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土木堡之变”于谦力挽狂澜,为什么朱祁镇复位后不顾一切要杀他?

“土木堡之变”于谦力挽狂澜,为什么朱祁镇复位后不顾一切要杀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223 更新时间:2024/1/29 9:11:19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的于谦为什么会死。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杭州府钱塘县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明史》赞其"忠心义烈,与日月争光"。于谦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宣德元年(1426年),于谦曾以御史职随明宣宗朱瞻基平定汉王朱高煦之乱。在明英宗朱祁镇在位初期,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朝政,都很敬重于谦。于谦忧国忘身,口不言功,平素俭约,但因个性刚直,招致众人忌恨。

“三杨”去世后,明英宗宠信宦官王振,时因入京觐见时不向王振送礼,遭诬陷下狱,后经百姓和官员请命才复任。

(于谦)

“土木堡之变”,于谦力挽狂澜,救大明于大厦将倾之际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朱祁镇被俘。朝中很多大臣要求南迁,就是逃跑,放弃抵抗。于谦力排众议,坚持抵抗。他力荐明代宗朱祁钰坐上龙椅,然后以兵部尚书的身份整饬兵备,部署作战,亲自督战,率师二十二万,列阵北京九门外,抵御瓦剌大军。

于谦军队明显占了优势,瓦剌太师也先挟持着明英宗逼和。而于谦则以"社稷为重,君为轻",不同意和谈。于谦够硬气,也先于是放低身价,一年后,被迫释放英宗。大明与也先和谈后,于谦仍然积极练兵,做好边境的防范工作。

可以说,如果不是于谦力排众议,坚持抵抗,那么明朝在朱祁镇这一代就基本结束了,北京城门口大开,也先必定长驱直入。明朝想再翻盘,毕竟要多费很多时日和财力。正是因为于谦的坚持与亲自作战,才让大明又看到了希望。

国不可一日无君,于谦拥立朱祁钰上位,不但让明朝在朱祁镇缺席的时候有了主心骨,使明朝在也先那里,在士气上占了上风。

朱祁钰做皇上后,为于谦的命运埋下了不幸的伏笔。

于谦可能做梦都不会想到的事情有二,一是朱祁镇会被也先俘虏,二是朱祁镇会再次复辟,重新登上皇位。所以,在站队方面,于谦是明显站在朱祁钰一边的。

于谦这样的站队也给他日后的悲惨命运埋下了伏笔,王振独揽大权的时候,于谦是否对英宗失望了呢?而在朱祁镇被俘虏后,他果断拥立朱祁钰当皇上。当然,“国不可一日无君”是主要的。但是,于谦完全可以有另外的选择,比如立太子朱见深为皇上,让朱祁钰继续监国,或者当摄政王。

如果,于谦这样做的话,那么日后不论朱祁镇如何,被杀或被赎回或继续当皇上,在朱祁镇来看,他都是对于谦心怀感恩的。同时,也给于谦自己留下了后路。但是,这条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被考虑到,或者是不屑于去走。

“主少国疑”,可能这也是于谦的一大考虑。而于谦从大局,从国家的利益考虑,于是就选择了成年人朱祁钰当皇上,让国家更强大,更硬气。当时,时局变化莫测,八年之后,于谦就为自己当年的决定埋单了。

“夺门之变”后,于谦必死。

天顺元年(1457年),朱祁钰病重,而他的儿子朱见济早就夭折了,所以,大臣们又迷茫了,不知道之后何去何从。此时石亨、杨善、徐有贞等人策划了“夺门之变”,拥立英宗复辟:

《明史》本纪第十二 英宗后纪:天顺元年春正月壬午,昧爽,武清侯石亨,都督张輗、张軏,左都御史杨善,

副都御史徐有贞,太监曹吉祥以兵迎帝于南宫,御奉天门,朝百官。徐有贞以原官 兼翰林学士,入阁预机务。日中,御奉天殿即位。下兵部尚书于谦、大学士王文锦

衣卫狱。

这样,经过七年的南宫囚禁生活后,朱祁镇又登上了皇位。之后,把朱祁钰贬为郕王。不久,朱祁钰病死。《明史

英宗后纪》记载:“二月乙未朔,废景泰帝为郕王。”

朱祁镇为何最后明知于谦有功,还诛杀了他呢?原因如下:

1、策划了“夺门之变”的石亨、杨善、徐有贞等人要于谦死。

其实,朱祁镇明白,如果没有于谦,自己的王朝的气数也就尽了,自己也不可能再回来当皇上。他也对大臣说,于谦其实是有功劳的。但是,徐有贞却说,如果不杀了于谦,他们的“夺门之变”就没有个正当的借口。

有贞进曰:“不杀于谦,此举为无名。”帝意遂决。——《明史》

而徐有贞等人非要杀于谦的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不在一条船上,是政敌。同时,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说于谦等人“欲迎立外藩”。这样,朱祁镇才更加生气,所以下定决心,令其含冤而死。

当然,后来,所谓的徐有贞、曹吉祥、石亨等“夺门勋贵”,也一并被朱祁镇给杀了,他怎会让人时刻提醒自己是通过不正当的手段取得皇位的呢?

2、朱祁镇从个人情感方面出发,也希望于谦死

朱祁镇虽然知道于谦有功于大明,但是他始终是朱祁钰的人,包括在被也先俘虏后,于谦说“国为重,君为轻”,同时辅佐朱祁钰当皇上,甚至支持朱祁钰废了朱祁镇的太子朱见深等。朱祁镇一想到这些,肯定是添堵的。

既然不是自己的队友,那么不帮自己,还不如把他处死。

3、一朝天子一朝臣,朱祁镇复辟后,于谦身份很尴尬

现在,于谦就很尴尬了,拥立朱祁镇上位的大臣们不希望于谦活着,朱祁镇也不希望,朝中很多大臣都是于谦的对手,或者是嫉妒于谦的能力。在人人自危的年代,更没有人来替于谦说话,自然,于谦就没有好下场。

4、老百姓虽然反对于谦死,但是没有用处

老百姓的眼睛是明亮的,于谦是大清官,有功于社稷的大功臣。老百姓自然希望这样的清官能活万万年,但是老百姓的口碑此刻没有一点作用。当政的是朱祁镇,是皇上,皇上说了算。

就这样,于谦被冤死。朱祁镇一生对于谦并没有什么补救的行动。而到了朱祁镇的儿子明宪宗朱见深时,立即给于谦平反,于谦得以复官赐祭,追谥"肃愍"。而后来,到了明神宗时期,于谦被改谥"忠肃"。

朱祁镇一生伴随着杀害忠臣于谦的恶名,《明史 英宗后纪》对朱祁镇的评价如下:

英宗承仁、宣之业,海内富庶,朝野清晏。大臣如三杨、胡濙、张辅, 皆累朝勋旧,受遗辅政,纲纪未弛。独以王振擅权开衅,遂至乘舆播迁。乃复辟而

后,犹追念不巳,抑何其感溺之深也。前后在位二十四年,无甚稗政。至于上恭让 后谥,释建庶人之系,罢宫妃殉葬,则盛德之事可法后世者矣。

从上可以看出,英宗本来承继了仁、宣之富庶的大业,也有资深大臣辅助,但宠信王振,甚至复辟后,还追念王振。最值得肯定的是,他罢黜了人殉制度。

标签: 明朝于谦

更多文章

  • 虽然身居高位,可是乾隆从来没有正眼瞧过那拉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乾隆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那拉氏悲惨的人生,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乾隆封那拉氏为摄六宫皇贵妃,是在乾隆十四年的时候。那拉氏在乾隆还是皇子的时候,就是他的侧福晋,嫡福晋是富察氏,她才是乾隆的最爱。富察氏后来成了富察皇后,他不御珠翠,生活简朴,只佩戴一种手工制品,通草绒花。她孝敬公婆,与

  • 朱标:朱元璋长子,为何三十七岁英年早逝?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标,明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标的文章,欢迎阅读哦~1368年初,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在登基即位的同时,朱元璋册封自己的长子朱标为皇太子。洪武三年(1370年)春,朱元璋大封诸将为公侯,部份追封为王。初封六公,其中以五大将、一大臣为开国元勋,其余得封侯、伯等爵位者近

  • 揭秘陈胜下场之谜 为什么六个月的时间里就众叛亲离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陈胜,秦朝

    陈胜最后为什么会众叛亲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鸿鹄之志陈胜,字涉,是阳城人。在他还年轻的时侯,曾经给富人家种过地,勉强能混口饭吃。可是,陈胜是个有志向的人,他不甘心一直当别人的奴仆,过这种没什么尊严的生活。一天,陈胜干完活儿以后,就和同伴们一起

  • 乾隆有几个女儿?她们的结局分别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乾隆,清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乾隆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于紫禁城养心殿,终年八十九岁。这位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掌国家最高权力时间最长的皇帝(六十三年零四个月),也是最长寿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清朝达到了康乾盛世以来的最高峰,清朝的版

  • 朱高燧诬陷太子心思狠毒,最后为何善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朱高燧,明朝

    朱高燧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朱棣病逝于征讨蒙古返回的途中,原本朱高煦有机会谋夺帝位,但他始终在等消息,就是怕他父皇忽然活过来,作为从小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的儿子,对于父亲的手段,可以说是太了解了。朱高煦、朱高燧之所以敢夺嫡,主要也是因为朱棣不喜欢太子,时常在他们

  • 同样是藩王叔叔造反,为什么朱棣可以朱高熙却失败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明朝,朱棣,朱高熙

    朱高熙造反为什么会失败?下面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1399年8月,燕王朱棣指责建文帝违背祖训,听信谗言,并以此为名义打出“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起兵造反。经过三年时间的“靖难之役”,朱棣打败建文帝,成功夺取了皇位,成为明朝历史上的第三任皇帝,史称永乐皇帝。朱棣的非正常即位方式

  • 刘邦真的只是一个小混混吗?刘邦留下的两首诗气势如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汉朝,刘邦

    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刘邦是怎么样的?中华上下五千多年,诞生了诸多的朝代,留下了数百位皇帝,有名垂青史的贤明之君,有遗臭万年的暴虐之君,有碌碌无为的无能之君。但是,不管怎样,作为君主他们也有着无奈与辛酸的一面。说到汉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大家一定都有所耳闻。都知道,他在历史上是

  • 多尔衮手中有权力又有兵权 多尔衮为什么始终没有称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清朝,多尔衮

    很多人都不了解多尔衮称帝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1643年八月十四日凌晨,也就是皇太极去世五天后,多尔衮来到三官庙,他要在这里会晤皇太极生前最为信任的两位大臣索尼与图赖,探询两黄旗对皇位继承人的最后态度。索尼却直截了当地告诉多尔衮:“先帝有儿子在,必立其一,其他的我们什么都不知

  • 《三国演义》东吴有哪些一流武将?比蜀汉和曹魏的武将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三国,太史慈,甘宁

    对《三国演义》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吴的武将普遍比蜀汉,曹魏武艺要低一些,毕竟受到水战的影响,陆战确实不在行,比如几次合肥之战,逍遥津之战等等,所以更多的时候都是用诡计来获取军事利益,比如偷袭荆州。因此,东吴一直给朋友们印象大多不好,武将也弱的感觉,固然如此

  • 诸葛亮北伐总是失败为何还能进“武庙十哲”?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三国,诸葛亮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到底怎么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因为最近一些专家的点评,所以很多人对诸葛亮的才能,是持有怀疑态度的。尤其是他的军事才能,几乎被专家评价的一无是处,理由很简单,最后还是败了嘛!当然了同时被贬低的还有司马懿,专家认为,诸葛亮和司马懿就是一对在军事上的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