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同样都是由汉人建立的王朝 刘邦要御驾亲征而朱元璋为何可以坐镇后方

同样都是由汉人建立的王朝 刘邦要御驾亲征而朱元璋为何可以坐镇后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4/3/8 15:34:57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刘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手下都有战将,为何朱元璋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刘邦却得亲自带兵?

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亲自来做。

在统一的路上,他们必须亲自带兵,或许他们身负主角光环,但他们自身并不清楚。只是刘邦在称帝后也经常需要御驾亲征,而朱元璋在称帝后,基本都在京城坐镇,出征则交给了将领,这其中原因是什么呢?

一、刘邦的统一之路借力较多

项羽、刘邦灭秦之后,项羽分封了十八路诸侯王,刘邦是为汉王,英布为九江王、田都为齐王等等。虽说当时项羽实力最强,但如果能联合众诸侯王的的力量,刘邦的胜算更大。

公元前205年,刘邦以项羽杀害楚怀王为借口,号召天下诸侯王征讨之。随即很多诸侯响应了刘邦,准备一同征讨项羽,这其中就有韩王信、魏王豹、常山王张耳等诸侯王。这次彭城之战刘邦输得很惨,但如果没有这些诸侯王的配合,刘邦或许会更惨。

公元前203年,刘邦采纳陈平张良的计策,撕毁和项羽的盟约,同韩信彭越一起合围项羽,这就是著名的垓下之围。韩信本就是在刘邦处起家,彭越也是刘邦盟友,而此次韩信和彭越并未按照约定出兵。

史料记载:

“汉王欲引而西归,用留侯、陈平计,乃进兵追项羽,至阳夏南止军,与齐王信、建成侯彭越期会而击楚军。”

韩信的事业主要依靠刘邦的平台,不过以当时的韩信的实力,完全有可能独自为战,而彭越虽说已经投靠了刘邦,但还是有些摇摆不定。于是刘邦只得提前说好战后分成,换言之,事成之后韩信、彭越都将获得大量封地,这才打动了韩信和彭越,同刘邦一起出兵。

这也很好理解,毕竟大家出来混也就是图个富贵,没有好处谁愿意给你冒风险。由于彭越、韩信等诸侯的加入,才把项羽围死在垓下,以刘邦本部的实力,很难完全覆灭项羽。所以说刘邦和朱元璋还是有所不同的,刘邦经常要借助盟友的力量,然而朱元璋基本上全是靠他自己。

刘邦终归还是登上了皇位,但那些异姓诸侯王便成了国家的隐患和威胁,这回帮手成了敌人,那么刘邦只得御驾亲征。

二、刘邦忌惮韩信的才能

韩信是刘邦手下头号战将,韩信曾经投靠项羽,并没有得到重用,才投奔了刘邦,在萧何的帮助下,成为大将军,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正是有韩信的帮助,刘邦才能成就大业,在刘邦统一的道路上,韩信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项羽把刘邦封到了蜀地,对此刘邦颇为不满,毕竟当时约定的是谁先入咸阳谁称王。只是项羽并没有落实,奈何技不如人,刘邦只能忍了。蜀地有天险做屏障,安全系数挺高,但刘邦的志向是征伐天下,就在这个时候上天给刘邦送来了韩信。

史料记载:

“八月,汉王举兵东出陈仓,定三秦。”

这位史上最强的军事奇才,不仅成功把汉军带了出来,还用计策平定了三秦地区,那就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命樊哙修补入蜀栈道,暗地中令部队从陈仓道出兵,打了对手一个措手不及,占据关中大部分地区。

从此之后韩信的战力愈发强悍,平灭魏国、攻取赵国,攻必取战必克,天下已无人是他韩信的对手。刘邦起初是非常兴奋的,韩信这种人才可遇而不求,但随着韩信战功的积累,刘邦对其忌惮也越发深刻。

韩信为人野心很大,并且极其擅于带兵,如果韩信自立为王,他刘邦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所以刘邦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史料记载:

“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脩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

公元前204年,刘邦直接跑到了赵国军营,自称汉王使者。当时张耳、韩信还没有起来,刘邦就直接进去夺走了韩信的兵符,由此可见,刘邦对韩信已经不再信任。如果刘邦对韩信绝对信任,而韩信也能真心实意帮刘邦统帅三军,那之后的战事刘邦大可不必亲临战阵。

事实上,韩信也有不小的野心,而刘邦疑心也很重,命中注定这两人早晚会分道扬镳。

三、朱元璋有大元帅徐达

刘邦拥有韩信,但刘邦不信任韩信,朱元璋则不同,徐达、常遇春是当时最杰出的军事将领,而他们都全心全意地帮朱元璋做事。三军易得,一将难求,尤其是像徐达这种帅才,更是百年难遇,偏偏好运的朱元璋的就碰到了。

韩信投奔刘邦的时候,刘邦已经是汉王了,而徐达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还在郭子兴军中牵马,一切才刚刚起步,从感情层面上,徐达和朱元璋要深得多。徐达刚毅勇武,擅于带兵,为人宽厚豁达,在军中威信甚高,朱元璋更是委以重任。

在攻伐陈友谅、张士诚的战争中,徐达也立下大功。朱元璋称帝后,依旧是依仗着徐达,几乎每次北伐,徐达都是以元帅之任出征。至正二十七年,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仅用一年时间,收复了燕云十六州,攻克大都,元朝灭亡。

洪武三年,徐达为征虏大将军,李文忠为副将军,出征北元,大败扩廓帖木儿、太尉蛮子。徐达戎马一生,为大明帝国立下赫赫战功,大明第一功臣非徐达莫属。

正是有徐达这种统帅形人才,并且君臣互相信任,朱元璋才敢于坐镇后方,把军事大权交出去,如若不然,他也必定会御驾亲征。当然,明初的名将也实在太多,冯胜、傅友德、蓝玉这种不可多得的人才都在朱元璋左右。

反观汉初,韩信、英布、彭越,他们能力虽强,但无法和刘邦同心同德,这其中刘邦也要负一定责任。

当然,刘邦最大的特点是能治人,灭秦之战他就是打酱油的,大仗都是项羽打的。但他能把一些专业人士笼络到自己身边,从而干掉了项羽。因为自己镇不住下面的大将,所以建立汉朝之后,又挨个杀掉了这些功臣。最后各地方再造反,或者匈奴进犯,他已无大将可用,只得御驾亲征。

朱元璋其实一开始也是亲自带兵打仗的,他可是从一个牵马的一路打到大元帅,在这个过程中,收了一群小弟。因为他镇得住这些小弟,而且在灭掉陈友谅之前,都是他亲自指挥战斗。后来的战斗,出于其他方面的考虑,朱元璋也就不再出头了。

两者也有不同,同样建立了汉朝和明朝后,刘邦是真的逼下面人造反了,朱元璋是故意说下面人造反了,目的也是为了杀掉这些对自家王朝构成威胁的大将。

只是没想到,真正对自家王朝构成威胁的并不是那些异姓王,而是自家子孙!

标签: 朱元璋刘邦

更多文章

  • 明代三大奸臣之一的严嵩,掌权20年贪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嵩,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就是明朝的严嵩,为明代三大奸臣之一,他的奸甚至是得到了史记的“认可”,自家财富一度比国家还要多,全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所得。严嵩踏入官场的第一步就是考取功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想来严嵩的才学也不会差,作为翰林院庶吉士,前途也算是一片光明了。可偏偏他生病了,只能是回家养着,闲

  •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为什么不给他改姓朱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沐英,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沐英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开国皇帝在众多历史皇帝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是真正的从底层发展起来的,期间甚至还做过和尚,不同于其他继承皇位的皇帝,他没有太大的政治信心,所以上位后将中央权力全部集中于自己手上,疑心也比他人来得更重,但对于

  • 三国第一美男战神,江东小霸王孙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策,三国

    谈到三国中的帅哥,大多数读者首先想到都是羽扇纶巾孔明,抑或白马银枪赵子龙,但其实在三国志中,真正的帅哥是孙策和周瑜。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与您盘点三国中的帅哥战神、江东小霸王孙策的英雄事迹。孙策的老爸是孙坚,就是那个打的董卓屁滚尿流的那位。不过孙坚死的很早,所以孙策小时候是没老爸的,他寄食于各诸侯

  • 刘肥有封地有势力,为何唯独不敢惹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肥,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肥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肥是刘邦娶吕雉为妻之前的私生子,因为非吕后所生,所以刘肥虽然是刘邦诸子中最年长,但却不是嫡子,无法继任帝位。不过刘邦对这个私生子还是不错的,立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余座城,凡是说齐语的百姓都归属齐王。在众多的汉家刘氏封国中,齐王刘肥

  • 盘点历史上四大外交家,他们最后下场分别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班超,东汉

    现在的人对古代人物的认识,一般集中在皇帝、名将、权臣以及女人身上,但是历史远远没这么简单,很多历史上的大牛人就因为职务原因而被历史忽略,比如外交家。但是这里就要盘点下历史上的四位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在这四位外交官中,有三位都有灭国之功,但也有一位死后被刨坟,现在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看看这四位外交家都

  • 洪宣娇的死因是什么?她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宣娇,清朝

    “天父”之女洪宣娇最后是怎么死的?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宣娇是西王萧朝贵之妻,原名杨云娇,洪秀全因其是“天父”之女而认她为妹。洪宣娇后来的结局存在着多种说法。洪宣娇本名杨云娇,广东花县人,但她与东王杨秀清并没有什么关系,更不是亲兄妹。洪宣娇参加太平天国

  • 喜塔腊氏身份卑微,为什么还能成为乾隆的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喜塔腊氏,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她出身低微,后成为乾隆皇帝的儿媳,生下一位大清皇帝。在现如今的社会,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都差不多,相比于古代女子,我们现代女子的地位升高了很多。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由于有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制度,所以我国古代女子的地位是特别低下的。在古代有着许多的封建思想

  • 诸葛亮没有刘备之后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都是败仗连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打败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对于诸葛亮,我们对他的印象大多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比如说草船借箭,借东风,甚至在他死后,也能吓得司马懿退兵。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用兵如神,仿佛天神下凡。可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不那么幸运了,败仗连连,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

  • 刘邦能建立汉朝靠的是什么?混到50岁依然一事无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

    你真的了解刘邦能建立汉朝,说明他才能杰出,为何混到50岁依然一事无成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当作让我们安于天命,接受现在的一起,不再胡乱折腾,也就是认命。生活在现代的我们,50岁或许不能折腾了,毕

  • 清朝衰败的责任真的都是嘉庆皇帝 至少三点隐患是他老爹留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乾隆,清朝

    对乾隆和清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799年的正月,已经是太上皇的乾隆驾崩,嘉庆皇帝正式掌权,大清也是从嘉庆皇帝开始明显走上了下坡路。嘉庆皇帝在清朝历代帝王中并不算拔尖,治国理正帝才能也不如乾隆皇帝。而恰恰此时的大清需要一个能够力挽狂澜的君主把大清从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