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为何不再立皇后了?

马皇后死后,朱元璋为何不再立皇后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2640 更新时间:2023/12/13 11:29:35

马皇后是明朝开国的第一任皇后,也是明太祖朱元璋唯一的皇后。她母仪天下,慈德昭彰,深受人们爱戴。由于马皇后小时候没有“裹脚”,也被人们称为“大脚马皇后”。公元1382年(洪武15年),51岁的马皇后去世,朱元璋非常伤心,从此便不再立皇后。马皇后可谓朱元璋的贤内助,帮助他一步步走向成功。马皇后死后,朱元璋永不立后,缘由也只因两个烧饼和一双大脚。

父母早逝,留下一双美丽的大脚

马皇后名为马秀英,出生在元末淮西宿州新丰里一个富庶的家庭中。马秀英母亲早逝,由父亲抚养长大。她的父亲生性豪爽,有接济贫苦的侠客心肠,结交了很多生死兄弟,而朱元璋的伯乐郭子兴就是其中一位。一次,马父替兄弟出头,失手杀了当地的恶霸,为躲避仇家和官府通缉,带着女儿逃离了故乡。

马父最终在走投无路时,将小秀英托给好友郭子兴照顾,从此马秀英再也没见过父亲。小秀英成了郭子兴的养女,并由郭子兴二老婆张氏抚养。马秀英虽然寄人篱下,却十分受郭子兴和张氏喜爱。郭子兴儿女众多,却都比上马秀英举止大方,有大家闺秀的风范。但美中不足的是,在当时那个以小脚为美的时代,马秀英却是一双大脚。

由于母亲死得早,生父不懂得闺中之事,长达后也不能缠脚了。当别的女孩笑话她时,小秀英也十分生气,但她是个聪明的女孩,慢慢就想开了,缠脚虽然走路有柔弱的美感,但大脚也有很多好处吗,至少跑得快。就是这双大脚,以后还救过丈夫朱元璋的命。

情人眼里出西施,马秀英一眼爱上朱元璋

马秀英到了出嫁的年纪,养父母也想给宝贝女儿找个良婿。可挑来挑起,不是郭子兴夫妇看不上,就是马秀英看不上。郭子兴麾下有个“九夫长”,名叫朱元璋,智勇双全,屡屡立下奇功,深受郭子兴赏识。一天,郭子兴请立下战功的朱元璋等人喝酒,酒过三巡后,养母张氏带马秀英站在屏风后面看有没有中意的人,马秀英被朱元璋“清奇”的长相深深吸引。

史书上形容朱元璋:“姿貌雄杰,奇骨贯顶。”单看前半句感觉一表人才,但后半句就知道好看不了哪去。但爱情不关乎貌相,情人眼里出西施,可能再英俊的皮囊也不如朱元璋雄姿英发,最终马秀英将终身托付给此人。事实证明,马秀英的确有一双慧眼。

明太祖朱元璋

秀英忍痛以怀藏饼,使差点饿死的朱元璋感动涕零

之后,郭子兴和朱元璋成为翁婿关系,朱元璋更加卖力,冲锋陷阵,虎虎生威,成为郭子兴的左膀右臂。好景不长,屡建奇功,深得人心的朱元璋深受郭子兴两个亲儿子郭天叙和郭天爵的嫉妒,被二人陷后,害遭到郭子兴软禁。郭氏兄弟下令,杜绝一切人给朱元璋送吃喝,想把他活活饿死。

马秀英十分担心丈夫的处境,偷偷在厨房烙了两张烧饼,捧着送给朱元璋吃。谁知半路遇到郭氏兄弟的贴身跟班,她害怕事情泄露,直接将烧饼藏在怀中。那烧饼刚出锅,油还滚烫,又是春夏之交,身上穿着薄衣,马秀英硬是忍着撕心裂肺的疼痛将烧饼送到朱元璋手中。

饿成皮包骨的朱元璋十分感动,一边吃着烧饼,一边落泪,最后抱着马秀英放声痛哭。作为妻子的马秀英内心十分不是滋味,因怕被人发现,忍着泪水匆匆回去了。回到房间,她发现自己胸前的肌肤已经被烫焦了,两道烫痕十分醒目。正巧赶上养母张氏来看女儿,才知道事情的缘由。经过张氏和丈夫郭子兴的一番哭闹,郭子兴最终将朱元璋放出来调养。

朱元璋受伤,马秀英背着他跑了十几里

郭子兴死后,儿子朱天叙接班,但朱元璋的威望远高于郭氏兄弟。最后郭天叙被元兵活捉,砍了脑袋,滁州红巾军成了名副其实的朱家军。元朝气数已尽,各方诸侯称霸一方,为了最后的胜利互相掐架。

在和陈友谅的战争中,马秀英带着妇女们编织缝补,有力的支持着男人们在前方的战斗。《明史》记载,朱元璋和陈友谅对垒时,曾被对方追击,逃跑中被流矢击中,跑不动了,马秀英背起丈夫,靠一双大脚跑了十几里路。

明朝建立后,太子朱标为了纪念这段往事,特意放在怀中。马皇后死后。朱标因与朱元璋政见不合,被皇帝老爹追打。无奈之下,朱标故意把此图遗落地上。朱元璋睹物思人,痛哭一场,也不打儿子了!

当上皇帝的朱元璋,想要从马氏家族远支里寻找一位族人过继给已经去世的马氏夫妇,作为皇后的兄弟,继承马老爹的爵位,也算为自己妻子栽培一个外在的依靠。但是马皇后以“立国不久,百废待兴”“培植外戚可能会祸乱朝纲”为由拒绝了丈夫的好意。

朱元璋的成功离不开马皇后这位善良仁慈、聪明勇敢的贤内助帮助,而且马皇后还不只一次救过丈夫的命。即便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嗜杀成性,也依然不忘妻子的好。马皇后死后,朱元璋痛哭流涕,并永不立后!从两个烧饼和一双大脚就能看出一个女人,一位妻子的伟大,怎能不让朱元璋疼爱,怎能不值得后世称颂?

标签: 马皇后明朝

更多文章

  • 一手葬送了大秦帝国的赵高,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高,秦朝

    丞相赵高,一手葬送了大秦帝国,他最终是怎么死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强中更有强中手,聪明一世的赵高逼死秦二世后,很想撕下最后一块遮羞布称帝,指鹿为马他敢,这个他还真不敢冒险。他就去请装病的子婴继位,还美滋滋地想着如何凌驾于万人之上操纵新傀儡,继续过他那权倾

  • 唐朝第一清官是谁?穷得连肉都吃不起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陆贽,唐朝

    唐朝在经历上无疑是壮大的,在非常壮盛期间,唐朝的疆域抵达了西域。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也即是现现在的中东区域。不过后来跟着唐朝的节度使发现,造成了唐朝走了下坡路,安史之乱产生后,唐朝更是走向了衰亡。在经历上,唐朝发现了两位锋利的天子。他们划分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一代女皇武则天。

  • 东汉曹操为何至死都没杀刘协?还将七个女儿都嫁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汉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东汉曹操为何至死都没杀刘协?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谈起“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负我”这句格言,不得不令人想起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此人心狠手辣,胸怀天下,甚至是错杀了叔伯吕伯奢一家之后,都不知悔改,而是说的这么一格言,给予自己杀人心安的理由,这听上去很残忍,

  • 杨滚是什么人?杨家将的始祖,李存孝都钦佩不已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杨滚,宋朝

    杨滚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若要说起在民间广为人知的军事将领,那必然有北宋年间的杨家将一席。虽然杨家将在民间流传下来的故事,大部分都是虚构、被创作出来的,但是杨家将的民间传说却是给中国的文学界留下了非常宝贵的财富。在杨家将的故事中,杨家将的始祖是一个叫做杨滚

  • 为了登基称帝的曹丕,为什么会选择对豪门士族让步?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曹丕,三国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曹丕为了登基称帝而对豪门士族让步,这是不是对曹操政策的背叛?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逝于洛阳,曹丕从邺城赶到洛阳继承丞相之位,称魏王。在此之后,曹丕为了将权力集中在自己手中,以稳固政治局势,他笼络和扶植自己的政治势力,重新分配在权力蛋糕上的占有份

  • 孙权有什么能人之处,让曹操对他高度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孙权,三国

    被曹操高度评价的孙权,究竟有何过人之处?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孙权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活的时间长,在三国的君主之中,他在位的年限最长,年龄也最长,这是他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最早看出孙权这一特点的人是刘琬,他当时封汉朝廷的命令到江南认可孙策的地位,曾经这样说:“

  • 诸葛亮为何会说汉桓帝是个昏君?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诸葛亮,汉朝

    对诸葛亮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其中“桓”指的就是汉桓帝,和皇帝宝座本来永远处于平行线的他,阴差阳错,

  • 白起为什么能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他在长平之战中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白起,秦国

    白起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白起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也是秦国能完成统一的最大功臣。白起凭借在长平之战全歼赵国40多万人而成名,这一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歼灭战,完全不留活口。当时白起就是兵家的代表人物,在长平之战上秦军一直无法突破廉颇布置的防线,但是赵括当了

  • 宋仁宗一个仁恕的皇帝,连臣子都能干预他的生活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宋仁宗,宋朝

    宋仁宗一个仁恕的皇帝,连臣子都能干预他的生活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恭俭仁恕,出于天性”,这是史官对宋仁宗的一句评价。所谓“恭俭仁恕”,也能看出大臣们的强势和仁宗的仁恕。最近电视剧《清平乐》热播,在剧中大臣们为宋仁宗选择曾许过人、“貌丑不至惑君”的曹丹姝为后,也能看出大臣

  • 司马昭的身上有哪些值得人们尊敬的事情呢?他有什么优点?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司马昭,曹魏

    司马昭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虽然在历史上,司马昭的名声一直都不太好,很多的用来形容人很差的词都是从他身上出来的,但是如果真的仔细去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并不是真的有人从骨子里坏到外面,一心只想着做一些不利于其他人的事情,司马昭也是如此。就像秦始皇,尽管后人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