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当初为何选择开封做为都城呢 赵光义又为什么要强烈反对迁都呢

北宋当初为何选择开封做为都城呢 赵光义又为什么要强烈反对迁都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603 更新时间:2024/1/20 14:02:17

北宋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从五代十国至北宋的二百多年时间里,多个政权都选择定都于开封,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作为大一统王朝的北宋。

开封地处中原核心区域,水路交通极为便利。因此,定都开封可以占尽天下漕运之大利,全国的货物都可通过水路或陆路汇集于此,经过交易互通有无,再通输送到全国各地。北宋经济繁荣,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开封这个中枢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过,定都开封的优点虽然很明显,但缺点也同样致命。开封地处平原,周边一马平川,无险可守,唯一的天然屏障就是北面的黄河。一旦黄河被敌军突破,那么开封城就很容易受到包围而陷入绝境。要解决这个难题,唯一的可行办法就是在开封周围屯驻重兵,以人海战术让任何来犯之敌都望而却步。不过,这样一来又会出现一个新的问题,那就是常年供养一支庞大的军队,势必会对国家财政造成极其沉重的负担。因此,开封其实更适合做经济中心,而不是政治中心。那么问题来了,北宋为什么要定都在开封呢?这个问题其实和北宋的前两任皇帝有关。

北宋最初定都开封是很容易理解,因为在它之前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政权都定都于开封。经过数十年发展建设,这里无论是城市规模,还是繁荣程度,都比中原地区的其他地方发达很多。而且当时北宋的最主要任务是开疆拓土,一统天下,而不是如何保护自己。因此,四通八达的交通条件可以为此提供很大便利。

公元976年,北宋完成了对整个中国南方的统一。此时它剩下的敌人就只有奄奄一息的北汉和北方强大的辽国。这一年,宋太祖赵匡胤第一次正式提出了迁都的想法。他的设想是先将都城从开封迁到洛阳,今后再视情况决定是否迁至长安。与开封无险可守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洛阳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这两处皆为天下著名的雄关。至于长安就更不用说了,它地处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北连黄土高原,东面有崤山纵列,西面有汧山、陇山相接。在古代交通和武器落后的情况下,这里就是一个天然的巨型堡垒,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想要攻入此地几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宋太祖的迁都想法却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其中最强烈的反对之声来自于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后来成为北宋第二任皇帝)。宋太祖跟群臣们说了一大堆开封城无险可守,不适合做都城的理由,但赵光义却只用了一句话就把太祖顶得哑口无言,他当着众人的面说道:“在德不在险。”言下之意就是说,你作为皇帝只要是有德,那天下就安如泰山;如果无德,那天下就危如累卵。这其实是个冠冕堂皇的屁话,德可以用来治天下,但面对北方如狼似虎的契丹人、女真人,你也能用德将其感化吗?

可是,面对赵光义的无礼顶撞,宋太祖没有大发雷霆,而是选择了沉默。只是当赵光义离开后,他才对左右人等说道:“晋王之言固善,然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殚矣!”

那么,赵光义又为什么要强烈反对迁都呢?因为这和他的个人利益息息相关。北宋建立后,身为御弟的赵光义被授予要职。每次宋太祖离开京师,都会安排让赵光义负责留守。经过十几年经营,赵光义在开封的势力日渐盘根错节,甚至达到了一手遮天的程度。此时如果说他对皇位没有觊觎之心,那恐怕连傻子都不会相信。

然而,赵光义虽然深得皇帝信赖,但他的身份毕竟只是弟弟。按照正常情况,皇帝在百年之后必然会将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何况当时赵匡胤的两个儿子均已成年,完全有能力履行皇帝的职责。那么赵光义想得到皇位,就得凭本事说话了,而他在开封经营十几年扶持起来的势力就是他最大的本钱。所以他才会当众说出那句正确的废话“在德不在险”。

在经过上次的谈话后,迁都之事被暂时搁置了下来。然而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想到,在这一年的年末,身强体壮,平时连个感冒咳嗽都没有的太祖皇帝赵匡胤却突然暴毙了,《宋史》中对此事的描述仅一句话“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既无前因,也无后果。同日,赵光义登基称帝,是为宋太宗。一切都是那么突如其来,一切都是那么莫名其妙……

作为当初迁都计划的强烈反对者,赵光义在自己在位期间并没有重新提议此事,毕竟他曾说过“在德不在险”,他的皇位来得莫名其妙,如果还要搞迁都,那就相当于当众宣布自己无德了。

后来赵光义去世,他的儿子赵恒继承皇位,是为宋真宗。不久,宋辽两国爆发战争。经过几番较量,两国均意识到自己无法吃下对方,于是就在澶渊(今河南濮阳市西)签订了著名的“澶渊之盟”。自此,宋辽两国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这又使得北宋后来的皇帝更加没有迁都的动力了。

从后面发生的历史事件来看,北宋定都开封绝对是一大败笔。北宋王朝从中期开始就深陷冗兵问题的泥潭而无法自拔。为了加强京师的防御力量,北宋大部分军队都屯驻在开封附近。然而兵员人数虽多,却都是不堪一击的乌合之众。朝廷为供养这些军队花费了巨额的财力、物力,但真正派这些士兵上战场的时候,却连方腊的农民起义军都难以搞定。

1126年八月,北方的金国兵分两路南下攻宋。无险可守又无兵可战的开封城迅速沦陷,宋徽宗宋钦宗以及大量皇族宗室、后宫妃嫔均遭金人奴役,北宋因此灭亡,史称“靖康之变”。

参考文献:《宋史》、《续资治通鉴长编》

标签: 北宋赵光义

更多文章

  •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朝,褚遂良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褚遂良不但是一位大书法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当然,他在政治上的水平,不像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那么高。晚年甚至步步错位,造成了至死不被皇帝原谅,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褚遂良生活在唐朝初年。褚家是南朝名门,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

  • 刘裕是汉朝宗室后裔,他为什么要另选国号为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裕,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裕是南朝第一帝,号称“气吞万里如虎”,他从寒门起家,投身北府军迅速崛起。刘裕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对外灭桓楚、西蜀、卢循、南燕、后秦,大败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可刘裕本人是汉朝宗室后裔,为什么不继续复

  • 慈禧西逃都做了哪三件伤天害理的事情 为什么说大清不亡才怪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晚清

    还不知道:慈禧西逃都做了哪三件伤天害理的事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近代期间,中国遭到列强欺凌。自鸦片战争起,西方各国便将目光转移到中国,看似强大的清王朝也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在洋枪洋炮的冲击下,清军显得懦弱无比。甲午中日战争后,连昔日臣服于中国的日本小国也敢

  •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唐朝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

  • 慈禧嫁给咸丰后真的受尽宠爱?慈禧在后宫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嫁给咸丰后真的受尽宠爱?慈禧在后宫中是什么样的地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的咸丰后宫一共出现过十八位妃嫔,其中有一个就是后来呼风唤雨的慈禧,大家都把慈禧在清朝最后的五十年时间当中能够掌控权力的一部分原因也都归结到了咸丰自己的身上,要不是有他当时对慈禧的独宠,可能不会发生

  • 鱼俱罗为什么会被隋炀帝杀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鱼俱罗,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朝有位名将,天生重瞳,曾一刀砍死李元霸,最后却被隋炀帝杀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唐交界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当然最为经典的还是李世民阵营中的人。不过,这并不代表隋朝便没有优秀之人的出现,比如鱼俱罗便是其中之一。而隋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统治者不

  • 乾隆甘心退休当太上皇吗?看看他退休之后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甘心退休当太上皇吗?看看他退休之后做了些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转交到他人手上,也不舍得

  • 郭圣通唯一被废黜的开国皇后,却没有住在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圣通,汉朝

    唯一被废黜的开国皇后,皇帝对她有愧,不让她住在冷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建立了多个大一统的王朝。不管是什么手段得到的天下,开国皇帝都是天之骄子,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走到了金字塔尖。他们的妻子,被称为开国皇后,也是被万众瞩目的。一

  • 阴丽华:新婚三月丈夫被派去打仗,2年后丈夫已成新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阴丽华,汉朝

    你们知道新婚三月,丈夫被派去打仗,2年后,妻子被召入宫,丈夫已成新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人生在世,世事变幻无常,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些人在自己的生命中,便经历了不少的巨大转变,比如阴丽华便是如此。此人在新婚三月之后,丈夫便被皇帝派去打仗

  • 李自成和崇祯的谈判条件有哪些?崇祯为什么不肯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李自成

    李自成和崇祯的谈判条件有哪些?崇祯为什么不肯接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崇祯皇帝有力治国,却无力回天,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朝被毁灭。崇祯皇帝和李自成原本有谈判的机会,但崇祯却不愿答应李自成提出的条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崇祯还是有些拉不下脸面,如果能跟李自成和解,起码还能保存大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