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开放,宋朝保守,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改变?

唐朝开放,宋朝保守,这其中经历了什么改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4422 更新时间:2024/3/17 4:23:28

唐宋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唐宋是两个相邻的朝代,不过宋朝对唐朝却不是一脉相承,唐朝与宋朝存在巨大的差异,比如在思想上,唐朝开放包容,但到宋朝时却趋于保守。关于两朝思想差异的争论自古便没有停止过,有人认为这是进步,也有人认为宋朝是对唐朝的退步,各种说法,莫衷一是。那么,宋朝相比于唐朝思想保守到底是退步,还是另有原因呢?

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要从唐宋两朝思想上的差异进行研究。首先,唐朝开放是可以肯定的。唐朝的开放是全面的,它在文化、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都秉持着开放包容的原则,而最能体现唐朝开放特点的便是唐朝的服饰。唐朝服饰具有鲜明的特点,造型雍容华贵,装饰富丽堂皇,且风格开放而自由。唐朝女子喜欢着男装,穿胡服,而且上襦大多极短,盛唐后袒胸风更是盛行,方干《赠美人》中“粉胸半掩疑暗雪”等诗句描绘的便是这种风格。除此以外,唐朝女子并不在意女德,改嫁之事经常发生,比如新城公主就曾毁约一次,改嫁一次,朝野上下对此却并无意见。

不过,宋朝思想保守这一说法却存在争议,许多人认为宋朝思想并不保守,比如宋朝时存在女子相扑,参赛女子衣着极其暴露。《水浒传》中描述段三娘与男人相扑,她穿的是“箭杆小袖紧身鹦哥绿短袄,下穿一条大裆紫夹袖裤儿”,然而事实上宋朝的女子相扑衣着却更加“清凉”,且多地都有女子相扑,《梦粱录》中就记载:“瓦市相扑者,乃路岐人(民间艺人)聚集一等伴侣,以图手之资。先以女飐(即女相扑手)数对打套子,令人观睹,然后以膂力者争交。”

由于这些记载,许多人对“宋朝思想保守”的说法提出质疑,不过这些其实并不能说明宋朝思想开放,例如对于女子相扑,宋朝名臣司马光就极力反对,他还上了一道折子《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说:“而使妇人臝戏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陛下圣德温恭,动遵仪典,而所司巧佞,妄献奇技,以污渎聪明。窃恐取讥四远。……若旧例所有,伏望陛下因此斥去;仍诏有司,严加禁约,令妇人不得于街市以此聚众为戏。”宋仁宗同意司马光的建议,女子相扑最终销声匿迹。

不仅如此,在宋朝时女子极其重视“三从四德”,改嫁的女子会受到社会的指责和鄙夷,普通人也非常重视名誉和“气节”,“气节重于生命”的观念广泛流传。宋朝的服饰也趋于保守,一改唐朝袒裸之风,变得拘谨保守,且在服饰质地上也主张简朴。人们的衣食住行也开始受到限制,至少在明面上不可以逾越礼制。因此,总体来说,宋朝相比于唐朝思想趋于保守是可以确定的,不过这种变化不能简单的用退步来概括,因为宋唐两朝差异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民族融合的程度。

唐朝的统治者大多都有胡人血统,比如李世民就有八分之一的胡人血统,长孙皇后亦是北魏拓跋氏的后代,李世民的儿子李承乾更是喜欢说突厥语言,穿突厥服饰。在唐朝,少数民族与汉人通婚的情况极其常见,而胡人的文化也对唐朝产生重要影响,促进了唐朝开放风格的形成。

而反观宋朝,民族融合的背后却充满血泪与屈辱。宋朝的民族融合大多都是通过战争的途径,过程当中伴随着屈辱与妥协。宋朝经常受到北方少数民族的侵略,因此朝野上下对于北人恨之入骨,对其文化更是厌恶抵制。

比如《资治通鉴》记载 :“临安府风俗 ,自十数年来,服饰乱常, 习为边装 ,声音乱雅 ,好为北乐。臣窃伤悼。 ……今都人静夜十百为群, 吹鹧鸪,拨洋琴

,使一人黑衣而舞, 众人拍手和之,伤风败俗,不可不惩,诒禁之。”《能改斋漫录》亦载:“京城内近日有衣装杂以外裔形制 之人 ,以戴毡笠子,著战袍 ,系番束之类

,开封府宜严行禁止 。”通过上述记载可以看出,宋人对于胡人文化十分抵触,喜好胡人服饰者甚至会被视为通敌,惩罚严重。

不仅如此,宋朝程朱理学的出现,使得思想更加保守僵化。儒家思想虽然存在弊端,但它在宋朝时却被无限放大,比如《礼记·乐记》当中“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经过二程发展成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朱熹更是将其归纳为“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的主张其实并不是以“灭人欲”为目的,比如朱熹就在《朱子语类》中说:“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程朱希望人们明理见性,不要被私欲蒙蔽,这种思想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它们却成为统治者的工具,程朱之后的理学家更是将理学日益僵化,禁锢了人的思想和自由,也使得宋朝的思想愈发保守。

北宋灭亡后,由于在战争当中出现许多叛军,导致金军一路势如破竹攻入都城,掳走二帝,马踏神州,被士大夫和百姓们视为奇耻大辱,因此南宋更加重视思想教育,“气节”成为人们最重视的东西。

除此以外,唐朝和宋朝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完全不同。唐朝时长安成为国际大都会,唐朝先后曾与三百多个国家交往,在长安的留学生超过八千,西域人更是将唐太宗拥戴为天可汗。因此唐朝有底气也有环境开放包容,强大的国力和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是大唐气势强有力的支撑。反观宋朝,虽然经济文化十分发达,军事上其实也谈不上“弱宋”,但它面临着辽、西夏、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威胁,北宋灭亡后南宋更是只能偏安一隅。因此,摆在南宋面前的,不是如何展现出盛世气概,而是怎样才能生存下来。所以宋朝皇帝禁止宫中奢侈,社会上也多主张以简朴为主。而为了对抗侵略者,宋朝只能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崖山上十万军民跳海殉国便是体现。

因此,唐朝时思想开放,到宋朝时思想却趋于保守,不是退步,而是民族融合程度、统治者成分、国家外部环境以及思想环境等多种因素共同造就的结果。

标签: 古代唐朝

更多文章

  • 身有残疾的胤祐,长大后手握兵权位高权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胤祐,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胤祐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康熙初继位之后,是清朝最乱的时候,外有三藩作乱,内有鳌拜干涉朝政。虽然康熙名义上是皇帝,可也是处处受到遏制。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康熙期间不得不选择各种政治联姻,甚至连鳌拜之女,都有被他封为皇后过。后来终

  • 乾隆85岁生日写下一个字,和珅看到直接哭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和珅,清朝

    在历史长河中,和珅这个人可以说是很出名了,那么大家知道他的故事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提到和珅,都会想到他是大清朝的巨贪。和珅深的乾隆的喜爱,担任的官职超过十几个,关键都是朝廷的要职,诸如有军机大臣,吏部、刑部、户部尚书等显要的职位。不过和珅早年并不顺利,自幼饱读诗书,参加科考却名落孙

  • 做“酷吏”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历史上酷吏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朝,张汤

    做“酷吏”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所谓的“土皇帝”,是指盘踞一方的军阀或土豪劣绅,亦泛指称霸一方的坏人。西汉时期,地主豪强势力急剧扩张,藐视国法,在地方也做起了“土皇帝”。在济南颇有恶名的瞷氏,仰仗着家中财力雄厚,人丁旺盛,经常与朝廷唱反调。由于,当时

  • 牙门将是什么官职?盘点蜀汉的五位“牙门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古代,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牙门将是古代官职的一种,起源于古代的一种防御工事“牙门”,负责在牙门里统领士兵指挥作战的将领被称为牙门将。在汉末三国时期,担任牙门将的人通常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勇武,以上阵搏战。牙门将后来演变成类似于主将帐下的偏将、副将的职

  • 汉武帝送来数十车好肉给霍去病 霍去病为什么臭掉都没有吃这些肉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汉武帝,霍去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送霍去病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历朝历代,都有少年郎保卫疆土,在战场上奔驰,杀敌,在边疆,抵御外敌。而汉武帝时期,也有一位年纪轻轻的大将军,他是闪电战的鼻祖,一战成名,却英年早逝。这就是霍去病。一个年纪轻轻的将军,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器重,但是为何他

  • 汉朝丞相窦婴是个怎么样的人?窦婴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朝,窦婴,田蚡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朝丞相窦婴是个怎么样的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人的一生起起伏伏,充满变数,每个人都无法预知自己的人生结局,尤其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伴君如伴虎,作为皇帝身边的大臣更是人生无常,生死往往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间。一、窦婴其人窦婴,今河北衡水人,曾任汉武

  • 和珅身兼数职,和珅的薪水有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清朝,和珅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和珅的薪水有多少?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最近这几年清宫剧大火,让不少观众从屏幕中了解了一些清朝时期的历史知识。在《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电视剧中,纪晓岚与和珅各种斗法,让观众大呼过瘾。纪晓岚凭借智慧往往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调侃和珅,从而让和珅的反面形象更加深入人

  • 16岁成王妃出家五年后变成贵妃,杨玉环的传奇人生路!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朝,杨玉环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杨玉环的传奇人生路!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唐朝自李渊建立以来,除了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最大之外,还有一位皇帝不得不提,他就是开创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他的前半段是个明君,开创了大唐的盛世;后半段是个昏君,他宠信奸臣、怠慢朝政、

  • 东魏总想消灭西魏,看西魏名将韦孝宽如何退敌!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南北朝,韦孝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西魏名将韦孝宽退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北魏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之后,东魏仗着自己力量强大,总想消灭西魏。梁武帝大同九年(公元543年),高欢率领东魏军在邙山和宇文泰率领的西魏军会战,东魏大获全胜,几乎将西魏灭亡。因为高欢刚愎自用,不听将军陈元康之计,在大

  • 北魏是怎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胡太后垂帘听政做了什么事情?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南北朝,胡太后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北魏是怎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晋灭亡后,北方分裂了一百多年,最后由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结束了五胡十六国的混战局面,统一了北方。孝文帝死后,他的儿子元恪即位,史称宣武帝。按照北魏的祖训,新皇帝的母亲是要赐死的,怕的是太后和太后的亲属干政。元恪是孝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