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自从纳妲己进宫之后,便每日流连在妲己的床榻之上。
纣王的荒淫无度,让众位大臣无语,数次上奏要纣王以国事为重。
但纣王充耳不闻,自认为文有闻仲,武有黄飞虎,而且朝中有商容、比干、赵启等大臣处理国事,他上朝也只不过就是个傀儡听听罢了,还不如自己玩的痛快。
大臣们看不惯纣王,他们也无可奈何,更不能把纣王怎么样!
但是,拿纣王没办法,他们可以针对妲己。
于是,矛盾就变的这么不可调和了。本来妲己是十分遵从女娲娘娘的吩咐,她也不想滥杀无辜,但是,她不杀人,不见得别人会放过她。
姜皇后作为一个女人,自己的老公整天陪着妲己,这让她看妲己很不舒服,便口头教训了妲己几次。
妲己怀恨在心,便联合费仲,诬陷姜皇后谋反。
自古以来,谋反便是大罪。
姜皇后自然不可能认罪,于是妲己提议用刑。
后来,姜皇后受刑不过,不甘心的死去。
母亲惨死,殷郊殷洪自然要替母报仇,他们拿剑冲进后宫,要杀了妲己。
但是,这举动看在纣王眼中,殷郊殷洪拿剑似乎是要来杀他为姜皇后报仇。
于是,纣王派人捉拿殷郊殷洪。
殷郊殷洪为了躲避纣王的追捕,躲在九间殿内。
朝中大臣此时并未散朝,殷郊殷洪看到黄飞虎,便出口求救。
纣王的一番所作所为自然是让朝中大臣不满,但他们也无法可施。
就在此时,九间殿的镇殿大将军方弼方相十分不满的吆喝,纣王失德,杀妻诛子,俗话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我们不如反出朝歌,另立新主。
方弼方相说出这一番大逆不道的话被黄飞虎训斥了一番,之后方弼方相一人一个,背着殷郊殷洪便逃离了朝歌。
方弼身高一丈六,方相身高一丈四,所以,晁田晁雷两兄弟不敢阻拦他们,眼睁睁看着他们逃出了朝歌!
此时,在我们看来,方弼方相是两个大大的忠臣,别人都不敢保护殷郊殷洪的时候,他们敢。
但是,我们反过来想一下,方弼方相带着殷郊殷洪离开朝歌,这不就是反了吗?
纣王看到殷郊殷洪拿剑冲进后宫内,当时也只是一时愤怒要杀了他们,如果他的气消了,而朝中大臣也拼死为殷郊殷洪求情,或许纣王心软,就能放了他们。
但是,殷郊殷洪反出了朝歌,而且他们和方弼方相逃走的地方,一个是去见东伯侯姜桓楚,一个是去见南伯侯鄂崇禹,这很显然是要到东南两路诸侯那里去借兵。
到了此时,纣王再也不可能放过殷郊殷洪,他们父子关系再也没有调和的可能了。
很显然,方弼方相带走了殷郊殷洪,不是帮了他们,而是害了他们。
更甚至,小刘要说的是,方弼方相的真正目的,便是要把殷郊殷洪逼得无路可退,甚至是害死他们!
后来,方弼方相带着殷郊殷洪逃走之时,黄飞虎不是带兵追赶,而是独自一人去追他们四人。
黄飞虎追上了四人,然后看殷郊殷洪说的可怜,或许一时心软,便放了他们,并嘱咐他们去东南两地借兵除奸!
当然,方弼方相的作为在此时还并没有什么可疑惑之处。但随后,就让人觉的疑惑了。
方弼方相带着殷郊殷洪来到了大路之后,他们竟然丢下了殷郊殷洪,让二人独自去东边和南边去借兵,而他们美其名曰盘缠不足,先去别的诸侯麾下效力,等殷郊殷洪起兵之时,一声号令,他们便来效力。
在朝歌,方弼方相表现的是个大大的忠臣,为了救殷郊殷洪可以不要性命,但随后到了没人之处,他们就现出了原形,竟然丢下殷郊殷洪。
此时的殷郊十四岁,殷洪十二岁。从朝歌到东南两路诸侯那里,漫漫长路,无人保护,殷郊殷洪又没有遗传纣王的力大无穷,也没有修炼什么神仙道术,怎么可能会安全的到达东南两地呢?
所以,方弼方相这么大逆不道的帮助殷郊殷洪,很显然是要害他们,而不是要帮助他们!
方弼方相这样人前人后,前后不一的作为,很显然便是隐藏着不一样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