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66 更新时间:2024/2/9 18:13:54

关羽本有机会撤退为何败走麦城?

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下令让身在荆州的关羽出兵北上。当时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便想乘胜追击,关羽一开始的确气势如虹,屡战屡胜,但他万万没想到孙权在背后向他捅了一刀。不过关羽是前方将领,他没想到为何刘备、诸葛亮等人也都没想到呢?实际上这是刘备自己犯下的失误,关羽也稍微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他本有机会撤出,但最终却被困麦城,好不容易拿下的荆州就这样失守了。

关羽是三国历史上话题最热门的人物之一,在三国的历史中,关羽的故事精彩纷呈,产生了很多典故或成语故事,比如有:桃园三结义、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水淹七军、刮骨疗毒、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等等。

关羽最后一个故事——大意失荆州,也是很多喜爱关羽的读者最惋惜的一个故事,总为这位“武圣”叹息,辉煌一生的他,却没想到是这么一个结局。

对于关羽在荆州败亡,最终落了个身首异处,也让很多读者对此进行了很多探索,英勇一世的关羽为何会在刚刚“水淹七军”威震华夏之后,就迅速败亡了?

于是,后代的历史学者、三国爱好者们纷纷开始了各种各样的猜测,一般主流的看法是:关羽自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出兵后,开始一直顺风顺水,但是到十一月后,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曹操方面突然反攻,而东吴的孙权又在背后突袭,两个突然,不仅令前线的关羽猝不及防,也令大后方的刘备来不及援手,最终导致关羽败亡。

刘备来不及派救兵也可算是原因之一,但这并非是解答关羽败亡的主因。

襄樊战役,曹操几乎是全国动员,将所有能调动的主力尽数派往前线;孙权偷袭荆州,也是拼尽了全力。而关羽却是始终率领荆州的兵马孤军抗敌,可谓是以一军之力对抗“全国之力”。

其实,关羽军队从十月开始就已经显出颓势,他率军猛攻樊城三个月,却久攻不下,后面随着曹军的援兵陆续赶到前线,关羽水淹七军后的兵力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我们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关羽的荆州军总兵力大致在四万左右,他能带到前线的至多是三万左右,仅靠这些兵力,对付曹仁于禁所部,或许还占优势,但随着曹军源源不断的集结南下,关羽纵有再大的本领,恐怕也是难以对抗了。

关羽打了三个月的北伐,却一直没见刘备派兵来援,这种种迹象表明,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目标只是襄阳、樊城,范围仅限于此,而不是准备率军长驱直入攻取洛阳等地。

关羽之前“水淹七军”,一时威震华夏,他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也大大出乎了刘备方面的预料,大概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导致不论是远在蜀中的刘备,还是江陵的关羽,他们都认为以关羽现有的兵力对付曹仁绰绰有余,所以,刘备一直没有派兵增援。

谁能想到,战争一打起来,不是以个人的想法而能左右的,曹仁在前线的固守,曹操不断派兵驰援襄樊战场,让关羽越打越吃力。

关羽这才派人联络上庸的刘封孟达,请他们派兵增援。但是,这只是关羽自己的临时起意,而并非蜀国的君主刘备的旨意,刘封、孟达当时并不统属于关羽,又未接到刘备的命令,拒绝出兵,也很正常。

即使如此,关羽在前线对抗曹军也还不至于迅速溃败,而导致关羽溃败如此迅速,主因自然是蜀汉的盟军、东吴孙权突然的不宣而战,直接从背后端了关羽的老窝——荆州。

其实,关羽的死,他自己也是难咎其责的,他错就错在没看清大势:荆州在当时一直是一个未被点燃火药桶。

并且,关羽也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和能力,主动挑起这场战争,最终把自己也搭了进去,并间接地导致了刘备的国力大损。

荆州有多重要?对刘备一方来说,占据荆州,才能保巫山之险;而盘踞东南的孙权若占据荆州,才能“全据长江”;曹操一方也希望能得到荆州,才能确保襄阳,进而保证中原的安全。

关羽主动出击襄樊,是曹操当时重点设防的战略要地。对曹、刘、孙三家来说,荆州、襄阳是最敏感的地带,牵一发而动全身。

襄阳,是曹操的必守之地,江陵,又是孙权的必争之地。三国争霸的历史,在荆州,这种态势又体现的最为鲜明,任何一方的行动,都必然会引发另外两方的激烈反应。

关羽据守着令孙权朝思暮想的江陵,又去主动攻击曹操必保的襄阳,必然会招致这两家的联合反扑。说关羽自己主动点燃了一个巨大的火药桶,毫不为过!

曹操、刘备、孙权三方在荆州附近属于三足鼎立,也可看做是三国鼎立的一个缩影,以关羽所部的兵力,自守有余,主动采取进攻一方则略显单薄,他以数万兵力欲想挺进中原,若无西线的蜀军配合北伐,难有胜算。

同时,令关羽万万没想到的是,友军竟然会化友为敌,所以说,从关羽出师北伐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悲剧的结局。

实际上,刘备对关羽的丢失荆州,也是耿耿于怀的,以至于在关羽被杀后,刘备对这位二弟的去世并未表现出过分悲痛,而且,已经称帝的刘备居然没有给关羽一个谥号!

要知道,当初副军师庞统死时,刘备不仅痛哭流涕,还很快就给了庞统一个谥号——靖侯。法正去世后,刘备也是悲痛万分,提起法正就流泪,而且也给了一个谥号——翼侯。

刘备唯独对关羽,却始终没有给一个谥号。直到蜀汉政权灭亡前夕,后主刘禅才给他的二叔追封了一个谥号,而此时已经距离关羽阵亡过去了四十年。

而且,这个谥号,还不是一个什么好谥号——壮缪侯,明显带有贬义的一个谥号,刘禅作为一个晚辈,却给关羽一个带有批评的谥号,这明显是代表了蜀汉官方的态度。

标签: 三国项羽

更多文章

  • 刘琦是真的被刘备害死的吗 刘备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琦,刘备

    还不知道:大公子刘琦是刘备害死的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表示不背这个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将刘琦刻画成了软弱贤良之人,但历史上的刘琦不仅有野心,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实力。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很多时候都会感觉刘琦是刘备的小弟,其实不然,他和刘备的关

  • 司马懿手握重兵始终没有造反 他到底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曹魏

    还不知道:司马懿为什么临死前才造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称帝,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受到曹丕的重用,多次领兵抵御蜀汉北伐,手握重兵的司马懿却始终没有在此时造反,他在害怕什么。第一:曹丕称帝时,司马懿是非常害怕的,因为曹丕和曹操的性格

  • 陈平能够经历三朝而不倒 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平,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良是刘邦身边的首席谋士,除了张良以外刘邦还有一位谋士,他与刘邦非亲非故,既不是同乡也不是老同事,可是却成为刘邦最信任的人,最后历经三朝不倒。西汉的开国功臣几乎受到刘邦的猜忌,连刘邦的老同事、老同乡、铁哥们萧何也不例外,萧何曾

  • 李承乾明明是太子为何还要谋反?李世民是如何将儿子逼得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世民,李承乾

    李承乾为什么造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李承乾的一生再次说明一个千古不易的道理:太子不能做太久。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打小就十分受宠,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承乾”,史书记载这一命名取自承乾宫,但皇室家族,一举一动,皆有深意,岂是随随便便给的。李世民继位后,马上立李承乾为太子,

  • 清朝时期两大官位最高的汉臣,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廷玉,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张廷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廷玉,康熙年间的进士,因为父亲张英就是大学士,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做事谨慎,举止沉稳。虽然是汉人却精通满语,得到了康熙的赏识而得以到南书房工作,因为办事勤勉,对待皇帝既恭敬又谦逊,做任何事都首先做到先考虑皇帝的利益,从不掺杂自

  • 赵构选太子到底用了什么奇葩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构,宋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赵构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有了备选人,大臣们不着急了,至于选谁就全交给赵构了。赵构对两个孩子倒没有偏颇,同样的疼爱相同的成长道路,父子三人一同生活了二十来年,两个孩子渐渐成长为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人。赵昚人生聪明,也颇有城府,他看不惯秦桧的专横,但从来不表现出来。赵琢更乖巧,深受

  • 贾昌:唐朝13岁斗鸡神童,皇帝贵妃恩宠他四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贾昌,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贾昌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在李隆基还是王爷的时候,对斗鸡这个游戏就尤其痴迷,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胜过爱美人。有书记载: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直接下诏,在宫中建起了皇家鸡坊,还令人从各地搜寻到上千只雄鸡。交给五百名六军小儿进行饲养驯

  • 毛遂是怎么靠一张嘴就说服楚王联合抗秦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毛遂,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毛遂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长平之战后,秦国又迅速的卷土重来攻打赵国,赵国当时因为之前的长平之战元气大伤,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强大的秦国军队,赵国已经提前看清了局势,知道如果单单依靠自己来抵抗秦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就需要借助外力。于是赵王就想让当时的相国平原君去向

  • 东汉末年最后的军魂!傅燮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傅燮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傅燮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公元187年,黄巾起义已经发生三年,东汉政权早已陷入风雨飘摇之际。北地风起云涌,战乱不断。这年羌胡进攻边城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守城将领孤军奋战,致死不休。连续数日苦战后,城池旦夕可破,此时数千胡人骑兵,居然在城破前,下马顿首,哭泣恳求。他们不是为了战斗

  • 他是三国时期最坑的谋士 叫谁主公谁就得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郭图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郭图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东汉末年,战乱不断,各股势力群起,其中最突出的三股势力便是魏蜀吴,不得不说,他们三国能够成为其中的佼佼者,离不开身边的谋士。在乱世之中,有一个厉害的谋士真的很重要,如果遇到一个很坑的谋士,那就只能灭亡了。在三国时,就有这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