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战争时,曹操为什么要退出汉中?原因是什么

东汉战争时,曹操为什么要退出汉中?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3303 更新时间:2024/2/1 2:03:00

曹操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建安二十四年五月,当受到征召满心欢喜要来汉中建功立业的曹彰,来到长安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建功立业的机会已经没了,他父亲曹操撤出了汉中,这场长达两年之久的大战就此结束,曹魏在汉中战场全面失败。

汉中的失利,让曹操统一天下的梦想彻底落空,刘备也借此顺利在西川立足,有了建国的资本。此前,曹操击败马超等西北军阀,趁势夺取了汉中,此时他本有直接攻击西川的机会,可曹操没有这么做,选择让夏侯渊,张郃等人固守汉中,这才有了这场大战。

这个阶段的曹操已经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人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操也变得更加保守。

汉中是西部的战略要地,自打汉末天下大乱,大量的人口迁入汉中,张鲁割据汉中的时候,对内采取了德政,汉中变得非常富庶,《三国志》记载:

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富土沃。

几十万的人口,再加上发达的农业体系,汉中成为汉末难得的天府之国。

而无论是出蜀还是入蜀,汉中都是极为重要的地方,张鲁没有抵抗就投降,让汉中整体没有受到什么破坏。曹操占据这里,无疑在对付刘备的战争中取得了极大的优势。

与官渡,赤壁这些大决战不同,汉中之战打了两年多,可实际上曹操主力没有与刘备正面决战,甚至曹操本人都是后面才进来的。

曹操一向有托大的毛病,这次他又飘了,他低估了刘备的能力,这也难怪,在这之前,刘备还从未在正面大战役中打败过曹操。

因此汉中之战大部分时间,是蜀汉与夏侯渊等人的对抗,可以说汉中之战从头到尾就是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这场战争的冲突点就少一些,话题性也没有赤壁等战役那么强。

第一阶段

刘备最初制定的战略非常明确,就是要先切断汉中与后方的联系,进而围攻,打下这里。其实还有一种直接的打法,就是直取阳平关,这里是汉中西面的门户,《隋书》称它

“西控川蜀,北通秦陇。”

可阳平关是曹军重点防御的地方,夏侯渊亲自镇守,硬打这里实在不明智,刘备索性就绕开阳平关,走金牛道沿小路直取武都,他一次就派遣了张飞、马超两员大将负责这次行动,可见他有多么重视,刘备此举真正的意义是陈仓,因为曹操若要驰援汉中,必然要先到长安。

从长安到汉中有四条道路可选,但最平坦利于运输行军的道路就是陈仓,沿着这里可直奔阳平关。若是能截断陈仓,等于断了夏侯渊的后路,可刘备的如意算盘很快就落空了,事实证明曹魏论实力是压过刘备的,曹休看破了他的策略,顺利打败了马、张军队。

随后刘备还不死心,又让陈式出击,却又被徐晃打败。第一阶段刘备落入下风,他的包围战略彻底落空,无奈之下,刘备只能亲自出军,来到阳平关与夏侯渊正面对峙,曹刘的第一阶段作战就此结束。

第二阶段

陈式的失败,让蜀军无法侧翼包抄阳平关,而汉中与关中的联系也未被切断。刘备一方相当被动,但他已经不是当初的那个刘备了,他的一个妙招,改变了两边的局势,那就是:

“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於定军山势作营。”

刘备的做法是相当冒险的,部队不仅要穿过100米宽的汉水,还要翻越米仓山,又登上定军山。可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他只能冒险去打,当时夏侯渊的布置比较有针对性,他本人在阳平关,张郃在北侧的广石,防止刘备从北面包抄,可他万万没想到,刘备居然从南侧绕到了他身后。

之前曹魏军队打得都非常顺利,他们麾下的诸多将领能力确实强,可夏侯渊并不属于这一类,定军山丢失之后,阳平关境地十分危险,他们固守待援,蜀军就有时间前后合围,他们夺回定军山,阳平关又有可能失守。

夏侯渊无奈之下还是与张郃一起去迎击刘备,从他的这个做法,就能看出夏侯渊这个人不太适合作为一方的统帅。

麾下有徐晃,张郃这些能打的将领,他却亲自出击。而更尴尬的是,夏侯渊一路追到定军山下,自己又贸然分兵,作为全军统帅更是亲自跑到前线,这让黄忠抓住机会干掉了夏侯渊。

夏侯渊之死成为汉中之战最大的转折点,曹军的反攻彻底崩溃,幸好有郭淮的布置,汉中的兵力才没有彻底搭进去。

曹军第二阶段的作战已经全面失败,定军山在刘备的手里,阳平关失守是迟早的事情,曹操不得不赶紧进入汉中,战事也转入到最后的僵持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刘备此时已经打出信心,《三国志》记载:

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

他居然做出这样的预言,一切还真如他所料那样,汉中落到他的手里,而曹操进入汉中后仅仅两个月他就不得不放弃汉中。

惨烈消耗

其实总体来看,蜀汉三个阶段与曹魏的战争,都维持在阳平关,汉水一线,刘备难以越过汉水,也难以攻陷阳平关,汉中后方没有成为主要战场。可曹操也无法更近一部,双方就僵在那里,这个时候就是比谁能消耗,按理说两边的国力,曹操肯定占绝对优势。

根据《三国志》描述,蜀地已经快被这场战争拖垮了,原本蜀地体量就小,还要支持大军的消耗,刘备的补给线从成都至阳平关就需要1500里,还要维持定军山的补给,需要翻山越岭过汉水才能送过来。

诸葛亮全力支持,蜀地已经到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刘备的补给线一点不比曹操短,可这个时候刘备做出一个正确的选择,他将兵力收缩在定军山,依托山势堡垒抵御曹军。以定军山为核心,刘备的部队可以沿着汉水袭击曹操的补给线,赵云等人就一路沿着汉水袭击上游粮道。

曹操同样是用兵的行家,他清楚硬攻定军山不是好的选择,他也截蜀军粮道,出阳平关攻打驻守金牛道的高翔,双方等于是互相断粮,可赵云他们先成功了,而曹真等人的劫粮军队没有成功,虽是两边僵持,但蜀汉胜局已定。

致命昏招

其实曹操即便犯了这些错误,他也不至于在汉中败得这么彻底,真正让曹操失败的,还是他那致命的昏招,曹操估计是在荆州的时候,看刘备携民渡江有些眼热,他在汉中也搞了这么一套。

曹操很早就已经来到长安指挥,可他没有早早进入汉中,他还要指挥曹彰等人抵御北方乌桓的入侵。定军山的失守让他不得不赶紧进去,可曹操此时已经没有太大信心,偏偏他就想起刘备争夺人心的方法,《三国志》记载:

(曹操)令既之武都,徙氐五万馀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除了张既这一路外,还有杨阜杜袭等人也负责大举移民,主要是移走武都,汉中诸地的民众。曹操的这次移民,保守估计在40多万人左右,这些民众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业田地,跟着移民到其他的地方。

可你不能让人白移民,曹魏还要负责他们的安全,也要负责给他们提供粮食,也就是说整个汉中战场,曹魏的后方需要提供50多万人的粮食。

曹操的移民早在打张鲁的时候就开始了,不断从汉中,陇西移民,这么长的补给线,要负担这么多人,这是他耗不过刘备的原因。

曹操的这个举动也不难理解,汉末人口实在太少了,几十万的百姓就是重要的资源。问题是曹操本来可以固守汉中,利用这些民众能就地获得一些补给,他没必要白白增加自己的损耗,可他还是头铁做到底了。

完全忘记汉中这边两军正相持,原本曹操资源有优势,他白白放弃了优势,几十万民众的移民不仅分散了他的军力,还让曹魏元气大伤。国内损耗严重,汉中之战刚刚结束,曹魏国内各地就频频出现起义造反的势力,他迫于补给线的压力,也不得不让出汉中。

从曹操的做法来看,他原本就没有拿汉中作为战略重心,因此当他错过了依靠汉中取西川的机会后,他心里就已经打算放弃汉中。

战略的疏忽,是曹操汉中失败的关键,贸然移民加上支援不当,让张郃,郭淮等人在汉中孤军奋战了很长时间,对比蜀汉国内对刘备的支持,曹操这边给到的支持实在太有限了,以往曹操在军事上向来都很刚,可他却变得畏首畏尾,虽然他曾作过《龟虽寿》这样的诗篇,但年龄增长确实让他变得更加保守。

标签: 曹操三国

更多文章

  • 秦宗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他是怎么发迹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宗权,唐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秦宗权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唐朝末年,藩镇割据、黄巢起义令天下大乱。黄巢之乱席卷唐朝半数疆土,为了让地方军阀为唐廷卖命。唐廷承认很多军阀对地方上的控制,也造成尾大不掉的顽疾,让像朱温、秦宗权等这样的军阀得以做大,甚至直接推翻了唐王朝的统治。军阀朱温

  • 通过曾国藩的人生六戒来探索他的品行修行,他为何能受后人追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曾国藩,清朝

    说到曾国藩,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事迹。曾国藩是著名的晚清政治家、文学家、理学家、军事家。他没有潘安的美貌,也没有诸葛亮能把同时期的众多英雄将才玩转于手心的才能,甚至他年轻的时候还特别的“愚笨”,那为何他还能取得非凡的成就,能受后人极力的追捧呢?我们不妨从

  • 曹操夺取荆州为什么这么轻松?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操,汉朝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操夺取荆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在打败袁绍之后,又花了七、八年的时间,最终一路向北扫除了袁氏余党,并降服了北方蛮夷中的乌桓各部。次年正月,曹操得胜而还。此时的他,已经平定了整个北方地区,是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但曹操没有满

  • 诸葛亮到底是心胸狭窄还是杨仪的问题 诸葛亮不重用杨仪为什么还不许刘禅用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蜀汉,杨仪

    很多人都不了解蜀汉杨仪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杨仪,湖北襄阳人,关羽做襄阳太守时他投奔关羽,很受赏识,后来关羽派他为信使入蜀见刘备。刘备与杨仪一番长谈后,也非常赏识他,封他为左将军兵曹掾,后来还做了尚书,刘备还向诸葛亮推荐杨仪,使得杨仪进入了诸葛亮的后备人才库。之后,诸葛亮一直

  • 陈到真的是三国第一猛将吗?诸葛亮也不敢调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陈到,三国

    陈到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在秦始皇的封建社会的开辟下,一步步导入历史的轨道,不过就算如此兴盛的王朝,最后却也灭亡,短短15年的历史,接替他的是一个更兴盛的王朝,汉朝,这个朝代在汉武帝的统治下,一步一步的建立了起来,不过作为一个国家,有兴盛就会有衰亡,无论哪个朝代,

  • 许仪被钟会下令处死的时候 期间为什么没有人替许褚的儿子求情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许褚,许仪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许仪被杀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三国演义是一本史诗级著作,很多小细节都能够推敲出不为人知的事情。许褚是三国时期的名将,被曹操称为“吾之樊哙”,为曹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许褚的后代却没能善终,儿子许仪被钟会下令处死,为何没人敢求情?说出来别不信。许褚许褚裸衣斗马

  • 历史上真的有甄嬛这个人吗?她的历史原型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钮祜禄氏

    在宫斗剧中,甄嬛是个避不开的人物。不过,甄嬛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她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那么,甄嬛的历史原型是谁呢?在《甄嬛传》第55集中,我们可知端倪。当时,甄嬛被废,在甘露寺为尼。雍正想要把她接回宫中,但由于皇后和朝臣都以“甄嬛是废妃,且卦象不吉”为由,百般阻挠。于是,雍正在经过太后同意后,让甄嬛改

  • 刘氏是什么人?为嘉庆生下长子,晚年却被道光欺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氏,清朝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刘氏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一般按照常理来说一旦是皇帝驾崩了之后,他的后任继承者都会对先帝的妃子们特别的照顾,然而就在清朝的时候出现了特别的案例,有一位皇妃在自己的丈夫去世之后,被后代皇帝所欺负。而这位皇妃还曾经生下

  • 光绪如果杀了慈禧亲政的话 清朝还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光绪,慈禧

    很多人都不了解光绪和慈禧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光绪新政,当然是为了国家富强。但国家富强,并不是唯一的目的,甚至不是最直接的目的。最直接的,他是为了通过政治改革,实际地掌握权力——在此之前,他一直是个傀儡。慈禧反对变法,也不是反对国家富强——她是大清国最有权势的人,大清国富强,

  • 陈平:被忽略的文武兼备的西汉开国功臣,多次帮刘邦度过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陈平,西汉

    陈平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刘邦一介布衣,却能在短短的八年时间,推翻暴秦,统一天下,靠的就是会用人,懂时局。首先他能在天下大乱之后揭竿而起,随后他又网络了一大批谋臣猛将,成功统一天下。就在刘邦统一西汉以后,在一次宴会上说:我之所以能统一天下,是因为我谋有张良,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