借此成立了孙刘联盟。而当时的东吴的都督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的才干,于是提议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好十万支箭,诸葛亮答应了,还立下了军令状。

周瑜认为三天之内肯定不能够造出那么多的箭,就坐等三天之后来找诸葛亮兴师问罪了。

没想到诸葛亮请鲁肃来帮自己准备船只、军士和草把子,不明所以的鲁肃答应了。等到约定的第三天夜晚,江面上起了大雾,诸葛亮便邀请鲁肃与自己一同登船,往对岸也就是曹操的大军驶去。

只见这晚大雾漫天,根本看不清对岸上的曹军,诸葛亮下令士兵击鼓,曹军听见,以为是敌军来袭,却又因为大雾弥漫看不清敌军的方位,于是下令将箭往鼓声传来的方向射去。

而诸葛亮早已事先准备好的稻草人,将箭牢牢地留在了船上,因此得到了向周瑜承诺的那十万支箭。

在《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是一个著名的历史典故,诸葛亮借着东风,可以说不费吹灰之力地得到了曹军的十万支箭,可以说既削弱了敌军增强了自身,还将周瑜噎的哑口无言,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其实,这只是小说中的故事,在真实的历史上,虽确有草船借箭一说,主人公却是另有其人,他就是江东后主——孙权。

02孙权:草船借箭的其实是我

据《三国志》中的记载,在建安十八年,曹操与孙权在濡须对阵,大战即将一触即发。曹操为了掌握战争的主动权,于是事先趁着夜色,带着游船悄悄的向东吴大军的对岸驶去,打算来一个出其不意。

不料早有准备的孙权已经事先埋伏好,在江面上布置下了士兵,等到曹操的船队来到时,来了一个一网打尽,打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

这次试探,曹操损失惨重,不仅溺水淹死了近千人,还被东吴军俘虏了三千士兵,曹操也因此吓得不轻,慌忙逃窜。

首战告捷的孙权打算乘胜追击,多次对曹军进行挑衅,想要与之一战。结果曹操恐怕孙权还是设有埋伏,就是坚守不出。孙权见曹操居然吓破了胆,于是也想要去探探对方的虚实。

同样也是在一个夜晚,孙权只乘了一艘轻舟,从濡须口向曹操的水军驶去。收到消息的曹操了解孙权此次前来是来试探自己,于是下令士兵加强戒备。待得孙权的轻舟驶到近前时,下令让士兵万箭齐发。

事先没有准备的孙权被打了一个正着,因为箭都是射往船的一边,等到船要翻的时候,孙权下令让船掉头换了一个方向,使得船的两边都时均匀受力,最后就安然离开了。孙权也因此获得了一批箭弩。

看到这里一定有人疑惑,这孙权借箭是不假,但这也不是他的本意,并没有是事先策划,也并没有用到稻草人,怎么能算是草船借箭呢?

别急,其实孙权借箭,只是作者罗贯中引用的其中一个蓝本,只是恰好这个蓝本也发生在三国时期,因此嫁接到了诸葛亮身上。

03历史上还有这些草船借箭

唐朝有一位名将张巡,他才是真正用草人借箭的人。这件事情发生在安史之乱时期,当时张巡为了收复叛军令狐潮,与叛军对垒。

令狐潮率领着四万叛军围攻张巡所在的睢阳城,而张巡带着只有千余人的守军与反叛军对抗,装备也越打越少,城中的箭也已经用尽,形势十分危急。

于是这天深夜,张巡便命令士兵布置了上千个稻草人,并蒙上黑衣以做掩饰,用绳子从城头往城下投放。叛军见了,以为是张巡派出守军来夜袭,于是马上向稻草人射箭,待得叛军反应过来,守军将稻草人拉上来后,已经收回了几十万支箭。

叛军发现后,气愤不已,于是第二天张巡又挑选出五百名士兵作为敢死队,用绳子吊着放下城墙,叛军以为还是稻草人,选择视而不见,于是张巡打了叛军一个趁敌不备。令狐潮来不及组织兵力反抗,仓皇之下四万大军如做鸟兽散一般,一溃千里。

除了唐朝的张巡借箭,史上还有一位周瑜借箭。只不过并不是真实历史,而是宋元之际的话本改编而来,想必也是作者更加偏向于周瑜,于是将孙权的事迹嫁接到周瑜身上,与曹操上演了一出木船借箭的好戏。

其间提起周瑜凭借木船从曹操那里“借”来了数百万支箭,这其中想必也是有着其小说的夸张成分所在。

从周瑜借箭可以看出,这已经被设计成一场有预谋的借箭故事,再结合孙权和张巡的蓝本,就有了后来罗贯中设计的《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巧借东风,草船借箭的故事了。

而在这三个蓝本当中,最属张巡的最有计谋,而周瑜的草船借箭,则是完全属于艺术创作的范畴,虽比不上后来罗贯中设计的诸葛亮草船借箭,但也有其巧妙之处。

结语:

时至今日,人们对于《三国演义》的故事已经到了十分信服的程度,但小说毕竟不是历史,不能够与其混为一谈,还是应该正视史实,而不是盲目的相信文学典故。因为艺术创作永远也不能够也不可能代替真正的历史。

标签: 诸葛亮草船借箭

更多文章

  •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主动禅位给养子?背后隐藏着什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赵构,南宋

    绍兴三十二年,宋高宗赵构禅位于养子赵昚。赵构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为什么他早早就禅位了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共诞生出83个王朝,559个帝王,包括162个“王”和397个“帝”。其中辽道宗耶律洪基在位56年,清高宗爱新觉罗·

  • 汉朝的历史上,窦氏一族为何那么盛产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古代,汉朝

    整个汉朝的历史中,窦氏一族为什么那么盛产皇后?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朝的窦太后不止一位,而是整整有三位,其中另外两位分别是汉章帝的皇后、汉和帝的嫡母窦太后(章德窦皇后)以及汉桓帝的皇后、汉灵帝的嫡母窦太后(桓思窦皇后),在这三位太后亦或是皇后中,她们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么?也

  • 历史上明朝和南明有哪六人被追尊为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明朝

    明朝及南明,分别有6人被追尊为皇帝,他们分别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先来看看明朝。一、明德祖朱百六。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高祖,朱元璋即位后,就将其尊为皇帝,庙号“德祖”,谥号“玄皇帝”,葬于明祖陵。二、明懿祖朱四九。他是朱元璋的祖父,也是在朱元璋称帝后,被追尊为皇帝的。他

  • 邓艾大军来袭刘禅明明有选择的机会 刘禅为什么会选择不战而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禅,蜀汉

    还不了解:刘禅投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邓艾兵临城下的时候,刘禅就没有选择的机会了吗?刘禅为什么会选择不战而降?263年8月,司马昭三路伐蜀,东路钟会十余万主力军队攻入汉中,西路蜀汉大将军姜维迅速摆脱邓艾追兵,一路退守至阴平并且和赶来支援的廖化、张翼、董厥

  • 刘禅投降在曹魏度过晚年 刘禅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刘禅,三国

    对刘禅投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禅投降之后,刘禅晚年生活是什么样的?刘禅过得很惨吗?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刘、张、关三人在桃园结拜成为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在三国时期,刘备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张飞和关羽二人就助他一臂之力,陪他出生入死,奋勇杀敌,完全不管自己的生死。

  • 他是刘秀的第九子,刘荆为什么会自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古代,汉朝

    汉明帝刘庄对自己的同母弟下手,其中的一个弟弟被迫自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了五个儿子,分别是汉明帝刘庄、东平王刘苍、广陵王刘荆、临淮公刘衡、琅邪刘王京,被汉明帝害死的是广陵王刘荆!光武帝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刘荆虽然排行第九,但他是阴丽华所

  • 汉朝第二位皇太后:薄太后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薄太后,汉朝

    汉朝第二位皇太后——薄太后,她的一生有多传奇?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作为秦末汉初的人物,薄太后人生经历也同样传奇,从魏王豹的女人变成刘邦的女人,又能在狠辣的吕太后手下保全性命。不同于吕太后强势和费尽心机,薄太后显得比较平和及与世无争了。被女相士相面,丈夫被杀薄太后(当时叫薄姬

  • 陈庆之是什么人?身为南梁名将的他一生有何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陈庆之,南北朝

    南朝梁(502年-557年),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南朝第三个朝,由梁武帝萧衍建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二十四史之一的《梁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军万马避白袍。”这其实是两句童谣。童谣的内容是关于南梁名将陈庆之的故事,正是由于这两句

  • 秦献公作为大秦帝国的引路人,一生都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秦献公,战国

    历史上秦国发展迅速,四处扩张,扫平六国,后又南征北讨,缔造了一个庞大的帝国。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在商鞅的帮助下,秦孝公完成了秦国的迅速崛起,为大秦帝国的基业奠定基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秦国变法事业的先驱者并非一代明君秦孝公以及商鞅,早在秦孝公的父亲秦献公时,秦国就在他的组织下进行变法改革

  • 诸葛亮北伐到底是什么样的 其中最成功的是哪一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诸葛亮,北伐

    对诸葛亮北伐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诸葛亮北伐一共进行了多少次?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有多厉害?当时的影响有多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里的这一句诗词,千百年来引来无数人对于诸葛丞相的惋惜。在刘备白帝城托孤之后,诸葛亮扛起了蜀国的振兴大任,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