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说法也许有很多读者不赞同,因为龟灵圣母都被蚊道人吃成空壳了,怎么说是没有被杀呢?解释这个原因要从,龟灵圣母的来历说起。在小说万仙阵大战时有首赞诗,指出了龟灵圣母的出身。原文是这样写的:
根源出处号帮泥,水底增光独显威。世隐能知天地性,灵性偏晓鬼神机。
藏身一缩无头尾,展足能行即自飞、仓颉造字须成体,卜筮先知伴伏羲。
穿萍透荇千般俏,戏水翻波把浪吹。条条金线穿成甲,点点装成玳瑁齐。
九宫八卦生成定,散碎铺遮缘羽衣。生来好勇龙王幸,死后还驼三教碑。
要知此物名何姓,炎帝得道母乌龟。
这首赞诗中提到了很多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又与龟灵圣母的出身有关,可供我们分析龟灵圣母没有上封神榜的原因。从中我们可以得知,龟灵圣母是炎帝时候得道的母乌龟,参加过仓颉造字和伏羲创立九宫八卦的活动,算得上是具有大功德的灵物。我们再去查阅这些古代的历史传说,发现龟灵圣母的来历很不一般。她在加入截教之前在古代神话中也有很大的比重,这样的情况让我们不能把她与普通的乌龟精相提并论。按照洪荒流的说法,她可是有着功德护体的圣物,又怎么可能简简单单就被杀死呢?
按照神话故事发生的时间线排序,龟灵圣母首先经历的便是伏羲创立九宫八卦,然后就是炎帝时得道成仙,最后才是仓颉造字。伏羲创立九宫八卦是中华文化的起源之一,所以伏羲也被称为中国文化的始祖,三皇五帝之天皇。传说中有神龟从洛阳附近的洛水中浮出,背上有着两幅图案,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河图洛书"。当时天皇伏羲统领天下,他研究了这两幅图案,推演出九宫和八卦的术数规则,用于预测自然变化和旦夕祸福。这是中国最早的关于数学推演上的记载,在儒家的《尚书》中因此将其作为圣人的标志。
九宫和八卦的数学规则,在现代已经非常常见,但在原始社会却是黑科技一般的存在。神龟出"河图洛书",伏羲演九宫八卦,这是中国文化的进步,也是中国古代科学的起源。有这样的大的功德,神龟来历必然不凡。
龟灵圣母在炎帝时得道成仙,在黄帝时参与仓颉造字,这都是很大的功德。炎帝作为中国古代的圣人之一,也是仅次于伏羲的地皇时代的开创者。他和黄帝并称为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在中国人心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两位上古圣人开创的时代,正是中国文化大发展的第一个巅峰,也为后来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五千年奠定了基础。
这期间有很多开创性的创造发明,比如中医、指南车、丝绸、纺织等等。其中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的汉字的发明创造,就是在这个时期诞生的,历史上称为"仓颉造字"。中国古代典籍中记载"仓颉造字"的故事很多,但在神话故事方面都有两个共有特点。第一个是,仓颉造字是让苍天震怒,发生了"天雨粟,鬼夜哭"的现象。第二个是,仓颉造字最初是受到鸟兽足迹启发,进而创造文字,然后记录在龟壳甲骨上。这又与我国对殷商时期甲骨文的考古发掘不谋而合,说明古人很早就已经记录流传了这个事情。
在民间传说中,仓颉造字更加的神奇,具有人定胜天的神话色彩。按照神话的说法,仓颉造字本身就违背上天意志的,是泄露天机的,所以受到天罚。"天雨粟,鬼夜哭"是指上天要降大的灾难给仓颉,阻止他造字。又有神龟出世,牺牲自己帮仓颉抵抗了天罚,并让仓颉把新造的文字刻录在自己的龟壳之上。最后神龟被天罚杀死,只留下写满文字的龟壳流传世间。而这些文字让人类世代的经验总结和智慧得以流传,中国古文化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代。从这个传说看,龟灵圣母的功德更进一层,可以称为圣龟了。
正因为如此,龟灵圣母在仓颉造字之后的原形不再是活体的神龟,而是造字用的那个龟壳。龟灵圣母的原来的身体在仓颉造字的天罚中被损坏了,只剩下作为造字圣物的龟壳存在。龟灵圣母是在龟壳的基础上修道成仙的,而不是普通的妖怪以动物修炼。
龟灵圣母变成神龟形态对抗广成子的翻天印,与接引道人交手,可以说明这并不是她被打回原形,而只是她的战斗形态之一。战斗结束后,她可以自动恢复人形,这与被打成原形后不能恢复的王贵人、石矶娘娘等妖仙截然不同。所以我认为接引道人把龟灵圣母逼成神龟形态,并不是打回原形,只是打败。
龟灵圣母以此原形表示投降,这与羽翼仙对燃灯道人,孔宣对准提道人是同一种类型。只有当神龟被蚊道人吃成龟壳时,龟灵圣母才算被打回原形。而对妖仙来说,打回原形不一定会死,至少有消灭原形才会死。在朝歌城时,姜子牙把王贵人打回原形,变成玉石琵琶。后来经过妲己的祭炼,玉石琵琶又变回王贵人,并参与最后的朝歌城战斗。从这里可以看出,打回原形和杀死妖仙是两个状态。封神榜只接收死亡妖仙的英灵,没有死亡的妖仙自然上不了封神榜。除非龟灵圣母的龟壳被打碎,否则她不会上封神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