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的眼光太差,朱允炆为什么能成为唯一的皇储?

朱元璋的眼光太差,朱允炆为什么能成为唯一的皇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2033 更新时间:2024/2/13 22:45:24

你们知道朱允炆为什么能成为朱元璋眼中唯一的皇储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

朱棣于建文元年起兵反抗朱允炆新政,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要说这朱允炆,也实在有点不争气,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仗打了三年,活活把王位打没了!这事实在让人没想到,朱允炆自己没想到,朱棣也没想到,朱元璋更没想到!

朱允炆为什么能越过一众叔叔兄弟被朱元璋一眼相中立为皇储?这和朱允炆的演技有关。太子朱标死后,朱元璋心痛万分,没有了自己一手栽培的继承人,但有高仿啊,还是以假乱真的那种。朱允炆此人最大的优点就是会拍马屁,最常说的就是“我爷爷说的都是对的”,此外还是父亲朱标忠实的模仿者。

种种假象让朱元璋信以为真,直觉朱允炆是天定的皇位继承人,就是这一次看走眼,险些给大明王朝酿下大祸!朱允炆此人除了演技颇高,但他没有真正的学会政治、军事、心术等方面的知识,皇帝做的可以说是一无是处。

军事上的战败,掩盖了他政治上的失败

靖难之役的失败将朱允炆钉在了失败者的耻辱柱上,但他的无能绝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指挥不当。自登基开始朱允炆就奉行重文轻武的方针,除了耿秉文,满朝武官只有李景隆之流。文官倒是比武官强些,重臣诸如齐泰黄子澄以及方孝孺,几位老臣忠心没的说,但治国能力呢?差的可能不是一星半点。

三人之中如果非要说谁比较有宰辅之相,那只能是齐泰了,相比黄子澄、方孝孺只会每天喊口号、写文章外,齐泰至少还有一些斗争意识。齐泰曾言“擒贼先擒王,先收拾朱棣”,朱允炆没听。又曾经极力反对李景隆挂帅,朱允炆又没听。甚至在朱元璋忌日,朱棣遣子入京拜祭,齐泰要求扣留为人质,朱允炆还是没听。

事后证明齐泰的建议是无比正确的,朱允炆为什么不听?除了他自己没脑子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黄子澄的劝谏……

至于方孝孺更不必说,负责制定口号而无实际策略,小动作频频却是自取其辱,比如他曾书信朱棣之子朱高炽,意图挑拨其父子关系,一边赢了是正经太子,一边投降是叛臣之子,但凡朱高炽有点脑子就知道该怎么选,结果朱高炽果真信都没拆就交给朱棣了……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误国误民是文人啊!

国家层面的政治策略一塌糊涂,核心大臣不堪重任,此时的朱允炆在干啥?他把全国上下的地名在短期内大量改成了古地名,有些地方改了一次不算还要改第二次。改名后大家经常反应不过来地名说的究竟是哪里,不仅是百姓,就连官员也一时无法适应,写奏折经常在旁边注释标明这地方以前叫什么,否则没人看得懂……

政治上的失败,又遮掩了经济上的混乱

朱允炆是第一个被儒家思想全面侵蚀的皇帝,在奉行精英教育的明清皇族,大多数皇帝都会把太子交给儒家教学,但是储君学的是经史子集、玩的是琴棋书画,干的却是政治、军事、经济这种八竿子打不着的活儿,试想培养一个厨子然后让他去做IT,这厨子可能会疯,朱允炆心态还不错,人没疯,但明朝官员和老百姓八成要疯了。

大力推行恢复井田制。你没听错,就是周礼提到的井田制,你没记错,就是孔孟时代宣告彻底破产后已经两千多年没人执行过了的井田制,王莽除外……通俗的说,井田制就是要求先种提供赋税以及村有的公田,然后再种农作物归自家所有的私田。这种制度在周朝就已经显得不合时宜,隔了这么久朱允炆又来这么一出?

全面减免江南地区税收。朱允炆执政时期减税力度之大,甚至部分地区的赋税竟然减到了仅有朱元璋时期的15%。一般来说减税是好事,可朱允炆这家伙也忒不会选时间。刚好那个时候前线与朱棣燕军作战正处于胶着状态,几场大的战役均告失败,而朝廷国库空虚,拿不出钱来组织军队对朱棣军队发动反击……

地名复古也就罢了,经济也要复古,大概真是过度崇信儒家学说,才会做出一堆这么不切实际的事情。

建文帝朱允炆,继位时间虽然不长,但短短四年时间就折腾出这么多花样,也实在是难为他了。相比而言,朱棣要靠谱很多,永乐大典、七下西洋、平定安南、远征蒙古,开拓了后世明朝的繁荣昌盛。难以想象如果朱棣没有被逼急了起兵造反,明王朝难保不会像秦朝和隋朝一样二世而亡!

标签: 明朝朱允炆

更多文章

  • 岳飞会说“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吗?真的笑死人了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宋朝,岳飞

    岳飞会说“身为南宋子民”这样的话吗?真的笑死人了好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当然不可能!!!稍微有一点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宋朝分两个阶段,北宋和南宋,而岳飞在南宋时可谓是中兴之臣。有意思的是,最近听到了一个笑话,说是某电视剧里的岳飞竟然公开说:“我岳飞身为南宋子民,巴拉巴拉......

  • 孟古哲哲跟皇后哲哲是什么关系?难道是巧合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孟古哲哲,清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孟古哲哲和皇太极皇后哲哲什么关系?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巧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如今提到哲哲这个名字,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往往都是皇太极的皇后,孝庄和海兰珠的姑姑哲哲,但是别忘了,皇太极的母亲也叫哲哲,也就是说皇太极的妻子竟然跟努尔哈赤的妃子孟古哲哲名字相近,两个

  • 唐玄宗在晚年为什么会那么宠信奸臣?是老糊涂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唐玄宗,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唐玄宗在位后期为什么宠信奸臣?和老糊涂无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皇帝之一,他早年通过两场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成功夺得了大唐王朝的最高权力。之后,他又励精图治,重用贤臣,让国家逐步走上正轨,并开创了著名的“开元盛世”,唐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李广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飞将军李广其实没那么伟大!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提起王昌龄,大家应该很熟悉,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特别是他的代表作《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更是家喻户晓。不过,当我们细品味

  • 【清史】雍正如何对待废太子后代?过继过来诗真心还是别有所图?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雍正

    【清史】雍正如何对待废太子后代?过继过来诗真心还是别有所图?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清朝历史上一直以来对雍正继位存在很多谜团,但无论雍正是否是正统继位,还是雍正运用其他手段而至,但雍正皇帝是历史上一位值得肯定的皇帝。他为大清江山勤勤恳恳,为清朝盛世作出贡献。那么雍正继位后如何对待

  • 淑慎皇贵妃为什么从来没有被临幸过?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淑慎皇贵妃,清朝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同治为何从不临幸淑慎皇贵妃?看慈禧做的这一缺德事,你就懂了。1875年,在位13年的同治皇帝没有为大清帝国留下一位继承人就撒手而去,年仅19岁。虽然同治大婚后册封有一个皇后和四个妃子,可是这几个女人却并未生下一儿半女。不禁让人猜想,是不是上天预兆着曾经子嗣众

  • 淑慎皇贵妃为什么入宫之后的待遇跟皇后一样?连死后都是皇后规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淑慎皇贵妃,清朝

    淑慎皇贵妃入宫前后待遇竟与皇后一样,死后也是皇后规格。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皇贵妃正式成为名号是在明朝景泰年间,明代宗封宠妃唐氏为皇贵妃,清朝沿用,在皇后之下设皇贵妃一人。到了清代,最先受封皇贵妃的是顺治帝的爱妃,即在皇贵妃中最著名的孝献皇后董鄂妃,当时满人入关时间不长,后

  • 朱云“炮打司令部”为何没有成功?朱云输在了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汉朝,朱云

    朱云“炮打司令部”为何没有成功?朱云输在了什么地方?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朱云“炮打司令部”为何终成一场失败的政治投机西汉画像砖《斗鸡图》,朱云所做的无非也是一场斗鸡博弈。只是他输得很惨。朱云是汉元帝时期的高人,“好倜傥大节”,“兼资文武,忠正有智略”,为世人所推崇。四十岁之前

  • 和珅为什么会害怕阿桂?他到底是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阿桂,清朝

    和珅是乾隆眼前的红人,为何害怕一个叫阿桂的人,此人什么来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有一个大贪官,相信大家也都很熟悉,他就是有名的和珅,他能贪污还是因为乾隆的宠信,在当时的朝廷上可是一品大员,是大权在握的军机大臣,身兼数职,后来还和乾隆做了亲家

  • 儒将祭遵到底有哪些了不起的丰功伟绩?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祭遵,汉朝

    难得的儒将祭遵,一生立功无数,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下去。我们今天要来将一位儒将,叫祭遵,这个人征战当时的大江南北,立下数不清的军功,对管理军营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他本人很喜欢儒家思想,绝对称得上是一名难得的儒将。祭遵的特别从小的时候就展现出来了,在别的孩子都贪玩的时候他就非常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