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65 更新时间:2024/1/22 22:54:11

一代名相褚遂良功绩斐然,为何最后在他乡郁郁而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褚遂良不但是一位大书法家,还是一位政治家。当然,他在政治上的水平,不像他在书法上的造诣那么高。晚年甚至步步错位,造成了至死不被皇帝原谅,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

褚遂良生活在唐朝初年。褚家是南朝名门,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投靠大唐后,李世民十分欣赏褚亮的才华,引为“秦王府十八学士”,成为李世民的心腹。在这种环境下,年轻的褚遂良学识日益精进,逐渐崭露头角。

褚遂良像

李世民登基后,对褚遂良这个大自己两岁的同龄人欣赏有加,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爱好,书法。李世民对东晋王羲之的书法喜爱有加,但与褚遂良相比,只能算个业余爱好者,有人进献王羲之的真迹,褚遂良可以一眼辨认真伪,令李世民十分钦佩。

有父辈的提携,皇帝的青睐,褚遂良年轻时一路官运亨通,贞观十三年时,他已担任谏议大夫,兼起居郎。而且,他的表现也可圈可点,十分到位。

李世民皇位来路不正,很想知道历史如何记载自己,而褚遂良此时兼任起居郎,负责记录皇帝的言行。所以,李世民试探性地问褚遂良:“爱卿兼起居郎,所记录的事情朕可以看一看吗?”褚遂良说:“记录君王言行,是为后世借鉴,以警戒君王不敢胡作非为,臣没有听说哪个君王亲自观看。”李世民又问:“朕有不善,爱卿也记?”褚遂良说:“臣职责所在,陛下的言行必须记。”

李世民剧照

褚遂良义正言辞地拒绝了皇帝的无理要求,而李世民也是一代贤君,不会以为褚遂良耿直就迁怒于他,反而更加重用。

贞观十七年,在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的支持下,李世民立李治为太子。褚遂良被提拔为黄门侍郎,参与朝政。时年魏征去世,此后,在重大的国事上,褚遂良屡次进言,大都受到李世民的接纳与表彰。褚遂良俨然成为魏征的接班人,掌握了朝政的动议权。

贞观二十二年,褚遂良成为中书令,正式进入大唐宰相的行列。此时,李世民的生命也进入了倒计时,第二年,李世民病入膏肓,召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以后事相托。李世民驾崩后,太子李治登基,五十四岁的褚遂良成为托孤大臣,登上了人生的顶峰。

褚遂良剧照

但是,此后褚遂良的言行频频失误,步步错位,主要表现在三年事上:

第一,托孤

李世民托孤时对褚遂良说:“无忌尽忠于我,我有天下,多其力也,我死,勿令谗人间之。”显然,李世民担心有人挑拨李治与长孙无忌的关系,希望褚遂良能够在李治与长孙无忌之间保持一种相对独立的调解地位。

李世民用心良苦,他知道大臣的权力一旦失去制约,对于皇帝将是灾难。所以,李世民托孤给长孙无忌、褚遂良与李勣三人,三人背景不同,可以相互制约。但褚遂良逐渐错位了,因为他犯了错误。

褚遂良以低价强买下属房产,这是严重的敲诈加腐败行为,官员们议论纷纷,惊动了长孙无忌。于是,褚遂良被贬为同州刺史。

看似没有什么不妥,但褚遂良不到半年就回来了,而且还是宰相。原来,长孙无忌是让他出去避风头。更为严重的是,弹劾褚遂良的官员被他下放为县令,赤裸裸的打击报复!

长孙无忌剧照

从此,褚遂良丢失了李世民给他的定位,彻底倒向了长孙无忌一边,使长孙无忌专权擅势,连带他一起,成为李治的眼中钉,肉中刺。

第二,立后

李治要废王皇后,立武则天,这件事触动了长孙无忌集团的利益。因为,王皇后与长孙无忌同属一党。李治对他们说:“皇后没有儿子,而武昭仪有儿子,我想立武昭仪为皇后,怎么样?”

褚遂良观察形势,不能让大佬长孙无忌先开口,率先出面,说出三点反对理由:其一,皇后出身名门,后话就是武昭仪门第太低,够不上皇后的资格;其二,皇后过门是先帝的旨意,后话是如果废王皇后就是对先帝不孝;其三,皇后无过,皇后虽然无子,但才二十来岁,不算过错。

李治无言以对,怏怏而去。但李治连续作战,决心与这帮老顽固死磕到底。第二天,李治老调重弹。其实,褚遂良第一天的三条理由无懈可击,只需坚持,皇帝就无可奈何。但褚遂良又一次错位,他用力过猛了。竟将武昭仪曾经是先帝才人这一当时公开的秘密说了出来!并且,交出笏板,血溅朝堂。

王皇后剧照

当众揭了皇上的老底,还以官位相威胁,可是大不敬之罪,皇帝无处宣泄的怒火顿时有了发泄之地,李治抓住这点不放,又获得李勣的支持,不但立了武则天为皇后,还瓦解了长孙无忌集团。在众人的求情下,褚遂良保住了命,被贬为潭州都督。

第三,求情

显庆二年,许敬宗诬陷褚遂良等人图谋不轨,而李治与武则天显然怒气未消,将褚遂良贬到了今天的越南。经过了几年的煎熬,褚遂良已经老态龙钟,十分希望得到李治的原谅。于是,他颤巍巍地提起笔,写了一封表奏。虽然书法仍然苍劲有力,但内容却又一次错位。

他将自己功劳一一列举,如何扶保李治登基,如何成为托孤大臣,如何辅佐朝政等等。这样的求情无异于自找苦吃,是在数落皇帝忘恩负义吗?求情哪有这么理直气壮的!如果只是承认冒犯天威,乞求皇帝放过自己,准许自己告老还乡的话,说不定还有一丝希望!太过可惜了。这样的求情无济于事,一年之后,褚遂良在绝望中郁郁而终。

功是功,过是过,李治遗诏准许褚遂良魂归故里,武则天临终前也同意恢复他的爵位,算是对褚遂良一生功绩的肯定。

武则天剧照

浅见拙识,以就正于方家。

标签: 唐朝褚遂良

更多文章

  • 刘裕是汉朝宗室后裔,他为什么要另选国号为宋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刘裕,南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裕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刘裕是南朝第一帝,号称“气吞万里如虎”,他从寒门起家,投身北府军迅速崛起。刘裕对内平定孙恩和桓玄,对外灭桓楚、西蜀、卢循、南燕、后秦,大败北魏,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最终建立南朝刘宋政权。可刘裕本人是汉朝宗室后裔,为什么不继续复

  • 慈禧西逃都做了哪三件伤天害理的事情 为什么说大清不亡才怪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慈禧,晚清

    还不知道:慈禧西逃都做了哪三件伤天害理的事情的读者,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近代期间,中国遭到列强欺凌。自鸦片战争起,西方各国便将目光转移到中国,看似强大的清王朝也不过是一只纸老虎,在洋枪洋炮的冲击下,清军显得懦弱无比。甲午中日战争后,连昔日臣服于中国的日本小国也敢

  • 唐朝贞观年间,真的能“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古代,唐朝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在古代典籍中有非常多的记载。比如《战国策》中有“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韩非子》中有“国无盗贼,道不拾遗”;汉代贾谊《新书》中有“路不拾遗,国无狱讼”;唐代郑棨的《开天传信记》中有“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等等。由此可见,这是古代的一种社会理想。既然是社会理想,显然在

  • 慈禧嫁给咸丰后真的受尽宠爱?慈禧在后宫中是什么样的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清朝,慈禧

    慈禧嫁给咸丰后真的受尽宠爱?慈禧在后宫中是什么样的地位?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清朝的咸丰后宫一共出现过十八位妃嫔,其中有一个就是后来呼风唤雨的慈禧,大家都把慈禧在清朝最后的五十年时间当中能够掌控权力的一部分原因也都归结到了咸丰自己的身上,要不是有他当时对慈禧的独宠,可能不会发生

  • 鱼俱罗为什么会被隋炀帝杀死?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鱼俱罗,隋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隋朝有位名将,天生重瞳,曾一刀砍死李元霸,最后却被隋炀帝杀死,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隋唐交界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英雄人物,当然最为经典的还是李世民阵营中的人。不过,这并不代表隋朝便没有优秀之人的出现,比如鱼俱罗便是其中之一。而隋朝之所以灭亡,正是因为统治者不

  • 乾隆甘心退休当太上皇吗?看看他退休之后做了些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乾隆

    乾隆甘心退休当太上皇吗?看看他退休之后做了些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权力转交到他人手上,也不舍得

  • 郭圣通唯一被废黜的开国皇后,却没有住在冷宫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郭圣通,汉朝

    唯一被废黜的开国皇后,皇帝对她有愧,不让她住在冷宫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中,建立了多个大一统的王朝。不管是什么手段得到的天下,开国皇帝都是天之骄子,凭借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走到了金字塔尖。他们的妻子,被称为开国皇后,也是被万众瞩目的。一

  • 阴丽华:新婚三月丈夫被派去打仗,2年后丈夫已成新皇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阴丽华,汉朝

    你们知道新婚三月,丈夫被派去打仗,2年后,妻子被召入宫,丈夫已成新皇,接下来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人生在世,世事变幻无常,谁也没有办法预料在不久的将来,到底会发生什么。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些人在自己的生命中,便经历了不少的巨大转变,比如阴丽华便是如此。此人在新婚三月之后,丈夫便被皇帝派去打仗

  • 李自成和崇祯的谈判条件有哪些?崇祯为什么不肯接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李自成

    李自成和崇祯的谈判条件有哪些?崇祯为什么不肯接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崇祯皇帝有力治国,却无力回天,最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明朝被毁灭。崇祯皇帝和李自成原本有谈判的机会,但崇祯却不愿答应李自成提出的条件,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崇祯还是有些拉不下脸面,如果能跟李自成和解,起码还能保存大明根

  • 汉宣帝刘询:刚出生家人全死光,两名女囚哺乳长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宣帝刘询,汉朝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汉宣帝刘询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一般皇位都是由太子继承的,但也有些例外,比如篡权夺位得到皇位,民间起义自立为王等情况,但普遍来说都是继承皇位的,在当上皇帝之前,他们就已经作为皇家子弟享受过许多的荣华富贵了,这得益于他们的皇室正统血脉,但并非每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