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后是谁?上官氏是什么结局

历史上年纪最小的皇后是谁?上官氏是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703 更新时间:2023/12/31 14:50:20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中国历史故事网上年纪最小的皇后是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上次我们在讲汉惠帝的时候讲到了他的皇后张嫣嫁给他的时候才不过11岁,在历史上来说,可谓是个年轻的皇后。但是她却不是最年轻的皇后,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后是汉昭帝的皇后上官氏。虽然汉昭帝活的时间不长,仅仅活了21岁,但是这个皇后却历经了4代皇帝。在皇后之位15年,皇太后之位25年,在太皇太后之位12年。享年52岁。

\

为什么说她是史上最年轻的皇后呢?因为她嫁给汉昭帝刘弗陵的时候才只有6岁。一个六岁的小女孩,有什么背景竟然能嫁给汉昭帝做皇后呢?要说她的生世,确实是配得上这个皇后之位的。武帝60岁才有的昭帝,老来得子的武帝很宠爱昭帝。可惜武帝驾崩时,昭帝才8岁。而他的母亲赵婕妤早就被武帝赐死了。他一个人无依无靠不说,还要肩负起国家兴衰的大任,实在不容易。他的母亲早死,所以大臣们建议封他同父异母的姐姐鄂邑公主为长公主,进宫辅佐他。其实就是充当了皇太后的位置。

不知不觉四年过去了,鄂邑公主长公主便开始给汉昭帝物色合适的人选当皇后。上官氏的父亲是车骑大将军上官安,是辅政大将军上官的儿子。而她的母亲是辅政大臣霍光的长女。汉武帝驾崩之时命大将军霍光主持国政、领尚书事,车骑将军金日磾

左将军上官桀为其副手。那时候霍光在朝廷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他当时跟上官桀整天关系好到形影不离,后两家又结了姻亲,关系就更密切了。

所以上官氏不管是母亲家还是父亲家的背景都非常强大,完全是配得上皇后这个位置的。但问题是,那时候的她才仅仅六岁,还是个孩童,怎么会顺利当上皇后呢?要说这件事还要感谢鄂邑公主长公主和他父亲上官安。当时听说选秀女,尽管女儿才六岁,上官安仍然想把女儿送进宫,说白了就是让以后上官家的地位更高。但是这件事遭到了霍光的反对。毕竟是自己的外孙女,才六岁怎么可以送进宫去。但是上官安知道,后宫的事一向是长公主说了算。那时候上官和长公主的情夫关系甚好,于是托他在长公主的面前说了一些好话,这才让自己的女儿顺利当上了皇后。

虽然家世显赫,荣华富贵什么都有,但是她最缺的可能就是亲情吧!六岁她就进宫成为了汉昭帝的皇后,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更没有多少。虽然汉昭帝很宠她,但也弥补不了她缺失亲人的关爱。而且在她8岁的时候,她的父系就被灭门,父母双亡。她当上皇后以后,她的祖父和父亲很感谢长公主的情夫,便为长公主的情夫求赏,但是又被霍光拒绝了。而且在朝堂之上,霍光的地位也是越来越高,引起了上官桀不满。他联合长公主弹劾霍光,但是昭帝心知肚明,所以未曾答应。结果他们心有不甘,居然想伏击霍光,废昭帝,自称皇帝。

最后事情败露,上官桀父子自尽。霍光自然是舍不得杀自己的亲生女儿,但是上官安死了,她也觉得对不起父亲,没有脸活在世上,就这样年幼的上官氏就失去了双亲。好在她是霍光的外孙女,霍光自然会保全她,而且昭帝也很宠她,她便继续安稳的做她的皇后。上官桀等人一死,权利得不到制衡,霍光的权利就更大了,御医都要看他的脸色。而他认为未来的储君必须有霍家的血统,所以御医都给皇上建议,不要近女色。因此后宫只有皇后一人,但可惜的是,虽然皇帝独宠上官氏,但她仍然没有给昭帝留下一儿半女。

有人说她之所以没给昭帝留下一儿半女是看清了当时的朝政,怕她的外祖父霍光会利用这个孩子,她的一生被囚禁在皇宫之中,她不希望自己的孩子也做一个傀儡皇帝。也有人说,昭帝虽然很疼爱她,但是也只是把她当妹妹。昭帝深爱的女子另有其人。但是小编觉得第一种说法比较可信。上官氏从小便进了宫,因为当时太小,所以她的母亲教育她进宫之后不该说的话别说,虽然年纪尚小,但是她早已看透了很多事,尤其是她的父系被灭族之后,她的警惕心更高了,若不是这样,她怎么能从皇后做到太皇太后的位置呢?

昭帝驾崩后,因为没有一儿半女,所以刘贺就过继给了昭帝。刘贺是昌邑哀王刘髆的儿子,也就是刘彻之孙。刘贺的父亲刘髆是汉武帝最宠的妃子李夫人的儿子,没错,这个刘贺正是李夫人的孙子。他继承皇位后,上官氏自然就是太后。霍光本来想要一个听话的傀儡皇帝,结果谁晓得这个刘贺根本是个不受控的主,在位仅27天就被霍光废了。之后刘询继承皇位,虽然二人差辈,但是他依然尊上官氏为皇太后。只到汉元帝刘奭即位后,才尊称上官氏为太皇太后。

不得不说上官氏这一生太凄凉了,一辈子深锁宫中,自幼便失去亲情。好在她得到了汉昭帝一生的宠爱,而且她也并未卷入外祖父的阴谋之中。而且不管是哪个皇帝上位,对她都比较尊敬。

标签: 上官氏汉朝

更多文章

  • 司马师在有儿子的情况下 他为什么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司马师,晋朝

    还不知道:司马师传位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司马师,司马懿长子,司马昭之兄,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三国历史人物,在他阴谋策划之下,司马氏才能鸠占鹊巢夺魏建晋,但司马师在有一个儿子的情况下,为何在去世之后,却没有传位给儿子,反而传位给弟弟司马昭?历史上的司马师,可以

  • 张废后是怎么登上后位的?最后却因为多嘴,凄惨逝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废后,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张废后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后宫之中,只要能获得皇帝的喜爱,就是本事。然而皇帝喜怒无常,有一天可以获得宠爱,也意味着有一天会被打入冷宫,今天我们介绍的这位女子就有过这样一种遭遇。这个人就是明朝嘉靖皇帝的第二任皇后张皇后,因为被废,所以又叫张废后。张氏与

  • 司马懿真的是导致中原混乱三百年的罪人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司马懿,三国

    司马懿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非南北朝莫属了,史说是五胡十六国,其实当时光有历史记录的国家,大小就几十个,这些国家各自为政,把当时的中原分成了南北两个大区,整天为了争地盘打打杀杀,弄得老百姓苦不堪言,比三国时期更加混乱,造成这种局面的却是司马懿。按理说

  • 窦氏是谁?唐朝首位后宫女主,儿子却成为政治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窦氏,唐朝

    唐朝首位后宫女主是谁,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最真实的历史人物,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李渊在当皇帝之前,就娶妻了,他的妻子是窦氏,也就是常说的原配。俩人结婚之后,感情非常好,很恩爱。窦氏和李渊之所以能够认识,俩人是因为一次活动,当时的活动叫做“雀屏中选”在这次活动当中,窦氏与李渊一见

  • 黄忠劈死夏侯渊后,刘禅说了什么让夏侯霸甘愿为蜀国卖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禅,三国

    每当一提起刘禅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东汉末年,桓灵二帝昏庸无能,整天沉迷于美色,还听信宦官的言辞,最终导致汉朝的土地日益私有化,农民百姓们没有土地去种粮食。而各地的豪强还纷纷霸占土地,权力日益强大,所以他的开始摆脱朝廷的控制。而当时天下大乱,所以各路豪杰就自己

  • 韩侂胄打败了金国,却被南宋皇帝割了首级送给金国求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韩侂胄,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韩侂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侂胄(tuo zhou),相州安阳人(河南安阳),北宋名将韩琦曾孙。韩侂胄以恩荫入仕,宋孝宗末年以汝州防御使知阁门事。绍熙五年(1194年),拥立宋宁宗赵扩登基,以“翼戴之功”,封开府仪同三司。韩侂胄上位后,追封已经

  • 石达开的哥哥石祥祯:太平天国的悍将,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石祥祯,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石祥祯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石祥祯,广西贵县人,与翼王石达开同出一族且年级稍长,算得上是“族兄”。与石达开喜欢玩“巧战”不同,石祥祯作战常常身先士卒,冲杀在第一线,显得非常骁勇,因此被太平军称为“铁公鸡”。1853年3月,太平天国杀进南京,并在此

  • 赵高为什么要处死其他十二公子十公主?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赵高,秦朝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赵高的故事。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可惜,好景不长。秦始皇死后,赵高伙同李斯篡改遗诏,改立胡亥为太子,将秦朝推入了万丈深渊,最终二世而亡。、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就是赵高。胡亥

  • 俞大猷的实力怎么样?跟戚继光齐名,一生坎坷的抗倭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俞大猷,,明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俞大猷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提到明代的抗倭名将,很多人都会想到“阵演鸳鸯”的戚继光,但很少人忘记跟戚继光同时代的前辈名将,俞大猷。俞大猷,字志辅,晋江(今福建泉州)人。他的七世祖俞敏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老乡,跟随太祖皇帝起兵东征西讨,天下平定后,俞敏在泉州担任百户

  • 黄忠真的是被刘备气死的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黄忠,三国

    对黄忠为什么会被气死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自古以来,人们害怕真小人,却更怕伪君子。真小人形象丑恶,诡计多端,面目可憎。而伪君子人前优秀,外表楚楚,体贴大方,谁知他们披着善意的外衣,却做尽令人作呕的坏事,一旦虚伪起来要了人命。因为伪君子的存在,不可以貌取人的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