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邹衍才是“六月飞雪”冤案创始人?真相如何?

邹衍才是“六月飞雪”冤案创始人?真相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086 更新时间:2024/1/14 9:35:13

邹衍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人物,他是阴阳家的创始人,所以人们称呼他为“阴阳家邹衍”。至于什么是阴阳家,它是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学派之一,盛行于战国末期到汉初,它的核心内容是“阴阳五行”。

邹衍,别称是驺衍、邹子,出生的时间约为公元前324年,去世的时间约为公元前250年,活了约70多岁,之所以在他生卒的时间前加“约”,是因为他的生卒年不详,这个时间只是后人推断的。

邹衍所处的年代,天下有很多的诸侯国,他是其中的齐国人,齐宣王在位的时候,邹衍就学于稷下学宫,对于邹衍此段时间求学的经历,司马迁记录在了《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

齐闵王即位以后,齐国十分的强盛,但是后来齐闵王的帝制运动后来失败,他不得不听取苏代的建议,去掉帝号,复称王,之后他还是很有野心,脾气越来越暴躁。因为当时燕昭王广泛地纳贤,所以邹衍去了燕国,据史料记载,邹衍去燕国的时候燕昭王亲自拿着扫帚为他扫地,就怕灰尘落到了他的身上,所以邹衍在燕昭王的重视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

可是后来燕昭王去世了,惠王即位,他和燕昭王不一样,他也不信任燕昭王重用的臣子,所以邹衍不能在燕国了,那时齐国是齐襄王在位,齐国又恢复了繁盛,所以邹衍又回到了齐国,邹衍晚年似乎仕于燕王喜,不过在燕赵之战过后,关于邹衍的记录就没了。

邹衍是战国末期的齐国人士,更是当时稷下学宫的著名学者,但是却有“邹衍下狱”一事,这是怎么回事呢?

齐宣王时期,采取了更加开明的政策,因此各国的学者都纷至沓来,聚集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人们将稷下学宫的学者称作是稷下学者,而邹衍便是这些稷下学者中的一员。在稷下学宫中,稷下学者成了君主问政议事的对象,齐宣王是一个有野心的统治者,他向往着自己能够有朝一日能够和齐恒公一样称霸诸侯,并且统一中国。在齐闵王继位之后,齐国的国力大增,就使得齐闵王有了称帝的野心。而邹衍的学说便是专门为了新的统治而设计的政治方案,因此邹衍本人和她的学说都受到了齐宣王和齐闵王的重视。

但是齐闵王的帝制运动失败,最终去掉了帝号,重新称王。然而这时候的齐闵王,有了比原来更大的野心,他想要称霸天下,变得骄暴起来,无论稷下学者们如何劝阻他都不听,稷下学者们也就离开了稷下学宫。后来,在魏、秦、赵、燕的共同进攻之下,齐闵王死亡。就是在这个时候,燕昭王对外进行了招贤纳士,邹衍从齐国来到了燕国,开始为燕王效力,在燕国从事起发展生产的工作。

在公元前284年的时候,燕昭王又联合了秦、楚、韩、赵、魏一同攻打齐国,而作为齐国人的邹衍拒绝了参与这一次的战争。后来燕惠王继位,他不信任原先的旧臣,再加上邹衍齐国人的身份,在奸佞之人的挑唆之下,燕惠王下令将邹衍逮捕入狱。

现在人们说到“六月飞雪”的时候会想到窦娥,但是其实这个词最早讲的是邹衍。人们都知道,六月之所以会飞雪是因为窦娥有冤,那么由此可以判断,邹衍应该也是遇到了冤情,那么邹衍六月飞雪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燕昭王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喜欢纳贤的君主,当时他十分敬佩邹衍,将他请到了燕国。据说燕昭王迎接邹衍的时候还避免灰尘落到他身上,亲自用扫帚为他扫地。

后来燕昭王还为邹衍盖了碣石宫,让他住在里面,还拜他为师。但是燕昭王去世,燕惠王即位之后,邹衍的生活发生了改变。因为有人嫉妒邹衍,时常在秦惠王面前说他的坏话,所以秦惠王听了之后下令逮捕邹衍,把他关进了大牢。

邹衍入狱的时候,仰天大哭,那时正值夏天,可是天竟然飘了雪,所以那一年的夏天燕国的土地有一层白雪。其实对于邹衍入狱,有很多人都为他鸣不平,所以他们看到夏天飘雪,便让燕惠王赶紧把邹忌放出来,因为天气这么反常,是因为燕惠王冤枉了邹衍,连天都在为邹衍鸣不平。

燕惠王听后,赶紧下令把邹衍放了出来,这就是六月飞雪的最初典故。后来《窦娥冤》的作者根据邹衍六月飞雪,来形容窦娥受到的冤屈,随着《窦娥冤》的广泛传播,窦娥六月飞雪的故事被人们熟知,所以很多人都不知道,六月飞雪最初讲的是邹衍。

“邹衍谈天”是一个成语,它比喻善辩。这个成语的出处是《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在此文中记载了战国时期阴阳、道、法、名、墨各家的代表人物,他们一共有十二人,其中有一个就是邹衍。

邹衍是战国时期的人物,他是道家的代表,也是阴阳家的创始人,他最主要的成就就是创建了五德始终说,为秦始皇代周提供了理论基础。邹衍的主要学说有很多,比如五行学说、五德终始说、大九州说。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里,司马迁花了很多的篇幅来描写他,他写到,邹衍出生在孟子之后,因为他目睹了诸侯们越来越荒淫奢侈,所以他深入观察万物的阴阳消长,记述了怪异的变化。在很多人的眼中,邹衍的话比较不合情理,但是邹衍一定都是从细小的事物开始验证,记载不同世代的凶吉制度,之后在推到很久很久以前。所以邹衍在齐国受到了尊重,后来他又去了燕国,得到了燕昭王的赏识。

在《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快要结束的时候,作者说“谈天衍,雕龙奭,炙毂过髡”,意思就是高谈论阔的是邹衍,精雕细琢的是邹奭,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这句话其实是当时齐人对他们三人的赞美,而“邹衍谈天”的成语也因此诞生了。

标签: 邹衍六月飞雪春秋战国

更多文章

  • 夫人寨跟谁有关系?李自成妻高桂英与夫人寨的渊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明末,清初,高桂英

    高桂英,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俗称壶芦旦)人,高立功之姐,闯王李自成妻。高桂英与夫人寨夫人寨也叫福神寨,在澧县县城西北四十公里的闸口乡与金罗镇交界处,亦即天供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海拔399.2米。为峦峰层叠、奇石突兀、云蒸雾腾、蜿蜒数百公里的武陵山余脉尾端。它既是长江之南通往祖国西南第一州——澧州的腹地,

  • 溥仪淑妃文秀简介 文秀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清朝;皇妃;文秀

    文秀此人,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人,其特殊的原因就在于,她是历史上第一个和皇帝离婚的女人。文秀,全名额尔德特·文绣,字蕙心,乳名大秀,自号爱莲,蒙古族,鄂尔德特氏,属满洲上三旗的镶黄旗。文秀是内务府主事满洲鄂尔德特氏端恭之女,宣统元年,即公元1909年,文秀出生于北平方家胡同锡珍府邸,母亲为蒋氏。文秀天性

  • 李白不仅是个大诗人还是个罕见的外语翻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李白

    李白自号青莲居士,长年广游四海,遍饮天下名酒。天子召李白上殿。李白宿醉未醒,两眼带有朦胧之意。据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中记述,李白是西梁皇帝李局的九世孙。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入怀而生下李白,故李白名〝白〞,字〝太白〞。李白姿容俊秀,骨格清奇,拥有飘然出世的外表。李白十岁时,已精通书史,出口成章。时人赞

  • 犬养毅为何会被刺杀?犬养毅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犬养毅,日本

    犬养毅是日本上个世纪第二十九任首相。他历经日本明治,大正,昭和三个朝代,而且都在朝中担任重要职位。犬养毅是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家,是日本资产阶级运动的领袖。1855年,他在日本冈山县出生。他父亲是犬饲源左卫门,之后家族改姓为犬养。他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曾经担任新闻报社记者,进行军事报道,后来担任经济报社

  • 宋朝进士宇文虚中在金朝做官,被尊为“国师”,却是南宋第一大谍?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宇文虚中,宋朝

    由于“硕果仅存”的原因,赵构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宋朝新一代皇帝。登基后,赵构一直小心处理与金国的关系,不敢与之彻底闹翻。秦桧也是抓住皇帝这一心理才能扶摇直上。二人合作不知害死多少进取之士,最出名的就是岳飞,而文官也不乏冤死的英勇之辈,比如下面这位。一、“主动投敌”韩非子曾有句名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

  • 南宋大臣宇文虚中为救国上演无间道,最后为何被秦桧出卖?宇文虚中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宇文虚中,宋朝

    宇文虚中,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生于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本名宇文黄中。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考中进士,宋徽宗赐名“虚中”,历任徽宗、钦宗、高宗三帝。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国骑兵一路南下,大名府、中山府等重镇接连沦陷,被金军追得四处逃窜的宋高宗赵构急忙下令,寻找愿主动出使金国“

  • 吕布死后,貂蝉去哪了?是给关羽当小妾,还是出家当了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貂蝉,汉朝

    貂蝉原名任红昌,生于陕西米脂,身为四大美女之一的她,一生命运多舛。貂蝉在遇到司徒王允后,被他收作义女,而她的命运也是从此刻开始被改变,貂蝉也从一开始的平凡变为后来的不平凡。司徒王允在知道貂蝉身世后,为拯救汉朝心生一计,让貂蝉在暗地里与吕布重逢交好,并对吕布许诺说让他和貂蝉在不久的将来重逢,以此为借口

  • 朱元璋雄才大略,聪明能干,为何当皇帝时,却差点被和尚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元朝末年,蒙古人将汉族人置于奴隶等级,大部分汉人生活困苦不堪,再加上此时天灾不断,死了很多的人,于是一些生活不下去的人便起义谋求一份出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有人起义之后,全国各地人们便纷纷响应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而在天下豪杰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了结局,他也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 康熙身为一代明君,又不缺女人,为何却违背世俗,娶4个小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清朝

    世人称他为千古一帝,私底下的他却总对小姨子情有独钟,康熙这位史上唯一娶了4对亲姐妹的皇帝,在大清后妃史上可谓是铸就了一道奇景。皇帝的感情从来就不是给一个人的,康熙也不例外。世人称他为千古一帝,私底下的他却总对小姨子情有独钟,康熙这位史上唯一娶了4对亲姐妹的皇帝,在大清后妃史上可谓是铸就了一道奇景。皇

  • 一代枭雄多尔衮战功赫赫,正值壮年,为何会在塞外打猎时突然猝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清朝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是清代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入关前还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对清朝建立作了很大贡献,后来又是摄政王,在朝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治亭曾经这样评价他:“在清朝开国史上,摄政王多尔衮无疑是决定清朝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多尔衮之开创清朝历史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