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亚光20230529
§1、
百度:
苏美尔最早城邦:埃利都(麟剑的人类史)
埃利都Eridu,其义为“有力之地,护卫之地”。是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最早的城市,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城市,位于苏美尔诸多城市的最南端。
在苏美尔王表中,埃利都被描述为王权最早降临的城市,时间远在大洪水之前。王权从天而降,首先降于埃利都。在埃利都,阿鲁利姆首先称王,统治了28800年;阿拉勒伽称王统治了36000年。两王一共统治了64800年。然后埃利都衰落了,王权转移到巴德·提比拉。
古苏美尔神话中埃利都是由水神恩基(Enki)建立的,是苏美尔各城邦中最南边的一座,并且是苏美尔人的第一座城市。根据苏美尔传说,埃利都是世界上的第一座城市。他们的创世神话说:起初,世界上什么都没有;后来就有了一个城市——埃利都。埃利都的城市中心为Enki的阿普苏神庙,后被称为水之神庙。
§2、
笔者早已判断世界上的第一个城市埃利都Eridu就是中国夏史里“老丘”的原型。“老丘”其义即为最古老久远的高土建筑(王城)。
下图为汉字“老”小篆、“丘”说文古文与埃利都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3、
而埃利都的两位大神即阿拉勒伽和阿鲁利姆,正是中国上古神话里“重”、“黎”的原型。
下图为汉字“重”小篆与阿拉勒伽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下图为汉字“黎”小篆与阿鲁利姆楔形文字名的比对(注:发音也雷同)。
中国古史里,重黎亦写作“重蔾”。下图为汉字“蔾”六书通篆体与阿鲁利姆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4、
汉字“重”之义为“厚”,代表质量多、密度大。又转义表示分量大与程度深。汉字“黎”表示众多,本义为“履黏”,“黏”是把一种东西附着在另一种东西上。
笔者以为汉字“黎”有“保护”之内涵,而“重”则代表“力量强大”。“重”与“黎”合在一起,与埃利都名字的寓意——即“有力之地,护卫之地”——也是神秘的相切合。
§5、
百度:
重黎,古代中国传说中人名,重与黎,为羲、和二氏之祖先。
《尚书·吕刑》:“乃命重黎,绝地天通,罔有降格。”孔传:“重即羲,黎即和。尧命羲、和世掌天地四时之官,使人神不扰,各得其序。”
据上中国古史记载,“重”、“黎”又名“羲”、“和”。
以下为验证,经过比对,汉字“羲”、“龢(和)”小篆,确实与埃利都“从天而降”的两大神——阿拉勒伽和阿鲁利姆楔形文字名能够相匹配。只是“黎”的原型阿鲁利姆为“羲”,而“重”的原型阿拉勒伽为“龢(和)”。
§6、
百度:
《楚辞·天问》:"羲和之未扬,若华何光,"王逸注:"羲和,日御也。言日未出之时,若木何能有明赤之光华乎,"(译:羲和还没御日漏腿出行,若木之花为何放光,王逸注解: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中国古史将“羲和”定义为驾御太阳车的神,即“日御”。
笔者发现,“羲”原型的阿鲁利姆楔形文字名果然能够拆解组合成汉字“日御”小篆(见下图)。
§7、
百度:
祝融,名重黎。又称祝诵,祝和。
简单推理一下,“融”字的本义为固体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衍义有调合、和谐,以及流通、永久等。概属于“日御”之范畴,所以“融”的原型应该还是阿鲁利姆无疑。
下图为汉字“融”小篆与阿鲁利姆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由于“祝融” = “重黎” = “羲龢”,那么“祝”的原型应该是另一个大神阿拉勒伽。
下图为汉字“祝”小篆与阿拉勒伽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下图为汉字“诵”小篆与阿拉勒伽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显然“祝诵”、“祝和(龢)”的原型为阿拉勒伽。
§8、
百度:
《管子·五行》记载祝融为黄帝六相之一,对应于南方:昔者黄帝得祝融而辩于南方。
西周,《太公金匮》记载祝融为南海之神。南海之神曰祝融,
《山海经图赞译注》注“南方祝融”云:“祝融火神,云驾龙骖。气御朱明,正阳是含。作配炎帝,位列于南。
因为埃利都位于苏美尔城邦的最南端,接近幼发拉底河与波斯湾的入海口。而“祝-融”的原型正是埃利都“从天而降”的两大神——阿拉勒伽和阿鲁利姆,所以“祝-融”代表南方。
下图为本篇小结。
【注:颛顼后代重黎,是一个人,原型为阿达卜国王卢伽尔-安-蒙杜,详见后篇】
附:《新版老宋拆字-前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RHOJ46705561H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