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么贡献?

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徐世勣的一生都有什么贡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929 更新时间:2024/2/13 20:49:13

唐朝的凌烟阁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特别是其中的二十四功臣,都是有着赫赫战功和不菲成绩的文臣武将。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庚申日(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刘师立、公孙武达、独孤彦云、杜君绰、郑仁泰、李孟尝(一说为长孙无忌、尉迟恭、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人入朝,并在玄武门埋下伏兵,从而发起了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兵变——玄武门之变。

在除掉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后,参与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很多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比如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等人。不过,对于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李勣,也成功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么,问题来了,唐朝名将李勣,为什么不参加“玄武门之变”呢?

李勣(594年-669年),原名徐世勣、李世勣,字懋功,曹州离狐(今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人。他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武德三年(620年)四月,李世勣随秦王李世民大败宋金刚。同年,李世勣又随李世民讨伐王世充,奉命接管管州。在虎牢关之战中,李世勣更是和李世民并肩作战,击破王世充、窦建德

所以,非常明显的是,在长期追随秦王李世民的过程中,二者自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至于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的较量中,徐世勣自然是偏向于秦王李世民的。可是,在最关键的“玄武门之变”中,徐世勣却没有出现。对此,在笔者看来,徐世勣之所以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一方面,武德八年(625年),突厥侵犯并州,朝廷命李世勣为行军总管,在太谷迎击突厥,将其驱逐。玄武门之变发生于公元626年,在此之前,唐高祖李渊命令李世勣守卫边境,所以,等到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候,李世勣应该不在都城长安。武德九年(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拜李世勣为并州都督,赐封邑九百户。李世勣为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又去除姓名中“世”字,改名为李勣。

对此,在笔者看来,之所以拜李勣为并州都督,说明他当时应该还在并州。基于此,在玄武门之变爆发的时候,李勣远在千里之外,自然无法像长孙无忌、尉迟恭、侯君集、张公谨等人一样参与玄武门之变了。如果为了参加玄武门之变,而导致唐朝边境失守的话,不管是唐高祖李渊还是唐太宗李世民,肯定都会惩罚李勣的。

另一方面,李勣这位在外拥兵的将领如果参加玄武门之变,那么,玄武门之变应该就不是夺嫡之争,而是谋反了。换而言之,对于太子李建成或者李渊的势力来说,可以认为这是秦王李世民勾结边境武将,以此发动的一场谋反。而这,自然是李世民不希望背负的骂名。在此基础上,即便最后的结果还是李世民登基称帝,可是,这很可能会导致太子李建成或者李渊的势力的强烈反弹,乃至于让刚刚建立的唐朝陷入到危险之中。

对此,在笔者看来,作为在外掌兵的武将,李勣的身份确实不适合参加玄武门之变,这和唐朝第一名将李靖的情况类似,后者也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并且,万一秦王李世民失败的话,李勣、李靖的存在,也为李世民提供了东山再起的可能。因此,从李世民的角度来看,应该也不会强迫李勣参加击杀太子李建成的行动。

最后,因为战功赫赫,虽然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但是,这并不妨碍李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朝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二十八日(3月23日)唐太宗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描绘了二十四位功臣的画像。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虽然“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占到了较高的比重,但是,这并不意味没有参加玄武门之变的功臣,就不能位列其中了。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李勣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东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

一定程度上,在唐朝初期,李勣是完全可以和李靖平起平坐的名将。所以,凭借着为唐朝建立所立下的赫赫战功,李勣完全拥有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资格。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年七十六。当时在位的唐高宗李治册赠李勣为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对此,在笔者看来,这无疑是非常高的荣誉和评价了,也是对李勣所立下战功的高度肯定。

标签: 徐世勣唐朝

更多文章

  • 在古代皇帝生日哪天都会做什么?有多隆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皇帝,清朝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从古至今,随着历史演变,诞生了许多节日。比方说上元节,演变成现代便是众所周知的正月十五中秋节;还有比方说寒食节,寒食节是清明节的前三天,古代家家户户的百姓必须要禁火三日。但是放在现代,却极少

  • 皇帝宴请群臣,功臣为何当众杀了自己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代,明朝

    皇帝宴请群臣,功臣为何当众杀了自己儿子?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明太祖朱元璋似乎是个毁誉参半的开国帝王,后人认为朱元璋滥杀无辜,比如火烧庆功楼时残忍杀害了那帮跟随自己征战天下的老兄弟们。然而正史中朱元璋先后击败陈友谅与蒙古残余势力建立大明政权,他的儿子永乐朱棣也是位英明的帝王。

  • 他是季孙氏的一位家臣,竟然占据一座鲁国城叛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春秋

    他是季孙氏的一位家臣,竟然占据一座鲁国城叛乱,感兴趣的读者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鲁国“三桓”,是鲁国永恒的话题。一代代的“三桓”诞生,又一代代的“三桓”去世。每一代的“三桓”,都会演绎出不同的权力斗争故事。公元前538年,叔孙氏家主叔孙豹去世,在经历了竖牛内乱之后,庶子叔孙昭子被立为新的

  • 弘曕是雍正的儿子为何会被过继给果亲王允礼?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弘曕,清朝

    弘曕,清朝宗室,康熙帝之孙,雍正帝第六子。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很多人知道古时候的帝王有后宫佳丽三千,那么他们的子嗣也是极多的。单只说清朝,大家知道的就有康熙朝,康熙总共有三十多个儿子和二十多个女儿。子嗣多也意味着纷争多,尤其是在皇位的继承上,康熙朝著名的“

  • 郭待举简介:唐朝众多宰相之一,《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郭待举,唐朝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等唐玄宗即位后便缔造了全盛的开元盛世,使唐朝达到全盛。天宝末年,全国人口达八千万左右。安史之乱后接连出现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现象,国力渐衰。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郭待举,唐朝

  • 神武帝高欢:北齐王朝奠基者,他的一生有着怎样的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高欢,北齐

    高欢,即北齐神武帝,北魏大臣高谧之孙,东魏权臣,南北朝时期北齐王朝奠基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破落子弟高欢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东)人,世居北边,生活习俗鲜卑化。高欢的六世祖高隐曾为晋朝的太守,其五世祖高庆、高祖高泰、曾祖父高湖又仕慕容氏燕国,曾祖父高

  • 后世如何评价宇文赟?他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宇文赟,北周

    宇文赟,即北周宣帝,周武帝宇文邕长子,生母为帝太后李娥姿,南北朝时期北周第四位皇帝,在位共1年。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建德元年(572年)成为皇太子,曾率军西征吐谷浑。宣政元年(578年)即位,年号大成。大象元年(579年),宇文赟禅位于长子宇文阐,自称天元皇帝,

  • 宇文赟即位后为何做出那么多荒唐行为?与其幼年经历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宇文赟,北周

    宇文赟是北周第四位皇帝,他二十一岁就成为了太上皇,还曾一口气册封了五位皇后,这个宇文赟,到底有多奇葩?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棍棒底下出了逆子宇文赟在13岁的时候,被北周武帝宇文邕封为太子,之后就娶了杨坚的妹子杨丽华当太子妃,既然当了太子,就得干活。每次宇文邕外出征

  • 董卓死后,吕布和王允最终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陇西临洮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军阀。还不知道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中平六年(189年),受大将军何进、司隶校尉袁绍所召,董卓率军来到都城洛阳。在何进被杀后,董卓趁机进入洛阳,又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汉少帝,立刘协即

  • 太子胤礽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 康熙为什么两次废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康熙,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康熙废太子,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康熙皇帝在位时期曾经两次废立太子,太子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当了36年太子终被废,掀起历史上最惊心的储位之争,至今悬念未解康熙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虽然有瑕疵,但不能否认他为历史做出的贡献。康熙皇帝在位时削三藩,平定噶尔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