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仁宗朱高炽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名副其实的守成之君

明仁宗朱高炽在历史上是什么样的?名副其实的守成之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518 更新时间:2024/3/20 1:20:32

明仁宗朱高炽是什么人,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明仁宗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是明成祖朱棣和徐皇后的长子。永乐二十二年九月即位,定年号为洪熙。洪熙元年五月去世,在位不足一年。明仁宗去世后由嫡长子朱瞻基继位。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一般来说古代王朝的开国皇帝是王朝的开拓者,第二位皇帝为王朝的奠基者,负责将上一任皇帝打下的江山稳固起来。但为什么朱高炽作为第四位皇帝却是明朝的奠基者呢?

这就要从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开始讲起。建文帝是太祖朱元璋孙子,即位时年仅21岁。比起他那些雄才大略的叔父们来说,年轻的建文帝显得尤为稚嫩。这位皇帝从小接触的便是经典的儒家教育,加之他继承了他父亲温和,好思考的脾性,因此他衷心向往的是实行仁政。

在建文帝施行仁政的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就是他的几位叔叔们。开国皇帝在他的《祖训录》中曾修订下一系列的条令规章来管束诸藩王的行为,其中有一条就是: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也就是如果有“奸臣”在朝廷当道,诸王得准备他们的兵力,听候新皇帝召他们来“拨乱反正”,可以看出这些藩王大都持有兵权。

对于一位从小饱读儒家教育的皇帝来说,藩王拥兵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从封建王朝建立以来,有太多王朝的动荡是由于藩王造反。所以这位年轻的富有理想的君王做了一件他在位以来最大的错事,那就是彻底削藩。

削藩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削去藩王的称号,建文帝密谋削藩以来,周王、代王、齐王、湘王等先后或被废为庶人,或被杀死。而当他准备削除燕王朱棣时,燕王在姚广孝的建议下以“清君侧,靖内难”的名义起兵,最后燕王迂回南下,占领京师。

这里就开始讲起朱高炽的故事。

朱高炽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是身形较胖,喜静厌动,行动不便,平时总要有两个内侍搀扶才能行动,而且也总是跌跌撞撞。因此在朱棣起兵靖难时命令朱高炽留守北京。从此开始了朱高炽的监国之路。

因为在朱棣靖难时期朱高炽的表现良好,所以在永乐二年便在大学士解缙、黄潍的极力要求下被立为皇太子,之后在朱棣当政期间虽然几经波折,但也最终是没有被朱棣废掉。

朱棣是武将出身,早年在北京做藩王时多次参与北方的军事活动,后来曾两次率领军队出征北元。朱棣出征北元时招降了北元太尉乃尔不花,甚至生擒北元大将索林帖木儿。因为朱棣兴起于北京,所以朱棣即位之后尤为重视经营北方,即位期间曾五次亲自率兵北征,巩固北防。

朱棣的五次北伐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当政时间,在这些时间内都是太子朱高炽监国,因此虽然朱高炽只做了不到一年的皇帝,但其实他的执政时间很长。在朱高炽留守监国期间,虽然只是处理一些日常政事,但他施行仁政,赦免了很多无辜获罪的犯人,并且减轻了很多犯人的罪罚。长时间的监国让朱高炽积累了大量的治国经验。

虽然在文官心中,朱高炽这样的做法很得他们的心,但对朱棣来说这样的做法就是公然地与他唱反调。朱棣从小接受的便是朱元璋的苛政教育,做了皇帝以后为了表示自己是正统的,也延续了朱元璋当政期间的很多政策。而太子朱高炽在监国期间却公然唱反调,加之朱高炽在文官当中深得人心,这位帝王自然是十分忌惮自己死后太子会改变自己的国策。所以多次为难朱高炽,企图找出这位太子的错处,从而能名正言顺的废太子,立朱高煦

在朱高炽做太子期间,皇帝的怀疑,兄弟的构陷,让这位太子收获了大量的政治经验。然而这样残酷的政治

斗争并没有将这位老实的太子变成一位只懂得阴谋诡计的阴刻之君,反而变成了一位仁义之君。

在朱高炽当政之后,赦免了那些在靖难之中获罪的建文旧臣及家属,并且允许他们返回原籍。对于那些在靖难中被杀死的建文旧臣,他将他们的冤案平反,并且还恢复了一些大臣的官爵,从而缓和了文官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

对于朱棣当政期间那些劳民伤财的活动,也一一废止。首先是停止了郑和下西洋这一劳民伤财的行动,虽然在现在郑和下西洋是一件值得称赞的政治举措,但在当时郑和下西洋给百姓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其次是休养生息,修正军队,停止了永乐年间的大规模用兵。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用市价购买的方法取代。免除受到自然灾害地区人民的田赋,并且免费供给他们粮食以及其他救济物品。同时下令减少百姓的部分苛捐杂税。

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让百姓得到休养,为之后的仁宣盛世打下了基础,

虽然朱高炽是大明王朝的第四位皇帝,但其实大明朝是从朱高炽开始才从一个疲于征战的国家向一个稳定的百姓安居乐业的国家转变。而朱高炽当政期间的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后世帝王的做法,让之后几百年的大明王朝一个“仁”字贯穿始终。

标签: 朱高炽明朝

更多文章

  • 黄月英真的是丑女吗?诸葛亮却一点也不嫌弃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黄月英,三国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黄月英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的历史上面,我们总是把过多的目光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但是对于他的家庭,对于他身边的很多人,我们却不是那么的了解,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好好的了解一下关于诸葛亮的妻子的人物故事,在

  • 汉武帝立过卫夫子和陈阿娇为皇后 汉武帝更加喜欢的谁多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汉武帝,皇后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武帝后宫的事情,接下来跟着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汉武帝有过两个皇后,世人都说这两位是汉武帝这一生用心对待过的女人。可是这两个人的个性都大不相同,汉武帝却立过这两个女子为皇后。那么个性不同的两个人,汉武帝更加喜欢谁呢?陈阿娇是汉武帝刘彻的第一位皇后,出身贵族,其母亲是汉景

  • 一位天资聪慧的皇帝,明宣宗为何总是被忽略?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孙皇后,明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孙皇后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都知道,明宣宗朱瞻基是一位很有作为的君主,他励精图治,将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如果非要给这位君主找一个“污点”,那就是他废掉了自己的发妻,改立孙贵妃为皇后。我们试想一下,新晋的孙皇后必然有过人的本领才

  • 这位皇帝一天之内杀了三个儿子,此人究竟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唐玄宗,唐朝

    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唐玄宗的故事,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唐朝的衰亡并非一朝君主的责任,但是,唐玄宗在其中却起了个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他继续他早年的作风,唐朝再延续几十年应是定数,但是,他选择了向右拐,不喜欢听别人说他的不是,这样的君主身边慢慢就会聚拢一帮小人。唐

  • 唐太宗李世民生平事迹简介 李世民开创了什么盛世?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李世民,生平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李世民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中国封建帝王少有的一代明君。其政绩堪比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和康熙皇帝。那么李世民有哪些事迹呢?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1、唐太宗李世民生平简介2、李世民如何做了皇帝3、李世民任用贤能修订法律4、李世民开创贞观盛世

  • 司马俊的祖父司马俊,历史记载长八尺三寸身材魁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俊,东汉

    大家好,这里是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司马俊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司马懿的形象,史书中是没有记载的,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狼顾之相”。但这一形象,其实更偏重于描述司马懿的性格,他生性多疑又心怀不轨。根据《晋书》的描写,司马懿“内忌而外宽,猜忌多权变”,也就是说他外表宽厚内心猜忌,用人多疑却又通晓

  • 兀突骨有什么实力?比吕布还牛,刀枪不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兀突骨,三国

    大家好,说起兀突骨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在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描写中,罗贯中老爷子笔下的吕布似乎是整个三国时代最强的人。吕布是原著里面的高富帅。首先,奉先兄身高过丈,按现在的测量单位来说:身高过了2米。其次,吕布臂力过人,这位仁兄手拿方天画戟可以力敌刘备、关羽、张飞3大佬的围攻,同时他还可以

  • 司马懿是怎么当上曹魏的权臣的?跟诸葛亮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司马懿,三国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司马懿的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在那个三国战乱烟火纷飞的时代,有三大势力集团,分别是魏蜀吴三国。三国瓜分天下,势力不相上下,因此常年硝烟不断。但谁都没有想到的是,竟然是司马家族笑到了最后,他们一步步消灭掉蜀国,分割魏国

  • 班固是怎么让董仲舒蒙冤的?好心败坏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班固,汉朝

    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班固是怎么让董仲舒蒙冤的,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其实在历史上也同样是如此,有些谣言都以讹传讹了好些年,甚至近千年,但是却依旧很少有人去质疑,去判断这个到底是不是真的是谣言,久而久之,也就人云亦云的接受了这个谣言, 把谣言当成了事实。给大家说个例子,就好比我们现在人基本

  • 万历皇帝为求长寿做了什么?万历皇帝是怎么罢朝养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万历,养生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中国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万历皇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大明王朝有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就是越是受人敬仰的明君就越是短...命,越是令人讨厌的庸君就越是长寿。朱翊钧算得上是个庸君。于58岁那年去世,算是比较长寿的一个。这个皇帝不喜欢上朝,但是他会办公。他在位的年间朝中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