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代贤后阴丽华到底有多漂亮使得刘秀一见钟情

一代贤后阴丽华到底有多漂亮使得刘秀一见钟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1759 更新时间:2024/1/22 18:04:49

在历史上素有一代贤后之称的阴丽华一直是后人歌颂的对象,她是光武帝刘秀的原配夫人,后又被立为皇后。

阴丽华贤后之称的由来原因有二,一是阴丽华生性宽容,有容人的雅量。众所周知,阴丽华是刘秀登基之前便求娶的妻子,是其原配夫人。刘秀在少年时期便一直爱慕阴丽华的美貌,后终于美梦成真娶得娇妻。两人成婚后,一直恩爱非常。但不幸的是恰逢乱世,刘秀被当时的朝廷任命去平定反贼,两人就此生离。

等到两年后两人相见之时,阴丽华才发现早已物是人非,丈夫身边早已有了其他女子的陪伴而且有了子嗣。光武帝刘秀为了弥补阴丽华,想要立其为后,但阴丽华却回绝这项提议。她曾对光武帝说道:“我虽为你的原配夫人,但在你征战四方之时陪伴在你身边的却是郭圣通贵人,而且她还为你生下了长子,她的功劳比我大太多了,应该立其为皇后才对。”综合当下的时局以及阴丽华的推辞,无奈之下,刘秀立郭圣通为后,其长子刘疆为太子。阴丽华也被人称颂有容人的雅量,性格温婉和善。

第二个原因便是阴丽华绝不干涉朝廷政事,安居其后宫之中。阴丽华在后宫之中一直是贵人的位分,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待遇。光武帝一直偏爱于她,曾带其一起从军,他们的儿子刘阳便是在行军路上所生的。在建德十七年,光武帝废黜原皇后,改立阴丽华为后。阴丽华一直伴随在光武帝的身边,不离不弃,两人一起见证了东汉王朝的崛起。

阴丽华是怎样的人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第二个皇后,也是其原配夫人,她一生受尽刘秀的恩宠和敬重。那么历史上的阴丽华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阴丽华于公元五年出生于河南新野,其家族在当地是家资巨富的存在,其先人更是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管仲。历史悠久和富裕的家族给了阴丽华良好的教育,在其成年后求娶的人数众多,阴丽华的美貌在当时也被百姓所赞扬。

嫁给了当时家境潦倒的刘秀是阴丽华一生的转折点,是她命运被改写的开端。婚后两人恩爱非常,但刘秀随后便被朝廷派出镇压起义军,两人分离。当时正值乱世,战乱纷飞,阴丽华甚至已经做好了丈夫为国而死的准备。但万万没想到,等待她的却是自己丈夫成为了一国之主,身边也早已有了新的女子和子嗣。阴丽华被刘秀接入洛阳的皇宫,两人相见无言,早已物是人非。

光武帝一直没有忘却阴丽华,想要立其为后。但阴丽华几番推辞,认为自己比不上一直跟在丈夫身边的郭圣通,更何况郭圣通在那是已经为其诞下长子。在阴丽华的坚持之下,光武帝只能立郭圣通为后,其子刘疆为太子。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阴丽华心胸宽广,能从国家大事出发,也不会仗着刘秀的宠爱为所欲为。

当时刘秀的政权并没有完全稳定,阴丽华跟着刘秀四处征战,亲眼见证了一个东汉这个王朝的崛起。

阴丽华乃是东汉历史上第二任皇后,光武帝刘秀的原配便是阴丽华,那么这位东汉的第二位皇后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这一张便是阴丽华画像。

在这一幅阴丽华画像中,可以看到,光是就这样粗粗的看,就能看出阴丽华是一位美女了。而刘秀在还是一个落魄的皇族的时候,便已经钦慕阴丽华的美貌了。

画像中的阴丽华梳着皇后的发髻,她有着洁白无瑕的两旁,柳叶细眉与樱桃小嘴的搭配,眉眼弯弯,嘴角上扬,显示出当时的阴丽华的心情是愉悦的。她穿着典型的工装,有着宽大的的袖子,在她的胸前是一块有些大的玉佩。

从她穿着的大红色的披风来看,显然画像中的阴丽华并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她的手上拿着一块玉牒,在古装剧中,玉牒一般是身份的象征。画像中的阴丽华身侧跟着一名手执大大的蒲扇的丫鬟,而在画像的最右侧则是写着“阴后”,往左则是对阴丽华的介绍。

阴丽华在历史上便是以美貌著称的,在刘秀起兵之后,便将阴丽华迎娶成了自己的妻子。但是那时候的刘秀已经有了一位妻子了,在刘秀登基之后,阴丽华便成了贵人。后来刘秀的原配皇后被废黜,阴丽华便成了刘秀的第二任皇后。《后汉书》中对阴丽华的记载便是说她是一个恭谨俭约,生性仁爱孝顺的女子。在阴丽华六十岁的时候,她去世了,去世之后的谥号为“光烈”,并与刘秀合葬在原陵。

这是一张阴丽华图片,从这张图片上可以看出阴丽华的端庄和高贵,都说阴丽华为人仁德慈爱,不仅如此还十分孝顺,颇受皇上喜爱,后被封为皇后,刘秀曾经还感叹道“娶妻当得阴丽华”,可见阴丽华的美貌和才能、品质是多么的优秀。

阴丽华身穿的华服其实并不是那种特别华贵的样子,披着一件披风更显得娇嫩,这样的身姿,配上如此美貌佳人,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就连身边的丫鬟都有是一脸的和善,可以看出平时阴丽华对待身边的侍女也都是和蔼可亲的,并没有那种后宫宫斗剧中的充满了心计。

阴丽华,光武帝刘秀的原配,是东汉的第二任皇后,除了这个身份,阴丽华还是春秋时期管仲的后裔,果然是大家闺秀,有这样的风范足以担任皇后一职。一开始,刘秀还只是一个还没有发迹的没落皇族时,就对阴丽华十分的倾慕,之后天下大乱,刘秀起兵,昆阳一战后,刘秀成功的迎娶了阴丽华为妻。东汉建立之后阴丽华受封为贵人,公元41年,皇后郭圣通被废,刘秀将阴丽华立为皇后,后来阴丽华为刘秀生下了皇子刘庄,也就是后来的汉明帝,刘庄即位后尊阴丽华为皇太后,公元64年,阴丽华去世,享年六十岁,与刘秀一起合葬于原陵。

有史学家曾这样评价阴丽华:阴后,是中国历代比较好的皇后,对人和善又没有势利,在皇后这个位置上既恭敬有勤俭,实在是难能可贵。

标签: 阴丽华

更多文章

  •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 李渊才是罪魁祸首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渊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自认为,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没有错,李建成也没有错。最大的错是李渊。现存的正史野史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李世民觊觎帝位在苦心设计了玄武门事变,从头到尾李世民才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也有的说是李建成怕自己的弟弟李世民功高盖主,想要除掉李世民,处处针对李世民,最终把李世

  • 崇祯初见陈圆圆因其美貌而晕倒 为何没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

    据传,陈圆圆是明末最美的女子,她的美名在当时已经传遍天下。陈圆圆不仅拥有出众的美貌,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于是有人作诗盛赞她为超凡仙品。据载,崇祯皇帝第一次见到陈圆圆的时候就因她美丽的容貌而晕倒。即便如此爱慕,却没有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这是因为什么呢?田后并不在意自己失宠,却非常担忧皇帝 的身心,为

  • 从女奴到皇后:汉武帝背后极重要的女人卫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后

    如果能在六十岁时死去,卫子夫仍不失为一个身世传奇、儿孙满堂、曾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的幸福女人。可惜她仍然不识趣地、顽强地活了下去。对她来说,那多活的几年只能是多寿多辱。先是感情上被遗弃,再是地位上受威胁,卫子夫胆战心惊、风雨飘摇地活着。她家族里那些地位尊崇、封侯拜相的男子,都已在盛年死去?

  • 纪晓岚三大恶习:其中一个不仅违背规定还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

    纪晓岚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比较熟悉,其中在张国林版本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纪晓岚给人的感觉是十分聪明的,并且深受乾隆的重用和信任。纪晓岚这个人物在人们的眼中,可以说是一个传说,纪晓岚在乾隆身边十分吃得开,并且为乾隆出来很多有操作性和非常使用的计谋。纪晓岚不

  • 司马遹是谁?为何最终成为晋朝宫斗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遹

    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太子司马衷将结婚之前,其父晋武帝司马炎派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自己身体对太子进行性教育,让太子体验熟悉男女房帏之事。谢玖不久就有了身孕,她十分害怕太子妃贾南风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就向晋武帝求还西宫,生下司马遹。直到司马遹四五岁了,晋武帝才告诉太子司马衷,司马遹是他

  • 春秋战国乱伦第一案:齐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襄公

    乱伦指人类近亲间发生性行为,但是,人类社会出现了血婚制来规范性关系,使得父母和子女没机会乱伦了,但是兄妹之间的乱伦却没办法彻底禁止。原因是都是兄妹之间年纪相差不大,又生活在一起,的确不好办。在中国历史上大概到了周朝的周公才特别谴责乱伦。女娲,也就是那个被国人认为是人类始祖的神灵,她和伏羲就是兄妹结合

  • 阴阳师安倍晴明娶自己女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阴阳师安倍晴明

    熟悉日本,或者对日本感兴趣的朋友想必对安倍晴明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安倍晴明是一位在平安时代中期非常活跃的阴阳师,及其受当时的天皇与权贵的信任。而因为安倍晴明是阴阳师,所以又为其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在日本,有许多带有神话色彩的动漫或者电视剧都有着安倍晴明这一角色。而在日本历史上如此一位有名的阴阳师安倍

  • 女皇武则天是如何耍阴谋嫁给自己儿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何能够得到唐皇的青睐,几次沉浮最终走上帝位?这个问题史学家们一直都在潜心研究当中。而武则天死后给自己立下无字碑,一生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也凸显了这位卓越政治家的不凡。大唐贞观十年(六三六年)的一天,山西文水武家门前车马云集,原来这家的女儿被唐太宗选为才人,正要

  • 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 为追求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武帝

    “万寿无疆”,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取风流还是赌长寿,萧衍选择了后者。网络配图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佛教“除二障”(“二障”即“杀害障”、“欲恶障”)的戒律中,萧衍“始知归向”,蔬食而外,并断房室。归根结底,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所谓“行人之能行者”,乃寻求长寿之新途

  • 清朝疑案: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什么杀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什么杀亲弟弟

    民谚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无非是血浓于水、内部团结才好一致对外的道理,可这样尽人皆知的常理在努尔哈赤崛起的经历中却不能被印证。努尔哈赤本人并没有想到,当自己收拾起父祖留下的13副盔甲、30余名男丁开始踏上征程的时候,第一个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自己的本家亲戚。而随着汗(皇)权的一步步集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