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曼陀菲尔生平简介 曼陀菲尔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曼陀菲尔生平简介 曼陀菲尔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318 更新时间:2024/1/14 12:01:12

人物经历

1919-1931年

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曼陀菲尔加入位于柏林的自愿军(Freikorps 'von

Oven'),担任第2副官,参加平定国内的叛乱。魏玛共国成立后,5月,回到拉森瑙的国防军(Reichswehr)第25骑兵团服役。1920年,在新的驻扎在拉森瑙的第3普鲁士骑兵团担任骑兵连的连长(Squadron

leader),成为新成立的10万国防军中的一员。1923年被调到团里担任副官,并在这个位置上一直干了7年。

1925年4月1日,晋升中尉军衔。

1930年2月1日,曼陀菲尔开始担任团里的技术中队的队长(technical

squadron)。由于一直在骑兵部队服役,加上喜欢此运动,他的马术水平大增。1931年1月2日,他获得了德国金质骑士奖章(German Horseman’s

Badge in Gold)。后来1939年又得过德国金质国民运动奖章(German National Sports Badge in

Gold)。虽然不及得奥运冠军的第142位宝剑布朗克维斯基(Bronikowski)少将,但他的骑术可见一斑。

1919-1935年

1932年10月1日,他被调到位于巴姆堡(Bamberg)的第17巴伐利亚(Bavarian)骑兵团担任骑兵连的连长。

1934年4月1日,他晋升为骑兵上尉军衔(Rittmeister)。被派执行各种任务。

1934年10月1日,他自愿调到陆军新成立的快速部队“埃弗特(Erfurt)”骑兵团。

1935年10月15日,他和他的骑兵中队被改编为第2装甲师第2摩托化来复枪营(Motorcycle

Rifle)的部队,他担任该部的连长。在海因兹·古德里安将军(Heinz Guderian)指挥下。

1936-1941年

1936年10月1日,他晋升为少校。36-37年间,他担任参谋,主要负责训练驻扎在温斯道夫(Wünsdorf)的第2装甲师所有的军校学生和预备军官。

1937年2月25日,被调到陆军总部OKH,在古德里安将军领导下,任装甲部队的督导员。(第25位获颁双剑橡叶骑士十字勋章Hermann Balck

将军也干过这活)

1939年2月1日,曼陀菲尔被派往柏林附近(Berlin-Krampnitz)的第二装甲兵学校任总教官(Head of directing

staff)。1939年4月1日,他晋升为中校军衔。入侵波兰和西方国家的的行动他没有机会参加。但是他利用这个机会刻苦钻研装甲作战的理论,为以后的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

1941年5月1日,他终于接到命令,出任赫赫有名的鬼师“Ghost” 第7装甲师第7步兵团第1营的营长,他的师长是第278橡叶骑士方克少将(Hans

Freiherr von Funck, 最后是装甲兵将军军衔。)。

1941年6月22日,德军入侵苏联,第3装甲集群第39摩托化军指挥下的第7装甲师杀入苏联中部。一路势如破竹,连续在明斯克(Minsk)和维捷布斯克(Vitebsk)和斯摩棱斯克(Smolensk)消灭大量敌人。

8月25日,曼陀菲尔升任第7装甲师第6步兵团(Schützen,摩托化步兵团)团的团长。他的前任格上校(Erich von

Unger)在8月21日的战斗中阵亡。

1941年10月1日,他晋升上校军衔,继续率部苏联首都前进。参加了维亚兹马(Vyasma)外围的战斗,并取得巨大胜利。

1941年11月15日,德军发动对莫斯科的最后攻势。尽管现在是严酷的寒冬,德军仍然顽强的从北和南两个方向以惯用的钳型攻势向目标拼死一博。11月28日,曼陀菲尔再立新功,在苏军炸桥前率部队突然占领了横跨伏尔加-莫斯科运河(Volga-Moscow

Canal)上的加克罗马(Jakhroma)桥。但是,由于没有更多的后续部队来巩固和坚守住桥头堡,曼陀菲尔很不情愿的退回了运河。

12月5/6日,苏军开始发动一系列大反攻,迫使德军全线后撤。随后等待德军的是艰苦的1941/42年冬季防御。第7装甲师随大部队边打边撤,一直到尔热夫(Rzhev)附近地区才站稳脚跟,曼陀菲尔随部队一直在这里持续战斗到1942年5月2日,才撤到法国休整。

1941年12月31日,曼陀菲尔上校因为在加克罗马桥的突击成功而获颁骑士十字勋章。不久后他又获得了1941/1942俄国冬季战役奖章(Medal

for the Winter Campaign in Russia 1941/1942 (“East Medal”))。

1942-1944年

1942年7月15日--11月4日,在法国休整期间,曼陀菲尔上校升任第7装甲师第7装甲旅的旅长。

1943年2月5日,曼陀菲尔上校来到北非的突尼斯,被任命为布劳契师(“Von Broich”)的第2任师长,该师是以第1任师长Friedrich

Freiherr von

Broich少将的姓来命名的,布劳契于2月5日调任第10装甲师担任师长职务,1943年5月1日晋升中将,5月12日在突尼斯投降。1942年8月29日骑士十字勋章。

1943年2月11日,“Von Broich”师改番号为现任师长曼陀菲尔的姓--“Von

Manteuffel”师。该师是一个混编部队,包括各种单位。有空军的“Barenthin”猎兵团{该团是以团长巴瑞信(Walter

Barenthin)上校的姓命名的。3月10日,巴瑞信上校因伤被疏散出北非,后来晋升空军少将,活过了战争},有第160装甲掷弹兵团,以及意军第10“Bersaglieri”团。为了执行“牛头(Ochsenkopf)”行动,空军伞兵第11先锋营和一个反坦克机枪连,一个炮兵连,一个20mm防空炮连组成了“Witzig”战斗群,在维兹格少校(Rudolf

Witzig)的率领下配属该师。{在1940年5月10日德军伞兵滑翔突袭比利时艾伯特运河(Albert Canal)上的埃本埃玛尔(Eben

Emael)要塞的行动中,维兹格是花岗岩分队(Group

Granite)的指挥官,这次行动非出名,因此他于1940年5月10日获得骑士十字勋章,以后又获得662橡叶,活过战争,2001年5月去世。}

这时在北非的美军和英军东西对进,非洲军团的德军已经是落日的斜阳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不利条件下,曼陀菲尔还是指挥部队发动过一场成功的反击,切断了敌军后方的交通联系,消灭了一批英军。

那是在1943年2月26日,第5装甲集团军军长阿尼姆上将(Generaloberst Hans-Jürgen von

Arnim,1941年9月4日骑士,1943年3月9日接替隆美尔元帅升任德军北非军团司令,5月12日在突尼斯投降。)发动了“牛头(Ochsenkopf)”行动,要缓解突尼斯防线北端的压力,并对盟军发动大反攻。在这次行动中,位于第5装甲集团军右翼的“曼陀菲尔”师的任务是助攻。面对占有优势兵力和装备的英法两国部队,给他的命令是率部队向西挺进以取得对山地的控制权,进而控制梅德宁(Medene)地区连接塞得捷那尼--阿比奥(Sedjenane—Djebel

Abiod)的公路。从英法部队手中夺回了塞得捷那尼。他指挥劣势兵力大胆进攻,取得很大成功,俘获敌军1600人。全师休整补充后重新发动进攻,一直将英军第46步兵师击退了20英里。而主攻方向上的德军却失败了。这是曼陀菲尔担任师级主官后的指挥的第一次大仗。但是个人的杰出表现终究不能挽救非洲军团的厄运。

法斯特将军(Gustav von

Vaerst,第15装甲师师长,装甲兵将军,1945年3月9日接替阿尼姆担任第5装甲集团军军长,Vaerst是1940年7月30日骑士,1943年5月9日投降。)后来回忆到:“几天后,敌人突然对“曼陀菲尔”师发动进攻,把我们赶过山,撤回到了山北面。我们试图建立的新防线被突破,我们的胜利果实再次丢失了,但是我们还是有机会消灭敌人的。”

隆美尔元帅对阿尼姆上将此行动的评价是:“纯粹是浪费兵力”。

1943年4月30日,在德军投降前,疾病和精疲力竭让曼陀菲尔倒下了,他被疏散出北非,送到柏林和海德尔堡(Heidelberg)的医院治疗。但“曼陀菲尔”师的番号没有因此而撤销,5月8日,该师的残部在继任师长(Karl

Bülowius中将)率领下在突尼斯向由布莱德雷(Omar N. Bradley)中将指挥的美军第2军(U.S. II

Corps)投降。如果他晚病倒几天,可能就此默默无闻了。

1943年5月1日,曼陀菲尔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9月21日,巴尔克将军接替第146位宝剑骑士布拉斯兹科维茨上将(Johannes Blaskowitz

Generaloberst)担任“G”集团军群司令。巴尔克和曼陀菲尔两人在1943年11月的基辅突出部的反击战时就是上下级。巴尔克下令发起大规模进攻。不惜任代价要将美军阻止于圣萨林一线。第5装甲集团军则奉命向阿拉库尔(Arracourt)地域的美军第4装甲师进攻。战至9月29日,终于将美军的进攻挡住,赢得了整个10月的战场平静。

此后,10月,曼陀菲尔和第5装甲集团军离开“G”集团军群北上到达“B”集团军群指挥下的德国埃弗(Eifel)地区,开始为“莱茵观望”(“Wacht

am Rhein” (Watch on the Rhine))行动进行准备。

1944年12月16日,突出部(Bulge)反击开始。莫德尔元帅(第17位钻石骑士 Walter

Model)的“B”集团军群从被积雪覆盖的阿登森林向由美军把守的稀疏防线发动进攻。进攻的计划是主力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军长是武装党卫队上将迪特里西)在右翼、第5装甲集团军在左翼实施突击,穿过马斯(Meuse)河,攻下布鲁塞尔(Brussels),最终目标夺取安特卫普(Antwerp)。势力较弱的第7集团军(军长是炮兵将军布兰登堡

Erich

Brandenberger第324橡叶)保护南翼。这是希特勒为扭转战局,挽救其失败的命运,孤注一掷,在西线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进攻以失败告终,但此役却成就了曼陀菲尔的英名。

高超的指挥技巧

在战斗打响前,曼陀菲尔又一次显示了他极高的战术指挥技巧。他说服了希特勒不要使用大规模炮火准备,而代之以拂晓前的各个师以营级规模的步兵纵深穿插攻击。尽管是配角,但第5装甲集团军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突击部队第47装甲军第2装甲师(师长Meinrad

von

Lauchert上校,第396橡叶,后晋升少将)进抵马斯河附近的小镇塞勒斯(Celles),是德军推进最远的部队。在17日的一次钳形攻势中,第5装甲集团军的右翼第66军(军长是卢赫特Walther

Lucht炮兵将军,第691橡叶)围歼了美军第106师的两个团,大约8000美军被俘,使美军遭到了他们二战在欧洲战场上的最严重的损失。18日,曼陀菲尔第5装甲集团军的先锋第47装甲军(军长是第157宝剑骑士装甲兵将军吕特维茨

Heinrich Freiherr von

Luettwitz)进抵公路交通枢纽巴斯托尼(Bastogne),进尔包围该地。而原计划中的主攻部队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却因为泥泞的道路和美军的顽强抵抗在12月18日就被阻止住了。希特勒被迫同意从武装党卫队第6装甲集团军的部队中抽出一部分来加强第5装甲集团军,但是为时已晚。美军紧急增援,德军第2装甲师被美军第2装甲师和英军第29装甲旅的第3皇家坦克团消灭。22日,吕特维茨派军使要求巴斯托尼被围美军投降,指挥101空降师(E连也增援被围在此)的麦考利夫(Anthony

C .McAuliffe)准将的回答是:“ Nuts!”。——从此以后成为传奇。

更多文章

  • 沈惟敬和小西行长数年谋划的议和计划,为什么一下子成了泡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西行长,日本

    日军侵入后,朝鲜朝廷曾有争议,有的主张直接向明朝求助援军,有的主张自主抗战。结果在宣祖的支持下,紧急向明朝派遣了请援特使。开战之前,明朝已从朝鲜、琉球等地接到报告,一直注视着日本不同寻常的动态。长期以来,明朝和朝鲜一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明朝在边境叛乱镇压未果的状况下,针对派遣援军也有不同意见:有的

  • 福岛正则:贱岳七本枪之首,广岛藩藩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福岛正则,日本

    福岛正则(1561-1624)福岛正则,幼名市松,出身于尾张国海东郡花正庄二寺邑,父亲是箍桶匠福岛市兵卫正信,母亲为羽柴秀吉的阿姨,因此秀吉在织田家中受到重用被封长滨城后,缺乏血亲因缘的秀吉大力提拔自己的亲戚以为臂助,如妹夫三好佐治、襟弟浅野长政等直接拉入家臣团,而像福岛正则及加藤清正等年幼的后辈则

  • 成吉思汗屠城不杀哪些人?这三种人他都留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成吉思汗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相信大家对这句话都不陌生,这正是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对于成吉思汗的描述。没错,成吉思汗在我国历史上特别有名正是因为他领导的蒙古大军同他一样,无比凶狠,战场上无人能敌,几乎没有打过败仗。据悉,成吉思汗在位期间,仅是屠城的人数就达到了数千万,所以他也被称为屠城狂

  • 唐朝开国功臣发家致富方式到底有特别 为什么唐朝不杀开国功臣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唐朝,李世民,魏征,唐玄宗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的是当一个新的王朝建立的时候,开国的功臣一般都没啥好下场,比如刘邦建立了汉朝之后杀死了韩信,明朝初年的洪武大案,杀害功臣的事件已经成为了常态,但是有一个朝代建立之后,它既没杀开国功臣,也不用杯酒释兵权,它就是唐朝,之所以会这样,只因发家致富方式特

  • 杂贺孙市:日本战国时代杂贺众老大的称呼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杂贺孙市,日本

    杂贺党的首领历代都称孙市,战国中后期名将,杂贺孙市是擅使铁炮的高手。纪伊的杂贺众出身。大部分观点都无一例外的认为杂贺孙市就是铃木重秀。杂贺孙市(1534年-1589年、旧历天文3年-天正17年5月2日?)为杂贺众的首领。在石山合战中,杂贺孙市率领杂贺众进入石山本愿寺,使得来犯的织田信长大军吃足苦头。

  • 杂贺孙市参与过哪些战役?都有着怎样的战绩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杂贺孙市,日本

    孙市与石山合战率领优秀的火枪部队,在石山合战中使织田信长大为头痛的杂贺孙市。他在历史上最为活跃的,就是历时长达十年之久的石山合战。下面就介绍下作为石山合战发端的一场枪击战——野田·福岛之战。野田·福岛之战很多人认为孙市始终是与信长敌对的,其实不是。在本愿寺正式公开与信长对立以前,他曾经作为佣兵为信长

  • 他是大唐将军,勾结异族造反断送了唐朝江山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安史之乱,安禄山,唐朝

    在公元755年十一月初九,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地节度使的胡将安禄山趁唐朝内部空虚腐败,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15万士兵,号称20万,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奸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掀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安史之乱”的序幕。“安史之乱”在唐朝繁荣昌盛的局面上撕开了一个无法弥补的缺

  • 秦始皇死前一句话,至今无人敢玩秦始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秦始皇

    中华文明历经千年风吹雨打,有着诸多的谜团,比如夏朝是否存在、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多谜团等等,让历史学家为之挠破了脑袋。但这一切的答案或许能在秦始皇陵里找到答案。因为秦始皇曾经下令毁掉六国历史,但在秦始皇陵里是否有所保存呢?然而诡异的是,无论是历代民间盗墓贼,还是正规的考古人员,或许民间斗升小民,都希望看

  • 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 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唐宣宗,唐太宗

    唐宣宗李忱是唐朝第十六位皇帝,在位十三年,他勤于政事,积极改革,对内整顿吏治,削弱藩镇,对外积极用兵,收复不少失地。唐宣宗在位期间,唐朝出现相对繁荣的局面,人称“大中之治”,而唐宣宗本人也被称为“小太宗”。但是唐宣宗晚年犯了一个严重错误,最终将唐朝推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李忱努力仿效

  • 杨广为夺嫡都做了什么事情 杨广为夺嫡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隋炀帝,隋文帝,独孤皇后,隋朝

    皇后和皇帝在爱情上默契,在历史上是非常少见的。独孤皇后和隋文帝就是一对,独孤皇后喜欢夫妻和睦,相敬如宾,可谓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可是独孤皇后的这种性格,被他的次子晋王杨广所利用。杨广为夺嫡,先是伪装孝顺、俭朴,得到母亲独孤氏的欢心。而太子杨勇,身边的女人很多,生活也奢侈浪费。独孤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