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用的是哪支军队?

揭秘: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用的是哪支军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3/15 13:09:56

说起红巾军,可能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红军我们都知道,但是,红巾军是个什么玩意呢?

说起白莲教,相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说起朱元璋,更是妇孺皆知了。在历史上,每一次起义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收拢人心,或身份正统,或为天下而生。而红巾军打出的旗号就是白莲教,红巾军通过白莲教招揽了数以万计的将士,正是白莲教的成立,使得红巾军这一小簇星星之火得以燎原。

而且,红巾军的一系列动作,还为朱元璋扫清了统一天下的诸多障碍,可以说,没有红巾军便没有大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和大家好好聊一聊红巾军。

元顺帝继位之后,元朝的状况急转直下。一方面自然灾害频发,元顺帝只知享乐;另一方面蒙古贵族阶级不计后果,欺压中原百姓,官方法律混乱不堪,遭到了肆意的践踏。在这样艰难的形势下,一个走投无路的私塾先生韩山童揭竿而起,拼出了一条生路。

受到其祖爷爷的影响,他想到了通过白莲教来收买人心。其实,古代的人想法很简单,只要活下去就可以。但可惜的是,那些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的蒙古贵族,却显然不会在意这些蝼蚁的想法。因此,绝望的人们尽管对白莲教将信将疑,但却愿意拼尽全力去争取一线希望。

韩山童抓住了普通百姓的心理,四处宣扬道:“天下即将大乱,明王即将出世。”而且,他还给自己加了一个宋徽宗孙子的光环,笼络了刘福通、韩咬住、罗文素、王显忠等人。

公元1351年,黄河再次决堤,洪水泛滥,难民涌动,韩山童意识到时机来了。

因为,朝廷征召了15万的青壮年,在两万士兵的监督下挖掘自阳青村到白茅口的黄河故道,所以,韩山童便借鉴老一辈“造反专家”的经验,巧妙地制造了一个舆论基础。之后,那些被逼来干活的农民在工地上挖出了事先埋好的刻着“修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的石人。

都知道,古代百姓蒙昧,一时之间人心浮动,秩序混乱不堪。因此,韩山童趁此时机聚集了数千人,歃血为盟,烹羊宰牛,祭祀神灵,祈求上天保佑义军。不久之后,韩山童暗中称王,但可惜的是,还没高兴几天就被颍上县的县令派人暗杀了。

后来,刘福通临危受命,一边找出了害死韩山童的凶犯悉数处死,另一边四处召集人马。就这样,头裹红巾的起义军成立了,并立刻投入到了战斗之中。消息传出之后,不仅开掘黄河故道的民工纷纷来投,连全国各地的百姓都纷纷裹上红巾,拉起了队伍,积极与元军斗争。

在很短的时间里,红巾军的人数就达到了数十万人。公元1355年,刘福通拥立韩山童的儿子为“小明王”,建号“大宋”。

两年后,刘福通兵分三路,攻打元朝全境,企图一举毁灭大元朝,摧毁蒙古贵族的统治。

公元1358年,刘福通攻克了今天的河南开封,建立都城。此时,捷报频传,四处开花,眼看着就要成功推翻元朝的统治。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兵力太过分散,管理混乱,起义军内部明争暗斗。此外,朱元璋彻底背叛了革命,使得起义军一夜之间如同丧家之犬一般四处奔逃。

更有甚者,起义军的灵魂领袖刘福通惨遭杀害。最终,公元1363年,红巾军政权彻底覆灭。红巾军的反抗坚持了12年,十二年的战争成为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使得元朝的力量被耗尽,让朱元璋占了便宜。其实,红巾军能够坚持十几年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们在打下的地盘上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为军队做好了充分的后勤保障。仅仅是刘福通的手下毛贵,他不仅在山东济南招揽了大量人才,大力发展农业,还屯了三百多亩良田,使军队能安心战斗。

然而,在这些人的领导下,为什么红巾军还是失败了呢?

说到底,还是力量不能得到整合的原因。

都知道,红巾军分为三路:

一路、由关先生等人领导攻克上都,直达辽东和朝鲜人民有了友好关系;

二路、由白不信率领前往关中;

三路、直下山东,占领了长江中游地区。

从效果来看,红巾军的战略战术是正确的,且取得了不错的成就。如果南北力量能通力合作的话,那统一中原也不是不可能。但可惜红巾军分布过于分散,且内部争斗不断,使皇觉寺的游方僧人朱元璋借助郭子兴势力,在一群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刘基等人的辅助下背叛了红巾军,并以此为契机创建了大明朝。

那么,黄巾军起义有何意义呢?

元顺帝继位后,对汉人极为歧视。公元1334年,顺帝颁布法令,蒙古人、色目人犯罪以家法处置,汉人、南人犯盗窃罪由官府定罪。同年七月,再次下诏蒙古人盗窃免刺,显然是优待蒙古贵族的法令。次年,下令停止科举考试,断了中原儒生的仕途,引起了众人的仇视。

后来,伯颜进言杀了张、王、刘、李、赵姓汉人。因为,这些人占了汉人姓氏的一半,杀了他们汉人就没有力量造反了,幸亏顺帝觉得此计过于狠毒没有采用。但是,蒙古贵族还是拥有非常优厚的特权,因为,所有官员都由蒙古人、色目人担任,使汉人、南人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在这样的情况下,红巾军带领着广大受苦受难的穷苦老百姓奋起反抗,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且大力发展根据地,使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

从军事意义上来说,红巾军的活动沉重打击了蒙古贵族的势力,极大地削弱了甚至耗尽了元朝的有生力量;从政治意义上来说,红巾军起义为朱元璋建立大明朝扫清了诸多障碍,包括蒙古贵族的势力、地主阶级的势力等等。可以说,没有红巾军,便没有后来的大明朝。

标签: 朱元璋明朝

更多文章

  • 唐玄宗为什么要杀高仙芝?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为什么要杀高仙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唐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可是直到唐玄宗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这其实和唐玄宗的猜疑之心离不开关系,他听信谗言枉杀大将,失去固国之根本。高仙芝唐

  • 屈突通为什么会被称为万寿无疆式的人物?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突通,隋朝

    对屈突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记得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有一部小说,作者是谁忘了,反正不是金庸就是古龙,要不就是梁羽生。这部小说里面有一个人物,武功一般般,但是每次干仗都躲得远远的。江湖中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万寿无疆”,原因是大家笑他打架都躲开了,肯定打不死,所以

  • 汉献帝被逼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迎回汉献帝而是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汉献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汉献帝已经没用了,没有利用价值了。刘备哪有那么傻,自己幸幸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打下来一片江山,结果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换你肯定也不愿意啊。诚然,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

  • 吕蒙夺取荆州之后,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蒙,三国

    你们知道吕蒙夺取荆州之后,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荆州后方兵力空虚之际,孙权派吕蒙带领军队袭取荆州。关羽知道消息后,立即回师,却被吕蒙数次击败,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将士俘获后杀害。实际上,吕蒙已经得到了刘备占有的荆州土地,为什么非要杀

  •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是谁?是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这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话说赤壁之战期间,诸葛亮领受周瑜的军令,要在三日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用几十只草船“借来”十万支箭。“草船借箭

  • 臣子曾割肉给皇子吃,皇子登基后把大臣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介之推,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介之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忠诚,一直是古代文人们最为崇尚的一种品格之一。历代评价一个人,总会评价这个人是否忠君爱国。而古达忠诚的体现,就在于当君主陷入麻烦,遇到困难时,臣子如何帮助君主度过难关,任务完成得越出色,忠诚度越高。春秋时期,总是战乱不断,征伐

  • 杨坚到底有多丑?头上生角、遍体龙鳞,差点被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坚,隋朝

    杨坚到底有多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就历史成就和对帝国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言,此人的功绩远超秦始皇、汉武帝,绝对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千古一帝”在出生时由于长相过于丑陋,竟然差点被抛弃。这位无比传奇的帝王,便是隋文帝杨坚

  • 苏轼后半生颠沛流离,揭秘他在历史上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轼,宋朝

    对苏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轼的人生经历(大起大落,一路波折)唐宋八大家里,三苏父子的地位甚高,他们对于宋代诗词的影响也是深久长远的。苏洵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苏轼,小儿子苏辙。后来被人成为三苏。老父亲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开始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之旅。那年

  • 乾隆为什么没处死讷亲?跟傅恒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乾隆,清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为什么没处死讷亲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乾隆在位时间较长,所以他身边的大臣很多,哪怕是身份最高的军机大臣,也多达几十个,有一个大臣,他曾经深得雍正和乾隆两位帝王的信任,但最终被乾隆赐死。此人名为讷亲,曾是首席军机大臣,也是带兵的将军。乾隆新君继

  • 李云为什么会上梁山?征方腊被马踩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李云,宋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青眼虎李云做梦都没想到,徒弟朱富竟然勾结梁山贼寇,将他自己逼上梁山。李云在山东沂州沂水县担任捕盗缉贼的都头,因其相貌与众不同,生得“面阔眉浓须鬓赤,双睛碧绿似番人”,所以江湖人称“青眼虎”。只因黑旋风李逵,回沂水县老家接回老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