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文公为何退避三舍?是遵守对楚王的承诺吗?

晋文公为何退避三舍?是遵守对楚王的承诺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908 更新时间:2024/1/21 5:45:57

春秋时期,晋国君主晋献公的宠妃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继承王位,害死了太子,又害得太子的两个弟弟重耳和夷吾逃亡国外,各奔东西。

重耳逃亡到楚国时,得到了楚成王的厚待,重耳非常感激。

有一天,楚王又设宴招待重耳。酒过三巡,楚王问重耳:“日后公子若返回晋国做了国君,如何报答寡人?”

重耳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说:“楚国富饶,什么都不缺,我实在不知该如何报答。假如真的有那一天,我希望与楚国永远和睦相处。”

网络配图

楚王已有几分醉意,说:“列国争霸,也说不定有一天楚国会与晋国交兵,公子你怎么办?”

重耳老老实实地回答:“倘若真是不得已交兵,我愿命令部队退让三舍(九十里)。”意思是说不想与楚国发生战争。

后来,秦国出兵平定了晋国内乱,杀灭群奸,重耳得以回国做了国君,称晋文公。他整顿朝纲,发展生产,逐渐使国家变得强盛起来。

楚王早有称霸中原的野心,第一步想先消灭宋国。宋襄公便派人向晋国求援。

晋文公与群臣商量。狐偃赵衰等大将主张不要直接与楚军交锋,而去讨伐归附楚国的卫、曹两个小国。

晋文公于是派先轸为大将,顺利地攻克了卫、曹两国,并俘获了这两国的君主。

网络配图

楚国大将成得臣得到消息,只好暂缓攻打宋国,派使者见晋文公,表示愿意不再伐宋,希望晋军能退出卫、曹领地。

晋文公接受条件,让卫成公和曹共公复国,但要求他们从此臣服晋国。

成得臣得知消息之后暴跳如雷,决意要与晋文公决一死战。他指挥大军,向晋国发起进攻。

晋文公想起当年对楚王的承诺,便命令部队向后撤退。众将都不解,说:“主公难道怕成得臣吗?”晋文公说:“不,成得臣有勇无谋,我怎么会怕他呢?只是我当初与楚王有诺:一旦交兵,我当退避三舍,不可失信。”

网络配图

于是,晋军一口气退了九十里,在一个名叫城濮的地方驻扎下来。

楚军中有的将领主张不必追了,此时收兵也算不战而胜,面子挣回来了。可是成得臣却丝毫听不进去,说:“他知道不敌我军,于是胆气尽丧,你们都给我追,不要停下!”

楚军追到城濮,与晋军相遇。一场恶战已不可避免了。在此之前,晋军大将先轸已巧妙布阵,在许多险要地段设下埋伏,将楚军切为几段,首尾不能相顾,终于大败,损失惨重。成得臣只得拔剑自刎而死。

晋文公因城濮之战声名大振,终成一代霸主。

标签: 晋文公退避三舍

更多文章

  • 走进壮族的情人节陇端节 揭秘陇端节的来历习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壮族,情人节,习俗,端节

    一年一度的陇端节,也称壮族传统的“情人节”,数千壮族聚集富宁县归朝镇孟村,欢度他们的节日。在陇端节这天,无数的青年男女都怀着期待的心,等待着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接下来就说说这个陇端节吧。关于陇端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的爱慕

  • 水族最重大的节日“端节”是怎样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端节的简介水族端节(水年)是水族人民辞旧迎新、祭祀祖先、庆贺丰收和预祝新的一年幸福美满的传统节日。水族端节,水语称为“借端”。“端”,意为“岁首”或“新年”;“借”,意为“吃”。因此,端节亦可直译为“吃年”,意为“过年”。又因水族的这个年节的日期以水历为准,水历把九月作岁首,岁首要过年,端节就定

  • 揭秘:水族“端节”为何会是水族的春节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水族,水族民俗节日,端节

    水族历史悠久,文化璀璨,节日繁多且各具特色,几乎每个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最为隆重的民间节庆当数端节。水族端节又称“借端”或“借瓜”,端节是水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依据水族典籍水书、水历的规定,端节在水族历法年底、岁首的谷熟时节举行,以庆贺丰收、辞旧迎新。一般而言,端节要从农历的八月

  • 以勇猛著称的哥舒翰,为何输给了安禄山?

    文史百科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哥舒翰,唐朝

    哥舒翰是唐玄宗时期的名将,他在西北多次打败吐蕃的军队,并且还夺取了吐蕃的军事要地石堡城,哥舒翰本人也因功被封为河西节度使、西平郡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安禄山发动叛乱,唐军失利的情况下,唐玄宗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哥舒翰,并且任命哥舒翰检校左仆射、同平章事,

  • 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个怎样的人?

    文史百科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古代,蜀汉

    在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中,为了凸显诸葛亮的才能,就丑化一些人,比如蜀汉的第二任君主刘禅,在演义中刘禅庸碌无能,不思进取,即便有诸葛亮及姜维这样的人才辅助都无法振兴蜀汉,后来蜀国被灭后被虏到洛阳,一句“此间乐,不思蜀”也变为千古笑柄,刘禅也成了庸才的代表。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

  • 武则天到了晚年时期,她又是如何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武则天,李唐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就算武则天再强势,终归有没落的一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谁也无法避免。武则天到了晚年,已经定下还政李唐的对策,随即放松下来,张易之、张昌宗两位男宠趁虚而入,朝廷大权旁落,武周政权陷入空前危机。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一、张易之、张昌宗肆意妄

  • 朱翊钧从小就表现得很优秀,最后为何竟然如此怠政?

    文史百科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翊钧,怠政

    在大家心目中,皇帝都应是日理万机的形象。因为所有的国家大事,都需要他的指挥,虽然下面有各级官员,但是必须听从皇帝的号令才能做事。但是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却不是这样,他在位四十八年,但是却有三十多年躲在后宫不肯见人,创造了史上不临朝最长的纪录。这个人就是明朝的皇帝朱翊钧,很多人都认为,正是在他的手上,明朝

  • 司马昭在觐见曹髦的时候 曹髦为什么不直接对司马昭下手

    文史百科编辑:胖次标签:曹髦,司马昭

    还不了解:曹髦和司马昭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曹髦身为君,司马昭作为臣子,曹髦为什么不在觐见时杀掉司马昭?曹髦心里有什么顾忌存在?说来讽刺,就算是曹髦最后带着几百侍卫拼死一搏,都是注定没有结果的“送死”,而曹髦也因此被称为“曹家人最后的血性”。司马家旺曹,但

  • 因为董卓当道所以十八路诸侯联合讨伐 其中谁的官职是最大的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东汉,十八路诸侯

    还不了解:东汉十八路诸侯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东汉末年出现十八路诸侯联合起来讨伐董卓,其中谁的官职最大?担任盟主的人又是谁?东汉末年,因为张让等“十常侍”欺君罔上、专恣擅权,肆意干涉朝政,出身外戚的大将军何进为了保护自己利益,便暗中谋划了针对宦官的清洗行动

  • 刘秉忠的仕途之路如何?他对元朝的治理提出了哪些意见?

    文史百科编辑:晴天标签:刘秉忠,元代

    刘秉忠,初名刘侃,法名子聪,字仲晦,号藏春散人,大蒙古国至元代初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秉忠曾做过和尚,目前这个被大众所熟知的名字其实是做官后才改的,最初用名为刘侃。他的家族世代都当官于辽朝,其父刘润在朝代更替后仍然担任都统一职,所治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