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 李渊才是罪魁祸首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 李渊才是罪魁祸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093 更新时间:2024/1/17 20:09:24

玄武门之变究竟是谁惹得祸?自认为,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没有错,李建成也没有错。最大的错是李渊

现存的正史野史在这件事情上的看法众说纷纭。有的说是李世民觊觎帝位在苦心设计了玄武门事变,从头到尾李世民才是这场大戏的主角;也有的说是李建成怕自己的弟弟李世民功高盖主,想要除掉李世民,处处针对李世民,最终把李世民逼上绝路,只能先下手为强;还有的说这全都是李元吉在挑拨离间导致……

历史已经过去,事情的真实面目已经无从得知,针对以上的说法,也不敢随意评论,更不敢断言谁是谁非。我认为玄武门之变中最大的错在李渊,接下来将提供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个的说法。

首先,我们先从玄武门之变中最后的赢家说起——李世民。李世民无疑是历史上公认的一代明君,他雄才大略,文能治国,武能安邦。在大唐统一前,他一直都是大唐军事的主心骨,很多大战都是由他率兵出征的,对大唐统一立下汗马功劳。在唐朝统一过程中,就军工而论,李世民堪称第一,且当之无愧。“天策上将”可不是靠着自己身上留着李渊的血得来的。后来他当了皇帝之后,政治清明,任人唯贤,创下“贞观之治”。李世民既然有这么强的能力,大唐的江山又基本上是靠他打下来的,他想当皇帝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谁愿意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让给别人呢?

网络配图

所以,认为李世民有当皇帝的想法并不奇怪,甚至是很合理的事情,他卷入玄武门之变也不能算是错误。

其次,我们再分析一下玄武门之变中的失败者——李建成。

很多人都认为李建成是个草包,没有真才实学。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李建成有没有比李世民优秀,这我不敢下结论,因为这已经没法比较了。但有足够的证据证明李建成也是个文韬武略的优秀人才。早在李渊刚刚起兵之时,李建成和李世民分别为统领左右军,李建成那也是战功赫赫。后来李渊称帝后,李建成身为太子,上战场的机会少了,在战功上他确实不及李世民,但后面他出征讨伐刘黑闼也是再次证明了李建成是具备带兵打仗的能力的。

在李世民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李建成辅佐李渊治国,后方源源不断的为李世民前方提供各种战争所需,如:兵马,粮草,武器……。这也能证明李建成在“文治”上也是很有一套的。

其实,最难证明李建成不是个草包的是一个历史上著名的人——魏征。魏征在历史上以敢于直谏闻名,对于他的直谏就算是后来李世民都好几次表示受不了,甚至说要杀了魏征。可魏征在太子东宫辅佐李建成多年,不但没有被杀,就连被赶出东宫都没有。李建成连魏征都能够容忍,那他还能是个没有胸襟的人嘛?如果他是这么个不学无才的人,那魏征还能死心塌地的辅佐他嘛?即使他自己确实没有能力,但他能够如此虚心纳谏,那他要是当了皇帝,会是个昏君嘛?像李建成这样有能力,又是嫡长子,他要维护自己的地位,有什么错呢?

网络配图

接下来就开始说说为什么李渊才是罪魁祸首了。

早在大唐还没有统一之前,李渊为了激发李世民的斗志,让他更好的为大唐的统一征战,曾经多次想李世民承诺,得天下后要封李世民为太子。后来在立太子的时候,李渊却立了李建成。这本身也没有错,比较封建时代“立嫡立长”才是“正统”。错就错在李渊不应该给李世民那么高的承诺,既然他已经承诺就应该兑现,君无戏言,他怎么可以食言呢?他给了李世民这样的承诺,李世民还能够不名正言顺的想当皇帝嘛?他已经给了李世民这样的承诺了,那李建成的这个太子能够当得安心嘛,能不猜忌自己的兄弟嘛?

面对两个优秀的儿子,李渊给了大儿子李建成太子之实,却给了二儿子李世民皇帝之梦。而事实上谁都知道“一山不容二虎,一国难有二君”的道理。在这种情况下,兄弟火并,互相残杀已成必然,只是时间问题。而兄弟火并之后的结果也能够是输的一方被杀,赢的一方通过武力架空李渊,独揽大权。这一点从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的做法中我们可以得到印证。

李渊不是个好父亲,更不是个好皇帝,当然也不是个好领导。他的错误做法致使两个儿子火并,导致玄武门之变的悲哀。

网络配图

古人早有训示“轻诺寡信”,不要随随便便给别人做出承诺,而一旦做出承诺之后一定要不遗余力的兑现自己的承诺,否则事态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李渊的错误做法是导致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决裂的主要原因,李渊才是玄武门之变的罪魁祸首。

标签: 李渊

更多文章

  • 崇祯初见陈圆圆因其美貌而晕倒 为何没纳入后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崇祯

    据传,陈圆圆是明末最美的女子,她的美名在当时已经传遍天下。陈圆圆不仅拥有出众的美貌,琴棋书画更是样样精通。于是有人作诗盛赞她为超凡仙品。据载,崇祯皇帝第一次见到陈圆圆的时候就因她美丽的容貌而晕倒。即便如此爱慕,却没有将她纳入自己的后宫。这是因为什么呢?田后并不在意自己失宠,却非常担忧皇帝 的身心,为

  • 从女奴到皇后:汉武帝背后极重要的女人卫后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皇后

    如果能在六十岁时死去,卫子夫仍不失为一个身世传奇、儿孙满堂、曾集三千宠爱于一身、享尽荣华富贵的幸福女人。可惜她仍然不识趣地、顽强地活了下去。对她来说,那多活的几年只能是多寿多辱。先是感情上被遗弃,再是地位上受威胁,卫子夫胆战心惊、风雨飘摇地活着。她家族里那些地位尊崇、封侯拜相的男子,都已在盛年死去?

  • 纪晓岚三大恶习:其中一个不仅违背规定还害己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纪晓岚

    纪晓岚在很多影视剧作品中是经常出现的一个角色,对于大家来说都是比较熟悉,其中在张国林版本的《铁齿铜牙纪晓岚》电视剧中,纪晓岚给人的感觉是十分聪明的,并且深受乾隆的重用和信任。纪晓岚这个人物在人们的眼中,可以说是一个传说,纪晓岚在乾隆身边十分吃得开,并且为乾隆出来很多有操作性和非常使用的计谋。纪晓岚不

  • 司马遹是谁?为何最终成为晋朝宫斗的牺牲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司马遹

    司马遹的母亲谢玖原是晋武帝后宫的才人,太子司马衷将结婚之前,其父晋武帝司马炎派才人谢玖前往东宫,以自己身体对太子进行性教育,让太子体验熟悉男女房帏之事。谢玖不久就有了身孕,她十分害怕太子妃贾南风对自己的孩子下毒手,就向晋武帝求还西宫,生下司马遹。直到司马遹四五岁了,晋武帝才告诉太子司马衷,司马遹是他

  • 春秋战国乱伦第一案:齐襄公兄妹的七年之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齐襄公

    乱伦指人类近亲间发生性行为,但是,人类社会出现了血婚制来规范性关系,使得父母和子女没机会乱伦了,但是兄妹之间的乱伦却没办法彻底禁止。原因是都是兄妹之间年纪相差不大,又生活在一起,的确不好办。在中国历史上大概到了周朝的周公才特别谴责乱伦。女娲,也就是那个被国人认为是人类始祖的神灵,她和伏羲就是兄妹结合

  • 阴阳师安倍晴明娶自己女儿是真的还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阴阳师安倍晴明

    熟悉日本,或者对日本感兴趣的朋友想必对安倍晴明这个名字都不陌生。安倍晴明是一位在平安时代中期非常活跃的阴阳师,及其受当时的天皇与权贵的信任。而因为安倍晴明是阴阳师,所以又为其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在日本,有许多带有神话色彩的动漫或者电视剧都有着安倍晴明这一角色。而在日本历史上如此一位有名的阴阳师安倍

  • 女皇武则天是如何耍阴谋嫁给自己儿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武则天

    作为中国古代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为何能够得到唐皇的青睐,几次沉浮最终走上帝位?这个问题史学家们一直都在潜心研究当中。而武则天死后给自己立下无字碑,一生功过任由后人评说,也凸显了这位卓越政治家的不凡。大唐贞观十年(六三六年)的一天,山西文水武家门前车马云集,原来这家的女儿被唐太宗选为才人,正要

  • 梁武帝“四十年不近女色” 为追求长生不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梁武帝

    “万寿无疆”,是所有帝王的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取风流还是赌长寿,萧衍选择了后者。网络配图广东嘉应学院中文系教授赵以武有一种观点,认为,从佛教“除二障”(“二障”即“杀害障”、“欲恶障”)的戒律中,萧衍“始知归向”,蔬食而外,并断房室。归根结底,是出于健康的考虑,所谓“行人之能行者”,乃寻求长寿之新途

  • 清朝疑案: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什么杀亲弟弟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清太祖努尔哈赤为什么杀亲弟弟

    民谚有云“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说的无非是血浓于水、内部团结才好一致对外的道理,可这样尽人皆知的常理在努尔哈赤崛起的经历中却不能被印证。努尔哈赤本人并没有想到,当自己收拾起父祖留下的13副盔甲、30余名男丁开始踏上征程的时候,第一个要面对的敌人居然是自己的本家亲戚。而随着汗(皇)权的一步步集中与

  • 一代女皇武则天还政李唐的真正原因竟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武则天

    有一天,武则天又提起立嗣的事情,狄仁杰极力陈述利害,力主重立庐陵王。武则天故意不肯,于是狄仁杰叩头流血,泪流满面,武则天叹了口气,向屏后一招手,李显从后面走了出来,武则天表情复杂地对狄仁杰说:“还你的庐陵王!”网络配图论起宗法制,中国历史上历代的统治者,哪有女性?何况围绕着这一个继承制度,从秦汉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