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进士宇文虚中在金朝做官,被尊为“国师”,却是南宋第一大谍?

宋朝进士宇文虚中在金朝做官,被尊为“国师”,却是南宋第一大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222 更新时间:2024/1/14 13:17:19

由于“硕果仅存”的原因,赵构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宋朝新一代皇帝。登基后,赵构一直小心处理与金国的关系,不敢与之彻底闹翻。秦桧也是抓住皇帝这一心理才能扶摇直上。二人合作不知害死多少进取之士,最出名的就是岳飞,而文官也不乏冤死的英勇之辈,比如下面这位。

一、“主动投敌”

韩非子曾有句名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说明干部的选拔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经验,否则就是纸上谈兵。将这一思想贯彻最为彻底的便是宋朝。几百年间不少名相、名将或多或少地,都在地方上有任职经历。

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同样如此,他于宋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及第,在当了一段时间的地方官之后被提拔为起居舍人,然后国史编修,继而成为中书舍人。

这位前程似锦的人物叫宇文虚中,成都华阳人。可惜美好的岁月没过多久便到了公元1127年,年号“靖康”。后面的事情就很明晰了,金兵攻破北宋首都,宋徽宗、宋钦宗连同一众嫔妃大臣都做了俘虏,北宋灭亡。逃亡在外的赵构称帝,史称“南宋”。

登基之后,赵构装模作样地派遣大臣作为使者要求金国归还两位皇帝,大难不死的宇文虚中被指定为代表。当时金兀术正准备“搜山捡海”抓赵构,南宋哪有和金国谈判的资格,于是顺理成章地被人拒绝了。

宇文虚中一看自己任务没完成,那就不能回去复命。可不回去总要吃饭,于是干脆在金国当官吧。

二、一路亨通

当时北宋灭亡的速度太快,金朝根本没有时间消化广阔的占领区。辖区中数量庞大的汉人只能依靠汉族官员来代为统治,宇文虚中是正经的科举出身,又做过高官,很快就引起了金人的注意。

从翰林学士开始,他一路被提拔重用,最后被封为河内郡开国公。由于他书法出色,金太祖陵墓的碑文交由他写,于是又获封金紫光禄大夫,这个职位在那时有个外号叫“国师”。

故事讲到这里,或许很多人非常不耻,因为“气节”这种东西在其身上完全没有体现。并且宇文虚中还给皇帝赵构上书,说自己留在金国做官是由于形势所迫,一直有一份操守在心中,身体只是待死而已。可他全家老小还在福州生活呢,这样说难免会让人浮想联翩。

然而事情的转机出现了。岳飞、韩世忠等人让金军在中原战场上屡屡不能突破长江防线。可长江毕竟有头,渡不过去那就绕过去。于是金军决定再次发动对四川的战役。一旦四川被攻陷,那么金军可以顺江而下。

获知这一消息的宇文虚中感觉事态严重,立即遣密使将情报传递给宋朝。南宋朝廷拿到金军的进攻路线和企图完全是将信将疑,毕竟宇文在金朝为官时间不短,并且都成为“国师”了。

史料中明确表明,宋军高层完全不相信宇文虚中的情报,但是金军调兵频繁,而且没有进攻淮河地区的迹象,所以本着防患于未然的目的,宋廷命令四川陕西一线做好战争准备。

果然绍兴三年正月过年时分,金军对四川大举进攻,双方在蜀口一线展开大规模对战,然而金军没有讨到任何便宜,损失惨重不说,士气也受到了极大的打击。这是宋朝正史对宇文虚中正面表现为数不多记载之一。

三、命运多舛

游牧民族的生活质量完全无法和农耕民族相比,所以日长月久,金朝高层在享受奢华物质生活的同时就丧失了进取心。

宇文虚中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于是在金朝商议南征的时候,他总是以出征费钱、费力收不回成本为由阻止发兵,这样的言语得到了很多人的共鸣,金朝逐渐出现与南宋议和的心态。

可惜好人没有得到好报,完颜宗弼掌握金朝国政之后要求南宋将宇文虚中的家眷送到北方。宇文虚中密奏赵构,希望以全家被乱兵所杀为借口不要送过来,包括宇文中虚的儿子也上书皇帝希望不要把全家送到金国。

但是在宋高宗和秦桧的一手操纵下,宇文虚中的家属全部被送往金国,老幼无一遗漏。几年以后,宇文虚中策划将宋钦宗偷回南宋,并提前将计划送到朝廷,要求得到支援。而秦桧非但没有同意策应,反倒将计划泄露给金国。情急之下,宇文虚中趁着金熙宗祭天之际将皇帝挟持,可惜最后功败垂成。

金朝的统治者倒是没有满门抄斩这么一说,他们把宇文全家锁到一个屋子里边,把宇文家一百多口活活烧死。

英雄最终没有被埋没,在宋孝宗一朝,宇文虚中被追封为开府仪同三司,庙号仁勇,后来又被追封为少保,赐姓为赵。因宇文一家全家被灭,所以皇帝特意将同族的宇文绍节过继过去,将虚中一脉延续下来。

宇文绍节最后做到了吏部尚书,算是告慰了宇文虚中的在天之灵。

标签: 宇文虚中宋朝

更多文章

  • 南宋大臣宇文虚中为救国上演无间道,最后为何被秦桧出卖?宇文虚中的生平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宇文虚中,宋朝

    宇文虚中,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生于成都府广都(今成都双流县),本名宇文黄中。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考中进士,宋徽宗赐名“虚中”,历任徽宗、钦宗、高宗三帝。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金国骑兵一路南下,大名府、中山府等重镇接连沦陷,被金军追得四处逃窜的宋高宗赵构急忙下令,寻找愿主动出使金国“

  • 吕布死后,貂蝉去哪了?是给关羽当小妾,还是出家当了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貂蝉,汉朝

    貂蝉原名任红昌,生于陕西米脂,身为四大美女之一的她,一生命运多舛。貂蝉在遇到司徒王允后,被他收作义女,而她的命运也是从此刻开始被改变,貂蝉也从一开始的平凡变为后来的不平凡。司徒王允在知道貂蝉身世后,为拯救汉朝心生一计,让貂蝉在暗地里与吕布重逢交好,并对吕布许诺说让他和貂蝉在不久的将来重逢,以此为借口

  • 朱元璋雄才大略,聪明能干,为何当皇帝时,却差点被和尚给骗了?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元璋,明朝

    元朝末年,蒙古人将汉族人置于奴隶等级,大部分汉人生活困苦不堪,再加上此时天灾不断,死了很多的人,于是一些生活不下去的人便起义谋求一份出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有人起义之后,全国各地人们便纷纷响应并推翻了元朝的统治。而在天下豪杰争夺天下的过程中,最终以朱元璋的胜利作为了结局,他也建立起了大明王朝

  • 康熙身为一代明君,又不缺女人,为何却违背世俗,娶4个小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康熙,清朝

    世人称他为千古一帝,私底下的他却总对小姨子情有独钟,康熙这位史上唯一娶了4对亲姐妹的皇帝,在大清后妃史上可谓是铸就了一道奇景。皇帝的感情从来就不是给一个人的,康熙也不例外。世人称他为千古一帝,私底下的他却总对小姨子情有独钟,康熙这位史上唯一娶了4对亲姐妹的皇帝,在大清后妃史上可谓是铸就了一道奇景。皇

  • 一代枭雄多尔衮战功赫赫,正值壮年,为何会在塞外打猎时突然猝死?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多尔衮,清朝

    爱新觉罗·多尔衮,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是清代初年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入关前还是太宗皇太极的得力助手,对清朝建立作了很大贡献,后来又是摄政王,在朝政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李治亭曾经这样评价他:“在清朝开国史上,摄政王多尔衮无疑是决定清朝命运的关键人物之一。多尔衮之开创清朝历史新纪元

  • 李鸿章已失势慈禧仍任命他为两广总督,背后有何企图?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慈禧太后,清朝

    虽然李鸿章在戊戌政治风云中能自保平安,但他的观点、态度悉为慈禧所知,戊戌政变后他自然不可能不协同再获重用。不仅如此,他还受到变相惩罚。黄河自古以来就水患无穷,地处下游的山东更是深受其害,时常决口。1898年夏秋,山东黄河再次决口,数十县被淹,受难乡民无数,甚至浮尸蔽水。这时,慈禧出人意料地命令实龄已

  • 包拯有后代吗?后代是谁?为何选一个丫鬟延续香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包拯

    1973年的春天,文物保护部门对包拯墓进行抢救性发掘,据当时参与发掘的工作人员记载,包拯墓墓室很小,只出土了一口金丝楠木棺材,另有几块破碎的墓志铭,经鉴定,其中一块上书《宋枢密副使赠礼部尚书孝肃包公墓铭》,而另一块尚缺一角的墓志铭上则写着《宋故永康郡夫人董氏墓志铭》。据墓志铭记载,包大人原配董氏,出

  • 和珅死后,丰绅殷德为父报仇,结局却让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丰绅殷德

    作为中国人,不管对历史熟不熟悉,应该都知道和珅这个人。乾隆生前不管出于何种原因,明知道和珅是个巨贪,却没有将他赐死,但当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登基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赐了和珅一条白绫。但事情没有因为和珅的死而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事情让嘉庆皇帝很是为难。和珅的罪行虽然罄竹难书死不足惜,按照大清律法,不

  • 曼陀菲尔生平简介 曼陀菲尔是如何一战成名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骑士十字勋章,德国,北非,二战,隆美尔

    人物经历1919-1931年一战结束后,1919年1月,曼陀菲尔加入位于柏林的自愿军(Freikorps von Oven),担任第2副官,参加平定国内的叛乱。魏玛共和国成立后,5月,回到拉森瑙的国防军(Reichswehr)第25骑兵团服役。1920年,在新的驻扎在拉森瑙的第3普鲁士骑兵团担任骑兵

  • 沈惟敬和小西行长数年谋划的议和计划,为什么一下子成了泡影?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小西行长,日本

    日军侵入后,朝鲜朝廷曾有争议,有的主张直接向明朝求助援军,有的主张自主抗战。结果在宣祖的支持下,紧急向明朝派遣了请援特使。开战之前,明朝已从朝鲜、琉球等地接到报告,一直注视着日本不同寻常的动态。长期以来,明朝和朝鲜一直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但明朝在边境叛乱镇压未果的状况下,针对派遣援军也有不同意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