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皇太极:阴险狡诈玩弄权术吞并幼弟遗产

皇太极:阴险狡诈玩弄权术吞并幼弟遗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006 更新时间:2024/2/6 9:25:10

清朝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的,初建时设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合称八旗。其中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均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

清朝旗人不全是女真人

八旗制度是在女真人狩猎时所实行的牛录组织基础上演变而来的。牛录既是一种社会组织,也是作战时的一个单位编成,每三百户为一牛录,五牛录为一甲喇,五甲喇为一固山,每固山即为一旗。

女真人都编入满洲八旗,但是,旗人却不一定是女真人。后金天命九年(1624年),努尔哈赤把被征服的蒙古人编成五个牛录,隶属于满洲八旗;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把五个蒙古牛录扩编成两个蒙古旗;天聪九年(1635年),又把两个蒙古旗扩编成八个蒙古旗。至此,从满洲八旗中彻底分化发展出了蒙古八旗,旗人中有了蒙古人。

随着八旗士兵占据辽沈地区,大批汉人归降,努尔哈赤将这些降服的汉人编成十六个牛录,隶属满洲八旗;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为平衡八旗旗主的军事势力,以汉人精于火器为名,拨出汉人另置一军,名“乌真超哈”(满语,“乌真”即汉语“重”之意,“超哈”即汉语“兵”或“军”之意);崇德二年(1637年),将这支汉军分为两旗;崇德七年(1642年),又将两旗扩编为八旗,即为汉军八旗,旗人中出现了汉人。至此,清朝三军正式组建完成,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的建制、旗帜等均沿用满洲八旗。

网络配图

皇太极创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后,满、蒙、汉八旗共二十四旗构成了清朝八旗制度的整体。之后,无论是蒙古八旗的成员,还是汉军八旗的成员均为旗人,亦称为蒙古旗人、汉军旗人。不仅如此,在八旗中还有早期归附的锡伯族人等都称为旗人。因此,旗人是由多个民族组成的,不能说旗人就是女真人。

八旗排序体现旗主地位

据《满文老档》记载,努尔哈赤时期八旗的旗主及排序情况是:一是正黄旗、二是镶黄旗,旗主均为努尔哈赤;三是正红旗、四是镶红旗,旗主均为大贝勒代善

(努尔哈赤第二子);五是镶蓝旗,旗主为二贝勒阿敏(努尔哈赤弟舒尔哈齐第二子);六是正蓝旗,旗主为三贝勒莽古尔泰(努尔哈赤第五子);七是正白旗,旗主为四贝勒皇太极

(努尔哈赤第八子);八是镶白旗,旗主为四大贝勒之侄杜度(努尔哈赤长子褚英的长子)。这是遵循着尊卑长幼之序,按照旗主的身份地位排序的。

在皇太极当政时期,八旗的排序几经改动。天聪六年(1632年)后八旗的旗主和排序是:一是正黄旗,旗主为皇太极;二是镶黄旗,旗主为豪格(皇太极长子);三是正红旗,旗主为代善;四是正白旗,旗主为多铎(努尔哈赤第十五子);五是镶红旗,旗主为岳托(代善长子);六是镶白旗,旗主为多尔衮(努尔哈赤第十四子);七是镶蓝旗,旗主为阿敏;八是正蓝旗,旗主为莽古尔泰。这一排序并未遵循宗法的长幼有序,而是改为按“旗分”排序,将两蓝旗置后,这与皇太极继位后打击两蓝旗的目的统一。

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对八旗排序又进行了一次变更,此次变更后八旗的排序再未更改一直沿用到清末。八旗的最终排位定为: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正蓝旗、镶蓝旗。

两黄旗与两白旗曾换旗

网络配图

按照满族惯例,年长的儿子成年后分家单过,父亲和小儿子在一起生活,去世后也把余下家产都分给小儿子。因此,努尔哈赤早年便把八旗中的六旗分给年长的子侄,自己仅领两黄旗。在最后一次分家产的时候,努尔哈赤把两黄旗的60牛录,分给阿济格、多尔衮、多铎三兄弟各15牛录,自己留15牛录,阿济格和多尔衮一旗,自己和多铎一旗。努尔哈赤死后,多尔衮曾向皇太极要求把父汗留下的15牛录由三兄弟均分,被皇太极拒绝,均给了最小的儿子多铎。这样,阿济格和多尔衮领正黄旗,因阿济格年长便成了旗主,多铎独领镶黄旗。

努尔哈赤去世前将镶白旗旗主杜度调到镶红旗,皇太极继位后就趁机夺取了镶白旗,加上原领的正白旗,皇太极便成为了两白旗旗主。满族以黄色为尊,皇太极继位就需要进行一次权力的再分配,把原领的两白旗换为两黄旗,来符合自己作为大汗的身份,并将自己所领之旗排到最前,以提高自己在诸旗主尤其是几大贝勒旗主中的地位。这样,皇太极就在代善父子的支持下把两黄旗与两白旗旗帜互换。把自己所领的正白旗换给多铎,镶白旗换给阿济格,后因阿济格获罪旗主改为多尔衮。

这次改旗的顺利实现一是因为仅是旗色的改变,原旗下属人不变;二是因为皇太极为众旗主推举之汗,其所领旗色应该是最尊贵的黄色。同时,按照长幼有序的原则,阿济格三兄弟较小排位应该靠后,也不应占有最尊贵的黄色。

皇太极先后打压三贝勒

皇太极继位后,派镶蓝旗旗主阿敏驻守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由于明军反击,阿敏惨败弃城而逃,逃跑前他将城中汉族降官降民全部屠杀,财产洗掠一空。皇太极利用此事,以“自视如君”、“心怀不轨”等罪名囚禁了阿敏,将镶蓝旗交与其弟济尔哈朗统领。

网络配图

阿敏获罪后,皇太极又把目标转向正蓝旗旗主莽古尔泰。天聪五年(1631年),围困大凌河时,莽古尔泰因兵丁损失严重与皇太极发生冲突,并在“御前露刃”。战后众贝勒公开议处莽古尔泰“御前露刃”的罪名,削其大贝勒名号。第二年底,莽古尔泰暴毙,皇太极将正蓝旗交给其弟德格类。天聪九年(1635年),德格类又离奇暴毙。在其死后不久,莽古尔泰胞妹莽古济一名属下告发莽古尔泰生前谋逆,从而爆发了吞并正蓝旗事件。吞并了正蓝旗后,皇太极把正蓝旗与正黄旗混编后,重新组成新的正黄旗、正蓝旗,并把正蓝旗交与长子豪格统领。

皇太极改元称帝后,为了限制诸贝勒权力,严格限制护卫数,规定每旗可选护卫20人,代善违背定制,多选了20个护卫。此事被揭发后,皇太极大肆发挥,于崇德二年(1637年)七月,召集诸贝勒大臣,当众指斥代善“阳为恭谨,阴怀异心”。皇太极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沉重打击了代善,使其势力受到严重削弱,威望也大大下降,皇太极打压两红旗的目的也最终实现。

标签: 皇太极

更多文章

  • 弘光帝不死守南京导致葬送大明一代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弘光帝

    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希望在皇室的血脉中找到一位适合做皇帝的人,在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福王朱由崧于是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希望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向军队求援,成功成为了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

  • 清朝最奇葩皇帝:为了省点钱没事就降老婆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

    清朝皇帝很有意思,特色鲜明,雍正的城府,乾隆的二世祖味,康熙的霸气,光绪的小媳妇气,还有一位皇帝,非常的小气,为了省点钱,没事就拿老婆开刀,给老婆降职,这样就可以省点钱出来。网络配图这位皇帝就是道光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道光皇帝特别的抠,比普通的老百姓家还抠,比如自己穿衣服,一个月才换一套,平时

  • 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 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是唐睿宗第三子,他在李氏诸王中曾被封为临淄王、平王。因联合太平公主诛灭韦氏,拥父亲睿宗复辟立大功,被立为太子。李隆基初登帝位,就在二月庚子夜,开门燃灯“千百”,“大合伎乐”,与其父“御门楼临观”,有时通宵达旦,持续一个多月。显露出其爱好音乐及铺张的苗头。他前期励精图治、纳谏听贤、治国身

  • 诸葛亮爱玩火:揭秘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将“火攻篇”放到靠后甚至再靠后的位置

  • 备受猜疑的三国牛人: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巴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应过。之后在许多人跟

  • 李鸿章挨子弹省一亿,皇帝一封电报又把钱送回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加强,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而日本军事化扩张的第一步,就把矛头指向了千年来一衣带水的中国。在1894年,趁着清廷忙着给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无暇他顾的机会,日本挥兵朝鲜,同时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网络配图对于这次战争,日本方面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而清廷方面内部争

  • 王莽夺权没杀人但为何会背负了千载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

    “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权”,在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前提下,篡权的臣子必然会被永生永世地钉在“耻辱柱”上。作为篡权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也必然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坏人形象。网络配图然而,王莽的一生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客观地说,王莽除了偶尔手段有些过火外,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的思想,更是为社会的

  • 西汉大臣张禹:如何成为当权者邓太后的主心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禹

    张禹很有自信,成了邓太后的主心骨张禹,字伯达,东汉前期赵国襄国县人。张禹的祖父叫张况,张况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嫁给了舂陵宗室刘钦,生了三子三女,其中二儿子就是光武帝刘秀。至于为什么张况姓张,而他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却姓樊,还真没查到相关资料,反正光武帝都认了,笔者就啥也不说了。网络配图张况曾经多次前往南阳,

  • 刘伯温如何施法降龙十八掌 助朱元璋稳坐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

    在北京东直门内大街与雍和宫大街的交汇处有处地标叫北新桥,北京地铁五号线有北新桥站。北新桥名字叫桥,可实际上原来没有桥,更没有桥翅,这里有个著名的锁龙井民间传说,而这个传说就与刘伯温有关。网络配图据说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天下初定。突然有一天朱元璋做了个梦,梦里说龙王和他说,要把北京的水全部带走,因为

  • 揭秘清朝宫廷侍卫的等级及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等级

    当下内地热播的电视剧中,反映清朝宫廷题材的不在少数。而这些宫廷戏中,都会有侍卫的角色出现,最多的就是御前带刀侍卫。清帝移鼎入关后,以少数民族之君而治驭华夏,成了中国各民族的共主。但对自己的安全问题不敢掉以轻心,于是调集八旗劲旅驻防北京,京城内外有骁骑营、前锋营、步军营、火器营、健锐营等多支互不相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