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张良和韩信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遇难张良为何会袖手旁观

张良和韩信都是汉初三杰之一 韩信遇难张良为何会袖手旁观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95 更新时间:2023/12/21 3:59:31

还不知道:张良韩信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秦朝末年,群雄崛起,各路的英雄好汉都参加到推翻秦王朝的队伍中来。他们很多人都是打着"推翻秦朝暴政,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口号"来完成心中的霸业,想要一统天下。而在这些起义的人中,就有两位佼佼者,刘邦项羽

项羽被称为"西楚霸王",他身强力壮、武艺高强,是一位不错的战士,但是却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他最终因为自己的愚蠢而葬送性命。而另一位刘邦就是在这场战役中的胜利者。他虽没有什么才能,但是善于广招贤才,麾下曾经有多名足智多谋的人,例如:陈平萧何、张良等,都是数一数二的人才。还有一位征战四方的大将军韩信,可谓是如虎添翼。

今天就来了解一下张良和韩信。

张良

张良,字子房,是历史上有名的谋臣。他出生在韩国的官三代,祖父曾经连任三朝宰相,而他的父亲也是两朝的宰相。本来身为世家大族中的一员,可以继承父亲的职位的,可是却因为秦朝征战六国,韩国灭亡,他的美好生活被打破,家人都死于这场战争。于是他集一身之愤,想要推翻秦朝的统治。

所谓擒贼先擒王,只要杀掉秦始皇,秦朝就会灭亡。所以他就想办法刺杀秦始皇。他找来了勇士,叫他打造一个非常大的锤子,想要等秦始皇出游的时候除掉他。行动当天,他的计划也都一一实行,他成功的打死了马车中的人,于是就匆匆逃走。谁知秦始皇经常被刺杀,所以留了一个心眼,先派出一辆假车来试探虚实,就正好遇见张良刺杀,于是就逃过了一劫。

而张良逃出去之后并不甘心,就想要加入反秦的队伍中去,于是他在投奔别人的途中遇到了刘邦。刘邦当时在沛县起义,遇见张良之后就与他成为好友。张良足智多谋,曾多次指点刘邦,帮他出谋划策,而刘邦也都一一听从,打了许多胜仗。

张良见刘邦没有一丝保留,全然听取他的建议,于是他就想直接投奔刘邦。因为与其找到一个能力强的君主,不如找到一个善于纳谏的贤明的君主。就这样,张良就正式跟随刘邦,帮他出谋划策。

张良帮助刘邦出谋划策,在很多战役上都用自己的智慧帮助刘邦化解了危险,例如:鸿门宴、暗度陈仓、稳住韩信、劝都关中等,都很巧妙的帮助刘邦取得胜利。可以说刘邦汉朝的建立,由于大部分归功于张良。

韩信

相比于张良,韩信的一生较为坎坷。韩信本为平民,而且家人死的早,自己很小就独当一面,还曾经历过胯下之辱。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就此认命。他拥有非常远大的志向,他认为凭借他的能力可以得到更多的成就。于是他早年就参加了项羽的军队,想要一展宏图。但是没有名气的他根本就没有得到重视,于是他又重新投奔刘邦部下。

但是却依旧如同以前,只有一个小小的地位。好在韩信遇上了萧何。萧何也和张良一样,是刘邦首选的谋臣。他看中了韩信的才能和野心,于是就向刘邦推荐韩信,最终让韩信能够施展自己的能力,成为一名征战四方的大将军。可是最后却因为自己野心庞大,想要得到更好的地位而落得一个造反的名声。

刘邦杀韩信,为何张良没有劝解

刘邦最后杀掉韩信,张良有没有阻拦,原因一共有三条。

韩信野心庞大。在刘邦被项羽攻打之际,韩信还在外征战,根本就没有来救刘邦的意思,并且书信一封,想要自封一个代理的齐王。于是刘邦无奈就封他为齐王。在刘邦攻打项羽之时,韩信却迟迟不来,于是张良提议给韩信一块封地,刘邦只好封给韩信,而之后韩信才赶来支援,最终攻打项羽,才取得了胜利。为此刘邦一直提防韩信,而且他也不允许这么有野心的人再次波及他的地位,所以决心除掉韩信。

张良作为一个汉朝人,不可能包庇反贼。韩信最后野心越来越大,还联合自己的部下想要造反。而刘邦也是以这个理由而杀掉了韩信。所以作为汉朝的臣子,于情于理不会给反贼求情。

第三点,张良明哲保身。张良在刘邦一统天下之后,就渐渐的淡出朝廷的圈子,他不想让刘邦知道他的才能,而怀疑他,最后还是落得一个死的下场。所以在朝廷上面,张良已经不过问了,就是怕惹来杀身之祸。而韩信一事,正如同一个炸弹,一点就着,如果自己劝说,反而会波及自己,所以才没能够劝解。

标签: 张良韩信

更多文章

  •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打下最多领土,被称为大唐第一战神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李靖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李靖故居位于三原县城北5公里的鲁桥镇东里堡村,为李靖的府第。又称“李氏园”、“唐园”、“半耕园”、“杨虎城花园”等。《旧唐书·王珪传》中曾说道:“孜孜奉国,知无不为,臣不如玄龄;才兼文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那么,这个“

  • 三国中妃子最多的皇帝:魏明帝曹叡和东吴的孙皓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孙皓,三国

    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孙皓,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三国时期,中华大地人口骤减,人口结构出现巨大转型。在之前的文章中,我曾分享了三国时期户数,人口的相关数字。还有人口南北差异,各国军队数量等信息。在上一篇文章中,还谈及了魏国成立名为“士人”的新阶级,初步介绍了“士人”阶级

  • 崇祯皇帝为什么会拒绝与李自成和谈?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崇祯皇帝,明朝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崇祯皇帝的故事。公元1628年,初登大宝的崇祯皇帝,带着新君的意气风发,开始对弊政丛生的明王朝进行根本性的整饬。崇祯皇帝的第一项变革,正是对当时的驿站进行精简化,以此节省出大部分开支,专门用于加

  • 蓝玉睡了北元妃子才是被杀的真相吗 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自己作死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蓝玉,北元

    很多人都不了解蓝玉和北元妃子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关于题目中的这个问题其实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反正人肯定是朱元璋杀的,至于死因,我们慢慢来分析。蓝玉是明初的大将,很多文献里面都有他英勇作战的记载,他的实力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虽然他对明朝的建立没出多大力,但是这恰恰救了他,因

  • 雍正的遗诏是什么内容?奠定乾隆朝六十年政局稳固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雍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雍正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可以说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历史上,最为“幸运”的皇帝之一,而这一切都与他的父亲雍正皇帝此前十三年的改革与勤政密不可分。在继位的合法性上,乾隆皇帝很早就被雍正通过“秘密立储制度”确立了接班人身份,并且帮助其

  • 怎样评价三国演义里的孙权?孙权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孙权,三国演义

    如何评价三国演义里的孙权?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孙权的黑点其实很明显,但优点也很明显。先扬后抑,先说优点。首先,孙权是中国古代少有的守成之君。年纪轻轻就从孙策手中接管江东,上台后铲除内部分裂势力,蚕食山越荆州,比较好地发展了江东地区,稳稳地扎下了吴国的根基。其次,也是最大的亮点

  • 宋朝赵祯和曹皇后的关系怎么样?曹皇后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宋朝,赵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宋朝赵祯和曹皇后的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曹皇后与宋仁宗的婚姻很明显是封建势力下典型的包办婚姻,作为有反叛精神的青年,宋仁宗选择了拒绝的态度。这对曹皇后是不公平的,她同样没有选择的权利。宋仁宗对善良端庄的曹氏从一开始就画上了句号,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

  • 吕蒙为什么不像其他东吴名将的悲惨结局?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吕蒙,三国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东吴名将吕蒙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东吴“四大天王”中,周瑜、鲁肃和陆逊或在生前或于身后都留有一些不容抹消的瑕疵。其中,陆逊被逼致死,最为凄惨;周瑜尽管得到善终,但其子在孙权的恐吓下受惊而亡;鲁肃则在死后被孙权指责“内不能办,外为大言”。相形之下,

  • 刘裕是怎么从弃婴当上皇帝的?刘裕建立的国家叫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裕,皇帝

    刘裕是怎么从弃婴做上皇帝的?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363年(东晋兴宁元年)的一天,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荒凉的郊外,一个被遗弃的婴儿在嘶哑地啼哭着。好心肠的姨妈焦急地四处寻觅,闻声找到了他,又怜又喜地抱回家中喂养——他就是五十七年后成为南北朝宋国开国皇帝的刘裕。刘

  • 范晔是怎么著成《后汉书》的?历史上范晔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范晔,《后汉书》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范晔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彭城王刘义康总揽朝政的时节,王太妃死了,百官纷纷前去吊唁。沉痛哀切的挽歌昼夜不歇,令人柔肠寸断、难以入睡。这时却有几个在朝内值夜的官员,打开窗户,一面酣饮,一面饶有兴味地欣赏挽歌的旋律,其中为主的就是尚书吏部郎范晔。范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