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

吴三桂投降清朝后坐上平西王之位 吴三桂最后为什么还要反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581 更新时间:2024/4/21 1:15:37

吴三桂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吴三桂反清,表面上的口号是“兴明讨虏”,但谁信谁是傻子,朱家宗室被他杀了多少,这会出来装忠臣义士了?骗鬼呢。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欲做奴才而不得。

但凡满清对他容忍度高一点,他都愿意跪在地上当奴才。然而,康熙视他们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为眼中钉、肉中刺,必除之而后快,还没亲政就筹划着撤三藩。

站在康熙的角度,这三藩不能不撤。

首先,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这三人,是汉人并非满州自己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不但汉人懂,康熙也是很懂的。而且汉人多,满州人少,康熙怎么可能对他们放心?

其次,吴三桂据云南,尚可喜据广东,耿精忠据福建,朝廷的政令在这三个地方实施不畅,有点国中之国的意味,不利于中央集权制,是一种极大的隐患。略有眼光的君主,都不会容许这种状况长久存在。

对于有着雄心壮志的康熙来说,他们就如同三座大山,制造出了很大的阴影,若不铲除,睡觉都不安稳。

说到这里,也真是奇怪吴三桂等人哪来那么大的自信,竟认为满清会让他们在封地当土皇帝?满州老牌王公贵族都没这权力,难道他们能比这些人更得清朝皇帝信任?这叫没有自知之明。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是功臣最常见的结局,像吴三桂这种处境尴尬的背叛者更是如此。几乎从一开始,就注定了被满清用完就丢的命运,倘若他谨小慎微,也许还能保住性命。但他投向满清,本就是为了满门富贵,不可能放弃权位甘于平淡。

如此,也就怪不得康熙举起屠刀。

吴三桂杀死南明永历帝后,清朝就对他采取了行动。康熙二年(1663年),满清以云贵军事行动已经停止为理由,收缴了吴三桂的平西大将军印信,抑制他的军权。

政治方面,则“截其用人题补之权,迁除悉归部选”,啥意思呢?意思是以前云南的官员任命、升迁等,吴三桂自己就能做主。现在不行了,得由朝廷说了算。

按理来说,这是正常且应该的,作为大一统王朝,哪有地方官员负责本地人事的道理?那是吏部的活儿。

但具体到吴三桂这里,其实是削藩的前兆。如果这个时候吴三桂举起反清大旗,满清立足不稳,人心尚未归顺,说不定真能成事。可吴三桂没有,这就说明,他还是想当满清的奴才。

当然啦,当奴才不是终极目标,通过“当奴才”这种方式,从满清那里得到更多的利益才是根本。因而,利益受损时,奴才也会向主子表达自己的不满。

康熙六年(1667年),吴三桂为了试探满清对自己的态度,假意上疏辞云南、贵州两省事务总管之职,清廷半点没犹豫,立刻同意了,下令两省督抚听命于中央,同时还剥夺了他的司法特权。

以前,平西王下辖的人犯了罪,由吴三桂处理,清廷不干涉,现在没这特权了,通通由朝廷相关部门负责。

这也是应当的。人事特权、司法特权什么的,那都是战时的权宜之策,不可能成为常态。吴三桂既然选择了投降满清,就该对这一点心中有数。他却似乎不懂,既想当奴才,又想要特殊待遇。

满清这么对他,他似乎感到难以置信,以“构衅苗蛮,借事用兵”作为报复。说白了,就是故意挑衅苗蛮,制造出兵的借口,向朝廷索要粮饷。这是某种程度上的拥兵自重,在此时用来,显得极其幼稚,除了让满清下定决心削藩之外,没有任何作用。

康熙十二年(1673年),康熙遇到了一个极好的削藩机会。平南王尚可喜以年老为由,请求归老辽东,康熙皇帝趁机作出了令其移藩的决定。耿精忠见事不妙,试探性的上疏自请撤藩,康熙也同意了。吴三桂迫不得已,也假惺惺地请求撤藩。

吴三桂以为,跟尚可喜、耿精忠比起来,自己在康熙那里的份量是不同的,毕竟他的功劳大得多,康熙定然挽留他。结果,康熙不但不挽留,还即刻派人去云南办理撤藩事宜。

康熙是这样想的,“撤亦反,不撤亦反。不若及今先发,犹可制也”。从这句话里,咱们就能看出康熙从没信过吴三桂,在他看来吴三桂迟早要反,那就先下手为强,占个先机。

不得不说,康熙比吴三桂有魄力多了。

直到此时,吴三桂才确定他的尊荣、权力甚至性命都保不住了,再忍下去,要么毒酒赐死,要么抄家灭族,难以善终,所以他反了。

标签: 吴三桂康熙

更多文章

  • 忽都台是什么身份?出身最高贵的蒙古女子,轻轻松松当上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忽都台,元朝

    忽都台是什么身份?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我们知道,元朝建立之后统治者将中国分为四等人。其实,在蒙古崛起的早期,也自然而然形成了类似的等级划分。除去世仇之外,越早被征服的部落和民族,等级反而越靠前。而且,对于某些特殊的家族而言,几乎享受黄金家族的待遇。除去没法染指帝位外,其余

  • 康熙废太子后出现了儿子相争 康熙为何看着他们互斗都没有再立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清朝,胤礽

    很多人都不了解康熙和胤礽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康熙常被誉为是千古一帝,但他一生中是犯有很多错误的,其中在立储问题上就犯有大错!康熙皇帝8岁继位,69岁去世,在位共计61年,是除了乾隆以外,实际在位第二长的皇帝。可能大家对执政60年没啥概念,我给你大家做个对比,中国大一统王朝皇

  • 韩原之战的战况怎么样?晋惠公是怎么被俘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韩原之战,春秋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韩原之战。公元前646年,秦国发生饥荒,向晋国请求援助。晋惠公和他手下的大臣们商议,有位大臣对晋惠公说:趁秦国发生灾荒出兵讨伐,一定可以获得大功(因其饥伐之,可有大功)。晋惠公采纳了大臣的意见,于秦穆公十五年(前645),出兵攻秦。晋国饥荒,秦穆公曾大规模救

  • 宋晟:身为明朝开国功臣,为了让儿子娶公主竟杀害儿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晟,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大家都知道,明朝是我国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的政权,也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强大的一个朝代,特别是在明朝前期,从洪武到永乐70多年间,军事实力为周边邻国所折服,西域人不敢东进冒犯,蒙古人不敢南下牧马,东洋人不敢西入海域。当然,军事

  • 邬思道和李卫相比 雍正为什么对李卫大加提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邬思道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雍正和邬思道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作为清朝电视剧的经典之作,《雍正王朝》常常被人们议论。这样一部历史与杜撰结合的电视剧,由于演员演技到位,成了很多人心中的经典剧目。很多人也提出了疑问,原著交代过,粘杆处和邬先生都要除掉,为什么雍正登基后想杀了邬思道,却不愿动

  • 醇亲王奕譞是什么身份?一个被慈禧吓死的王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奕譞,清朝

    下面由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醇亲王奕譞是什么身份,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光绪皇帝载湉的父亲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他本来也就是个宗室贵族罢了。但是,他娶的夫人恰巧是慈禧的亲妹妹,这使他这一支宗室当中,竟然神差鬼使地连续出了两位皇帝,即光绪(奕譞之子)和大清末代皇帝宣统(奕譞之孙)。因为和

  • 婉贞与慈禧是什么关系?她是落选秀女,儿子阴差阳错当上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婉贞,清朝

    婉贞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慈禧出身于叶赫那拉氏,她还有一个亲妹妹叫做婉贞。婉贞虽是慈禧一母同胞的亲妹妹,但是慈禧却只把她当做自己权利棋盘中的一颗棋子而已。按照清朝规定,八旗女子在13岁之后,必须要参加一次选秀,落选之后才可以自行婚配。婉贞到了年纪参加选秀的时候,慈

  • 四大英年早逝的三国奇才,他们分别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周瑜,东吴

    在三国时期,出现了很多惊才艳艳的人物,有的武功盖世用兵如神,有的智慧超凡谋略无双,他们对三国历史的走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其中却有很多人死得太早,尤其是那些优秀的人,英年早逝的大有人在。其中有四位绝世奇才,如果他们其中有一个人不死,历史必将改变。第一个:庞统庞统的出场在诸葛亮之后,刚开始的时候还

  • 北齐娄昭君有多牛?生下8个孩子有4个都是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娄昭君,南北朝

    历史上出现了一位比武则天还具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此人名叫娄昭君,历史上的娄太后就是她。这里的昭君,可不是汉朝时期的王昭君,这是两个人。娄昭君一生生了八个孩子,这其中混的最差的也是王爷。娄昭君是北魏人,爷爷是北魏的真定侯。从小娄昭君就长相貌美,直到长大之后也是如此。不仅仅是长相貌美,出生在显赫世家的娄昭

  • 揭秘:历史上剪断长发的那拉氏最终结局有多凄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乾隆,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要和大家说的就是乾隆在位期间,大清国的皇后那拉氏。想要在众多妃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国之母可是非常难的,而那拉氏就是成功当上皇后的人。在成为皇后之前,那拉氏可是为此付出了不少的努力,想必她也不是个简单的人。其实当时的第一任皇后并不是那拉氏,她是继后,第一任皇后为富察皇后。皇帝对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