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大和尚姚广孝:助朱棣夺位的第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2913 更新时间:2024/4/8 18:39:57

姚广孝是谁?姚广孝怎么死的?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幼名天僖,法名道衍,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

网络配图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佛、道、儒、兵诸家之学,与高杨基等人结为好友,后被明太祖挑选,随侍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时,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

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

姚广孝是长洲人,家族世代行医。1348年(至正八年),年仅十四岁的姚广孝剃度出家,法名道衍。后来,姚广孝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数。

1375年(洪武八年),姚广孝以通儒僧人的身份被明太祖召入京师,但却没被授为僧官,只获赐僧衣。

随侍燕王

1382年(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当时,道衍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

甚欢,便要求随朱棣前往北平。姚广孝到北平后,任庆寿寺住持,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明太祖驾崩,建文帝继位,并实行削藩之策。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姚广孝密劝朱棣起兵,朱棣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答道:“臣只知道天道,不管民心。”

后来,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相士袁珙、卜者金忠,使朱棣逐渐下定决心。朱棣暗中拉拢军官,勾结部队,并招募勇士。而姚广孝则在燕王府后苑训练兵马,还修建厚墙环绕的地穴,打造军器,用饲养的鹅鸭来掩盖声音。

靖难建功

1399年(建文元年)六月,燕王府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逮捕燕王府官属。都指挥张信暗中向朱棣报信,朱棣便决定立即起兵,并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姚广孝则辅佐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

网络配图

同年十月,朱棣袭取大宁(今内蒙古宁城),南军主帅李景隆趁机围攻北平。姚广孝指挥将士守卫城池,击退南军的进攻,又在夜间将士兵用绳子吊出城外,与朱棣的援军内外夹攻,大破南军。李景隆、平安相继败退。

1400年(建文二年),朱棣围困济南三个月,难以破城。姚广孝让人传信给朱棣,道:“将士已经疲惫了,还是班师吧。”朱棣于是退回北平。后来,燕军又在东昌(今山东聊城)战败,大将张玉战死,朱棣再次退军。

当时,朱棣本打算稍作休整,但在姚广孝的极力劝谏下,继续进军,击败盛庸,攻破西水寨。后来,姚广孝对朱棣道:“不要去攻打城池,应迅速直取京师。京师兵力单薄,一定能攻克。”朱棣采纳他的建议,在淝水、灵璧连败南军,并渡江进入京师。

辅佐朝政

1402年(建文四年),朱棣称帝,是为明成祖。姚广孝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1404年(永乐二年),姚广孝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复姓为姚,赐名广孝。明成祖每次与姚广孝交谈,都称他为少师,而不直呼其名。

后来,明成祖命姚广孝蓄发还俗,被姚广孝拒绝。明成祖又赐他府邸、宫女,姚广孝仍不接受,只是居住在寺庙中,上朝时便穿上朝服,退朝后仍换回僧衣。他到苏湖赈灾时,前往长洲,将获赐的黄金全部分发给宗族乡人。

此后,明成祖往来于南京、北京之间,并几次征伐蒙古,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1407年(永乐五年),姚广孝又奉命教导皇长孙朱瞻基。

病逝

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重,不能上朝,居住在庆寿寺中。成祖数次前去探视,并赐金睡壶。不久,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成祖废朝二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姚广孝,追赠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网络配图

1425年(洪熙元年),明仁宗追赠姚广孝为少师,将他的灵位放在明成祖的宗庙中。1530年(嘉靖九年),明世宗又将姚广孝的灵位从太庙移到大兴隆寺,命太常寺春秋两次祭祀。

轶事

形如病虎

姚广孝早年曾游览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道:“你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如同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杀戮,是刘秉忠一样的人!”姚广孝大喜

赋诗怀古

姚广孝曾在丹徒北固山,赋诗缅怀古贤,以抒志向。诗道:“谯橹年来战血干,烟花犹自半凋残。五州山近朝云乱,万岁楼空夜月寒。江水无潮通铁瓮,野田有路到金坛。萧梁帝业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同行的僧人宗泐听后,道:“这岂是佛家弟子说的话!”姚广孝笑而不语。

妙解落瓦

成祖起兵之时,突有暴风雨来临,将王府的檐瓦吹落在地。风吹落瓦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因此成祖不禁变色。姚广孝道:“这是吉兆啊!自古飞龙在天,必有风雨相从。王府的青瓦堕地,这预示着殿下要用上皇帝的黄瓦了。”

标签: 姚广孝

更多文章

  • 皇太极:阴险狡诈玩弄权术吞并幼弟遗产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皇太极

    清朝八旗制度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正式创立的,初建时设四旗: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努尔哈赤在原有的四旗之外又增设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合称八旗。其中镶黄旗、镶白旗、镶蓝旗均镶红边,镶红旗镶白边。清朝旗人不全是女真人八旗制度是在

  • 弘光帝不死守南京导致葬送大明一代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弘光帝

    福王朱由崧是万历皇帝的孙子,明光宗的侄子,崇祯皇帝的堂弟。在崇祯皇帝殉国之后,明朝的遗老遗少希望在皇室的血脉中找到一位适合做皇帝的人,在南京重新建立政权,福王朱由崧于是成为了第一顺位继承人。然而东林党人却持相反意见,希望立万历皇帝的侄子潞王朱常淓。福王朱由崧向军队求援,成功成为了南明的弘光帝。福王朱

  • 清朝最奇葩皇帝:为了省点钱没事就降老婆职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乾隆

    清朝皇帝很有意思,特色鲜明,雍正的城府,乾隆的二世祖味,康熙的霸气,光绪的小媳妇气,还有一位皇帝,非常的小气,为了省点钱,没事就拿老婆开刀,给老婆降职,这样就可以省点钱出来。网络配图这位皇帝就是道光皇帝。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道光皇帝特别的抠,比普通的老百姓家还抠,比如自己穿衣服,一个月才换一套,平时

  • 历史上唯一拥有帝王身份的音乐家 唐玄宗李隆基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李隆基

    唐玄宗李隆基是是唐睿宗第三子,他在李氏诸王中曾被封为临淄王、平王。因联合太平公主诛灭韦氏,拥父亲睿宗复辟立大功,被立为太子。李隆基初登帝位,就在二月庚子夜,开门燃灯“千百”,“大合伎乐”,与其父“御门楼临观”,有时通宵达旦,持续一个多月。显露出其爱好音乐及铺张的苗头。他前期励精图治、纳谏听贤、治国身

  • 诸葛亮爱玩火:揭秘诸葛亮用计为何总离不开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诸葛亮

    古人云:玩火者必自焚。火,是上苍的恩赐,也是神灵的象征,只可供奉,不可亵渎。如果用得恰当,它就是文明的使者,反之,则是野蛮的破坏。若是用于战场杀伐,成为逞强斗狠的工具,那就必定是人类的灾难了。从来天命不可违,古人当然明白其中的道理,之所以《孙子兵法》十三篇,一定要将“火攻篇”放到靠后甚至再靠后的位置

  • 备受猜疑的三国牛人:令诸葛亮都自叹不如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巴

    刘巴,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谋士。刘巴是个博学多才的人,他自年少的时候就享有才子之名。同时,刘巴为人还极为简朴清高,是历史上颇为有名的清高之士。刘巴出身于官宦之家,处于文人阶层的他身上自有一股文人学士的清高之气。年轻时就颇具才名的刘巴曾多次收到荆州牧刘表的任用邀请,但是刘巴一次都没答应过。之后在许多人跟

  • 李鸿章挨子弹省一亿,皇帝一封电报又把钱送回日本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

    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大幅加强,迅速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而日本军事化扩张的第一步,就把矛头指向了千年来一衣带水的中国。在1894年,趁着清廷忙着给慈禧太后过六十大寿,无暇他顾的机会,日本挥兵朝鲜,同时挑起丰岛海战,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网络配图对于这次战争,日本方面军民一心、同仇敌忾,而清廷方面内部争

  • 王莽夺权没杀人但为何会背负了千载骂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王莽

    “皇帝可以昏庸,臣子不可篡权”,在这样的封建伦理道德前提下,篡权的臣子必然会被永生永世地钉在“耻辱柱”上。作为篡权者的代表人物王莽,也必然成为大家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坏人形象。网络配图然而,王莽的一生是否真的不可原谅呢?客观地说,王莽除了偶尔手段有些过火外,他的所作所为堪称典范。他的思想,更是为社会的

  • 西汉大臣张禹:如何成为当权者邓太后的主心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张禹

    张禹很有自信,成了邓太后的主心骨张禹,字伯达,东汉前期赵国襄国县人。张禹的祖父叫张况,张况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嫁给了舂陵宗室刘钦,生了三子三女,其中二儿子就是光武帝刘秀。至于为什么张况姓张,而他的同族姐姐樊娴都却姓樊,还真没查到相关资料,反正光武帝都认了,笔者就啥也不说了。网络配图张况曾经多次前往南阳,

  • 刘伯温如何施法降龙十八掌 助朱元璋稳坐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刘伯温

    在北京东直门内大街与雍和宫大街的交汇处有处地标叫北新桥,北京地铁五号线有北新桥站。北新桥名字叫桥,可实际上原来没有桥,更没有桥翅,这里有个著名的锁龙井民间传说,而这个传说就与刘伯温有关。网络配图据说在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后,天下初定。突然有一天朱元璋做了个梦,梦里说龙王和他说,要把北京的水全部带走,因为