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长女安定思公主为何会夭折?真相是什么

武则天长女安定思公主为何会夭折?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961 更新时间:2024/3/12 3:23:07

武则天(624年-705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很多人都不了解,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

武则天一生传奇的经历我们并不陌生,她曾是皇帝的解语花,是朝廷的掌权者,但最引起我关注的是她母亲的身份。

武则天共有两个女儿和四个儿子,四个儿子中两个太子、两位帝王;小女儿更是家喻户晓的太平公主。唯独长女安定思公主(麟德元年追封为安定公主,“思”为谥号),似乎没能在武则天这位母亲的影响下有什么过人之处,毕竟刚出生不久就夭折了。但也就是这个在襁褓中就夭折的女儿,给武则天带来一个契机。要想了解这段历史,还要从武则天从长安感业寺回宫开始说起。

永徽元年(650)五月,李治在父亲李世民的周年忌日时去感业寺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后李治便动了想把武则天接回宫的念头。恰巧无子失宠的王皇后此刻正看不惯备受圣宠的萧淑妃,于是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样的想法,便把武则天带回了宫里。

对于王皇后来说,让武则天进宫只是一件小事,又有李治的默许,可以说是不足挂齿。但对于武则天来说,这次回宫已经是千帆过尽之感,她比任何人都明白,她没有后退的路可以走,在后宫这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永徽二年(651)五月,武则天再度入宫,很快打败萧淑妃成为李治的宠妃,并生下了自己的儿子李弘

永徽三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二品昭仪。此刻的王皇后不再是武则天的朋友,武则天的迅速上位让后宫里的每一个女人都提心吊胆,当然也包括王皇后。武则天的聪明大概体现在她一直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对手是谁,而此刻,她的对手不是后宫里某一位可能会引诱李治的小宠妃,而是那位无子的皇后。

成为昭仪的武则天开始了和王皇后以及老对手萧淑妃的互相争斗,三人常常是互相诋毁,但李治并没有听信任何一个人。直到永徽五年(654),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王皇后前来看望,并抱着公主逗她玩。而就在王皇后走后,公主不多时便夭折了。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是武则天亲手将襁褓中的女儿掐死。但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则只记载了公主的夭折,并没有言明死因。因此我们无法判断武则天是否真的掐死自己的女儿,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在女儿刚夭折时,武则天就展现了自己的冷静,甚至也策划了下一步的计划。

当李治来看女儿,抱起早已断气的安定思公主,皇帝与皇后间本就不牢固的感情基础开始土崩瓦解。而帝王的怒火也在李治看到夭折的女儿的那一刻,达到了顶峰。一听说王皇后刚来过。李治便勃然大怒,直言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这件事后,李治对王皇后再无信任,武则天也开始了她下一步的计划。

一边是狠毒的皇后,一边是善解人意、刚刚丧女的武昭仪;任何一个男人的感情天平都会倾斜,更不要说李治对武则天本就是一往情深。此时的后宫,不再会有武则天的对手,但她的对手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另一群人——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大臣反对李治“废王立武”。

武则天四两拨千斤地转换了君臣之间的矛盾,她把长孙无忌等人描述成压迫皇权的奸臣,选择和李治站在同一战线上,最终在一部分有心之人的帮助下:十月十三日,李治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把她们的父母兄弟削爵免官,流放岭南。又七日后,李治再次下诏,立武则天为皇后,同时外贬褚遂良。

“废王立武”事件沉重地打击了关陇集团,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历史被改写,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武则天走向至尊的第一步,而这第一步的基础,就是那个夭折在襁褓中的女儿,安定思公主。

载初元年(690)九月九日,武则天亲临则天门,大赦天下,改唐为周,改元天授,同月乙酉,上尊号曰圣神皇帝。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在这几十年里,她经历过丈夫的猜疑阻挠,经历过儿子以死的反抗,经历过众人的厌恶和唾弃,但她还是来到了权力的巅峰。她的小女儿太平公主更是被她宠成了另一个武则天,允许女儿参与政事,甚至在哥哥李旦在位时期,权势显赫。不知这是不是武则天在弥补对一个女儿的遗憾,那个来不及长大,来不及同她一起去看这个世界的小女儿。

没有确切的史料能告诉我们,那个备受瞩目的小公主到底是怎么仓促离世的,但是她的母亲却通过她的离世,解决了心腹大患。这个世界的发展,无关运气:我不认为武则天没有这件事扳不倒王皇后;也不觉得没有这件事,王皇后就能稳坐皇后之位。因为武则天和王皇后之间的斗争,从来都不是一个孩子的生命就可以决定的,她们之间的斗争是实力的绝对悬殊。天真的王皇后斗不过地狱归来的武则天,这是命;安定思公主的死,只是加速了这样的结局罢了。

标签: 武则天唐朝

更多文章

  • 刘宠是什么身份来历?他最后为何会被袁术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刘宠,汉朝

    东汉末年,民不聊生,战乱横行,社会动荡不安。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东汉末年,虽然很多大家熟悉的诸侯,都不是汉室后裔,比如袁绍、袁术、曹操、马超、韩遂、吕布、董卓、孙策等。但是,实际上,在一开始的时候,汉室后裔却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比如幽州牧刘虞、兖州

  • 袁绍原本是东汉末年联军盟主 袁绍最后是怎么一败涂地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袁绍,东汉

    作为东汉末年联军的盟主,袁绍是如何把一手好牌打烂的?袁绍到底做错了什么事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话说,袁绍原本是最有实力能够一统中原地区的人,结果袁绍却很快失败了,其家族更是退出的历史舞台,作为当时北方最强势的联军,袁绍最后为什么会迅速土崩瓦解?要想回答这个问题

  • 李严为何会被贬为平民?他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李严,三国

    李严三国时期蜀汉重臣,与诸葛亮同为刘备临终前的托孤之臣。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白帝城托孤,这是一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

  • 吕太公将吕雉嫁给刘邦,是看中了他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邦,汉朝

    吕雉汉高帝刘邦之皇后,与唐朝的武则天并称为“吕武”。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了解吧!按照《史记》中的记载,吕太公之所以会将吕雉嫁给刘邦,乃是因为其“善相面”,在见到刘邦(当时称刘季)后,认为其日后必成大器,于是将吕雉嫁给了他。不过“相面说”太过虚无缥缈

  • 臧爱亲:开国皇帝的结发妻子,刘裕为她不再立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臧爱亲,南北朝

    她是开国皇帝的结发妻子,去世后皇帝到死都不再设皇后,此人便是武敬皇后臧爱亲。大家有听过关于臧爱亲的故事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她的生平经历,一起来看看吧!臧爱亲,南朝宋开国皇帝——宋武帝刘裕的结发妻子,俩人育有一女刘兴弟。臧爱亲是出身官宦人家的小姐,爷爷臧汪曾任尚书郎,父亲臧俊是郡功曹,算不

  • 汉文帝登基后为何没杀张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汉文帝,汉朝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第四子,西汉第五位皇帝。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前191年,刘邦死后的第三年,刘邦的孩子刘盈大婚,如果刘邦知道的话,恐怕真的要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了。刘邦是个超级晚婚者,比起现在大都市的结婚年龄,刘邦也都算得上是晚婚,而刘邦死的时候是他的孩子还没有结

  • 历史上刘备称帝之后,为何没有追封自己的父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备,三国

    蜀汉昭烈帝刘备是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这是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后,曹丕先是继承了魏王的宝座。同年,曹丕迫使汉献帝刘协退位,从而结束了东汉王朝的历史。曹丕在登基称帝后,将曹操追尊为魏武帝,庙号太祖。与此相对应的是,公元229年,

  • 明朝女将军秦良玉的一生有何作为?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良玉,明朝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文章,欢迎阅读哦~在古代历史上,虽然女性地位要低于男性,但还是有不少出类拔萃的女性。比如,妇好是我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卫子夫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中国封建历史上,唯一一个以军礼下葬的女子,是李渊的第三女平阳昭

  • 历史上李卫有何过人之处能让雍正对他如此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卫,清朝

    李卫,字又玠,号恰亭,清代名臣。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卫是雍正朝一个非常重要的大臣,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都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很有喜剧色彩的李卫,但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却有着另一幅面孔。很多影视剧都习惯于把李卫描写成一个文盲,事实上李卫的官的确是买来的不假,但李卫出

  • 身为前任皇帝,古代的太上皇都有哪些权利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汉朝,太上皇

    众所周知,皇帝在古代的封建社会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大部分的皇帝都是自己死后才轮到自己的皇子继位,但是仍然有不少皇帝在晚年的时候就选择退位,让皇子登基称帝,而自己去当太上皇。那么太上皇身为前任皇帝,又往往是现任皇帝的父亲,他到底还有什么权利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虽然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