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导: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功勋盖世却不居功自傲

王导:东晋政权的奠基人之一,功勋盖世却不居功自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1265 更新时间:2024/3/8 15:35:01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王导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有关琅琊王氏,有两句脍炙人口的俗语。第一句是“王与马,共天下”;第二句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两句话是相当不得了的,第二句体现的是王家和谢家是当时一等一的豪族,而第一句就更厉害,在皇权至尊的时代,谁敢说哪个家族能和皇帝共治天下?就连皇室子弟自己要分一杯羹,可能都要面临皇帝本人的严厉制裁,别的姓氏的人就更别提啦。

然而,在东晋开国之初,事实却就是如此——建康的宫廷里有两个皇帝,坐着的叫司马睿,站着的叫王导。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说,坐着的那个,还真不一定如站着的那个说话管用。

这说的有点后来刘瑾和朱厚照之间的关系了,不过,司马睿还没有朱厚照那么混蛋,而王导不仅生理功能完好无损,人品也比明朝那个立皇帝要好得多,更关键的是,他所倚仗的并不全是皇权,还有他家族的权力。

这就牵涉到我们所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这是一个士族,是一个豪门望族说话算数的时代。

中华帝国的历史,如果按统治阶级来划分的话,大体可以分为三段——贵族地主时期,士族地主时期和庶族地主时期。贵族地主时期是秦汉,庶族地主时期是隋至清朝,而士族地主主导的年代,正是魏晋南北朝这近四百年的时间。

这些大族,依靠两汉之交的农业大发展逐渐成为了地主,有了经济基础;而在那个造纸术还没出现、印刷术更是没影儿的时代,想读书就必须家里有钱,这些大地主也就垄断了读书的权利。

而在哪朝哪代,做官的基本要求都是要能读书,这些垄断读书权利的地主家族从而也就垄断了仕途。至于其它运气比较好能读上书的寒门子弟,也不得不成为他们的弟子、学生或是女婿。而这些豪族自己更是反复联姻,最终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家族网。

这些豪族厉害到了什么程度呢?三国时期,袁绍之所以能在北方兴风作浪,就是因为背后有冀州豪族的支持;蜀汉之所以速兴骤亡,也是因为刘备诸葛亮等领导人不向益州士族妥协;东吴之所以在灭国之际还有无数人拼死抵抗,也是因为东吴政权向吴地士族彻底妥协的缘故。

而把这一切制度化的则是曹丕,尽管他的父亲生前已经意识到士族的强大并坚决予以镇压,他却向士族妥协,批准了陈平的九品中正制,规定以后选官必须根据家境出身。这不但将曹操一生的心血——唯才是举给倒进了垃圾桶,也为曹魏的短命埋下了伏笔。

曹丕再怎么向士族妥协,他也改变不了自己“赘阉遗丑”的身份。而当曹家政权传到第四代的时候,年纪尚小的小皇帝已经控制不了朝局,大权就落入到了温县豪族司马家族手里了。而士族们也非常乐意这位士族的代言人成为皇帝。

前面说过,为了对抗士族,司马炎布下了三招,结果还是失败,并且是比预想后果更完全的溃败。那么,到了东晋,就不能再犯当年司马炎的错误。政权,也必须由皇帝交出来,至少是和士族们一起分享。

因此,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实在是之前近百年的兜兜转转和试错所验证的最合适的权力分配方式。而所幸,王导也实在是不辱使命。

王导的上位,是有其必然性的。在他出现在历史舞台之前,琅琊王氏就已经是西晋朝堂上权倾一时的豪族了。王戎和王衍这对族兄弟先后出任三公,几乎贯穿了整个西晋的历史。而在衣冠南渡之后,王敦坐镇荆州,王澄出镇青州,与建康形成拱卫之势,在司马睿身边的王导,也就无可争议的成为了东晋第一重臣、开国第一丞相。

相当难得的是,尽管出身豪门,又见惯了洛阳的繁华,王导却依然克勤克俭,并且还劝说已经称自己为仲父、将自己比作萧何的司马睿也要勤俭节约:

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对曰:自魏氏以来,迄于太康之际,公卿世族,豪侈相高,政教陵迟,不遵法度,群公卿士,皆餍于安息,遂使人乘衅,有亏至道。然否终斯泰,天道之常。大王方立命世之勋,一匡九合,管仲乐毅,于是乎在,岂区区国臣所可拟议!

相比之下,被后世视作风流绝代的名相谢安,也还有着奢靡成风的毛病。像王导这样功勋盖世又知进退、避风头的人,实在可以称得上是无双国士。

而司马睿也是真的把王导当做了他的人生导师,在他眼里,王导就是他的诸葛亮(虽然他未必觉得自己是刘禅),甚至在登基的时候还拉着王导和自己同坐一起接受百官朝贺。毫无疑问,王导也拒绝了,并说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若太阳下同万物,苍生何由仰照!”

是啊,太阳如果跑到地面上,那苍生万物又靠谁普渡?只不过,包括司马睿在内的所有人都知道,彼时的东晋,真正的太阳未必是龙床上的司马睿,却很有可能是王导。

平心而论,倘若真的做皇帝的那个人是王导的话,也许东晋的命运会更好一些。因为他有着一切优秀的开国之君的素质:

他不仅要求皇帝勤俭节约,自己也是克己奉公,史书上说他“简素寡欲,仓无储谷,衣不重帛”;

他自己功勋盖世,却又绝不居功自傲,别人哪怕是开玩笑地给他说要加九锡,温文尔雅的他都要发怒,和对方断交;

他待人温和宽厚,却对北伐事业极其上心,绝不同于南渡的其他人等,还曾面对着因为家园沦陷哭哭啼啼的南渡士子们说过这样的名言:“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

因此,有着这样的能力、 背景的王导,还能忠心耿耿侍奉司马睿,以及他的儿子孙子三代皇帝二十年,就实在是一件极其令后人敬佩的事情了。

当然,温厚的人可以霸气外露,而哭泣的人也不一定就是懦夫。而那些哭泣的人的首领,就是王导的挚友、后来却因王导而死的周顗。

有关周顗,也有一句极其著名的话流传后世:“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这句话的主人,也是王导。有关周顗之死,是王丞相毕生最痛惜的一件事。

标签: 王导东晋

更多文章

  • 同样都是由汉人建立的王朝 刘邦要御驾亲征而朱元璋为何可以坐镇后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刘邦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朱元璋和刘邦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手下都有战将,为何朱元璋可以坐镇后方指挥,刘邦却得亲自带兵?刘邦和朱元璋都是从底层起家,刘邦最早是个泗水小亭长,朱元璋则只是个平民百姓。开创霸业的路上有无数艰难险阻,因为刘邦和朱元璋没有背景,没有资源,所有的一切都要

  • 明代三大奸臣之一的严嵩,掌权20年贪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严嵩,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说的就是明朝的严嵩,为明代三大奸臣之一,他的奸甚至是得到了史记的“认可”,自家财富一度比国家还要多,全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所得。严嵩踏入官场的第一步就是考取功名,能够通过科举考试,想来严嵩的才学也不会差,作为翰林院庶吉士,前途也算是一片光明了。可偏偏他生病了,只能是回家养着,闲

  • 沐英是朱元璋的养子,为什么不给他改姓朱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沐英,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沐英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明朝开国皇帝在众多历史皇帝中显得尤为突出,因为他是真正的从底层发展起来的,期间甚至还做过和尚,不同于其他继承皇位的皇帝,他没有太大的政治信心,所以上位后将中央权力全部集中于自己手上,疑心也比他人来得更重,但对于

  • 三国第一美男战神,江东小霸王孙策的一生有多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孙策,三国

    谈到三国中的帅哥,大多数读者首先想到都是羽扇纶巾孔明,抑或白马银枪赵子龙,但其实在三国志中,真正的帅哥是孙策和周瑜。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与您盘点三国中的帅哥战神、江东小霸王孙策的英雄事迹。孙策的老爸是孙坚,就是那个打的董卓屁滚尿流的那位。不过孙坚死的很早,所以孙策小时候是没老爸的,他寄食于各诸侯

  • 刘肥有封地有势力,为何唯独不敢惹妹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肥,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肥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肥是刘邦娶吕雉为妻之前的私生子,因为非吕后所生,所以刘肥虽然是刘邦诸子中最年长,但却不是嫡子,无法继任帝位。不过刘邦对这个私生子还是不错的,立刘肥为齐王,封地七十余座城,凡是说齐语的百姓都归属齐王。在众多的汉家刘氏封国中,齐王刘肥

  • 盘点历史上四大外交家,他们最后下场分别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班超,东汉

    现在的人对古代人物的认识,一般集中在皇帝、名将、权臣以及女人身上,但是历史远远没这么简单,很多历史上的大牛人就因为职务原因而被历史忽略,比如外交家。但是这里就要盘点下历史上的四位赫赫有名的外交家,在这四位外交官中,有三位都有灭国之功,但也有一位死后被刨坟,现在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来看看这四位外交家都

  • 洪宣娇的死因是什么?她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洪宣娇,清朝

    “天父”之女洪宣娇最后是怎么死的?和洪秀全是什么关系?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洪宣娇是西王萧朝贵之妻,原名杨云娇,洪秀全因其是“天父”之女而认她为妹。洪宣娇后来的结局存在着多种说法。洪宣娇本名杨云娇,广东花县人,但她与东王杨秀清并没有什么关系,更不是亲兄妹。洪宣娇参加太平天国

  • 喜塔腊氏身份卑微,为什么还能成为乾隆的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喜塔腊氏,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她出身低微,后成为乾隆皇帝的儿媳,生下一位大清皇帝。在现如今的社会,女性与男性在社会中的地位都差不多,相比于古代女子,我们现代女子的地位升高了很多。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由于有着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制度,所以我国古代女子的地位是特别低下的。在古代有着许多的封建思想

  • 诸葛亮没有刘备之后 诸葛亮打仗为什么都是败仗连连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诸葛亮

    很多人都不了解诸葛亮打败仗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对于诸葛亮,我们对他的印象大多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比如说草船借箭,借东风,甚至在他死后,也能吓得司马懿退兵。在刘备活着的时候,诸葛亮用兵如神,仿佛天神下凡。可是刘备死后,诸葛亮就开始不那么幸运了,败仗连连,这是为什么呢?今天让

  • 刘邦能建立汉朝靠的是什么?混到50岁依然一事无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刘邦,汉朝

    你真的了解刘邦能建立汉朝,说明他才能杰出,为何混到50岁依然一事无成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是什么意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当作让我们安于天命,接受现在的一起,不再胡乱折腾,也就是认命。生活在现代的我们,50岁或许不能折腾了,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