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不可思议:刘备三次弃官 为什么可以屡屡高升?

不可思议:刘备三次弃官 为什么可以屡屡高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443 更新时间:2024/2/8 7:36:16

陶谦遗命赠徐州”之前,刘备曾多次弃官而逃,弃黎民于水火之中而不顾。然而,多次弃官的难堪经历不仅没有让刘备仕途受损,反而因此屡屡升迁,最终得以执掌徐州,代天子司牧一方。

刘备依靠中山贩马巨商苏双、张世平资助的钱财建立起自己的第一支武装,以关羽张飞为武将,简雍为幕僚,依附于幽州校尉对全国爆发的黄巾起义进行镇压。因为在局部战斗中屡次击败敌人,所以被任命为安喜县尉。然而刚刚上任准备一展宏图的刘备因为上司中山国督邮巡查本县,意欲求见不得应允。恼羞成怒的他冲进驿馆绑缚督邮并连番毒打,最后将官印挂在督邮的脖子上开始了第一次弃官而逃的生涯。

网络配图

不过,感到幸运的是不久之后大将军何进派都尉毌(guàn)丘毅到丹杨征兵,刘备带领随从应征与他同行。行到下邳时遇上黄巾军,刘备奋勇作战,于是再一次被任命为下密丞。可这一次不知出于什么缘故,刘备第二次放弃官职。

幸运之神并没有因为刘备屡次弃官便不再眷顾他,后来朝廷又任命他为高唐尉。因他在县尉任上经营有道,很快便升迁为高唐令。不过,此时的青州已呈烈火燎原之势,黄巾军很快攻破高唐,刘备只得率领关羽、张飞等人逃奔担任中郎将的公孙瓒那里。

公孙瓒并没有追究刘备屡次弃官的责任,反念二人同窗的情分表奏他为别部司马。这次刘备不再和黄巾为敌,而与青州刺史田楷共同抵抗冀州牧袁绍。因在多次战斗中立功,故而暂代平原令,后来又升为平原相。在平原相任上,刘备遭到郡民刘平的暗杀,不过刺客被刘备的人品所折服,反而透露实情后离去。就这样,屡次弃官而逃的刘备终于在平原任上稳定下来,紧接着便因支援徐州为陶谦遗命所托,终成一方诸侯。

网络配图

刘备投奔公孙瓒之前一直响应朝廷的号召坚决镇压黄巾起义,可是却始终没能得到重用,立功以后仅仅被任命为小县城安喜县的公安局长。朝廷宣布取缔因为军功上任的官员时,刘备终于因为没能得到上司的通融便将怒火发泄在督邮身上。最终迫不得已亡命江湖。再后来,刘备分别担任下密县副县长、县级市高唐市公安局局长、市长等职务,可是这些低级职务无法让刘备在动乱的时代安定下来,这就成为了他多次弃官而逃的主因。

然而从战火中逃走的他并不是真的想弃官不做,刘备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厚着脸皮去投奔昔日同窗、如今已经身居高位的公孙瓒。在公孙瓒的提点下,刘备的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县里升到市里,而正是因为杰出的治理才能才会让刺客不忍刺杀他,省长临终想着他。这也就是刘备多次弃官不做,却丝毫不会影响政治前途的重要原因。

当然,有人也许会说刘备是因为“关系户”的缘故才会屡屡升迁的,但我们看投奔公孙瓒之前的刘备,虽然官做得不大,但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而邹靖、毌丘毅等人更是与刘备非亲非故,没有理由拉他一把。从史书的记载来看,这之前刘备的确是依靠实力才混上一官半职的。

网络配图

可刘备的政治生命本应该在高唐县任上终结,如果没有公孙瓒的知遇之恩是不可能继续升官的。那么究竟是不是这回事呢?的确,公孙瓒是给刘备创造了机会,可仅是委任他做了一个下级军官,并把他外放到田楷那里去打袁绍。我们知道袁绍与公孙瓒同朝为官,公孙瓒此举显然十分不当。在这种全国平叛的局势下,刘备只能以一个下级军官的身份跟着其他官员打自己人这也不是一位想重用他的人做出来的事情。从后来刘备果断离开公孙瓒的情形来看,公孙瓒并没有把刘备这位旧同窗当成心腹。而刘备后来的升迁,相信更多是田楷举荐的功劳。归根结底,还是民心所向。

《三国志》用“其得人心如此”来形容投靠公孙瓒以后刘备在仕途上的作为,这正体现了乱世选英雄择贤更则能的准则。而刘备的才能也并非“关系论”可以诋毁的。相信即使没有公孙瓒,留有“屡次弃官”污点的刘备依然能够成就最终的王图霸业。

标签: 刘备

更多文章

  • 被李世民强抢成小妾的隋炀帝小公主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李世民

    雁门之围,是隋王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斯役导致隋炀帝无法返回国都大兴(长安),只好南下江都,企图东山再起。这对于蓄谋已久的唐国公李渊父子而言,无疑是天赐的造反良机。这个历史大背景,被电视剧《大唐情史》戏说成了一种婚姻交易:垂青李世民的一位“公主”突然驾临太原,要求李渊发兵迎接父皇还都,条件是,只要隋炀

  • 水浒传中本是市井无赖的高俅担任什么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高俅担任什么官职

    在《水浒传》中,高俅担任太尉一职,人称“高太尉”。宋徽宗还是端王的时候,因高俅球技精湛,并且博学多才,便对他十分重视。没过多久,高俅便成为了端王赵佶的心腹。宋哲宗去世后,端王赵佶继位为宋徽宗。宋徽宗登基半年后,便封任高俅为太尉。高俅当了大官之后,阿谀奉承的官员自然就多了起来。高俅一心想要建功立业,便

  • 还原史上真实的李鸿章:身在朝堂事不由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李鸿章

    曾经接触过李鸿章的人物笔记,文中李鸿章是一个很重视生活品质和精神兴趣的人,喜欢尝试西方先进科技和外来事物。因为他是清政府对外交流的第一人,且又手握大权,很多外来科技在进入中国之后一般都是他先使用,进行评判一番后推广给友人亲朋。李鸿章对于中国古典文学造诣深厚,同时也是一名书画古董的收藏家,对金石器物颇

  • 武媚娘为何不喜欢儿子李贤?难道不是亲生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贤

    章怀太子李贤,是唐高宗李治的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他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两个皇帝的儿子,他的同母长兄李弘虽未即位,死后却被追尊为“孝敬皇帝”,两个弟弟是唐中宗和唐睿宗,妹妹是权倾一时的太平公主。李贤幼年时读书有过目不忘的本领,聪慧非常,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庄重,身边不乏志士才子,“初唐四杰”之一的

  • 雄才大略的晋武帝为何立一个傻子儿子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晋武帝

    历史上,司马炎这个人在处理公事上虽然称得上是英武果敢,但是一关系到个人感情就会变得优柔寡断、妇人之仁了。他的一生有许多的嫔妃,这样的结果导致他有了许多的儿子,多达二十六个。儿子们虽然不能说个个都是天才,但也不乏才华出众之辈。但谁也没想到,司马炎会把自己的江山让一个傻子来继承。网络配图公元259年,司

  • 他本是宦官却妄想称帝 最终的下场太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赵高

    赵高,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参政弄权的宦官,秦朝的灭亡跟他有着重要的关系。赵高是一个私生子。赵高的母亲原本是赵国宗室一个远亲的妻子,后随夫迁到咸阳。后来其夫被处以宫刑,她被迫到宫中为奴,与人私会生下了赵高。赵高秉承赵姓,按照当时律法被处以宫刑,送进宫当了奴隶。网络配图赵高虽在宫中为奴,但他却很乖巧懂事

  • 揭秘白起屠戮敌军160万究竟是嗜杀还是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白起

    战国时期,秦风尚武,名将辈出,白起的战功堪称秦国历代将军之冠。白起在军事上的成就,让他赢得了“战神”的美称,成为了后人景仰的对象。网络配图翻开《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便有对白起战功的一连串记录:“某年某月,白起攻某地,拔城多少,斩首多少。”太史公以简练而铿锵的笔调,概述了白起南征北战的一生。其中,最

  • 和刘备最有默契的蜀汉名将并非诸葛亮那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刘备

    刘备手下很有多名将,比如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等人,他们对刘备都是言听计从,不过和刘备最为默契的当属张飞。就像李逵和宋江。也许有人会说,那张飞脾气粗暴,喜欢酗酒,他和刘备有什么交集,且听江湖给你一一到来:网络配图其一,张飞虽然粗鲁,但是能急刘备之所急。刘备遇到麻烦,张飞第一个跳出来,比如鞭打都邮,很挫

  • 朱元璋竟发明水下古墓:千年流水冲洗肉身不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朱元璋

    中国古墓中有一座最为神奇,那就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祖陵,这座皇陵没有什么风水宝地,甚至都不在地面上,这座古墓建在了水里。水洗古墓世间罕见,朱元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网络配图朱元璋建造陵墓时,考虑的是大部分人都会考虑的问题,那就是防腐防盗,可是不管怎么防,盗墓贼都会想尽办法去盗窃,所以陵墓的问题让

  • 揭秘汉武帝朝第一名相是谁?养猪专业户出身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公孙弘

    公孙弘年轻的时候在朝廷任过职,虽然只是跑跑腿、打打杂,可出了衙门大院,也算是个人物。可是,公孙弘在官衙没混多久,就被打发回家了。从那以后,公孙弘的人生彻底跌人谷底,只能靠放猪养活自己。公孙弘的家乡在齐地淄川国的薛邑,一个临海的地方。每天,他把一群猪赶到海边,然后面朝大海,目瞪口呆。网络配图公孙弘当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