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光一辈子说了一次谎,竟然还写本子上记下来

司马光一辈子说了一次谎,竟然还写本子上记下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993 更新时间:2024/5/1 21:02:53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司马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北宋时期,司马光和王安石可谓是“冤家”,他们俩之间有很多故事。然而,司马光和王安石之间,却一直都是相互尊重的。司马光曾评价王安石:

“光与介甫,趣向虽殊,大归则同。”

意思是说,我和王安石(字介甫)二人,虽然政见不同,但目标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国家,没有私心。

所以,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司马光虽然多次反对变法,但他只是反对王安石的政见,并不否定王安石的人品。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司马光是一位心胸开阔之人。事实上,司马光在为人方面,的确得到很多同僚的赞赏,宋神宗也曾评价:“司马光方直。”

司马光给同僚们最大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说话直来直去,从不夹杂任何谎言。苏轼称赞司马光“诚心自然,天下信之,出于天性”。在苏轼看来,司马光这样的品性,是天生的。其实,司马光的“诚直”并不是天生的,他小时候也说谎话,这要从他小时候说起。

宋真宗天禧三年,一位叫司马池的人担任光山县令,由于司马池清正廉洁,深得光山百姓爱戴,同年,司马池的妻子生下一子,为了感念光山百姓对自己的爱戴,他为这个孩子取名为司马光。

司马光的童年故事,最著名的莫过于“破瓮救友”事件,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司马光砸缸”。其实,这个故事对司马光的影响,远不及另外一个。

司马光晚年,他的好友邵雍的儿子邵伯温曾来拜访司马光,在司马光的书房看见一张纸,这张纸是司马光亲笔所写,记载了一个令司马光终生难忘的故事,这件事发生在司马光6岁时。

司马光6岁那年,他和姐姐一起玩耍,姐姐见到了一批胡桃,她想把胡桃的外皮去掉,用石头、用剪刀都不行。司马光见了,便偷偷找侍女帮忙,侍女在山里长大,很有经验,他把胡桃用热水烫一下,然后用小刀轻轻一划,胡桃的皮便掉了。司马光大喜,拿着侍女剥掉的胡桃向姐姐炫耀,并且吹嘘道:“这胡桃是我剥的!”

姐姐信以为真,对司马光佩服不已。司马光也感觉自己颇有成就感,其实,这只是他的虚荣心在作祟。

这件事的真相被父亲司马池知道后,司马池非常生气,怒打司马光一顿,教训他说:“小子怎敢说谎?”意思是,小孩子怎么能骗人呢,明明是侍女剥的,你怎么能说是自己剥的呢?

司马光面红耳赤,对父亲承诺说:“孩儿以后再也不说谎了。”

等司马光长大后,他把这件事情记录在纸上,时常拿出来勉励自己,不曾想,这张纸却被邵伯温无意间看到,这个故事才被司马光的同僚们知晓。

司马光说:我这辈子就说过这一次谎,但却影响了我一生。

有一次,司马光让仆人把家里的一匹马牵到市场上去卖掉。临行前,他叮嘱仆人说:“不管谁来买马,你一定诚实告诉他,咱们这匹马有肺病,一到夏天就干不了重活。”仆人一听,对司马光说:“老爷,哪有您这样卖马的,人家都拼命掩饰,您还主动往外说马有毛病。”司马光一本正经地对仆人说:“卖马事小,诚信为大,一匹马不值钱,但不能因为一匹马而坏了自己的名声。”

司马光是地地道道的官二代,他考中进士后,在朝堂上经营了40年,曾位居宰相,按理说应该非常富有。但司马光为官清廉,不是自己该得的钱财,他一分都不要。他和爱妻张氏感情甚笃,张氏去世后,司马光因没钱为爱妻筹办葬礼,只好把祖上的三顷薄田卖了。堂堂宰相,清贫至此,司马光的品格到底如何,值得后人深思。

司马光一生只撒一次谎,清朝文臣陈宏谋曾说:“司马光一生以至诚为主,以不欺为本。”这便是一代大儒该有的品格。

司马光和王安石面对北宋的积贫积弱,采取了截然相反的措施,虽然后世评价不一,但不可否认的是,二人皆以天下为己任。在品格方面,王安石是纯粹的人,而司马光更是儒学教化下的典范。

古人云,诚不我欺,诚实,是做人的最基本准则,司马光给我们制作出很好的示范。

标签: 司马光北宋

更多文章

  • 刘贺在他称帝的27天里,他都在做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贺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史书对刘贺在接到玺书到被废的这27天里的记载,是不公平的。为什么说不公平呢?因为史书并没有完整地记载刘贺在这27天里究竟做了什么事情,而是记载了他在这27天,究竟犯了什么错误。由于刘贺犯的错误非常多,光是派使者到各地去征索物品,就有

  • 朱元璋打仗的水平到底有多高 两场战役奠定了称帝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朱元璋,打仗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打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出现了上百位皇帝。在这百位皇帝中,只有两位皇帝比较特殊,一个是汉高祖刘邦,一个是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要说这两位皇帝比较特殊,是因为他们都是名副其实的草根皇帝。汉高帝刘邦,天资聪颖,为人还有一些小手段,

  • 惇妃是如何得到乾隆的宠幸的?为什么乾隆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惇妃,清朝

    惇妃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她是出身低贱的宫女,却有幸服侍皇太后,她幸运地被乾隆宠幸,八年内却被两次降级,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太后一句话却让她赢得皇帝专宠,生下最小的公主,成为乾隆晚年最宠爱的妃子……乾隆二十八年年初的宫女选秀中,有一位来自内务府正白旗的包衣女

  • 孙过庭的一生是怎样的?他在书法史上有什么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孙过庭,唐朝

    学习书法的人,应该都知道孙过庭的《书谱》,它在初唐书论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国古代书法理论史上一部具有里程碑性质的著述。下面来介绍一下《书谱》和它的作者孙过庭。孙过庭,名虔礼,以字行,他的生平事迹,史籍记载的并不多。从好友唐朝初期诗人陈子昂为他撰写的碑记《率府录事孙君墓志铭》中,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孙

  • 恭嫔:一进宫就被乾隆日夜宠幸,为何只是个嫔?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恭嫔,清朝

    众所周知,乾隆是清朝有名的风流天子,宠幸过的女人不在少数,但真正能够让他动情的也就那么几个,大部分都是一些无宠之人,比如说愉贵妃、婉贵妃,都长期没有得到晋升,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讲的这位同样也是如此,她便是恭嫔。恭嫔林氏的父亲名为佛音,是一名拜唐阿,所谓的拜唐阿指的是各衙门没有品级的管事者,可见

  • 朱元璋推翻蒙古还俘获十万蒙古女子 朱元璋是怎么处理她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朱元璋,蒙古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朱元璋和蒙古女子,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历史上,建立各个朝代的民族基本上都是汉族,而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则是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历时九十八年。说起朝代的建立,自然少不了朝代的更迭,当一个朝代发展到鼎盛时期后,总是会有一些后来的继任者

  • 朱元璋生性多疑,他一生最信任的人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朱元璋,明朝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朱元璋的一生,可谓是风光无限!他出生贫苦家庭,从社会最底层的放牛娃、四处讨饭的小和尚做起,靠着自己的努力,最终一步步推翻蒙元王朝,建立大明王朝。这一壮举,不仅在中国历史上,甚至在世界历史上,都极为罕见!因此,后来者对其

  • 戚夫人是真傻还是假傻?她为何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戚夫人,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戚夫人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如果说戚夫人傻,也不尽然,戚夫人凭借姿色和才艺得到了刘邦的欢心,能在众多妃嫔中拔得头筹,这并不容易。戚夫人也有些政治头脑,只靠着了现任皇帝,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况且刘邦年龄也不小了,所以戚夫人将赌注压在了儿子

  • 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他到底有多牛?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刘伯温,明朝

    与诸葛亮齐名的刘伯温有多牛,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顾茅庐,刘备屈身求贤才得诸葛亮,火烧赤壁、六出祁山,帮助刘备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虽然未成大业,但是其足智多谋、运筹帷幄的形象却是深入人心,受到后世的钦佩。而另一位,刘伯温,朱元璋的军师,上书陈述时务十八策,倍受宠

  • 刘肥实力强劲,为什么没有被吕后杀掉?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肥,汉朝

    刘肥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汉高祖刘邦是西汉王朝的建立者,正是因为刘邦的汉朝,中华文化才得以延续。到了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此后历朝历代的皇帝对儒家文化都是非常推崇的。时至今日,人们仍然是学习儒家文化的。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在西汉刚刚建立的时候,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