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有称帝 曹操不愿做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曹操为什么一辈子都没有称帝 曹操不愿做皇帝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61 更新时间:2024/2/4 21:30:10

你真的了解曹操不称帝吗?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要说起三国时期的历史人物,拜三国演义所赐,估计大家最熟悉的人物是刘关张三兄弟,毕竟在演义里,这老兄弟几个是妥妥的主角光环,但是即使是三国演义中,曹操也是一个雄才大略的人物。其实历史上的曹操可以说是多才多艺,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也是魏晋时期非常厉害的文学家和军事家。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可以说是百年难遇的帝王之才,他却一辈子都没有称帝,这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都知道,曹操和袁绍打了一架打赢了之后,他基本就是中国北方的主人,而刘备占领的四川和孙氏家族的江东,其实和他的土地相比是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说曹操统一了三国也没什么问题。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又让小皇帝给自己封了丞相,说是丞相,其实这皇帝的权力都在他的手中。在平定了平原之后,曹操又做了三公,可以说他就是汉末实际上的统治者。其实比较有意思的是,汉朝末年的三公可是不是那么好当的,之前的三公,比如貂蝉的义父王允就是死的非常难看,这么看来曹操这个三公的位子也是很需要勇气的,不过曹操毕竟是曹操,和那些靠干女儿的三公不一样,这位大权在握的领导者也是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把这个很有意思的诅咒破除了。

在坐上了三公之后,曹操当了丞相之后并不满足,很快就让献帝封他为魏王,献帝可以说是和溥仪一样,这个皇帝做的就只有名头了,所以也是只好给曹操封了一个魏王,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这个时候的权利中心,已经从皇帝转到了丞相,这就让人更加奇怪为什么曹操坚持不肯做这个皇帝,难道是有什么隐秘的原因么?

其实曹操自己还是很想做皇帝的,因为这些野心家戎马了一辈子,其实为的也就是这个皇帝的宝座,在曹操晚年的时候,一些汉臣就为了讨好曹操,联名上书请命,让曹操顺应天的旨意做了皇帝,曹操听了之后也是蠢蠢欲动。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弟弟,也就是夏侯惇听说了这件事,赶回了朝廷劝他,说是如果他做了皇帝,那么就是给了吴蜀再一次攻击魏国的理由。曹操听了之后,终究还是没有为了自己的欲望做出这个决定。不过这件事情过后不就,曹操就因为生病死掉了,所以他最终也只是魏王,而不是理所当然的魏武帝,夏侯惇也是在事后很后悔,因为他的劝阻,让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有获得他一直追求的皇帝宝座。

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魏国内部其实是很稳定的,曹操以自己特有的政治手段把自己的部下可以说是降服的很好,所以曹操不称帝的原因其实不在内部而是在外部。赤壁之战之后,国家局势呈三足鼎立之势,其中曹操的实力虽然最强,但是他也没有绝对的把握面对吴蜀联军,如果他一旦称帝,那么吴国和蜀国也就没有了其他理由,只能兴兵讨伐,也正是因为担心这一点,曹操才忍住了自己内心的欲望,安安分分的做自己的魏王。这样他不仅不是背叛大汉的逆贼,而且还可以借着献帝的名义对同为臣子的吴国和蜀国进行干预。

这一件事,曹操内心是最清楚不过的了,就在赤壁之战之后,国力大损的曹操没有能力再南下,于是和吴国和蜀国有了一阵子短暂的和平时期。这个时候,孙权特意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是现在这个国家在您的治理之下的确是非常强盛,为何不干脆做一个千古留名的帝王呢?

曹操看了之后笑了笑,对左右说,这个孙权是想把我放在炉子上烤啊。这个回答就是非常的厉害了,这里他指出了孙权的祸心意图想把战争的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另一方面汉朝的时候,传说如果有人可以替代刘氏家族就要在火德上在其之上,也就是曹操想当皇帝就要坐在炉子上的意思。这当然是玩笑,但是曹操的政治敏锐可见一斑,其实孙权这封信也是有试探的意思,而曹操也是未尝甘心于做一个魏王。

这也是曹操的厉害之处,他虽然没有称帝,但是实际上的兵权和政事都是他在处理,汉献帝这个时候除了自己的后宫其实哪里都管不了。而留下了汉帝,曹操自己就是大将军,他反而由一个推翻汉王朝的逆臣,变成了帮助汉王朝完成统一的丞相。虽然说实际上没什么用,但是对于一些拉不下脸皮的汉朝旧臣也是给了一个台阶下,他攻打荆州的时候,刘宗投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通过不做皇帝,曹操得到的好处数不胜数,对于一个十分清醒的统治者而言,不让自己的私欲蒙蔽了眼光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素质。献帝就曾封给曹操十万人做魏国的庶民但是曹操立刻就写了一个折子,表明自己并没有取代汉王朝的意思。

其实汉献帝这一招也是很聪明,因为汉朝国公封地自然是要把军权让出来的,曹操就是明着告诉献帝,别想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个奖励我也不要,军权肯定是不会放的,曹操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群臣,自己是不会替代汉帝的,但是同样的,实际的统治权他一点也不会放弃。如果这种想法真的实现了的话,这种制度倒是和日本很像,也就是说皇帝不会换,但是权利都是将军的。

曹操作为三国时期最为有名的政治家,也是有这野心家非常鲜明的特质,也就是不慕虚名,只争实利,这才是曹操坚持不称帝的根本原因。

标签: 三国曹操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仅袁术要代汉称帝?那袁绍是怎么想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袁术,汉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袁绍。公元197年,手握传国玉玺的袁术以河内人张鮍的卜卦之言为由,在寿春称帝,建号仲氏,置公卿,他任命九江太守为淮南尹,广置公卿朝臣,甚至还在城南城北筑起皇帝祭祀天帝所用的祭坛。只不过袁术的称帝只是满足了他自己内心的私欲,而不是真心地为了解决民间的疾苦,正因

  • 同治皇帝到底是不是死于天花 同治皇帝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清朝,同治

    很多人都不了解同治之死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1681年,身体素质本就不咋的的咸丰帝,由于过度贪恋美色,吸食鸦片,过度饮酒等原因,在承德避暑山庄驾崩,享年31岁,临死前,将皇位传给自己唯一存活的儿子,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载淳 ,史称同治帝!同治帝继位没多久,生母慈禧便联合自

  • 曹操为什仫看不起孙权?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操,汉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曹操为什仫看不起孙权,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年少万兜鍪,坐断江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这几句无限赞美三国东吴国主孙权的词句,出自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而其历史上的典故则来自《吴书》:建安十八年

  • 董卓为什么会被恩将仇报?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董卓,汉朝

    董卓为什么会士大夫恩将仇报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初平三年,董太师终于在清晨伴随着艳阳升起的那一刻倒下,愤恶的眼神中看着自己最信任的干儿子吕布提着利斧。而他给世人留下的印象也只有草菅人命、丧心病狂等许多负面数不胜数的词汇。但董太师留给世人的也不仅仅如此,还是有一碗清鸡汤的。

  • 司马懿将曹操的儿子们耍的团团转 他们为何都没有反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曹操,儿子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儿子故事,欢迎关注哦。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势力竞相而起,最后只剩下北方的曹魏政权、西南的蜀汉政权和东边的孙吴政权。曹操率领军队很快统一了北方。曹操去世后,曹丕废汉自立,建立魏国。但是后来司马氏篡权,建立西晋,那曹操的后代有25个儿子为何一直以来

  • 王允铲除董卓之后 为何不到两个月时间就被人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允,董卓

    对王允被杀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人有时候就是很有意思,明明一手好牌,最后却因为自己的一些骄傲自满或者对形势的判断失误,导致最后一手好牌打得稀烂,历史上这样的人物或者事件数不胜数,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东汉末年的司徒王允。公元192年,王允利用貂蝉刺激吕布,让

  • 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第一神勇将军,他到底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侯惇,三国

    说到夏侯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三国鼎力的年代,魏、蜀、吴三国都是有各自的武力代表,东吴的甘宁甘兴霸,蜀国的关羽、张飞、黄忠等五虎上将,还有就是曹操手下的张辽、乐进、徐晃、张颌等五子良将。而且在正史之中,这五子良将还有和传看起来要比《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有牌面的多了。但是在细读诗书之后打击可能就会

  • 夏侯淳是谁?三国时期谁是曹魏第一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夏侯淳,三国

    三国时期谁是曹魏第一将夏侯淳,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大家好,今天就跟大家介绍一名来自三国时期魏国的武将—夏侯淳,关于他的事迹有很多,最有名的就是他在演义中淡定的拔下射入左眼的弓箭,并吃下眼睛的故事,只不过我们今天要讲的夏侯淳,并没有演义中的那样霸气侧漏,现实中的

  • 公孙瓒的一生是什么样的?戎马一生享受功与名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公孙瓒,三国

    公孙瓒的一生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告诉你。今天我们一起从公孙瓒谈起。他的老师是刘宽。他的身份还不错,公孙瓒的祖上是名门大族。可是因为他妈妈的家世相比不好,他也就被人忽略,只成为了一个小吏。公孙瓒的相貌俊俏,长得赛过潘安了。而且他的声音洪亮有特殊感,他是一位很好的辩手。因

  • 她是风光无限的皇贵妃,却一生都在守空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清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在清朝中,能在皇后在位的时候,能成为皇贵妃的称号,也属实不简单啊!这位就是同治的淑慎,是以为富察氏。在富察刚刚入宫的时候,她才只有十三岁的,父亲是一个外郎,家族地位不是很显赫,但也是一个大户人家,在同治登基以后,中宫的位置上一直是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