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出师表》诸葛亮为什么要提向宠?向宠是什么人?

《出师表》诸葛亮为什么要提向宠?向宠是什么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4970 更新时间:2024/1/2 7:33:27

诸葛亮出师表中提到的向宠怎么样?

《出师表》作为诸葛亮向刘禅谏言的上表文章,里面写了很多自己的心里话,他自然是希望刘禅能够很好地处理内政,治理好这个国家,所以会向刘禅推荐很多有用的人才,但是有很多后世所熟知的人物却并没有被诸葛亮提到,反而有一个很多人并不熟悉的向宠,这个人是谁,为什么会被诸葛亮提到夸赞?为什么诸葛亮没有说别的那些例如赵云魏延呢?

1.向宠仕途刚刚起步,而赵云和魏延早已得到重用,功成名就

向宠是蜀汉著名学者向朗侄儿,他谦逊有礼,品行很好,对军事也通晓畅达。可是,他比较低调,名声不显,好对人没有听说过向宠。向宠刚开始只是刘备的牙门将,他的仕途也是刚刚起步不久。公元227年,诸葛亮发现向宠是一个人才,并重用他,提拔为中领军。

中领军是非常重要的职位,掌管宫廷禁军,负责保卫皇帝安危,还负责选拔武将,考核武将升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职位,相当于把皇帝的性命,交给了他,不是亲信之人,是不会担任的。

而赵云和魏延早已是声名鹊起的大将了,不但在蜀汉身居高位,即使到了曹魏、东吴,提起赵云和魏延,也是如雷贯耳。如赵云长坂坡救出甘夫人和小主人阿斗、汉水之战勇闯曹营救出黄忠等等这一件件、一桩桩大事件,早已令敌人闻风丧胆了。魏延也不差,他于公元211年,跟随刘备入川作战,久经沙场,打了不知道有多少硬仗、恶战。公元219年,刘备称汉中王时,魏延凭借自己的战功,被封为汉中太守。

2.向宠官拜中部督(中领军),负责宫廷守卫

建兴元年(公元223年),刘备病逝白帝城,后主刘禅即位,他封向宠为都亭侯,不久又拜其为中部督,负责宫廷禁军。古代一个国家的军队,主要分为两部分,即边防军和京城禁军。边防军负责守卫边关,在出征时,跟随主帅,征战沙场。而京城禁军,一般不会外出,去战场厮杀,他们属于一群训练有素,却很少上战场的“精锐军队”。

同理,将领有分这两类,如魏延、王平就是上阵杀敌的大将,而向宠就是负责保护京城,负责京城治安,保护皇宫的禁军将领。赵云当年也是负责保护刘备家眷的,只是在后来,才逐渐转向前线杀敌的。《三国志·

向朗传》中记载如下:

建兴元年封都亭侯,后为中部督,典宿卫兵。

3.向宠确实有本事,曾受到先主刘备的称赞

建兴五年(公元227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前夕,给刘禅的《出师表》中,特意举荐向宠,认为他“性行淑均,晓畅军事”,可以重用他。诸葛亮给向宠的“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这八个字评价,非常客观公正,说明向宠是一个能够品行和业务都非常好的可造之才。这不是诸葛亮一个人主观判断,认为向宠是一个有本事的大将,慧眼识人的刘备,就称赞过向宠是一个有才能的人。

当年刘备倾国之力伐吴,为关羽报仇,被东吴陆逊火攻,不幸遭到夷陵惨败。刘备的军队大部分遭受重创,几乎溃不成军,各营都损失惨重,只有向宠的军队完好无损。从这一点,向宠令刘备刮目相看,不吝词语,赞赏了他。《三国志·向朗传》中相关记载如下:

先主时为牙门将。秭归之败,宠营特完。

连刘禅之父刘备也大加赞赏向宠,“相父”诸葛亮也大力推荐,刘禅没道理不重用他。

总结:诸葛亮能够在蜀汉前线,放心大胆地杀敌,克服中原,为复兴汉室江山奋斗,多亏了向宠稳定后方。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诸葛亮也无法全心全意在前方和司马懿周旋。因此,诸葛亮才在出师表中,重点提到了向宠,建议刘禅重用他,不要怀疑他。诸葛亮在《出师表》的最后一句话“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令人潸然泪下。

延熙三年(公元240年),蜀汉蛮夷发生叛乱,向宠作为大将,义不容辞率军前往平定,不幸的是在混战中身亡。他的部下得知向宠战死后,拼命冲杀,把向宠的遗体夺回,送回成都安葬。向宠这么一个优秀的人才,因公殉职,不得不说这是蜀汉的一大损失,一大悲哀。

标签: 三国向宠

更多文章

  • 关羽败走麦城是高估了自己?关羽没想到的竟然是这件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三国,项羽

    关羽本有机会撤退为何败走麦城?刘备进位汉中王以后,下令让身在荆州的关羽出兵北上。当时刘备在汉中之战击败曹操,便想乘胜追击,关羽一开始的确气势如虹,屡战屡胜,但他万万没想到孙权在背后向他捅了一刀。不过关羽是前方将领,他没想到为何刘备、诸葛亮等人也都没想到呢?实际上这是刘备自己犯下的失误,关羽也稍微高估

  • 刘琦是真的被刘备害死的吗 刘备表示这个锅我不背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琦,刘备

    还不知道:大公子刘琦是刘备害死的吗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表示不背这个锅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将刘琦刻画成了软弱贤良之人,但历史上的刘琦不仅有野心,而且还拥有一定的实力。我们在阅读《三国演义》时,很多时候都会感觉刘琦是刘备的小弟,其实不然,他和刘备的关

  • 司马懿手握重兵始终没有造反 他到底在害怕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司马懿,曹魏

    还不知道:司马懿为什么临死前才造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曹操去世后,魏文帝曹丕称帝,司马懿作为托孤大臣,受到曹丕的重用,多次领兵抵御蜀汉北伐,手握重兵的司马懿却始终没有在此时造反,他在害怕什么。第一:曹丕称帝时,司马懿是非常害怕的,因为曹丕和曹操的性格

  • 陈平能够经历三朝而不倒 他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陈平,西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陈平,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张良是刘邦身边的首席谋士,除了张良以外刘邦还有一位谋士,他与刘邦非亲非故,既不是同乡也不是老同事,可是却成为刘邦最信任的人,最后历经三朝不倒。西汉的开国功臣几乎受到刘邦的猜忌,连刘邦的老同事、老同乡、铁哥们萧何也不例外,萧何曾

  • 李承乾明明是太子为何还要谋反?李世民是如何将儿子逼得造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朝,李世民,李承乾

    李承乾为什么造反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李承乾的一生再次说明一个千古不易的道理:太子不能做太久。作为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打小就十分受宠,从名字就能看出来“承乾”,史书记载这一命名取自承乾宫,但皇室家族,一举一动,皆有深意,岂是随随便便给的。李世民继位后,马上立李承乾为太子,

  • 清朝时期两大官位最高的汉臣,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廷玉,清朝

    大家好,我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说起张廷玉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张廷玉,康熙年间的进士,因为父亲张英就是大学士,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做事谨慎,举止沉稳。虽然是汉人却精通满语,得到了康熙的赏识而得以到南书房工作,因为办事勤勉,对待皇帝既恭敬又谦逊,做任何事都首先做到先考虑皇帝的利益,从不掺杂自

  • 赵构选太子到底用了什么奇葩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赵构,宋朝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赵构的故事大家听过吗?有了备选人,大臣们不着急了,至于选谁就全交给赵构了。赵构对两个孩子倒没有偏颇,同样的疼爱相同的成长道路,父子三人一同生活了二十来年,两个孩子渐渐成长为不同性格不同价值观的人。赵昚人生聪明,也颇有城府,他看不惯秦桧的专横,但从来不表现出来。赵琢更乖巧,深受

  • 贾昌:唐朝13岁斗鸡神童,皇帝贵妃恩宠他四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贾昌,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贾昌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在李隆基还是王爷的时候,对斗鸡这个游戏就尤其痴迷,或许在一定程度上胜过爱美人。有书记载:索长安雄鸡,金毫铁距高冠昂尾千数养于鸡坊。李隆基当上皇帝后直接下诏,在宫中建起了皇家鸡坊,还令人从各地搜寻到上千只雄鸡。交给五百名六军小儿进行饲养驯

  • 毛遂是怎么靠一张嘴就说服楚王联合抗秦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毛遂,战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毛遂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长平之战后,秦国又迅速的卷土重来攻打赵国,赵国当时因为之前的长平之战元气大伤,根本没有办法抵抗强大的秦国军队,赵国已经提前看清了局势,知道如果单单依靠自己来抵抗秦国是不切实际的想法,所以就需要借助外力。于是赵王就想让当时的相国平原君去向

  • 东汉末年最后的军魂!傅燮在历史上的影响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汉朝,傅燮

    古代历史上英雄人物辈出,傅燮的故事大家听过吗?公元187年,黄巾起义已经发生三年,东汉政权早已陷入风雨飘摇之际。北地风起云涌,战乱不断。这年羌胡进攻边城汉阳郡(今甘肃甘谷),守城将领孤军奋战,致死不休。连续数日苦战后,城池旦夕可破,此时数千胡人骑兵,居然在城破前,下马顿首,哭泣恳求。他们不是为了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