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网8月31日讯(秦莹莹) 据国家航天局,8月30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发布。这位我国太阳摄影师已传回50Tbit数据,相关研究工作正在开展。“羲和号”的科学数据向全球开放共享。
“羲和号”,名字取自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全称太阳Hα光谱探测与双超平台科学技术试验卫星,中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运行于高度为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空间望远镜。
2021年10月14日,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打破了我国无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的历史。
2022年1月28日,国际首次。“羲和号”探日卫星在轨获得了太阳H-α谱线。“羲和号”发射后,已经在空间首次同时获得了太阳全日面Hα谱线、Si I谱线和Fe I谱线的精细结构和光谱成像,以及几十个太阳耀斑的资料。
2022年8月30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成果正式发布,共创下5个国际首次。
截止目前,“羲和号”观测到近百个太阳爆发活动,累计下传观测数据50Tbit,生成科学数据300Tbit。“羲和号”的发射,是“空间探日”零的突破。除开“羲和号”,2022年第四季度将发射一颗“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卫星,对太阳进行观测。
据专家介绍,太阳光球层和色球层跨度大致有2000多公里,这实际上是太阳活动起源的关键层次,对其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可以了解太阳活动是如何从低层逐渐向高层发展的,可以帮助了解太阳的爆发机制,以避免太阳爆发对人类产生的一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