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

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607 更新时间:2023/12/14 18:21:38

韩愈为什么强烈反对迎回佛骨?除了信仰还有什么原因?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唐朝时期,佛教逐渐地发展兴盛起来,尤其是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更是发展到了顶峰。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后期,经历过安史之乱后的唐朝已经开始走向了衰落,社会环境也逐渐的动荡起来。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政治家韩愈,正是生活在唐朝的这一时期。韩愈十分的反对在唐朝内部推崇佛教的这一思想,对于唐朝的统治者要迎回佛骨这件事进行了强烈的反对,并且为了提出了许多的理由来反对佛教的推崇。

佛教的起源地是夷狄之地。

唐宪宗想要从印度将佛骨迎回的时候,韩愈想要阻止唐宪宗将其迎回,并且在公元 819

年的时候,还专门为了此时写了一篇《论佛骨表》,根据韩愈在《论佛骨表》一文中的记载,韩愈认为:“佛本夷狄之人,与中国言语不通,衣服殊制;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父子之情。”

由此可见,韩愈认为佛法是起源于夷狄之地的,我国国内并没有佛教思想,因此佛教的各种思想与我国古代社会中所宣传的父子、君臣等思想并不相同,佛教中各种教义思想都与我国古代的先王们所倡导的毫无相同之处。同时韩愈还提到,我国古代社会没有引进佛教之前,都是十分平稳安定,反而到了佛教被引入了我国之后,我国历代的许多信奉和推崇佛教的统治者却都不能长久的治理国家。因此韩愈认为,佛教思想的引入,不但不能够促进唐朝社会统治的长治久安,反而还会给国家造成不安定的影响,对于社会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

其实韩愈并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认为是起源于夷狄的,这种观点在魏晋时期就曾经出现过。当时佛教传入了我国,儒释道三家学说并起,当时有许多的书籍都记载了外来的佛教思想与当时的儒家思想进行激烈的斗争,比如牟子的《理惑论》、顾欢作《夷夏论》等等,在激烈的斗争之后,结果都是佛教的教徒奋力地进行反抗,想要打破这种思想禁锢的局面。

韩愈在经过几百年之后,针对于佛教的发展再次提出了这种佛教起源于夷狄的说法,其实最根本的还是想要通过佛教的起源之地来对于佛教思想进行打压。当时的韩愈在经历过唐朝所发生的安史之乱之后,对于国家逐渐走向衰亡,社会发展动荡,百姓生活十分困苦的状况十分了解,当时的藩镇割据也对于唐朝的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威胁,因此韩愈之所以再次重新提起“夷夏之争”也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环境的状况来说的。

安禄山史思明都是属于西夏国家的胡人,对于唐朝来说,属于一个外来民族。而佛教则是起源于天竺国,同样也是属于一种国家之外的外来文化。安史之乱给唐朝带来的严重危害,使得韩愈十分的痛恨安禄山和史思明,由此造成韩愈对于一切外来的文化和人员都是十分的排斥,更何况是从国外所引进的与中国传统思想毫不相同的佛教,所以说,韩愈自然也就十分的排斥佛教思想在唐朝的传播,自然也就想方设法的阻止统治者迎佛骨。

佛教思想不符合当时的伦理纲常。

我国古代社会长久以来一直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强调入世,遵循各种纲常伦理道德,尤其是在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君主至上的思想更是深入人心,君臣、父子之间存在绝对的等级差别。这时当时唐朝社会中的主流思想,同样也是统治者进行治理所需要的统治思想。

虽然后来唐太宗在国内进行宣传佛教文化的时候,将佛教思想中不符合当时社会所倡导的纲常伦理方面的内容通过法律的规定的形式进行了一定的修改,佛教的僧人们在宣传佛教思想时也根据当时唐朝所宣传的思想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妥协,试图让佛教文化的内容能够更好适合传播。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由于佛教思想所宣传的内容完全不同于儒家思想,佛教讲究的是出世,让人们摆脱现实社会中各种羁绊,注重因果轮回,涅槃重生的过程,这与儒家所宣传的重视人伦和注重孝义的思想还是存在本质上的区别,所以即使对于佛教再次进行多方面的调整,根本的教义还是不能符合纲常伦理的需要。

韩愈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十分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各方面的思想也较为多样,但是从根本上来说,韩愈仍然是一个深受封建社会统治之下儒家思想影响的人。韩愈一直认为,国家的稳定统治,需要严格的按照纲常伦理的秩序来进行,只有明确好了君臣和父子的礼仪关系,社会才能更加长久的发展下去。韩愈所重视的这一点,正是佛教思想中所缺少的一点,因此韩愈自然会反对佛教在唐朝的传播。

佛教的寺庙等建设劳民伤财。

唐朝时期在推崇了佛教之后,就开始不断地建设各种佛教的寺庙和佛像建筑,尤其是唐太宗之后,寺院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逐渐发展起来,并且还获得了法律层面的支持。根据张说张九龄等人所编纂的《大唐六典·户部》中的记载:

“凡道士给田三十亩,女冠二十亩,僧民亦如之。”由此可见的,当时的统治集团对于佛教的人员是十分的支持的。

有了国家的法律制度的明确保护,寺院经济就开始在这种环境中肆意的膨胀起来了,他们开始不断地兼并土地,进行庄园地建设,由于国家政策的保护,他们也不需要向国家缴纳一定的租税,由此造成了当时唐朝的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国家的财政收入也在不断地减少。

当时唐朝一个谏臣辛替,曾经根据这种情况向唐睿宗提出建议,他认为天下十分的财富当中,有七八分都被佛教的人员所占据了。佛教和寺院经济的发展给当时的百姓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压迫,使得许多百姓因为失去土地而流离失所,所以当时的百姓对于佛教的发展也是存在很大的不满。

寺院经济的出现,是佛教形成宗派的一种成熟的形式,佛教由此开始发展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经济集团,内部还产生了根据地位划分的宗派势力,他们凭借自己的佛教教徒的身份搜刮百姓,不劳而获,因此他对于佛教教徒的各种做法十分的不满。同时韩愈也充分地认识到佛教的发展对于唐朝社会发展产生的危害,对于国家的财政收入也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韩愈就开始主动的抵制佛教的传播。

韩愈对于儒家思想的信奉。

韩愈本人是一个十分信奉儒家思想的人,这一点从他极力地主张维护儒家思想中所宣传的纲常伦理中就可以看得出来。由于唐朝时期统治者对于佛教的推崇,使得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缓慢,并且不再居于正统地位,所以韩愈想要通过反对佛教,阻止统治者迎佛骨的方式,进一步打压佛教思想在唐朝的传播,积极的宣传儒家思想,重新帮助儒家思想建立起其正统地位。

此外,韩愈想要打压佛教,重新建立起儒家的正统地位,也是出于对于唐朝国家发展的需要,虽然韩愈在反对佛教思想的传播中,所说的都是佛教思想的不足之处,但是佛教的这些不足之处,却又正是统治者治理国家所需要的。因此韩愈想要重新发展儒学,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唐朝的发展。

虽然韩愈的反对佛教的斗争最终失败了,但是韩愈的这种敢于直接向统治者谏言的行为却受到了后世许多人的尊敬。反对佛教的运动从唐朝当时的发展状况来说,确实是存在一定的合理性的,但是韩愈的这种对于一切外来文化都秉持着一种排斥的态度,也是十分不利于文化的发展的。

标签: 唐朝韩愈

更多文章

  • 梁武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梁武帝对文化发展有何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南北朝,梁武帝

    梁武帝的历史评价怎么样?梁武帝对文化发展有何贡献?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梁武帝虽然在我国历史上因为过于崇尚佛教以及侯景之乱等事件,使得人们对于梁武帝的总体印象不是太好。但是作为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来说,梁武帝还是具有一定的政治才能的,并且在梁武帝在位期间,他也为当时的文化发展做出了

  • 陪刘秀戎马15载的郭圣通,最后为什么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郭圣通,东汉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先要来说的,就是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位皇后郭圣通。郭圣通,真定藁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人,出身名门望族。父亲郭昌继承家业后把百万家财都分给了异母弟,获得了人们的赞扬,因而名声大振,做了功曹的官职。更始元年(23),恰逢大旱,关中颗粒无收。百姓人心惶惶,各地四处起兵造反。年轻

  • 武则天的男宠有哪些?宋之问自荐被拒绝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朝,武则天,宋之问

    武则天的男宠有哪些?宋之问自荐被拒绝是怎么回事?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则天的男宠,很多人听说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张昌宗和张易之了,这两位是非常有名的一对兄弟,但是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想当男宠最后却被武则天拒绝了的人,宋之问。可能有人看过宋之问所写的诗,在文学上也是一位厉害人

  • "长公主"一般是什么身份?“卫长公主”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朝,卫长公主

    "长公主"一般是什么身份?“卫长公主”是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一般而言,“公主”指的是皇帝的女儿,而“长公主”指的是皇帝的姐妹,姑母一类的长辈就是大长公主,所以单单从称呼来看,似乎卫长公主应该是汉武帝的姐妹。其实不然,卫长公主是汉武帝的女儿,她这样的称呼属于越级行为,可是为何汉武帝

  • 南宋最“凶悍好妒”的皇后!李凤娘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南宋,李凤娘

    南宋最“凶悍好妒”的皇后!李凤娘是个怎么样的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河南安阳人,庆远军节度使李道之女,生于南宋绍兴十四年(公元1144年),生子为南宋第四任皇帝——宋宁宗赵扩,庆元六年(1200年)病逝,享年五十六岁,谥号“慈懿”。“慈懿”的含义为慈祥美好

  • 唐朝开国五位宰相是哪五个?每个都是隋朝权贵!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唐朝,裴寂

    唐朝开国五位宰相是哪五个?每个都是隋朝权贵!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我们知道唐朝和隋朝其实都源于北周关陇集团的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北周、隋、唐三朝的统治集团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实质变化。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就是北周八柱国之一李虎的孙子,同时又是隋朝外戚,是独孤伽罗的外甥。李渊娶了北周太师窦毅的女儿

  • 《碧血剑》中真正的主角!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袁崇焕

    《碧血剑》中真正的主角!历史上的袁崇焕是个怎么样的人?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袁崇焕的功业,不免随着时代的进展而渐渐失却光彩。但他英雄气概的风华却永远不会泯灭。”——《碧血剑·袁崇焕评传》在金庸笔下的历史人物中,袁崇焕是得到老先生青睐的一个另类。金庸在武侠小说中,为他撰写了独一无二的

  • 人作孽,不可活!韩信早就病入膏肓死得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韩信

    人作孽,不可活!韩信早就病入膏肓死得不冤!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韩信,一代名将,常胜将军,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可惜未能如张良、萧何那样善始善终,下场很悲惨,还留下一个不太光彩的历史形象。 韩信是淮阴人,少时很不长进,《史记淮阴侯列传》说他: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

  • 汉武帝刘彻到底是杀气腾腾还是爱民如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汉武帝,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武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对于评价汉武大帝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有人说他杀气腾腾,有人说他爱民如子,不过不论如何评价汉武帝,他对中华大帝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1、加强中央集权制度,解决藩国问题汉武帝登基后,大权全然在窦太后的手中把握,公元前135年,窦太后去世

  • 明朝第三位铁血帝王朱见深,可惜英年早逝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朱见深,明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朱见深的故事,欢迎关注哦。要说历史上的铁血帝王,肯定有明太祖朱元璋,不可否认的是,朱元璋结束了元朝的统治,让汉人有了出人头地的机会。朱元璋加入郭子兴的红巾军之后,一路高歌猛进,最终通过战争建立了历史上的明朝。大明王朝建立之后,朱元璋成为了开国皇帝。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