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为整治官场奢侈之风而首创“四菜一汤”

朱元璋为整治官场奢侈之风而首创“四菜一汤”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886 更新时间:2024/2/20 11:46:41

而今,“四菜一汤”已成为“公务餐”的代名词,也是廉洁与勤俭的泛称。顾名思义,“四菜一汤”即便餐,就是一餐四样菜一碗汤,意为励勤励俭,廉洁清明。相传此举为明太祖朱元璋为整治达官贵人穷奢极欲而首创,此后历朝历代多有提倡。

公元1368年,征战十七年的朱元璋当上了皇帝,定都南京。但他登基没多久,官场上的贪腐之风渐起。而此时各地多有自然灾害发生,粮食歉收,百姓生活异困苦,可达官贵人仍是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百姓怨声载道。出身贫苦且讨过饭的朱元璋对此深恶痛绝,下决心要彻底整治官场奢侈之风。因为朱元璋对马皇后非常敬重,称她“家有贤妻,犹国之良相”,

于是,他专门找马皇后问有良策。

马皇后想了想,对朱元璋言道:“下月(八月)初八是本宫的生日,武百官会纷纷前来贺寿,何不借此之机摆上几桌粗菜淡饭,以警示众臣?”朱元璋一听,觉得此言甚妙。

转眼到了八月初八,皇后寿诞之日,时至巳时(9点至11点),文武百官纷纷进宫为皇后贺寿,但宫苑里却没有一丝为皇后祝寿的喜庆气氛,既无大红的宫灯高悬,也没有悠扬的礼乐高奏。时近正午,朱元璋见文武百官全部落座之后,便吩咐寿宴开始。御前太监一声“传膳!”之后,第一道菜就上来了,是每桌一盘炒白萝卜。朱元璋随即言道:“萝卜,乃百味药也,这白萝卜更是上品,白而无瑕,请众爱卿一品这清心之良药。”话音刚一落下,第二道菜又上来了,是一盘炒韭菜。

朱元璋接着言道:“韭菜青又青,长治久民心有!”随后又是两大碗青菜。朱元璋继续言道:“两碗青菜一样香,两袖清风好丞相!”最后上的是一大碗葱花豆腐汤。朱元璋先尝了一口,然后说道:“小葱豆腐青又白,公正廉洁如日月。”众臣听罢,一个个面面相觑。最后朱元璋厉声言道:“今日皇后寿筵之规格,为本朝励勤励俭之始,今后众卿往来之餐饮,至多为‘四菜一汤’,皆为节俭。皇后之寿筵即是榜样,谁若违反,严惩不贷!”从此,“四菜一汤”便成为官场上的规矩。

《金陵琐记》载:“洪武帝定制‘四菜一汤’,示官吏当例行,为俭德之规样,廉俭之必为”。此后,“四菜一汤”由宫廷传到民间,并有了“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之民谣,广为流传。

朱元璋制定的“四菜一汤”之规矩,并不是说说而已,而是“立竿见影”。《洪武帝大传》中记述了多起朱元璋惩治生活奢侈官员的事例。据传,他推出“四菜一汤”不久,便派出多位钦差到各个衙门及金陵(南京)城中的各大酒楼明察暗访。如发现官员有“超标”之举,立刻禀报,一经查实,严惩不贷。

一日,有钦差朱元璋禀报,说有吏部官员正在秦淮河畔的一家豪华酒楼吃酒席,虽为“四菜一汤”,但极尽奢华,山珍海味无所不包。朱元璋随即与钦差来到那家酒楼,但见几位官员交杯换盏,兴致正浓。朱元璋悄然靠近,见桌子上虽为四个盘子和一个碗,但那盘子硕大,每个盘子里另置五个小盘子,也就是“大盘套小盘”,名义上为“四菜一汤”,实为二十道菜。

朱元璋顿时怒发冲冠,一步跨到餐桌前,还没等那几位官员反应过来,已扬手将餐桌掀翻了。这几位官员一见圣上到此,连忙跪倒在地。朱元璋怒斥道:“如此‘四菜一汤’,可谓投机取巧,掩人耳目,定当严惩!”结果,这几位官员全部被革职,其宴请者还被“廷杖八十”,连酒楼老板也被处罚。

过了几天,又有钦差向朱元璋禀报,说应天府(南京)的官员们私下里盛行一种叫“轮转宴”的“四菜一汤”。官员之间请客时,先给客人上一桌“四菜一汤”的饭菜,待客人品尝以后,再重新上一轮“四菜一汤”,循环往复,这样一来,表面上看饭桌上始终是“四菜一汤”,但其实吃过的菜肴有几十道。朱元璋大怒,令监察御史韩宜可立即追查上奏!

韩御史不敢怠慢,立即组织人马调查。几日后便在多家酒楼明察暗访到不少官员宴请时确以“轮转宴”的方式,吃着“四菜一汤”。这些人既有六品、七品的小官,也有三品、四品的大员。韩宜可立即上奏朱元璋,并马上得到御批:凡被查实的官员一律重笞(用鞭杖或竹板打),并予以革职,永不任用。而几个知情不报者也以包庇之罪,同样受到连带处罚。

几天后,朱元璋在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训斥了那些有令不行,投机取巧,变相享受豪华“四菜一汤”的官员。并当廷将查出吃“轮转宴”的吏部右侍郎(正三品)、太仆寺少卿(正四品)、礼部郎中(正五品)和中书省左司郎中(正五品)等官员全部革职,交锦衣卫镇抚司(专职审理皇帝钦定案件的机构)查办。这些人随即被摘下乌纱帽,押解出廷。在场的文武百官见了,一个个无不胆战心惊,此后官员的奢侈之风大有收敛。

朱元璋力推“四菜一汤”之举,史籍中记载较少,民间传闻较多。尽管这些传闻缺少考据,但其在位的三十一年里,确实把官吏廉洁当作头等大事来抓,铁腕肃贪,雷厉风行,使明朝初期官场风气为之一新。尽管有些肃贪手段过于残忍,甚至令人发指,但确实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教化作用。

标签: 四菜一汤

更多文章

  • 争霸天下!陈友谅为何会落败于朱元璋?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陈友谅

    导读:陈友谅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农民起义军首领,许多人认识这个人物可能还是在小说《倚天屠龙记》中,在里边他就是一个小人。那么历史上真实的陈友谅是什么样的呢?他和朱元璋争霸为何会输?网络配图陈友谅这个人,如果不是正好生逢乱世,群雄并起,农民起义,也许只最终会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万千人中的一个。正是在那个人

  • 乾隆修改法律保贪官:怕杀光甘肃全省官员无人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乾隆修改法律保贪官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发生的甘肃冒赈案堪称乾隆朝的第一大腐败窝案。因为依法判案将致甘肃官场无人,乾隆最后只能大事化小。网络配图这桩贪污案在乾隆三十九年就已开始。以甘肃布政使(布政使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和民政厅长)王亶(音“胆”)望为首的一干官员,通过“捐监冒赈”互相串通,大肆贪污。所谓“捐监”,就

  • 汉灵帝为何不顾大臣劝阻要修建豪华别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灵帝

    汉灵帝是一个非常懂得享受的皇帝,也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色鬼皇帝。不过,许多的昏君,其实最开始并不混蛋,就像汉灵帝。司徒杨赐大人告诉汉灵帝,要遵守先王制定的制度。之前的皇帝们,在皇宫的左面修建了鸿池,可以赏花宴饮;在皇宫的后面,修建了上林苑,可以骑马射猎。这两座皇家园林,规模已经挺大,不过总得来说,既不算

  • 超越诸葛亮的谋士:因他之死才会出现三国鼎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郭嘉

    三国演义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本书了,里面的人物相信大家也很清楚了吧。但是很多人却会忽略里面很多谋士,因为大家都觉的诸葛亮是最屌的掩盖了其他人的光辉。所以今天小编就和大家说一说比诸葛亮还牛的一个人物吧。我说的是一个三国鬼才谋士,是与毒士争第一的人。他就是郭嘉。曹操第一谋士郭嘉,破吕布,败袁绍,平定北方…

  • 被康熙皇帝称为“天下清官第一”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张伯行

    “善吏”一词始见于《史记》,意为良吏。自古以来,为政当施善政,治国当行善治,为官当做善吏。就今天而言,一个领导干部仅仅廉洁奉公或仅仅能干事、有作为,都不够全面,只“廉”不“能”是庸官,只“能”不“廉”是贪官。当领导干部的一定要做一名“善吏”。“善吏”首先应该是廉吏和能吏。也就是说,一个官员只有具备了

  • 洪承畴为何反对招抚农民军?明政府根本无粮养活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洪承畴

    陕西农民起义正蓬勃兴起的时候,洪承畴来到陕西做官。万历以来,陕西、山西一带灾荒连年,百姓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史书记述当时秦晋灾情,就有民“食土”的现象。到崇祯初年,由于连年干旱无雨,百姓无以为食,只好争食山间蓬草籽。十月以后,草籽食完,只好剥树皮吃。至年终,树皮也都食光了。不得已只好掘山里一种叫青

  • 中国两千年帝制史空前绝后的宦官顾命大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冯保,张居正

    张居正、冯保,政治上有所建树,却过不了金钱关。惜哉!历史剧《万历首辅张居正》在电视上的热播,引发了新一波追觅中国古史的高潮,不过这次是由“清史热”转变为了“明史热”。该剧中,除第一主角张居正而外,还有一个人物上镜率颇高,他便是大太监冯保。通过电视剧学习历史,此途在文化快餐化时代颇受青睐,但若能将艺术

  • 乾隆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英主”只需要奴才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为何将孝子官员凌迟

    人都喜欢听人说好听的,据说这是人的弱点,与生俱来的。越是位高权重的人,就越好这口。这不是说,居于上位的人,人类的弱点就体现得比较充分。上面的老爷,这种毛病,往往是下面的人给惯出来的。有这种毛病,史家的说法,对于国计民生大有干害,每每号召近君子远小人,可是收效甚微。不过,喜欢听好听的这种人的弱点,也不

  • 晚清最后一位皇后的私生子竟然被活活扔进锅炉烧死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私生子

    郭布罗·婉容(1906年11月13日—1946年6月20日),字慕鸿,号植莲,满洲正白旗(达斡尔族)。清朝逊帝溥仪的妻子,清朝与中国的末代皇后,后为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二字及她的字“慕鸿”来自《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网络配图1922年,已满16岁的婉容因其不仅容貌端庄秀美、清新脱俗,且琴

  • 中国历史上最帅的开国皇帝:刘秀骑牛打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刘秀

    导读:随着影视剧《秀丽江山》的热播,光武帝刘秀吸了不少粉,大家都被他英俊的外貌,广阔的胸怀所吸引,那么,历史上真正的刘秀又是什么样子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历史上真正的光武帝刘秀。汉光武帝刘秀(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史称其才兼文武,豁达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