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逵:从底层士兵到左武卫大将军,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

郭逵:从底层士兵到左武卫大将军,为北宋立下汗马功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937 更新时间:2024/1/6 5:43:31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郭逵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我国宋代,有着这样一位将领,他从底层的士兵、低级武官一直当到左武卫大将军,为北宋立下了汗马功劳。因为姓郭,他被与武则天时的大将、宰相郭元振、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合称为"三郭",又因为和狄青大体处于同时代,他也与之齐名,被后人推崇。这位一生不凡,受到许多赞誉的名将便是郭逵。

乾兴元年(1022),郭逵出生于洛阳,其先祖本是河北钜鹿人氏,在北宋初年先是迁徙到京城汴梁,后来又在洛阳去世,后人便居住在了洛阳。据《宋史》记载,郭逵为人"幼慷慨,喜兵学",从小就展现出了豪爽的性格和对军事的喜爱。于是长大后,他投身军营,在重文轻武的宋朝毅然选择了相对而言更加艰难的道路。

很快,郭逵迎来了升迁,但这是因为其父曾在朝中任职,他受其恩荫得以被封北班殿侍。后来宋夏战争爆发,郭逵担任延州西路都巡检使的兄长郭遵壮烈捐躯,朝廷又抚恤郭逵,升迁其为三班奉职。当时,郭逵属于一代名臣范仲淹的部下,范仲淹对这个豁达豪爽的后生十分欣赏,常常"勉以问学",对其大加培养。

不久后,朝廷准备攻打西夏,出兵灵武,郭逵对此判断道:"地远而食不继,城大而兵不多,未见其利。"结果,朝廷派出的任福果然遭遇了重大失败而全军覆没,此后人们便对郭逵的远见十分佩服。依靠着优异的表现,郭逵被陈执中引为自己麾下的驻泊将,一次众将议论当时的良将,大家都说是葛怀敏,但郭逵却给出了不同的意见。

为人耿直的郭逵直抒己见,说道:"怀敏易与尔,他日必败朝廷事。"听到这话,陈执中有些不满,但仅仅过了几天,他又认真询问为何郭逵能够做出这样的判断,郭逵回答:"喜功徼幸,徒勇无谋,可禽也。"听完这话,陈执中夸赞道:"君真知兵",这是因为就在几天前,被众人推崇的葛怀敏兵败身亡,这又一次体现了郭逵的远见。

在陈执中的推荐下,郭逵升任真定兵马监押。上任不久,不远的保州爆发了叛乱郭逵前往平定,恰好叛乱者之一的侍其臻曾与他一起在范仲淹麾下做事,于是郭逵径直来到城下,"示以旧所佩紫囊"。

这张亲情牌打动了侍其臻,再加上郭逵以自己的性命保证投降后不会被加害,保州之乱很快便平定,郭逵也"论功加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

郭逵慢慢积累功勋和资历,在军中也是稳步升迁,但缺少在战场上的大功使得他一直没能登上高位。嘉祐初年,他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建功立业的机会,当时,湖北的彭仕羲宣布叛宋,郭逵受命前去征讨。因为当地地形复杂,郭逵先是俘虏了彭仕羲的手下,以其为向导"尽平诸隘,遂破其所居桃花州",逼得彭仕羲仓皇逃窜,余众都被收编。

郭逵几乎可以说是一战成名,在平定彭仕羲后,他多次升迁,逐渐进入了高级将领的行列。治平四年(1067),宋军攻下了绥州,但朝中都认为绥州食之无味,主张将其放弃,宋神宗听罢下达了焚烧绥州的诏书。郭逵虽然收到诏书,但却认为绥州不应放弃而不予实行,此时西夏提出用塞门、安远两座要塞换取绥州,但郭逵害怕这是欺诈,因此坚持先交要塞,西夏果然反悔,于是宋朝得以保留绥州。

立下这样的功绩,宋神宗喜出望外,亲自下诏褒奖道:"渊谋秘略,悉中事机。有臣如此,朕无西顾之忧矣。"

熙宁八年(1075),越南李朝南上侵扰宋朝边境,郭逵挂帅出征,很快就根据实际状况制定了先擒越南主要谋士刘应纪,令敌军丧失主心骨的作战方针,并成功将其实施,此外,郭逵还联合越南周边的诸国,与宋军一同作战,最终在数月之内便逼得李仁宗李乾德主动请降。

然而,回到朝中的郭逵却因为没能夺取交州全境而将其贬官,被贬的郭逵一口气在家中闲居了十年,天天读书写字陶冶情操。

宋哲宗继位后,多次任命郭逵,但郭逵以年老为由不愿做官,最终于元祐三年(1088)病逝在故乡洛阳,朝廷追封其为雄武军节度使、司空,算是对他数十年军旅生涯的嘉奖和表彰。

标签: 郭逵宋朝

更多文章

  • 永淳公主的驸马爷是谁?他为什么是个秃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永淳公主,明朝

    永淳公主的驸马爷是谁?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淳公主,明孝宗极尽宠爱的女儿,却被自己的哥哥,千挑万选,选了个秃子,做女婿。永淳公主十五、六岁的时候,她的哥哥,也就是明世宗嘉靖为她挑女婿。把名单送给明世宗后,明世宗挑挑看看,这个长得丑,那个没文采,挑来挑去,眼前一

  • 揭秘:朱元璋打江山的时候用的是哪支军队?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朱元璋,明朝

    说起红巾军,可能很多人都是一头雾水,红军我们都知道,但是,红巾军是个什么玩意呢?说起白莲教,相信没有几个人不知道,说起朱元璋,更是妇孺皆知了。在历史上,每一次起义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收拢人心,或身份正统,或为天下而生。而红巾军打出的旗号就是白莲教,红巾军通过白莲教招揽了数以万计的将士,正是白莲教的成立

  • 唐玄宗为什么要杀高仙芝?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玄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唐玄宗为什么要杀高仙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都知道唐朝是公认的中国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可是直到唐玄宗开创了万邦来朝的开元盛世后,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导致国力渐衰。这其实和唐玄宗的猜疑之心离不开关系,他听信谗言枉杀大将,失去固国之根本。高仙芝唐

  • 屈突通为什么会被称为万寿无疆式的人物?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屈突通,隋朝

    对屈突通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记得小时候看武侠小说,有一部小说,作者是谁忘了,反正不是金庸就是古龙,要不就是梁羽生。这部小说里面有一个人物,武功一般般,但是每次干仗都躲得远远的。江湖中人送给他一个外号“万寿无疆”,原因是大家笑他打架都躲开了,肯定打不死,所以

  • 汉献帝被逼退位之后 刘备为什么不迎回汉献帝而是自己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备,汉献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和汉献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因为汉献帝已经没用了,没有利用价值了。刘备哪有那么傻,自己幸幸苦苦奋斗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打下来一片江山,结果却是在为他人做嫁衣,换你肯定也不愿意啊。诚然,在三国乱世的前期,汉献帝的政治价值是极高的。谁能够拥有皇帝,谁

  • 吕蒙夺取荆州之后,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吕蒙,三国

    你们知道吕蒙夺取荆州之后,为什么还要赶尽杀绝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荆州后方兵力空虚之际,孙权派吕蒙带领军队袭取荆州。关羽知道消息后,立即回师,却被吕蒙数次击败,最终败走麦城,被东吴将士俘获后杀害。实际上,吕蒙已经得到了刘备占有的荆州土地,为什么非要杀

  • 历史上“草船借箭”的人是谁?是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草船借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个非常精彩的故事,这就是诸葛亮“草船借箭”。话说赤壁之战期间,诸葛亮领受周瑜的军令,要在三日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在鲁肃的帮助下,利用曹操多疑的性格,用几十只草船“借来”十万支箭。“草船借箭

  • 臣子曾割肉给皇子吃,皇子登基后把大臣处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介之推,春秋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介之推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忠诚,一直是古代文人们最为崇尚的一种品格之一。历代评价一个人,总会评价这个人是否忠君爱国。而古达忠诚的体现,就在于当君主陷入麻烦,遇到困难时,臣子如何帮助君主度过难关,任务完成得越出色,忠诚度越高。春秋时期,总是战乱不断,征伐

  • 杨坚到底有多丑?头上生角、遍体龙鳞,差点被扔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杨坚,隋朝

    杨坚到底有多丑。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就历史成就和对帝国的持续、健康发展而言,此人的功绩远超秦始皇、汉武帝,绝对配得上“千古一帝”的称号。可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千古一帝”在出生时由于长相过于丑陋,竟然差点被抛弃。这位无比传奇的帝王,便是隋文帝杨坚

  • 苏轼后半生颠沛流离,揭秘他在历史上的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苏轼,宋朝

    对苏轼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苏轼的人生经历(大起大落,一路波折)唐宋八大家里,三苏父子的地位甚高,他们对于宋代诗词的影响也是深久长远的。苏洵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苏轼,小儿子苏辙。后来被人成为三苏。老父亲苏洵带着两个儿子进京赶考,开始了他们不平凡的人生之旅。那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